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從研究海域使用權探究浙江海洋經濟法律支撐體系</p><p> 摘 要 隨著陸地資源的相繼開發(fā)和衰竭,人類在發(fā)展陸地的同時,把目光投向外太空和海洋。我省海洋資源豐富,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舟山是浙江乃至全國唯一的海島市,是國家重點開發(fā)區(qū)域之一。作為海洋資源大省,合理開發(fā)利用海洋海域資源不僅是對固有資源的合理利用,對于提高經濟效應,增加人民收入,作用顯著。研究利用好海洋資源并把資源轉化為能
2、源,研究出合理可制開發(fā)體系和方案,亟需構建完善的海洋法律支撐體系。 </p><p> 關鍵詞 海域使用權 正當性 法律支撐 </p><p> 基金項目:本文系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計劃(新苗人才計劃)項目文章。 </p><p> 作者簡介:蔡超君、馮莉、竇春蓉、張芳銘,杭州師范大學。 </p><p> 中圖分類號:D920.
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14)02-093-02 </p><p> 一、海域和海域使用權歷史沿革 </p><p> ?。ㄒ唬┖S蚝秃S蚴褂脵?</p><p> “海”是指大洋靠近陸地的部分,“域”是指一定疆界內的地方。所謂海域,是與陸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是指海洋的一定范圍,這個范圍是一個立體空間,它包括海面、水體、海床及底土。 &
4、lt;/p><p> 素有“藍色國土”之稱的海域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與其它自然資源相比具有一些顯著特點,海域是與陸地資源相對應的一種重要自然資源,海域是立體、復雜的,具有公共性、共享性和用途廣泛性。 </p><p> 我國長期對海洋海域開發(fā)處于無序無軌的發(fā)展狀態(tài),利用效率低下,1993年頒布《國家海域使用管理暫行規(guī)定》,我國開始推行海域使用權制度,接著2002年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
5、域使用管理法》,這標志著海域使用權的正式確立。2007年新頒布的《物權法》正式確立海域使用權為用益物權。我省也于今年3月出臺了《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條例》,標志著我省對海域使用權新的開拓和發(fā)展。 </p><p> 海域使用權是單位或個人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依法取得的對由國家所有的特定海域享有的排他性的支配權利的一種資格。是一項具有支配性、特定性、排他性、期限性、義務性的意向權利。 </p><p&g
6、t; 《物權法》第一百二十二條也明確規(guī)定海域使用權為用益物權。海域使用權應當歸為用益物權類為大部分學者所認同。但對于該用益物權的成立條件,學者們有著不同的觀點。有學者認為,海域使用權只在海域本身作為一種自然資源的時候,方可成立。換言之,如果是為了采掘海域中的自然資源的其他目的,則不能將對海域的使用的這一權利視為民法上的物權。海域使用權究竟是否有必再在特定的海域空間內劃定范圍呢?對此筆者有以下分析:我國《物權法》將海域的使用權的性質歸于
7、用益物權,即是表明,海域使用者依據(jù)法律訂立海域使用合同則可對特定的海域直接占有、使用并可以通過合理合法的方式使用海域取得經濟利益。若僅將海域使用權的標的限定在對海域除水下以外的部分這一范圍內,難以避免的會造成以下問題產生:其一,使海域管理機關對海域的管理在空間上不能有一個精確的區(qū)分界限。我們不妨舉個例子:某一海域使用權的標的范圍僅在除水下的部分,同一經緯度界定的區(qū)域內的海域,同時存在另一個海域使用權,即對水下部分的海域使用權。由于海域是
8、一個不可分的整體,海域水上和水下兩部分有著不可分離性,兩海域使用者必定會在對海域的使用過程中發(fā)生沖突。由此,我們可以預見到這會導</p><p> (二)我國海域使用權的現(xiàn)狀 </p><p> 進入二十世紀后半葉,我國先后頒布發(fā)行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guī)旨在規(guī)范對海洋使用的管理。包括:《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海上交通安全法》、《礦產資源法》和《漁業(yè)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行政處罰實施
9、辦法》、《物權法》、《國海島保護法》等。其中,以《物權法》為代表的私法調整和以《海域使用管理法》為代表的公法調整是我國海域使用權制度的基本立法規(guī)定。此外,以《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為基本法的海域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性法律在應然的制度層面對海域使用權制度進行了整體性的規(guī)范,但是由于該法群自身的立法缺陷以及制度整合和銜接方面的問題使得該領域的法律規(guī)范無法產生應有的制度效應。致使海域管理的行政管理色彩濃厚,公法性較強;物權性不足;配套制度亟待完善等不足。
10、</p><p> 二、海域使用權的制度概況 </p><p> (一)海域使用權存在的合理性 </p><p> 自2002年1月1日《海域法》頒布以來,海域使用權的立法目的及其功能成了學者們的爭論熱點,其中,對于海域使用權與漁業(yè)權、礦業(yè)權的等權利的能否并存的爭論最熱烈。在此,筆者就該問題做以下分析。 </p><p> 部分學者認
11、為,根據(jù)物權的排他性原理,海域使用權與漁業(yè)權、礦業(yè)權、國有土地使用權以及土地承包經營權這些以占有、處分、收益為目的為內容的權利,不應該并存在同一海域,因為他們屬于不相容的物權,都具有排他性。通說中的物權排他性效力是指同一標的物上不得設立兩個以上的所有權或者兩個以上的不相容的物權。物權的排他性來源于他物權人對標的物的支配和占有使用。對同一標的物,如存在兩個以占有為內容的他物權,并且這兩個他物權分屬不同個人,則兩全之間是相互排斥的,但若存在
12、的是一個以占有為內容的他物權和一個非以占有為內容的他物權,則兩個權利之間就不應該存在相互排斥的情況。以上說到的是他物權分屬于不同個人的情況,那么當兩他物權都屬于同一個人時,是不是就如持反對觀點的學者們所說,各個權利之間互不相容應將海域使用權這一新權廢除呢?非也。我國《漁業(yè)法》第11條第二款規(guī)定“集體所有的或者全民所有農業(yè)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水域、灘涂,可以由個人或者集體承包,從事養(yǎng)殖生產”從法條可以看出,對于同一水域或灘涂存在的養(yǎng)殖權和承
13、包經營權的關系與我們所談論的海域使用權與漁業(yè)權、礦業(y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使用權之間的關系是相類似的。在同一</p><p> 首先,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類對海洋的利用逐步擴大,對海域的使用已經涉及很多行業(yè)。海域除了是一種珍貴的資源外,也是其他資源的載體,對海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對國家而言,海域使用權的確定使得海域的權責更為明確,從而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因此,海域使用權的設立對于實現(xiàn)國家的海域
14、所有權,實現(xiàn)海域的管理和公共利益。 </p><p> 此外,海域使用權強調了海域的重要性,凸顯了海域資源的財產性質,它應當與土地享有同等的法律保護。海域使用權的獲得是海域使用權人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對他物權的一種排他性保障,這使得權利人能夠更為有序有效理性地開發(fā)利用海域,使權利人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前提下能夠獲得最大化的收益,客觀上也有利于海域資源的持續(xù)利用和生態(tài)平衡。 </p><p>
15、三、對我省海洋經濟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的思考 </p><p> (一)進一步發(fā)揮海域使用權用益物權的作用 </p><p> 《物權法》規(guī)定了海域的國家所有權和海域使用權,確立了海域使用權的基本用益物權地位,即海域使用權與土地使用權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質。憑《海域使用權證書》直接辦理項目建設各項手續(xù),體現(xiàn)海域使用權用益物權的作用和價值。在進行填海造地建設項目時,海域使用權與土地使用權具有相
16、同的法律意義,企業(yè)可依據(jù)海域使用權到發(fā)展改革委、建設、規(guī)劃、房產等部門直接辦理相關手續(xù)。在項目審批程序上,可以調整為辦理海域使用權證后直接辦理項目建設手續(xù)同時進行的并聯(lián)環(huán)節(jié),大大縮短填海造地建設項目的審批周期。浙江省樂清市和象山縣雖然開展了憑《海域使用權證書》辦理項目建設手續(xù)試點工作,但也僅僅局限在當?shù)胤秶鷥?。經過實踐論證,建議可以在省級層面推動海域使用權“直通車”工作。 </p><p> (二)進一步推進海
17、域使用權的抵押工作 </p><p> 海域使用權抵押是指海域使用權人作為債務人(抵押人),依法在自己的海域使用權上設定抵押,將該海域使用權作為債權的擔保。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抵押權人)可以依法處置抵押的海域使用權,并就處置所得優(yōu)先受償。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融資方式,我省已2010年率先頒行《關于開展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工作的意見》以及《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登記管理辦法》。可是為了進一步推動海域
18、使用權的變現(xiàn)能力,提升金融機構發(fā)放海域使用權貸款的意愿。牽頭海洋管理部門逐步在我省范圍內建立層級較高的海域使用權交易市場;培育海域使用權評估、交易中介機構,建立健全交易信息公開制度,促進海域資產合理流轉、海洋資源優(yōu)化配置。 </p><p> ?。ㄈ┻M一步補充出讓方式的不足 </p><p> 海域的出讓方式僅有招標和拍賣,出讓方式過于簡單,不足以應付實踐的各種需求??梢源_立海域掛牌出
19、讓制度,盡管掛牌制度是在土地招標拍賣出讓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但掛牌出讓同樣適合海域使用權的出讓。因為它們有相同的法律屬性,相近的權利類型,使得土地資源配置方式移植到海域基本不會發(fā)生排異反應。同時,海域使用權制度與建設用地使用權制度也類似。盡管海域只能屬于國家,而土地屬于國家和集體,但集體所有土地進入市場,必須經過征收轉為國有后才能出讓,二者并無本質差異。掛牌出讓還可以使當事人有足夠時間對投資對象進行評估,作出理性的投資選擇,從而減少因出價
20、過高而被迫放棄投資的情形出現(xiàn),有利于節(jié)省人力、物力。加快了海域使用權的流轉,在實現(xiàn)海域資源的增值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于那些有很高經濟價值的海域進行市場化配置,海域利用效率將會大大的提高。 </p><p><b> 四、總結 </b></p><p> 海域使用權制度在我國及我省確立的時間還非常短,我國現(xiàn)行的海域立法行政色彩很濃,私法性不強,國內有些學者對
21、此進行了關注和研究,多數(shù)只集中在制度的解釋,并且針對我省海洋海域法律體系支撐研究較少,本組從海域、海域使用權概況到我國海域使用權現(xiàn)狀進行研究得到對我省發(fā)展海洋經濟完善法律體系支撐的思考啟示,真正立足于現(xiàn)實,分析把握好海洋經濟立法中的核心問題才能為我省發(fā)展海洋經濟謀福利。 </p><p><b> 參考文獻: </b></p><p> [1][羅馬]查士丁尼著.
22、張企泰譯.法學總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 </p><p> [2][美]博登海默著.鄧正來譯.法理學一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p><p> [3]劉金艷.中國海域使用權法律制度研究.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p><p> [4]譚伯平.海洋資源保護法律制度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l
23、t;/p><p> [5]崔建遠.海域使用權制度及其反思.政法論壇(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4(6). </p><p> [6]尹田.物權法理論評析與思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p><p> [7]崔建遠.論爭中的漁業(yè)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p><p> [8]鞏固.海域使用權法律性質辨析.中國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構建我國循環(huán)經濟法律支撐體系研究.pdf
- 我國海域使用權法律制度研究.pdf
- 海域使用權流轉法律問題研究.pdf
- 海洋資源類企業(yè)海域使用權核算分析
- 海域使用權問題研究.pdf
- 海域使用權制度研究.pdf
- 海域使用權制度研究(二)
- 海域使用權首次登記
- 畢業(yè)論文-海域使用權法律制度研究
- 海域使用權評估報告
- 浙江海洋經濟
- 海域使用權出讓合同
- 海域使用權征收補償中的問題探究.pdf
- 海域使用權抵押問題研究.pdf
- 海域使用權制度之研究.pdf
- 論海域使用權的市場化法律研究.pdf
- 海域使用權的界定.pdf
- 海域使用權的物權制度研究.pdf
- 我國海域使用權制度研究.pdf
- 浙江海域使用論證質量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