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感 冒,主講人:楊道文 單 位:中日友好醫(yī)院,定義,是感觸風邪或時行疫毒,引起肺衛(wèi)功能失調,出現(xiàn)鼻塞、流涕、噴嚏、頭痛、咳嗽、惡寒、發(fā)熱、全身不適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類外感病。,歷史源流,《內經》—提出外感風邪致感冒《諸病源候論》—提出時氣病《仁齋直指方》—首提出“感冒”一詞《丹溪心法》—提出辛溫、辛涼兩大治法,證候特征,感冒為外感病證,起病較急,以衛(wèi)表的癥狀最為突出,臨床以鼻塞、流涕、噴

2、嚏、頭痛、咳嗽、惡寒、發(fā)熱、全身不適為主要證候。以鼻、咽部癢、干燥、不適為早期癥狀,繼續(xù)而噴嚏、鼻塞、流鼻涕等,輕則上犯肺竅,癥狀不重,易于痊愈;重則高熱、咳嗽、胸痛,呈現(xiàn)肺衛(wèi)證候。 時行感冒起病急,全身癥狀較重,高熱,體溫可達39--40攝氏度,全身酸痛,等待熱退之后,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癥狀為明顯。重者高熱不退,喘促氣急,甚則咳血,部分患者出現(xiàn)神昏小兒可發(fā)生驚厥,出現(xiàn)傳變。,病因病機,風邪時行病毒,風邪,感冒的主要病因是風邪

3、?!帮L為百病之長”,風為六氣之首,流動于四時之中,因而外感之病以風為先導。風邪引起感冒的發(fā)病特點,與氣候驟變、淋雨受涼、出汗后傷風等有密切關系,氣候突變、冷熱失常、溫差增大等,皆可使本病的發(fā)病率增加。風邪侵襲人體,往往非單獨傷人,而在不同的季節(jié),常兼夾其他當令之時氣,相合致病。如冬季挾寒、春季挾熱、夏季挾暑濕、秋季挾燥、梅雨季節(jié)挾濕邪等。由于臨床上以冬、春兩季發(fā)病率較高,故而以挾寒、挾熱為多見而成風寒、風熱之證。此外還有非時之邪傷人。

4、,時行病毒,主要是指具有傳染性的時行疫邪病毒侵襲人體而致病,多由四時不正之氣,天時疫病之氣流行而造成?!吨T病源候論·時氣病諸侯》:"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jié),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者,多相染易",即指此而言。,正虛衛(wèi)外不固,氣虛陰虛陽虛血虛,診斷,臨床表現(xiàn):肺衛(wèi);鼻竅;少數消化道癥狀.應該明確流行性感冒為傳染病病程:3~7天發(fā)病季節(jié):四時.冬春多見.,鑒別診斷,主要與溫病,尤其是與風溫早期鑒別。溫病每多

5、有類似感冒的癥狀,風溫初起,更與風熱感冒相似,因此,在各種溫熱病的流行季節(jié),應該特別警惕,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注意鑒別。 感冒發(fā)熱多不高,或不發(fā)熱,以解表宣肺之藥即可汗出熱退身涼,多不傳變溫病則高熱、壯熱,多有傳變,由衛(wèi)而氣,入營入血,甚者神昏、譫妄、驚厥等。各種溫病均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而感冒則四時可發(fā)。,辨證要點,分清表寒、表熱 感冒常以風邪兼挾寒、熱而發(fā)病,因此臨床上應首先分清風寒、風熱兩證。二者均有惡寒、發(fā)熱、鼻塞、流涕

6、、頭身疼痛等癥,其不同之處:風寒者—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風熱者—發(fā)熱重,惡寒輕,有汗,鼻流涕,口渴,舌苔薄黃,脈浮數,辨證要點,辨別普通、時行  由于感邪的不同,臨床上又有普通感冒與時行感冒之分。普通感冒以風邪為主因,冬、春季節(jié)氣候多變時發(fā)病率升高,常呈散發(fā)性,病情較淺,癥狀不重,多無傳變。時行感冒以時行病毒為主因,發(fā)病不限季節(jié),有廣泛的傳染流行疫情,起病急驟,病偏重,全身癥狀

7、顯著,且可以發(fā)生傳變,入里化熱,合并它病。,辨證要點,區(qū)分體虛感冒的氣虛、陰虛體虛感冒指平素虛弱之人,加之外邪侵襲而患感冒者。此類患者往往感冒之后,纏綿不已,經久不愈或反復感冒,在臨床上應該區(qū)分氣虛、陰虛的不同。氣虛感冒者,在感冒諸癥的基礎上兼有惡寒甚,倦怠無力,氣短懶言,身痛無汗,咳嗽無力,脈浮等氣虛癥陰虛者兼見身微熱,手足發(fā)熱,心煩口干,少汗,干咳少痰,舌紅,脈細數。,治療原則,感冒病變有肺、衛(wèi)之分,著眼于衛(wèi)表和肺系,是本病治

8、療的關鍵。遵循《素問·陰陽應大論》"其在皮者,汗而發(fā)之"之意,應用解除表證,祛除表邪,宣通肺氣,照顧兼癥,乃是本病的基本治療原則。,治療原則,解表,亦稱疏表。感冒由外邪引起,邪束于表,因此必須解表達邪。由于外邪是以風邪為主,故而應該疏風解表。表證采用解表和營衛(wèi)之法,邪從汗解,發(fā)汗祛邪,振奮衛(wèi)陽,調和營衛(wèi)。由于感邪的輕重程度不同,性質有寒熱暑濕的差異,故而在上述疏表發(fā)汗的基礎上,根據病情選用辛溫、辛涼、清暑解

9、表法。,治療原則,宣肺,即宣通肺氣。外邪侵犯皮毛,肺氣失于宣肅,肺主衛(wèi)氣的防御功能失常,因此產生衛(wèi)表及上焦肺系癥狀。使用宣通肺氣之藥物,使肺的宣肅功能恢復正常,相對又能協(xié)助解表。兩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協(xié)同。 對于挾暑、挾濕之感冒,中醫(yī)藥治療頗具特色。在疏散解表之中,應注意濕邪中阻、胃腸氣滯或暑濕傷表,氣機不暢的病機所在,而加用化濕、和胃、清暑、理氣之法。,治療原則,對體虛感冒,因氣血虛弱,衛(wèi)外不固,在治療上不可專事疏解,發(fā)汗之時需注重固表里

10、,補益氣血《傷寒論翼》說:"治傷風不知固表托里之法,偏試風藥發(fā)驅動之,去者自去,來者自來,邪氣留連,終無愈期",這對體虛感冒的治療提出了指導原則。,辨證施治,風寒證  風熱證暑濕證表寒里熱證體虛感冒,,氣虛、陽虛感冒,陰虛、血虛感冒,風寒證,癥狀: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惡寒,不發(fā)熱或發(fā)熱不甚,無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稀,舌苔薄白,脈浮緊。 治法: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方藥:荊防敗毒散。 &

11、#160; 荊芥、防風、羌活—解表散寒柴胡、薄荷—解表疏風枳殼、前胡、桔?!卫麣猹毣睢⒋ㄜ骸诡^身痛茯苓、甘草—化痰和中,風寒重,惡寒甚者—加麻黃、桂枝風寒挾濕,身熱不揚,身重苔膩,脈濡者—用羌活勝濕湯加減風寒兼氣滯,胸悶嘔惡者—香蘇散風寒兼咳嗽者—用杏蘇散,風寒證,風熱證,癥狀:鼻塞噴嚏,流稠涕,發(fā)熱或高熱,微惡風,汗出口干,咽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辛涼解表,宣肺清熱。  

12、;  方藥:銀翹散。金銀花、連翹、荊芥、薄荷、豆鼓—辛涼解表,兼以清熱解毒蘆根、牛蒡子、生甘草—清宣肺氣,利咽化痰,發(fā)熱甚者—加黃芩、石膏、大青葉清熱頭痛重者—加蔓荊子、菊花清利頭目咽喉腫痛者—加板藍根、馬勃、玄參利咽解毒咳嗽痰黃者—加知母、黃芩、浙貝母、杏仁清肺化痰口渴重者—重用鮮蘆根,加花粉清熱生津有濕熱,胸悶嘔惡者—加藿香、佩蘭芳香化濕,風熱證,暑濕證,癥狀:發(fā)熱,汗出熱不解,鼻塞流濁涕,頭昏重脹痛

13、,身重倦怠,心煩口渴,胸悶欲嘔,尿短赤,舌苔黃膩,脈濡數。    治法:清暑祛濕解表。 方藥:新加香薷飲。 香薷—祛暑發(fā)汗解表金銀花、連翹—辛涼解表厚樸、扁豆—和中化濕。,暑熱偏盛—加黃連、黃芩、青蒿清暑泄熱,并配合鮮荷葉、鮮蘆根清暑化濕;濕困衛(wèi)表,身重少汗惡風—加清豆卷、藿香、佩蘭芳香化濕宣表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茯苓清熱利濕,暑濕證,表寒里熱證,癥狀:此證又名"寒包火"。

14、因風寒外束,表寒未解,入里化熱。發(fā)熱,惡寒,無汗口渴,鼻塞聲重,咽痛,咳嗽氣急,痰黃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黃白相兼,脈浮數。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風。    方藥:雙解湯。 麻黃、防風、荊芥、薄荷—解表疏風 黃芩、梔子、連翹、生石膏—清里除熱 桔梗—宣肺升提。,咳喘重者—加杏仁、桑白皮、枇杷葉止咳平喘 大便秘結不通者—加大黃、芒硝通腑瀉

15、熱,表寒里熱證,時行感冒,對于時行病毒而致時行感冒,若表現(xiàn)以高熱為主,且全身癥狀較重,或有化熱傳變之勢,需重用清熱解毒法,藥物如金銀花、連翹、板藍根、黃芩、柴胡、生石膏、知母、貫眾等。,氣虛感冒,氣虛感冒,素體氣虛,復感外邪,邪不易解,惡寒較重,或發(fā)熱,熱勢不高,鼻塞流涕,頭痛無汗,肢體倦怠乏力,咳嗽哈痰無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浮。治法:益氣解表方用:參蘇飲加減藥物以人參、甘草、茯苓—益氣以祛邪蘇葉、葛根—疏風解表半夏、陳皮、前

16、胡、桔?!卫須?,化痰止咳木香、枳殼—理氣調中姜、棗—調和營衛(wèi),陰虛感冒,陰虛感冒,陰虛津虧,感受外邪,津液不能作汗達邪,身熱,手足心熱,微惡風寒,少汗,頭昏心煩,口干,干咳少痰,鼻塞流涕,舌紅少苔,脈細數。治法:滋陰解表方藥:加減葳蕤湯白薇—清熱和陰玉竹—滋陰助汗蔥白、薄荷、桔梗、豆鼓—疏表散風甘草、大棗—甘潤和中,思考題,感冒的病因病機是什么?感冒有無內傷基礎,如果沒有請說明理由;如果有請闡明道理.感冒的臨床常

17、見證候有那些,治療法則是什么?常用方劑及組成是什么?患者XXX,男,65歲。夏季因貪涼而出現(xiàn)惡風,怕冷,鼻塞,流清涕,咳嗽,咯少量白痰,喜熱飲,大便清稀,偶有不化之物,舌質淡苔白滑,脈弦。請分析其理法方藥。具體到藥量,雙解通圣湯,傷寒熱盛通圣湯,表里雙解麻硝黃;歸芍芎術膏滑桔,梔翹芩薄草荊防。,個人感悟,體質與證候:《素問·風論》“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眥。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其人瘦則外泄而寒,則

18、為寒中而泣出”內傷基礎:《證治匯補·傷風》“有平昔元氣虛弱,表疏腠松,略有不慎即顯風癥者,此表里兩因之虛證也;肺家素有痰熱,復受風邪束縛,內火不得疏……此表里兩因之實證也?!?《景岳全書·入集之升陽散火辨》,夫風熱之義,其說有二:有因風而生熱者;有因熱而生風者。 … …外感之火,當先治風,風散而火自息,宜升散不宜清降;內生之火,當先治火,火滅而風自清,宜清降不宜升散。,《醫(yī)宗金鑒·瘟疫》,天行厲氣瘟疫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