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浙教版浙教版八下第四章八下第四章植物與土壤植物與土壤知識總結知識總結第1節(jié)土壤的成分土壤的成分1、土壤生物:動物、植物、細菌、真菌等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質:空氣、水、無機鹽和有機物(1)土壤中的水分:加熱土壤,出現(xiàn)水珠(2)測定土壤中空氣的體積分數:兩個相同的燒杯內分別放入體積相同的正方體鐵塊和土壤,慢慢向燒杯內注水,直到正好把它們浸沒為止,注水量的差值即為土壤中空氣的體積(3)土壤中的有機物:先稱取一定量的土壤,然后用酒精燈加熱(放石
2、棉網上),現(xiàn)象:土壤顏色發(fā)生明顯變化,燃燒過后,再稱量土壤,發(fā)現(xiàn)質量變少。土壤中的無機鹽:過濾土壤浸出液,再在蒸發(fā)皿中加熱蒸發(fā),可見很細的結晶物注:①(1)圖實驗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水倒流使試管爆裂②有機物能燃燒,但不能溶于水;無機鹽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燒3、土壤生物:動物、植物、細菌、真菌土壤的組成固體土壤非生物液體礦物質顆粒(無機鹽):占固體體積的95%腐殖質(有機物)4、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巖石的風化和有機物積累兩個部分。巖石
3、的風化:指巖石在風、流水、、溫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學物質的溶蝕作用和各種生物的作用下,不斷碎裂的過程??偨Y:巖石在長期的風吹雨打、冷熱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漸風化變成石礫和砂粒等礦物質顆粒,最后經各種生物和氣候的長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第2節(jié)各種各樣的土壤各種各樣的土壤1、影響土壤結構的因素有礦物質顆粒、腐殖質、水和空氣等;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礦物質顆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1)圖(3)圖(2)圖(4)圖根毛區(qū):由伸長區(qū)細胞進一步分化而來,表皮細
4、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擴大了根的吸收面積)。是根尖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注:植物吸收水和無機鹽的器官是根,植物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區(qū)。6、細胞吸水和失水的條件細胞吸水和失水的條件(原理):一般情況下,當植物根毛細胞的細胞液溶質質量分數高于土壤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時,細胞吸水;反之,細胞失水(溶液中的水分由濃溶液流向稀溶液)7、植物放入清水中,吸水;放入鹽水中,失水,出現(xiàn)萎蔫現(xiàn)象(失水造成的)。因此,施肥過多使土壤中溶液濃度
5、過高,容易造成“燒苗”8、水分進入根部的途徑:根據細胞液溶質質量分數差異,逐漸進入跟內部(根部內層細胞溶液比外層細胞溶液濃度高)土壤根毛皮層細胞另一個根毛皮層細胞根木質部的導管上升到其他結構9、植物的生長除了要從土壤中吸收水份外,還需要吸收無機鹽,特別需要較多的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的無機鹽。10、不同無機鹽對植物生長起不同作用:①氮、鎂:合成葉綠體的原料;②氮、硫:合成蛋白質的原料;③鉀:使莖稈粗壯,促進淀粉的合成和運輸;④磷:促進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