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干梗死課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腦干梗死護理查房,2014-8-1彭曉曉,,腦干梗死是腦梗死的一種,是局部腦組織因血液循環(huán)障礙,缺血、缺氧而發(fā)生的軟化壞死,從而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癥狀。 腦干是位于脊髓和間腦之間的較小部分,位于大腦的下面,腦干的延髓部分下連脊髓。腦干的功能主要是維持個體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體溫、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與腦干的功能有關。,主 要 內(nèi) 容,,(一)病 例 匯報,床號:46床姓名:李軍性別:男年齡:46歲入院時間:2013-9

2、-4診斷:腦干梗死,既往史: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史” 個人史:無吸煙史,飲酒,每日500ml,酒齡20年 過敏史:否認藥物食物及其他過敏史。 家族史:否認家族遺傳病史。,,病史簡要,患者于2013-9-1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頭暈,未治療;9-2出現(xiàn)頭暈加重,伴視物成雙,飲水嗆咳;9-3 20:00病情加重,出現(xiàn)吞咽、言語明顯障礙,出現(xiàn)四肢無力,左側肢體無力明顯?;颊咭蝾^暈3天,飲水嗆咳2

3、天,四肢無力12小時,突發(fā)言語含糊,于9-4平車入ICU63床。門診以“腦干梗死”收住院。,,2013-9-5 患者入院后,經(jīng)積極治療后病情平穩(wěn),醫(yī)囑給予停特護改為一級護理,搬至普通病房11床。夜間突發(fā)高熱,達40℃,肢體無力較前加重,左側肢體僅能抬離床面,右側肢體完全不能活動,并于9-6早晨出現(xiàn)呃逆,并抽出咖啡色內(nèi)容物約30ml。給予對癥處理。做肺部CT:示雙肺感染性病變,考慮炎癥。做MRI示:腦干區(qū)多發(fā)性腦梗塞。,2013-9-8

4、患者體溫再次升高至39.4℃,醫(yī)囑給予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500mg 1/6h VD抗感染治療,并給予冰毯、冰帽降溫治療,體溫控制在37.3℃左右。 患者于2013-9-14出院,出院時病情穩(wěn)定,四肢活動仍無明顯改善,言語、吞咽不能。,,,入院護理查體,T:36.5℃ P:78次/分 R:19次/分 BP:150/78mmHg 患者意識清,精神差,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2.5mm,對光反應靈敏

5、。生命體征平穩(wěn),頭暈、言語含糊、吞咽困難、四肢無力,活動不靈。,,(二)與疾病相關的醫(yī)學知識,腦干的位置,腦分為:大腦、間 腦、小腦、腦干。 腦干位于顱后窩內(nèi), 在斜坡之上,是脊 髓向顱腔內(nèi)延伸的 部分。,腦干的解剖結構,腦干的結構及功能,1.延髓(medulla)延髓居于腦的最下部,與脊髓相連;其主要功能為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 2.腦橋(pons)腦橋位于中腦與延腦之間。腦橋的白質神經(jīng)纖維,通到小腦皮質,可將神經(jīng)沖動

6、自小腦一半球傳至另一半球,使之發(fā)揮協(xié)調身體兩側肌肉活動的功能。,,3.中腦(midbrain)中腦位于腦橋之上,恰好是整個腦的中點。中腦是視覺與聽覺的反射中樞,凡是瞳孔、眼球、肌肉等活動,均受中腦的控制。 4.網(wǎng)狀系統(tǒng)(reticular system)網(wǎng)狀系統(tǒng)居于腦干的中央,是由許多錯綜復雜的神經(jīng)元集合而成的網(wǎng)狀結構。網(wǎng)狀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覺醒、注意、睡眠等不同層次的意識狀態(tài)。損傷中腦的網(wǎng)狀結構可導致昏睡不醒。,腦干梗死的病因,1

7、、腦動脈粥樣硬化:最常見的病因。 高血壓常與腦動脈硬化并存,兩者相互影響,使病變加重。高脂血癥、糖尿病等則往往加速腦動脈硬化的進展。2、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脫落引起的栓塞。3、膠原系統(tǒng)疾病、先天性血管畸形、腫瘤、血液高凝狀態(tài)、真性紅細胞綜合癥。,發(fā)病機制,在顱內(nèi)血管壁病變的基礎上,如動脈內(nèi)膜損害破 裂或形成潰瘍,在睡眠、失水、心衰、心律失常等情況時,出現(xiàn)血壓下降,血流緩慢,膽固醇易于沉積在內(nèi)膜下層,引起血管壁脂肪透明

8、變性、纖維增生、動脈變硬、迂曲、管壁厚薄不勻、血小板及纖維素等血液中有形成分粘附、聚集、沉著、形成血栓,血栓逐漸擴大,使動脈管腔變狹窄,最終引起動脈完全閉塞。,臨床表現(xiàn),常出現(xiàn)眩暈、嘔吐、復視、構音障礙、吞 咽困難、共濟失調等,嚴重者出現(xiàn)昏迷、 四肢癱瘓、典型的體征是交叉性癱瘓,即 病變同側受損平面的周圍性腦神經(jīng)麻痹和 對側肢體的中樞性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實驗室及其他檢查,1、血液檢查:血常規(guī)、血糖、血脂、血液

9、流變學、凝血功能2、影像學檢查:CT檢查、MRI檢查、TCD、DSA、放射性核素檢查,治療要點,1、急性期治療 (1)早期溶栓 (2)調整血壓 (3)防治腦水腫 (4)抗凝治療 (5)血管擴張劑,(6)高壓氧艙的治療(7)抗血小板聚集治療(8)腦保護治療(9)中醫(yī)治療(10)血管內(nèi)介入治療,2、恢復期治療,主要目的是促進神經(jīng)功能恢復??祻椭委熀妥o理應貫穿于起病至恢復期的過程,全員應積極參

10、與,系統(tǒng)地為病人進行肢體運動和語言功能的康復訓練。,溶栓治療的適應癥,年齡18~75歲。發(fā)病在4.5h以內(nèi),治療前無明顯改善。腦功能損害的體征持續(xù)存在超過30min,且比較嚴重者(NIHSS7~22分)。CT已排除顱內(nèi)出血,且無早期腦梗死低密度改變及其它明顯早期腦梗死改變。首次發(fā)病或既往卒中未遺留明顯后遺癥(mRS≤1),溶栓的禁忌癥,既往有腦出血,包括可疑SAH;既往3個月有頭外傷史;近3周內(nèi)有胃腸或泌尿系統(tǒng)出血;近2周內(nèi)進行

11、過大的外科手術;近1周內(nèi)有非壓力性血管穿刺。近3個月有腦梗死或心肌梗死史,但陳舊小腔梗未遺留神經(jīng)功能體征者除外。嚴重心、腎、肝功能不全或嚴重糖尿病患者。體檢發(fā)現(xiàn)有活動性出血或外傷(如骨折)證據(jù)的。已口服抗凝藥,且INR>1.5;48h內(nèi)接受過肝素治療(APTT超出正常范圍)。血小板計數(shù)180mmHg,舒張壓>100mmHg。妊娠。不合作。,溶 栓 的 優(yōu) 點,rtPA不僅是一個溶栓藥物,

12、同時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也有保護作用。靜脈溶栓越早(90分鐘內(nèi)),可能獲得的轉歸越好。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病3h內(nèi)應用靜脈溶栓治療不僅顯著減少患者死亡及嚴重殘疾的危險性,還能大大改善生活質量。病歷研究提示,對基底動脈閉塞時間較長的患者采用溶栓治療也可能有益,由于基底動脈血栓形成的死亡率非常高,而溶栓治療可能是唯一的搶救辦法,因而溶栓治療的時間窗和適應癥可以適當放寬。,溶栓患者的護理,將患者收到ICU或卒中單元進行監(jiān)測。藥物配置:推薦劑量為0.

13、9 mg/kg,,最大劑量為90 mg,總劑量的10%先靜脈推入,剩余劑量在超過60分鐘時間內(nèi)靜脈滴注,治療應在癥狀發(fā)生后的4.5小時內(nèi)開始。定期進行神經(jīng)功能評估,在靜脈點滴溶栓藥物過程中2h內(nèi)1次/15min;隨后6h內(nèi)1次/30min;此后1次/60min,直至24h。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頭疼、急性血壓升高、惡心嘔吐,應立即停用溶栓藥物,緊急進行頭CT檢查。,溶栓患者的護理,血壓監(jiān)測:溶栓最初2h內(nèi)1次/15min;隨后6h內(nèi), 1次

14、/30min;此后1次/60min,直至24h。如果收縮壓≥185mmHg或者舒張壓≥ 105nnHg,應密切觀察血壓變化,可酌情選用β-受體阻滯劑,如拉貝洛爾、亞寧定等。如果收縮壓>230mmHg,舒張壓>140mmHg,可靜點硝普鈉。觀察出血情況:因溶栓藥物為抗凝劑,治療過程中必須密切觀察全身皮膚情況,有無出血點。如出現(xiàn)片狀紅斑者應即停藥,急查凝血酶原時間和出凝血時間,并隔日檢查凝血酶原時間。,溶栓患者的護理,溶栓治療

15、后24h內(nèi)一般不用抗凝、抗血小板藥,24h后無禁忌證者可用阿司匹林300mg/d,共10天,以后改為持續(xù)量75~100mg/d。溶栓治療后繼續(xù)綜合治療,根據(jù)病情選擇個體化方案。不要太早放置鼻胃管、尿管或動脈內(nèi)測壓導管。,(三) 護 理,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軀體移動障礙:與腦血栓損傷神經(jīng)引起偏癱有關,,1)安置舒適的體位,患肢保持功能位。2)向家屬講解功能鍛煉與疾病恢復的關系,指導進行患肢被動功能鍛煉。3)肢體被動運動方法

16、是從小到大,循序漸進。,低效型呼吸型態(tài):與肺部感染有關,1)保持病室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2)加強翻身拍背每2小時一次,口腔護理每天兩次。3)有效氧氣吸入,調節(jié)氧流量為2升每分4)口腔覆蓋濕紗布,防止口腔干燥破潰4)遵醫(yī)囑給予消炎藥和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抗炎祛痰治療。5)給予間斷吸痰,觀察痰液的性質和量,護理診斷/問題,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1)妥善固定留置鼻飼管,保證其有效進食。 2)定時鼻飼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的流質

17、。 3)保證每日的輸液量。 4)每次鼻飼前觀察胃液的性質,護理診斷/問題,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與長期臥床有關1)使用氣墊床,保持床單位干燥整潔。 2)加強翻身拍背q2h,適當按摩骨隆突處 3)進高蛋白高維生素富熱量食物。 4)每日溫水擦浴,禁用刺激性洗潔用品。 5)靜脈輸注刺激性藥品時注意做好靜脈保護。 6)抬高雙下肢,利于水腫消散,護理診斷/問題,便秘:與長期臥床,食物缺乏粗纖維

18、有關1)行順時針腹部按摩。 2)定時鼻飼溫開水。 3)指導用開塞露塞肛,必要時按醫(yī)囑使用緩瀉劑。,潛在并發(fā)癥1)清理呼吸道無效2)窒息的危險3)口腔感染4)電解質紊亂5)誤吸6)腦疝7)糖尿病足8)低血糖危險,健康教育,1、疾病知識和康復指導應指導病人和家屬了解本病的基本原因、主要危險因素和危害,告知本病的早期癥狀和就診時機,掌握本病的康復治療只是和自我護理方法,幫助分析和消除不利于疾病康復的因素,落實康

19、復計劃。偏癱康復和語言康復都需要較長的時間,致殘率較高且容易復發(fā)。應鼓勵病人樹立信心,循序漸進,堅持鍛煉。家人應體貼關心病人,給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顧,但要避免養(yǎng)成病人的依賴心理,鼓勵和督促病人堅持鍛煉,增強自我照顧能力。,,,2、合理飲食 指導進食高蛋白、低鹽、低脂、低熱量的清淡飲食,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谷類、魚類和豆類,使能量的攝入和需要達到平衡,戒煙、限酒。 3、預防復發(fā) 遵醫(yī)囑正確

20、服用降壓藥、降糖和降脂藥物;定期門診檢查,動態(tài)了解血壓、血脂變化和心臟功能情況;預防并發(fā)癥和腦卒中復發(fā)。當病人出現(xiàn)頭暈、頭痛、一側肢體麻木無力、講話吐詞不清或進食嗆咳、發(fā)熱、外傷時,家屬應及時協(xié)助就診。,宣教工作:定期體檢。高血脂癥、血糖增高、高血壓、肝功能異常、乙型肝炎、腫瘤等病癥在早期并無不適癥狀,特別是不少惡性腫瘤在早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常常是在進行健康普查或在看其他疾病時被發(fā)現(xiàn)的。如果發(fā)現(xiàn)過晚,往往會失去治療的時機而遺憾終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