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1、神 經(jīng) 調 節(jié),心臟的神經(jīng)支配和作用,心臟的神經(jīng)支配,心交感神經(jīng) 心迷走神經(jīng) 起源 脊髓胸段T1~T5 延髓的迷走神經(jīng) 側角神經(jīng)元 背核和疑核分布 右:竇房結、房室肌前壁 右:竇房結 左:房室交界、束支、 左:房室交界 房室肌后壁
2、心室肌少量 遞質 去甲腎上腺素(NE) 乙酰膽堿(ACh) 受體 β1 M 阻斷劑 心得安 阿托品,心臟的神經(jīng)支配,心交感N和心迷走N對心臟的作用,生理作用 心交感N 心迷走N 變 時 4期Ca2+內流↑→自動去極速度↑ 3、4期K+外流↑→最大舒張
3、電位↓(自律性) ↓ 自動去極速度↓ (正性變時) 自律性↑ (負性變時) ↓ 自律性↓ 變傳導 0期Ca2+、Na+內流↑→ 0期 0期Ca2+內流↓→
4、0期 (傳導性) 去極速度+幅度↑ 去極速度+幅度↓ (正性變傳導) ↓ (負性變傳導) ↓ 傳導性↑ 傳導性↓ 變 力 2期Ca2+內流↑+肌漿網(wǎng)釋放Ca2+↑3期K+外流↑→3期復極化速度↑ (收縮性)
5、 ↓ ↓ ATP生成↑ AP時程(2期)↓ Ca2+內流↓ (正性變力) ↓ (負性變力) ↓ 收縮力↑ 收縮力↓ 變興奮 閾電位↓+Na+ Ca2+通道激活率↑ 3期K+外流↑→膜電位距閾電位遠 (興奮
6、性) ↓ ↓ 興奮性↑ 興奮性↓,自律性,心交感N,心迷走N,4期內向電流↑→自動去極速度↑→自律性↑→心率加快正性變時,3期K+外流↑→最大舒張電位更負同時抑制4期內向電流→自動去極速度↓→自律性↓→心率變慢負性變時,,,增加胞內cAMP,減少胞內cAMP,傳導性,心交感N,心迷走
7、N,0期Ca2+、Na+內流↑→ 0期去極速度和幅度↑→傳導性↑正性變傳導,0期Ca2+內流↓ → 0期去極速度和幅度↓ →傳導性↓負性變傳導,,,增加胞內cAMP,減少胞內cAMP,收縮性,心交感N,心迷走N,2期Ca2+內流↑ 肌漿網(wǎng)釋放Ca2+↑→收縮力速度加快 正性變力,3期K+外流↑→3期復極化速度↑→ AP時程(2期)縮短→ Ca2+內流↓→心房肌收縮力下降 負性變力,,,增加胞內cAMP,減少胞
8、內cAMP,興奮性,心交感N,心迷走N,閾電位↓和Na+ Ca2+通道激活率↑→興奮性↑,3期K+外流↑→膜電位與閾電位差加大→興奮性↓,,,增加胞內cAMP,減少胞內cAMP,血管的神經(jīng)支配和作用,縮血管神經(jīng)纖維(交感縮血管神經(jīng)),中樞:延髓的縮血管中樞(T1~L3側角) 分布:絕大多數(shù)血管上都有交感神經(jīng)支配(幾乎所有血管平滑肌都受交感縮血管N支配,絕大多數(shù)血管只接受交感縮血管N的單一支配) 。,遞質:N節(jié)前纖維釋放ACh,N節(jié)后
9、纖維釋放NE(神經(jīng)肽Y與之共存——具極強烈的縮血管效應)。 受體:α、β 作用:α1受體→血管收縮 β2受體→血管舒張 特點:①調節(jié)血壓作用大; ②持續(xù)發(fā)放緊張性沖動。,舒血管神經(jīng)纖維,交感舒血管神經(jīng) 副交感舒血管神經(jīng) 脊髓背根舒血管N 來源 皮質運動區(qū) 腦干副交感核 脊髓S2-S4 分布 骨骼肌血管 軟腦膜、消化腺、
10、皮膚周圍微動脈 外生殖器血管遞質 ACh ACh SP、組胺 、ATP等受體 M M 作用 血管舒張 血管舒張 局部血管舒張 特點 ①不參與血壓調節(jié) ①不參與血壓調節(jié) 軸突反射 ②平時無
11、作用 ②參與調節(jié)局部血流 ③與情緒、運動有關,交感縮血管N 交感舒血管N 副交感舒血管N 來源 延髓的縮血管中樞 皮質運動區(qū) 腦干副交感核、 (T1-L2-3側角) S2-3外側核鏈 遞質 NE ACh ACh
12、受體 α、β M M 阻斷劑 酚妥拉明 阿托品 阿托品 分布 絕大多數(shù)血管 骨骼肌血管 軟腦膜、消化腺、 (多為單一支配) 外生殖器血管 作用 α1受體→血管縮 血管舒 血管舒
13、β2受體→血管舒 特點 ①調節(jié)血壓作用大 ①不參與血壓調節(jié) ①不參與血壓調節(jié) ②持續(xù)發(fā)放緊張性沖動 ②平時無作用 ②參與調節(jié)局部血流 緊張性↑→血管縮 ③與情緒、運動有關 緊張性↓→血管舒,summary,心 血 管 中 樞,脊髓:原始反射,不能進行精細調節(jié),脊動物 血壓45mmHg。延髓:是基本中樞 縮血管區(qū):延髓頭端腹外側部; 舒血管區(qū):延髓尾端腹外側
14、部; 傳入神經(jīng)接替站:孤束核 心抑制區(qū):迷走神經(jīng)疑核和背核。 高級中樞:網(wǎng)狀結構、下丘腦、大腦皮層,心 血 管 反 射,1. 壓力感受性反射,竇弓反射(減壓反射),當BP突然升高,,刺激,頸動脈竇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舌咽,迷走,孤束核,,心抑制區(qū)(+),心交感區(qū)(-),縮血管區(qū)(-),舒血管區(qū)(+),,(-),,,,心交感N↓,心迷走N↑,交感 縮血管N↓,心率↓博出量↓,血管舒張外周阻力↓,,
15、,血壓回降,因,果,效應器,傳出神經(jīng),中樞,傳入神經(jīng),感受器,是典型的負反饋調節(jié),其意義是維持動脈血壓的相對穩(wěn)定。,迷走神經(jīng),,,,,VP減少,,主動脈神經(jīng),竇神經(jīng),舌咽神經(jīng),GABA,谷氨酸,心迷走神經(jīng),谷氨酸,心交感神經(jīng),縮血管神經(jīng),,血壓升高,,心率減慢、博出量減少血壓回降,血管舒張、 外周阻力降低血壓回降,,,意義:維持動脈血壓的相對穩(wěn)定,化學感受性反射,適宜刺激:平時不起作用,僅在低氧、動脈壓過低和酸中毒時起作用生理
16、意義:動脈壓過低,壓力感受性反射作用減弱時,提高血壓,保證心腦血供。,PO2↓, [H+]↑, PCO2↑ 動脈血壓降低等,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外周化學感受器(+),孤 束 核,心血管中樞興奮性改變,呼吸中樞(+),心率↓、冠脈舒 心輸出量↓,皮膚、內臟 骨骼肌血管縮,呼吸加深加快,外周阻力↑>心輸出量↓,心率、心輸出量、外周阻力↑,血 壓↑,↓,↓,↓,↓,↓,↓,↓,↓,,,間接,竇、迷走N,心、肺感受器
17、引起的心血管反射,感受器:心房、心室、肺循環(huán)大血管壁;適宜刺激:心臟和血管壁的機械牽張;化學物質:前列腺素,緩激肽;反射途徑:,心房壓↑→心肺(容量)感受器(+) →迷走N →中樞(延髓孤束核),ADH↓交感N↓腎血流↑醛固酮↓,血量↓,,,調節(jié)血量和體液的量和成分。促進腎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增加細胞外液量;促進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保Na+, 保H2O, 排K+。,生理意義:,2、體液調節(jié),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
18、As)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合成過程,血管緊張素Ⅱ,血管緊張素Ⅲ,,,醛 固 酮,,腎上腺皮質球狀帶,,遠曲小管和集合管 水、 NaCl重吸收↑,細胞外液量↑,,作用,刺激腎素分泌的因素,循環(huán)血容量↓ 腎動脈壓↓,腎動脈壓↓ 腎血流量↓,NE和E PGE2,循環(huán)血容量↓,致密斑感受器,腎 近 球 細 胞,GFR↓,遠曲小管 Na+量↓,腎
19、素,,,,,+,心房容量感受器 動脈壓力感受器,腎交感N興奮↑,NE,Β受體,入球小動脈 牽張感受器,反射性,,,,,,,,,+,+,+,+,+,血管緊張素Ⅱ的作用,(收縮微A→外周阻力↑)+(收縮V→回心血量↑)→BP↑; 作用于腦內一些N元(Ⅳ腦室的后緣區(qū))→交感縮血管活動↑→外周阻力↑→BP↑,以及引起渴覺; 刺激ADH、ACTH釋放;,抑制壓力感受性反射→心率↓; 作用于交感縮血管N末梢接頭前的受體→使其釋放去甲腎上腺
20、素↑; 刺激腎上腺髓質激素的分泌釋放; 強烈刺激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合成與釋放醛固酮; 刺激近曲小管重吸收NaCl。,來源: 腎上腺髓質釋放(E:80%,NE:20%) 腎上腺素能纖維釋放NE入血,效應:與刺激交感神經(jīng)同,但作用時間長, 影響范圍廣。,腎上腺素(epinephrine, E )與 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腎上腺髓質釋放,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比
21、較,來 源:,腎上腺髓質,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髓質、交感節(jié)后纖維遞質釋放入血,,,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比較,與受體的親和力:,? =β1 =β2,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 >β1 >β2,,,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比較,對血管的作用:,E+ ? R →血管收縮E+ β2R →血管舒張**平均BP變化不大。,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NE+ ? R →全身微血管收縮**平均BP明顯升高。,,,,腎上腺素和
22、去甲腎上腺素的比較,對心臟的作用:,E+ β1R →正性變時、變力和變傳導,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離體:E+ β1R →正性變時、變力和變傳導在體:升壓效應→竇弓反射→心率變慢,,,,強心劑,升壓藥,血管升壓素(vasopressin, VP),血漿晶滲壓↑,血容量↓,BP↓,滲透壓感受器,容量感受器,壓力感受器,下丘腦:視上核、室旁核,血管升壓素(VP),神經(jīng)垂體,血管收縮、抗利尿效應,,,,,下丘腦--垂體束,,,,,+,-,-
23、,正常時(少量VP↑)→抗利尿效應,只有血漿濃度明顯高于正常時(即交感、RAA系統(tǒng)活動發(fā)生異常時),才引起升壓效應; 大量VP↑,提高壓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緩沖升壓效應; 是縮血管(除腦血管外)最強烈的一種體液因素。,VP(ADH)的作用:,下丘腦-垂體,VP分泌的調節(jié)及其作用,下丘腦神經(jīng)垂體,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血管緊張素II增加,疼痛、情緒緊張,滲透壓感受器興奮,容量感受器,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血容量增加,動脈血壓升高,頸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心血管活動的體液調節(jié)
- 心血管活動的反射性調節(jié)
- 心血管活動的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
- 心血管活動的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
- 心血管活動的生理性調節(jié)
- 心血管活動調節(jié)中英文
- 血液循環(huán)心血管活動調節(jié)
- 血液循環(huán)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
- [教育]循環(huán)系統(tǒng)(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
- 血液循環(huán)心血管活動調節(jié)ppt課件
- 心血管活動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實驗詳細剖析
- 心血管功能活動的調節(jié)和急性心力衰竭
- 呼吸模式與心血管的調節(jié).pdf
- 中樞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在心血管活動調節(jié)中的作用研究.pdf
- 心血管
- 血壓調節(jié)與心血管藥物作用分析
- 心血管藥物
- 心血管的生理
- 心血管系統(tǒng)
- 心血管急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