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淺談教育類期刊選題的策劃</p><p> [摘要]教育類期刊的選題策劃應該努力從讀者的實際需求出發(fā),通過對教育熱點問題的 “深度挖掘”、對難點問題的“多向拓展”、對常識問題的“動態(tài)回歸”以及對盲點問題的“理性透視”,較好地實現(xiàn)讀者需求與辦刊內(nèi)容的有效對接。 </p><p> [關鍵詞]教育期刊 選題策劃 讀者需求 熱點 難點 常識 盲點 </p>
2、<p> [中圖分類號]G23[文獻標識碼]A </p><p> 教育類刊物的選題策劃,努力從讀者的實際需求出發(fā),通過對教育熱點問題的“深度挖掘”、對難點問題的“多向拓展”、對常識問題的“動態(tài)回歸”以及對盲點問題的“理性透視”,可以較好地實現(xiàn)讀者需求與辦刊內(nèi)容的有效對接。 </p><p><b> 一、深度挖掘熱點 </b></p>
3、<p> 教育熱點問題,必然為讀者所普遍關注,也是教育類期刊選題策劃的熱點。但熱點往往又容易變成“爛點”——一般說來,要搶到“第一落點”“第一時間”,成為“獨家報道”的幾率較小,倘若盲目跟風,沒有自己的獨特視角,人云亦云,便又成了淡而無味的“白開水”,反倒敗了讀者的“胃口”,難以留住讀者的目光。因此,只有從深度入手,牢牢把握最新的教育政策、教育理念、最前沿的研究動態(tài)等熱點,通過對這些熱點問題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剖析
4、才能夠滿足讀者的需求。 </p><p> 比如,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部啟動了對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課程標準的修訂,并于2012年年初正式頒布了2011版義務教育各學科課程標準。如何基于課程標準進行教學、開展評價,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特別是一線教師最為關注的問題。一時間,各教育媒體爭相推出2011版課程標準的“解讀版”。這些“解讀版”大多聚焦在宏觀層面,對核心概念進行解釋,對變化加以分析等。事實上,從理念
5、到行動,其間還有相當?shù)摹熬嚯x”。對2011版課程標準的解讀,更需要立足讀者的實際需求,對專家學者的宏觀視野與一線教師的微觀操作“全面接軌”,兼顧理論研究和實際教學,幫助讀者內(nèi)化理念,進而有效地將這些理念落實到課堂教學行為中。為此,筆者所在的期刊《教育研究與評論》從2012年第4期開始,連續(xù)刊發(fā)專題研討:在宏觀層面,凸顯課程改革基本理念,約請課程專家、教育大家等對2011版課程標準的本質(zhì)做透徹的解讀;在中觀層面,強調(diào)觀念更新,約請教材編寫
6、者、教研人員等對課程標準的內(nèi)容變化加以分析對比;在微觀層面,面向教學實踐,約請一線教師對踐行課程標準過程中獲得的感悟和產(chǎn)生的困惑暢所欲言。通過這些不同層面的解讀,幫助讀者縮短了理念與行動之間</p><p> 又如,關于語文教材選文,歷來受到語文教育界乃至社會的極大關注。一度,社會對語文教材選文的議論頗多,其中,有指責的、辯解的、說明的。上海有位身為作家的博士家長甚至寫了一本《對抗語文》的書。這些議論有“湊熱鬧
7、”的,更有不少“亂起哄”的,其中或只看表面現(xiàn)象,或無限放大缺點,或片面理解所選文章,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唯有辯證理性地看待教材,才能清晰地認識并不斷地完善教材,進而正確地使用教材。為此,我們策劃了一組“語文教材選文”專稿,分別約請文學院教授(也是教材編者)、作家(曾經(jīng)是語文教師)、中學語文教師、小學語文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代表等,從專家、家長、教師、學生等不同的角度來共同探討問題。一方面,明確語文教材編寫策略和選文標準,描繪理想中的語文
8、課文藍圖,提出教材選文“要更多關注文化體系的建構”“做到文質(zhì)兼美與適合教學的辯證統(tǒng)一”“內(nèi)容豐富,貼近生活,富有童趣”等;另一方面,理性地分析批評意見,指出全盤抵制和否定,既不利于語文學科的建設,也會讓教師、家長陷入無所適從的境地。如此,通過與教材密切相關的編、教、學三方觀點的溝通,帶領讀者“走進”語文教材,有助于其從更加專業(yè)、科學的角度去理解教材、創(chuàng)造</p><p><b> 二、多向拓展難點 &
9、lt;/b></p><p> 教育期刊的選題策劃,除了順應讀者需求,更要引領讀者、提升讀者?,F(xiàn)實中,對難點問題的探討,由于其獨有的啟發(fā)價值,分外吸引讀者的“眼球”。所謂“難點問題”,或是存在分歧(甚至相互“對立”),需要經(jīng)歷交流研討,在求同存異中努力達成共識;或是理論抽象,令人難以理解掌握,需要多方剖析,慢慢接受和內(nèi)化;或是缺乏相關知識和思維能力,理解出現(xiàn)誤區(qū),需要加以糾偏;或是理論接觸實際問題后產(chǎn)生困
10、惑,需要點撥指導;或是在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需要調(diào)整思路,等等。因此,針對難點問題的選題策劃,應努力在多向拓展上尋求突破。 </p><p> 比如,溫家寶總理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教育家辦學”,隨之在教育界掀起了研究教育家的熱潮。對怎樣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家,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事實上,教育家的產(chǎn)生都有其復雜的個體和環(huán)境的因素。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家,至少要具備三個條
11、件:一是開拓性,具有寬廣的教育視界和胸襟;二是創(chuàng)新性,是先進教育思想的“領跑者”;三是引領性,其教育實踐具有樣本意義,是一代人、一個時代所認同和追隨的。對教育家的研究,僅僅停留于其學術品格顯然是不夠的,而應從人格、精神、道德、品性入手,立足時間、空間和未來三個維度,全方位、全景深、全鏡像展開探索,從中探尋教育家的生成路徑、文化延續(xù)和教育品位,讓教育家的精神光芒引領當下的教育實踐,并觀照未來的教育價值,進而影響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和方向。據(jù)此,
12、我們從2010年第9期起開設《教育家研究》欄目,每期推出一個人物,分五個板塊:自敘、經(jīng)典、綜述、啟示、評介,分別從“自我”和“他人”的角度,致力于研究其成長環(huán)境,探討其如何面對特定時期所擁有的教育命題,如何逾越教育困境,如何改革與創(chuàng)新教育智慧,以及對國運民瘼的自覺關心和本能擔當。該欄目在讀者中產(chǎn)</p><p> 又如,近年來,江蘇省教育界啟動了對蘇派教育的研究,支持“蘇派”者旗幟鮮明,但反對聲也是此起彼伏。而
13、且,在支持者中對“蘇派”的概念界定,有從地域來劃分的,有從教學風格來區(qū)別的,也是眾說紛紜、“亂象”頻生。其實,“流派”的內(nèi)涵是十分豐厚的:它需要傳承,更需要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積淀著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其風格既有標志性,又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其代表性人物和標志性成果具有相當?shù)闹群陀绊懥?。我們立足《教育家研究》欄目,結合與江蘇省教研室共同策劃、舉辦的首屆“蘇派語文教育論壇”,策劃了一期特稿,約請此次論壇中的“正”“反”“中”幾方各抒己見。
14、各方論見中有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主編、語文教育家洪宗禮的《我對語文教學的價值追求》,有享譽全國的三位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唐江澎、黃厚江、曹勇軍對自己的語文教育理念和教育追求的闡述,有原國家督學成尚榮對教學風格的內(nèi)涵、特征、類型及其形成的分析,有大學教授從學理的層面講述“關于蘇派語文的幾點思考”,還有強調(diào)教育啟蒙、倡導“百花齊放”、反對“分門立派”的王棟生老師的《我的主張:慎言“蘇派”》,帶領讀者更加科學、理性地審視“蘇派語文”,不斷開拓中學
15、語文教育的新思路。 </p><p> 常識問題由于“司空見慣”,因而容易被忽視。常識問題看似簡單,背后潛藏的卻往往是本質(zhì)問題、關鍵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對常識問題的選題策劃,更具現(xiàn)實意義和普適價值。然而,要把常識問題這個“冷飯”炒好,考量的便是選題策劃的水平——如何另辟蹊徑,或從新的角度,或用新的故事,或以新的形式,讓常識問題換上“新裝”,讓讀者“過目不忘”乃至“流連忘返”。努力通過對教育常識問題的動態(tài)回歸
16、,引導讀者關注、認識、掌握教育常識,進而恪守教育常識。 </p><p> 比如,作為“人之師”的教師,本當是讀書人,但無孔不入的功利主義帶來的浮躁之風,讓一些教師忘記了自己是個“書生”,經(jīng)常只是為了應付學??己嘶蚋黝愒u比之需,才會勉強做一點“針對性閱讀”。試想,一位教師即便原先“才高八斗”,失去了供給,終有一天會“江郎才盡”;況且教師自己不讀書,又如何帶領學生讀好書?中小學課程,內(nèi)容并不深奧,但教師承擔的是“
17、既教書又育人”的重擔,必須有很高的素養(yǎng),才能“春風風人、夏雨雨人”。對這樣的常識,教師應個個心知肚明,但出于各種主客觀原因,往往難以做到,特別是難以做到長期堅持。刊物如果大談閱讀的重要性,或再配上一些讀書清單、輔以一些讀書技巧,不僅單調(diào)老套,更難見其對教師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促進作用。為此,我們策劃了閱讀專題,連續(xù)編發(fā)了一些學校的讀書社成員的閱讀故事和閱讀思考,以讀書心得和讀書隨筆的形式,大力倡導教師的“非功利性閱讀”和“靜養(yǎng)式閱讀”
18、,即倡導教師讀書超越學科,不在乎是否有用,廣泛涉獵各種門類的書籍;在個人自由閱讀的基礎上,再“小范圍”集體行動,交流讀書的體會,反思生活的品質(zhì),探索教育的真諦??l(fā)的這些文章有的是與書中觀點共鳴或商榷,也有對書中做法嘗試的</p><p> 又如,“教育是慢的藝術,教育是愛的藝術”“教育無小事,教育無小節(jié)”——這些耳熟能詳?shù)慕逃WR,倡導的是教師要努力成為學識厚實的“經(jīng)師”、道德高尚的“人師”、風格儒雅的“情師
19、”。要達到如此境界,非一日之功,更要恒久修養(yǎng)與千錘百煉。于是,我們開設了《教師手記》專欄,以散文、敘事等形式,三五篇小文作為一組,展現(xiàn)可愛、可敬的一線教師們的且思且行——或回憶過往,或暢想未來;或反思遺憾,或分享成功;或抒發(fā)感悟,或提出疑惑……從生活到工作,從思想到行為,從學校到家庭,從課內(nèi)到課外,從自我到他人,從失敗到成功,從過去到現(xiàn)在乃至未來,這些文章交織成一個個動人的“變奏曲”,有效地觸動著讀者的“視神經(jīng)”,引導讀者不斷調(diào)適自我、
20、反思自我、充實自我,不斷提升自我修養(yǎng)和專業(yè)素養(yǎng),享受教育的成就和快樂。 </p><p> 四、理性透視盲點問題 </p><p> 所謂“盲點問題”,或是超越“當前”,還未進入視線;或是靠近“雷區(qū)”,不敢多加涉獵;或是脫離“時尚”,不受主流注目。然而,社會的進步、理論的發(fā)展、觀念的更新、技術的突破,大多源于對盲點問題的大膽、冷靜、前瞻的分析和探討;同時,盲點問題又最能夠讓讀者“眼睛一
21、亮”,可謂價值非凡。因此,對盲點問題的選題策劃,最需要的是摒棄偏激、拋開盲從,拓展思路、開放視界,在理性透視中尋求對其本源的認識,進而把讀者視線引向“前方”乃至“遠方”。 </p><p> 比如,在義務教育階段特別是小學階段開展愛情教育,在絕大多數(shù)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實在是太早了些”。但不管你承認與否,身處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面對不設防的網(wǎng)絡等新媒體,中小學生已在朦朧中對這方面的知識產(chǎn)生了好奇。但丁說:“愛
22、情使人心的憧憬升華到至善之境?!蹦锇дf:“愛情是一位偉大的導師,她教我們重新做人?!笔聦嵣希瑦矍樽鳛槿祟惖闹匾楦?,萌芽于兒童的潛意識,發(fā)育于兒童的成長過程,是不可能也不應該回避的。愛情教育可以而且應該貫穿人的一生。如果孩子們都能知道,愛情是一種美好的情感,我們的教育為什么要諱言愛情?而教師所要做的,是悉心地加以呵護,巧妙地施以疏導,促使孩子們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為此,我們在《熱點透視》欄目,先后刊發(fā)了兩期《愛情啟蒙教育》專題,向讀
23、者介紹一些有“先見之明”的中小學教師所作的思考和嘗試——愛情教育不單純是讓孩子們理解兩性之間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啟發(fā)他們通過愛情的感受和領悟,抵達生命的本源以及人性完滿的境界;通過身邊的“愛情故事”,讓孩子們認識到,愛,是一種能力,愛情的核心要素就是愛的能力,“我愛,因為我被人愛”“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倡導我們的學校、我們的教師勇敢</p><p> 又如,近年來,教育飽受詬病,諸多根本性的問題如教育公平問
24、題、德育轉(zhuǎn)型問題、應試教育問題、教育行政化問題……似乎都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解決,于是乎,憤青們的大呼小叫、悲觀者的唉聲嘆氣,不絕于耳。面對問題,盲目自大、不以為然者有之,全盤否定、深惡痛絕者也不少,更多的人則選擇消極回避,“高高掛起”。教育的問題不僅僅是教育本身的問題,還是體制問題、社會問題,立足教育又高于教育,跳出教育來看教育,更有助于對教育問題的本質(zhì)理解和有效解決。基于此,我們在《關注》欄目,廣泛呼吁和約請社會各界人士,包括教育家及
25、其他知名專家(如語言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作家)、教育研究者、中小學特級教師等,從各自的角度,大膽地亮出觀點,客觀地指出病癥,清晰地提出建議,明確地給出措施。例如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趙亞夫談《文科的三種精神與三種能力》,從文科的概念界定入手,指出我國文科教育的缺失;強調(diào)文科教育對自由的精神、批判的精神、反省的精神,以及對生活事實、社會經(jīng)驗的判斷能力,對歷史事實、深入認識人性的理解能力,對價值體系和流行思維的批判能力的培養(yǎng)。著名語文
26、教育專家、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特級教師黃玉峰論《“人”是怎么看不見的</p><p> 多年的辦刊實踐,讓我們不斷意識到,真正從讀者的需求出發(fā),面向教育現(xiàn)實,通過刊物的選題策劃和組稿,落實與讀者的需求對接,深入透徹地探討讀者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有效強化讀者對常識和盲點問題的再認識,幫助讀者解決實際問題,引領讀者不斷提升,就能贏得讀者的認可,使刊物呈現(xiàn)出旺盛的生命力。 </p><p>&l
27、t;b> 參考文獻: </b></p><p> [1] 朱桂蓮. “編輯意識”新思考. 新聞前哨,2006(8). </p><p> [2] 陸惠芳. 專業(yè)類期刊的選題策劃. 新聞記者,2010(7). </p><p> [3] 許小華. 期刊選題策劃要在“新、實、真”上下功夫 . 傳媒,2011(11). </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育類核心期刊列表
- 專業(yè)類期刊的選題策劃
- 教育類優(yōu)秀期刊《都市家教》征稿函
- g4教育類總類核心期刊表
- 教育類優(yōu)秀期刊《考試周刊》雜志征稿函
- 教育類北大核心和主流期刊推薦目錄
- 主題教育類
- 教育類期刊Helping Parents,Helping Children(節(jié)選)英漢翻譯實踐報告.pdf
- 教育類核心期刊教師論文發(fā)表班主任工作與細節(jié)
- 教育類讀書筆記
- 教育類求職信
- 雅思詞匯-1 教育類
- 小學教育類論文-(4)
- 教育類外文資料翻譯
- 小學教育類論文-(16)
- 試論科技期刊的欄目設置及選題策劃
- 68093.高等教育類核心期刊對高等教育學研究影響的實證分析
- 11162.中美高等教育研究的比較——基于中美教育類期刊論文的計量分析
- 國家開放大學教育類
- 中考英語閱讀理解教育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