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考試技巧演示文稿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考考前指導,安陽市三十七中 盧明福,中考怎樣超常發(fā)揮?,中考發(fā)揮:失常、正常、超常中考成績超常發(fā)揮=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好的考試技巧,一、中考前怎樣調整心理狀態(tài),,1.正確認識中考,確定合理的目標,1.正確認識中考,確定合理的目標,2)根據(jù)自己平時的學習成績和復習的情況,確立合理的考試目標。根據(jù)兩次模擬考試成績,確定報考學校,各校師資都差不多,只要努力學習都能考上理想大學??荚囎罱K還是要靠自己的綜合實力,決不是靠碰巧就

2、能獲得成功的,因此在中考中必須確定合理的目標,而不能盲目地把自己的考試成績定得過高,2.保持平常心,緩解考試焦慮,考試焦慮是一種臨考前常見的內心緊張的情緒反應。焦慮程度過高和焦慮程度過低時的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慮時的效率最高。所以,適度的考試焦慮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一般而言,考試焦慮是由各種壓力和個人的性格等因素造成的。 應該保持平常心,緩解考試焦慮。 這里介紹幾種簡單的方法供學生參考使用。,(1)自我暗示法,暗

3、示法是指通過語言或手勢、表情等方式,來轉移和改變不良情緒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暗示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考好??荚嚽白约簩ψ约捍舐曊f:“我一定會取得成功,我是最棒的!”,,(2)呼吸法。,呼吸法是讓自己靜下心來,排除雜念的一種自我調節(jié)方法。在放松時,我們閉上雙眼,用腹式呼吸法慢慢進行呼吸,吸氣時,想像著丹田中的這股氣由腹部逐漸上升到腦部,再上升到頭部,直到頭預“百會”處;吐氣時,想像這股氣由“百會”自后向下順著脖子、脊梁下降,直至回

4、到丹田。這樣一吸一呼,周而復始,反復進行。這樣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就能夠使人逐漸排除一切雜念,收到消除緊張、達到自我放松的效果。,3.加強心理調整,保持考前狀態(tài),高考前心理狀態(tài)調整的好壞,對考試時水平的發(fā)揮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那么如何進行考前的心理狀態(tài)調整呢?初三學生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調整呢?,考前3---10天,這個階段,實力已經定型,一般無論怎么用功,水平也不會有顯著地提高。所以,考生在這個時段主要應該進行一些提綱挈領的

5、復習,即考前復習要有所側重,特別是檢查一下重點內容的掌握情況,如老師明確指定和反復強調的重點內容,自己最薄弱的、經常出錯的地方。因此在這個時段內應該加強記憶方面的知識,如語文、歷史、地理、政治、英語等,但是也不可過度緊張而耗費考試時的精力。,考前3天,這個時間重點復習,如歷史、地理、政冶的基本知識、語文的文學常識、英語的單詞、數(shù)學的公式等。對自己已經考過的試題應該看一看,把經常出錯的地方再強化一下,適當?shù)刈鲆稽c“熱身題”。建議自我考試一

6、套題。,考前1天,考試前1天仍然有許多準備要做,不要認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也不要“破罐子破摔”,聽天由命。在這1天應注意以下問題,第一,注意自己的飲食,考前1天應該遵循自己平時的飲食習慣,可以多加幾個菜,適當增加肉蛋類食品,但不要為了補充能量而暴飲暴食。第二,不要參加劇烈的運動,以免體能消耗過大或發(fā)生其他的意外,也不要長時間地玩棋牌、上網打游戲,以免過度興奮。,怎樣認考場?,熟悉考場,應該仔細考察通往考場所在地的交通線路,選擇路程

7、最短、干擾最少、平時最熟悉的路線,還應該考慮如果發(fā)生交通堵塞后的應對措施。對考場所在學校、樓層、教室、廁所以及你的座位位置都要親自查看,做到心中有數(shù),以防止不測事件的發(fā)生。,考前10分鐘,提前10分鐘發(fā)卡,寫上姓名等考生信息,貼條形碼,不要填涂錯誤,提前5分鐘發(fā)卡入場臨戰(zhàn),調節(jié)情緒,盡快進入考試狀態(tài),(1)可先通覽全卷,盡量從卷面 上獲取最多的信息,為實施正確的解題策略作鋪墊,可解答那些一眼就能看得出結論的簡單選擇或填空題 ,可用鉛筆填

8、涂; (2)對于不能立即作答的題目,可一邊通覽,一邊粗略地分為 A、B 兩類:A 類指題型比 較熟悉、容易上手的題目;B 類指題型比較陌生、自我感覺有困難的題目,做到心中有數(shù)。,正式考試開始,答題順序一定從第一題開始解答,如有思考3分鐘還沒有思路,立即轉作下道題,不可一直考慮不會做的題。題目一般是選擇、填空的最后1-2個較難,大題的最后兩道較難。,選擇題解題策略,(1)注意審題。把題目多讀幾遍,弄清這個題目求什么,已知什么,求、知之間有

9、什么關系,把題目搞清楚了再動手答題。(2)數(shù)學選擇題大約有70%的題目都是直接法,要注意對符號、概念、公式、定理及性質等的理解和使用,(3)挖掘隱含條件,注意易錯易混點,,(3)方法多樣,不擇手段。考試題凸現(xiàn)能力,小題要小做,注意巧解,善于使用數(shù)形結合、特值(含特殊值、特殊位置、特殊圖形)、排除、驗證、轉化、分析、估算、極限等方法,一旦思路清晰,就迅速作答。不要在一兩個小題上糾纏,杜絕小題大做,如果確實沒有思路,也要堅定信心,“題可以

10、不會,但是要做對”,即使是“蒙”也有25%的勝率。(4)控制時間。爭取又快又準,為后面的解答題留下充裕的時間,防止“超時失分”。,,7.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用直尺和圓規(guī)作∠BAD的平分線AG,交BC于點E,若BF=6,AB=5,則AE的長為( )A.4 B.6 C.8 D.10根據(jù)菱形的性質直接計算,,【答案】:C本題主要考察平行四邊形和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定理。設BF與AG相交于O;有∠BAD的平分線AG

11、和AB=AE,得AG垂直平分BF于O,可得BO=3,可證△ABE是等腰三角形,得AB=BE=5,也得AE=2AO,在Rt△AOB中,得AO=4,所以AE=8. 故選C.,,8.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半徑均為1個單位長度的半圓O1,O2,O3…組成一條平滑的曲線,點P從原點O出發(fā),沿這條曲線向右運動,速度為每秒個單位長度,則2015秒時,點P的坐標是( )A.(2014,0) B.(2015,-1) C.(2015,1)

12、 D.(2015,0),,答案】:B【解析】:一個半圓的周長是πr=π,速度×時間=×2015,設點P走了n個半圓,則有×2015=nπ,所以n=個2,即1007個2,1007個2時正好是上半圓弧,還有半圓弧,正好在下半圓弧的中點,因此的P在(2015,-1)處。,2.填空題——“直撲結果”,填空題型特點: 填空題和選擇題同屬客觀性試題,它們有許多共同特點:其形態(tài)短小精悍,考查目標集中,答

13、案簡短、明確、具體,不必填寫解答過程,評分客觀、公正、準確等等,不過填空題和選擇題也有質的區(qū)別。首先,表現(xiàn)為填空題沒有備選項,因此,解答時既有不受誘誤的干擾之好處,又有缺乏提示的幫助之不足。對考生獨立思考和求解,在能力要求上會高一些。其次,填空題的結構,往往是在一個正確的命題或斷言中,抽去其中的一些內容(即可以使條件,也可以是結論),留下空位,讓考生獨立填上,考查方法比較靈活,在對題目的閱讀理解上,較之選擇題有時會顯得較為費勁。當然并非

14、常常如此,這將取決于命題者對試題的設計意圖。,填空題解題策略,由于填空題和選擇題有相似之處,所以有些解題策略是可以共用的,在此不再多講,只針對不同的特征給幾條建議:,,填空題基本方法:直、數(shù)、特,一是填空題絕大多數(shù)是計算型(尤其是推理計算型)和概念(或性質)判斷性的試題,應答時必須按規(guī)則進行切實的計算或合乎邏輯的推演和判斷; 二是作答的結果必須是數(shù)值準確,形式規(guī)范,例如集合形式的表示、函數(shù)表達式的完整等,結果稍有毛病便是零分;

15、 三是《考試說明》中對解答填空題提出的要求是“正確、合理、迅速”,因此,解答的基本策略是:快——運算要快,力戒小題大做;穩(wěn)——變形要穩(wěn),防止操之過急;全——答案要全,避免對而不全;活——解題要活,不要生搬硬套;細——審題要細,不能粗心大意。,,15.如圖,正方形ABCD的邊長是16,點E在邊AB上,AE=3,點F是BC上不與點B,C重合的一個動點,把△EBF沿EF折疊,點B落在B/處,若△CDB/恰為等腰三角形,則DB/的長為

16、 .,,【答案】:16或4 【解析】:本題分兩種情況:(1)若DB/=DC,是等腰三角形,則DB/=16;(2)若DB/= CB/,過B/作MN⊥CD于M,交AB于N,則CM=DM=8=BN,又AE=3,則BE=13,所以EN=5,由翻折可知EB/=13,在Rt△EB、N中,可求NB/=12,所以B、M=4,在Rt△EB、N中,BD===4.填4。,3.解答題——“步步為營”,解答題型特點: 解答題與填空題比較,同種

17、類型的試題,也有本質的區(qū)別,首先,做解答題時,考生不僅要提供出最后的結論,還得寫出或說出解答過程的主要步驟,提供合理、合法的說明。其次,試題內涵解答題比起填空題要豐富得多,解答題的考點相對較多,綜合性強,難度較高,解答題成績的評定不僅看最后的結論,還要看其推演和論證過程,分情況判定分數(shù),用以反映其差別,因而解答題命題的自由度較之填空題大得多。,中考改卷教師對解答題評分辦法,數(shù)學高考閱卷評分實行懂多少知識給多少分的評分辦法,叫做“分段評分

18、”。而考生“分段得分”的基本策略是:會做的題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題目力爭多得分。會做的題目若不注意準確表達和規(guī)范書寫,常常會被“分段扣分”,有閱卷經驗的老師告訴我們,解答立體幾何題時,用向量方法處理的往往扣分少。 解答題閱卷的評分原則一般是:第一問,錯或未做,而第二問對,則第二問得分全給;前面錯引起后面方法用對但結果出錯,則后面給一半分。,解答題常見失分因素,①對題意缺乏正確的理解,應做到慢審題快做題; ②公式記憶不

19、牢,考前一定要熟悉公式、定理、性質等; ③思維不嚴謹,不要忽視易錯點; ④解題步驟不規(guī)范,一定要按課本要求,否則會因不規(guī)范答題失分,避免“對而不全”如解概率題,要給出適當?shù)奈淖终f明,不能只列幾個式子或單純的結論,表達不規(guī)范、字跡不工整等非智力因素會影響閱卷老師的“感情分”,常見失分因素,⑤計算能力差失分多,會做的一定不能放過,⑥不要輕易放棄試題,難題不會做,可分解成小問題,分步解決。,“分段得分”,對于同一道題目,有的

20、人理解的深,有的人理解的淺;有的人解決的多,有的人解決的少。為了區(qū)分這種情況,高考的閱卷評分辦法是懂多少知識就給多少分。這種方法我們叫它“分段評分”,或者“踩點給分”——踩上知識點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與之對應的“分段得分”的基本精神是,會做的題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題目力爭多得分。,會做的題得全分,對于會做的題目,要解決“會而不對,對而不全”這個老大難問題。有的考生拿到題目,明明會做,但最終答案卻是錯的———會而不對。有的考生答案

21、雖然對,但中間有邏輯缺陷或概念錯誤,或缺少關鍵步驟———對而不全。因此,會做的題目要特別注意表達的準確、考慮的周密、書寫的規(guī)范、語言的科學,防止被“分段扣分”。經驗表明,對于考生會做的題目,閱卷老師則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分,分段給點分,所以“做不出來的題目得一二分易,做得出來的題目得滿分難”。,得分技巧1----缺步解答,如果遇到一個很困難的問題,確實啃不動,一個聰明的解題策略是,將它們分解為一系列的步驟,或者是一個個小問題,先解決問題

22、的一部分,能解決多少就解決多少,能演算幾步就寫幾步,尚未成功不等于失敗。最終結論雖然未得出,但分數(shù)卻已過半,這叫“大題拿小分”。,得分技巧2-----跳步答題,解題過程卡在某一過渡環(huán)節(jié)上是常見的。這時,我們可以先承認中間結論,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結論。如果不能,說明這個途徑不對,立即改變方向;如果能得出預期結論,就回過頭來,集中力量攻克這一“卡殼處”。由于考試時間的限制,“卡殼處”的攻克如果來不及了,就可以把前面的寫下來,再寫出“證實某步

23、之后,繼續(xù)有……”一直做到底。也許,后來中間步驟又想出來,這時不要亂七八糟插上去,可補在后面。若題目有兩問,第一問想不出來,可把第一問作“已知”,先做第二問,這也是跳步解答。,得分技巧3---退步答題,以退求進”是一個重要的解題策略。如果你不能解決所提出的問題,那么,你可以從一般退到特殊,從抽象退到具體,從復雜退到簡單,從整體退到部分,從較強的結論退到較弱的結論。總之,退到一個你能夠解決的問題。為了不產生“以偏概全”的誤解,應開門見山寫

24、上“本題分幾種情況”。這樣,還會為尋找正確的、一般性的解法提供有意義的啟發(fā)。,得分技巧4---輔助答題,一道題目的完整解答,既有主要的實質性的步驟,也有次要的輔助性的步驟。實質性的步驟未找到之前,找輔助性的步驟是明智之舉。如:準確作圖,把題目中的條件翻譯成數(shù)學表達式,設應用題的未知數(shù)等。答卷中要做到穩(wěn)扎穩(wěn)打,字字有據(jù),步步準確,盡量一次成功,提高成功率。試題做完后要認真做好解后檢查,看是否有空題,答卷是否準確,所寫字母與題中圖形上的是否

25、一致,格式是否規(guī)范,尤其是要審查字母、符號是否抄錯,在確信萬無一失后方可交卷。,三、能力不同,要求有變,由于考生的層次不同,面對同一張數(shù)學卷,要盡可能發(fā)揮自己的水平,考試策略也有所不同。針對二本及部分一本的同學而言要“以準取勝”——他們基礎比較扎實,但也會犯低級錯誤,所以,考試時要做到準確無誤(指會做的題目),除了最后兩題的第三問不一定能做出,其他題目大都在“火力范圍”內。但前面可能遇到“攔路虎”,要敢于放棄,把會做的題做得準確無誤,再

26、回來“打虎”。針對第一志愿為一中的考生而言要“以新取勝”——這些考生的主攻方向是能力型試題,在快速、正確做好常規(guī)試題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做好能力題。這些試題往往思考強度大,運算要求高,解題需要新的思想和方法,要靈活把握,見機行事。如果遇到不順手的試題,也不必恐慌,可能是試題較難,大家都一樣,此時,使會做的題不丟分就是上策。,,總之,我們的高考備考“既要低頭拉車,又要抬頭看路”,在扎扎實實的搞好復習的同時,必須要研究高考,研究高考試題(試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