不同種源白皮松莖和針葉的電阻抗參數(shù)與生理參數(shù)相關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為松科松屬的常綠喬木,樹姿優(yōu)美,樹皮斑駁,是東亞唯一的三針松,為中國特產的珍貴樹種。白皮松抗寒性較強,是我國北方主要的園林綠化樹種。在脫鍛煉期間(2007年3月至2007年5月)對北京十三陵苗圃的北京蟒山、山西孝義和甘肅兩當3個種源的白皮松進行了4次莖和針葉的電阻抗圖譜(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分析、抗寒性測定及生理指標的測定。分別用E

2、IS法和電導法(Electrolyte leakage,EL)測定了莖的抗寒性,用 EIS法、EL法、褐變法(Visual scoring of damage,VSD)和葉綠素熒光法(Chlorophyll fluorescence,CF)測定了針葉的抗寒性;測定了脫鍛煉期間針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過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丙二醛(Malonal dehyde

3、level,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質、脯氨酸、葉綠素含量等生理指標;測定了莖和針葉的干重/鮮重比(Dry weight/fresh weight ratio,DW/FW);針葉的最大光化學效率(Maximum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of photosystem,F(xiàn)v/Fm)。在抗寒鍛煉期間(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進行了5次電阻抗參數(shù)的測定,并測定了針葉和莖的淀粉及可溶性糖含量。通過對不同種源的白

4、皮松進行電阻抗參數(shù)、抗寒性、生理指標的測定,得到其不同時期變化規(guī)律,并驗證電阻抗參數(shù)與抗寒性及生理指標的相關性。
   主要結果如下:
   1.白皮松莖和針葉的EIS參數(shù)和電阻抗圖譜在脫鍛煉期間隨著抗寒性的降低發(fā)生變化。
   2.脫鍛煉期間,未冷凍針葉的EIS參數(shù)b和針葉的胞外電阻率re與針葉的脯氨酸含量之間存在負相關;細胞膜時間恒量τm與針葉的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存在正相關;胞內電阻率ri與MDA,τm與干物質

5、含量的變化趨勢相同,而re和b在脫鍛煉前期與可溶性蛋白質含量的變化趨勢類似。
   3.脫鍛煉期間,EIS參數(shù)與干物質含量沒有顯著相關性。
   4.脫鍛煉期間,未冷凍針葉的re和參數(shù)β與Fv/Fm有相關性;經冷凍處理后用EIS法通過參數(shù)re 求得的抗寒性以及EL法、CF法、VSD法求得的抗寒性與Fv/Fm有相關性。
   5.脫鍛煉期間,樣本經冷凍處理后,通過針葉的re和τm求出的抗寒性與葉綠素含量、脯氨酸含量

6、相關。
   6.隨著脫鍛煉的進行,各種源白皮松的抗寒性均呈現(xiàn)顯著下降趨勢。用EL法、CF法、VSD法和EIS法測定白皮松莖和針葉的抗寒性呈現(xiàn)出基本一致的變化趨勢。但在脫鍛煉初期,EIS法比其它方法估測的抗寒性低。
   7.脫鍛煉期間,不經冷凍處理的針葉的re、β、τm與抗寒性的變化趨勢相反,且與用EL法、CF法、VSD法和EIS法求得的抗寒性有相關性。
   8.抗寒鍛煉期間,針葉可溶性糖含量與參數(shù)β、針葉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