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數論與或然數學的發(fā)展,7.1數論,7.1.1素數分布,費馬數Fn = +1, n = 0,1,2,…n = 0,1,2,3,4時,Fn是素數。人們進而希望解決的問題是:是否存在著無限多個費馬素數。這也是一個至今未解決的難題,梅森數Mp = 2p-1,其中p為素數已知道的梅森素數共34個,其中從p =521開始的素數Mp是1952年以后用計算機陸續(xù)發(fā)現的檢驗梅森數是否為素數的方法稱為盧卡斯—萊默檢驗,例如, 用盧卡斯—萊默檢驗判斷
2、M5是否為素數,因M5=25-1=31,于是可作下述計算:U(0)=4,U(1)=(42-2)(mod31)=14(mod31)=14,U(2)=(142-2)(mod31)=194(mod31)=8,U(3)=(82-2)(mod31)=62(mod31)=0由于U(3)= 0,M5必為素數。,利用因數表研究素數,拉恩于(1659年)發(fā)表了2.4萬以內的因數表;佩爾(1668年)擴大至10萬;費爾克爾(1776年)給出了
3、40.8萬以內的一切數的因數表, 19世紀不少學者算出了1000萬以內的所有數的因數表,其中布拉格大學的庫利克為此花費了20年的業(yè)余時間,素數定理,若用π(n)表示不超過n的素數的個數。當n→+時,= +。人們可以發(fā)現:順著自然數的序列,越往后素數的“密度” π(n)/ n就變得越小,7.1.2 陳氏定理—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1742年) 每個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每個奇數都是三個素數之和,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進展
4、,數學家哈代和李特爾伍德(英國,1923年)在廣義黎曼猜想正確的前提下,有條件地證明了每個充分大的奇數都是三個奇素數之和以及幾乎所有偶數都是兩個奇素數之和。維諾格拉多夫(1937年),無條件地證明了奇數哥德巴赫猜想,即每個充分大的奇數都是三個奇素數之和布朗(挪威1919年)證明了:每個大偶數都是兩個素因子個數均不超過9的整數之和(記為9 + 9,記號k + l表示大偶數分解為不超過k個奇素數的積與不超過l個奇素數的積之和,下同)布
5、赫夕塔布的4 + 4(1940)、瑞尼的l+c (c為一不確定大數)(1948)和庫恩的a+b (a+b≤6)(1954);王元的2+3(1957)和潘承洞的1+5(1962),到1965年,歐洲數學家邦別里等三人差不多同時證明了1 + 3;1966年,中國數學家陳景潤宣布證明了1+2(1973年發(fā)表詳細證明),陳景潤(1933~1996)簡介,圖7.1華羅庚(右)與陳景潤(左),7.1.3費馬最后定理,費馬猜想:對每個正整數n≥3,
6、方程xn + yn = zn均沒有正整數解(x, y, z)。費馬本人利用無限下降法證明了n=4時,費馬猜想成立。1825年年僅20歲的德國數學家狄利克雷和年過七旬的法國數學家勒讓德各自獨立地證明了n = 5的情形,1839年法國數學家拉梅證明了n = 7的情形。,歐拉的整數分解的”定理”:,由a + b形式的數所形成的數系(記為,a,b為任意整數)中,有唯一因子分解定理成立,即每一個整數都可唯一地分解為這個數系中數的乘積。后來才
7、知道,對形如的數系,唯一因子分解定理并不總是成立的,例如在數系中,6 = 3×2 =(1+)(1-),就有兩種分解方式。事實上,能保證唯一因子分解定理成立的數系只有9種,德國的數學家?guī)炷瑺枺?810~1893)利用理想數的概念,證明了對于 100以內的所有素數,都能使費馬猜想成立。志村-韋伊—谷山猜想——費馬猜想的等價命題懷爾斯的論文“模曲線和費馬最后定理” (1994年)——費馬猜想終于成為定理,被稱為費馬大定理或費馬最
8、后定理,7.1.4 讓我們教猜想吧,費馬猜想是只“會下金蛋的鵝”,1966年菲爾茲獎獲得者、英國數學家阿蒂亞(1929~)認為:“與其它自然科學的情況一樣,數學中的一些發(fā)現也要經過幾個階段才能實現,而形式證明只是最后一步。最初階段在于鑒別出一些重要的事實,將它們排列成具體含義的模式,并由此提煉出看起來很有道理的定律或公式。接著,人們用新的經驗事實來檢驗這種公式。只是到了此時,數學家們才開始考慮證明問題。”,958年菲爾茲獎獲得者、突變理
9、論的創(chuàng)立者、法國數學家托姆用半開玩笑的態(tài)度說:“嚴格性是一個拉丁名詞。我們會想起僵死(rigormorits),即僵化的尸體。我要把數學分為以下的三類:第一,以嬰兒搖籃為標記。這是‘活的數學’允許改變、澄清、完成證明、反對、反駁。第二,以十字架為標記。這是墳墓上的十字架。作者聲明它已完全嚴格,具有不朽的正確性。這類工作將構成‘墳墓數學’。第三,以教堂為標記。這是外部的權威,由高級教士組成,判斷哪些工作已成為‘墳墓數學’?!?推測數學家的
10、成功范例之一是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1887~1920)波利亞認為,在數學教育中,“證明與猜想,這兩類推理即論證的與合情的”都必須教給學生,“在有些情況下教猜想比教證明更為重要?!币虼?,波利亞強烈的呼吁:“讓我們教猜想吧!”,7.2 概率論,7.2.1 點的問題及數學期望概率論源于15世紀下半葉的博奕問題的研究。點的問題(1654年),在兩個技巧相當的賭徒A和B之間進行賭博,A獲得2點或2點以上時為獲勝者,B則需獲得3點或3點
11、以上時為獲勝者。如果通過四次投骰子后就停止賭博,問此時如何分配賭金。,帕斯卡的解法,帕斯卡利用自己對楊輝三角(見第二章)的研究這樣解決這個問題:如果用表示0出現四次的情況數,表示0出現三次的情況數等等。于是上述點問題的解是: (++):(+)=(1+4+6):(4+1)=11:5。在一般情況下,若A需要至少m點取勝,B需要至少n點取勝,則可選擇揚輝三角的第m+n行,求出該行中的前n個元素和α與后m個元素和β,并按α:β之比來分配
12、賭金。,費馬的解法,分別用0、1代表A、B在一次投骰子時成為獲勝者,然后計算0、1兩種字母在每次取4個的16種排列:0000 0001 0110 11011000 1100 0101 10110100 1010 0011 01110010 1001 1110 1111在這16種排列中,0至少出現2次的情況有11種,而1至少出現3次的情況有5種。由此費馬認為,賭金應按11:5來分配
13、。,數學期望”概念的的產生(荷蘭數學家、物理學家惠更斯,1657年),賭局開始之前,對每一個賭徒來說就已有了關于結局的一種“期望”,如果共有N種等可能的結果,其中,n種結果使他獲得賭金為a,其余結果使他獲賭金為b,則他的期望為,7.2.2 概率理論的發(fā)展,,隨機現象隨機現象從個體上看,似乎并沒有什么規(guī)律可言,但當它們大量出現的時候,在總體上就會呈現出某種規(guī)律,即大數規(guī)律。,伯努利大數定理(1713年):若p是出現單獨一次事件的概率
14、,q是不出現該事件的概率,則在n次試驗中該事件至少出現m次的概率,等于二項式(p+q)n的展開式中從pn項到包括pmqn-m為止的各項之和,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又稱為“中心極限定理”拉普拉斯(1812)明確表述了概率論的基本定義和定理。給出了概率的古典定義,廣泛應用了分析工具處理概率的問題,將以往零散的研究成果系統(tǒng)化,并將概率論的研究方法從組合技巧發(fā)展到分析方法,使概率論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19世紀下半葉,俄國數學家切
15、比雪夫(1821~1894)與他的學生馬爾可夫(1856~1922)利用極限理論研究概率論,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建立了關于獨立隨機變量序列的大數定律,使貝努利和泊松的大數定律成為其特例。切比雪夫還將棣莫弗—拉普拉斯極限定理推廣為更一般的中心極限定理?!榜R爾可夫鏈”則是概率論中的重要理論概率論在整個18與19世紀成了熱門學科,,7.2.3 概率論的公理化,貝特朗(法國,1899年)提出的概率論悖論,將矛頭直指概率論基本概念,20 世紀初
16、,由勒貝格創(chuàng)立的測度論和積分論為概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柯爾莫戈洛夫(前蘇聯(lián),1933年)建立概率論的公理化體系,7.3 數理統(tǒng)計,,數理統(tǒng)計是通過樣本數據的分析預測整體狀態(tài)的數學理論與方法。該分支研究的數據帶有隨機性,因此,它與概率研究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數理統(tǒng)計則起源于17至18世紀地質與生物進化統(tǒng)計的研究,在20世紀形成了用數學方法研究統(tǒng)計規(guī)律的專業(yè)分支,是形成較晚的數學分支,英國數學家、生物學家皮爾遜(1857~1936),是使
17、用數學方法系統(tǒng)研究生物統(tǒng)計的第一人。他潛心研究數據的分布理論,并先后提出標準差、正態(tài)曲線、概率、相關等一系列數理統(tǒng)計學名詞和概念。致力于大樣本的研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皮爾遜還用統(tǒng)計方法處理過大量的與戰(zhàn)爭有關的特殊計算。,英國數學家、化學家戈塞特(1876~1937),他在釀酒公司擔任釀造化學技師期間,開創(chuàng)小樣本統(tǒng)計理論, 1908年,提出了t分布函數、t檢驗,此舉成為統(tǒng)計推斷理論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美國數學家弗歇(1890~196
18、2),他是另一個數理統(tǒng)計的奠基人。他從事數理統(tǒng)計在農業(yè)科學和遺傳學中應用的研究。開創(chuàng)了試驗設計、方差分析,并確立了統(tǒng)計推斷的基本方法。20世紀30—50年代,弗歇成為數理統(tǒng)計學研究的中心人物并建立了自己的學派。他所研究的成果,實用價值卻很大。在他的手里,數理統(tǒng)計學脫離生物計量學的范圍獲得獨立。他所提出的z分布由他的學生改進后被稱為F分布(用他的名字Fisher的第一個字母命名),現在廣泛使用的方差分析、實驗設計、參數估計,1928年原籍
19、波蘭的美國數學家奈曼(1894~1981)和K·皮爾遜之子E·皮爾遜建立了嚴格的假設檢驗理論。1946年瑞典數學家克拉梅爾出版了《統(tǒng)計數學方法》,這部書收集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數理統(tǒng)計研究成果,它標志著數理統(tǒng)計作為一門獨立的數學分支正式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由于軍事的需要,數學家沃爾德(1902~1950)創(chuàng)立了“序貫分析法”,許多數理分支,如參數估計,都受到這種理論的影響而得到發(fā)展。1940年代之后,數理統(tǒng)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一個新的數論函數及其它的均值性質
- 試論信息技術學科的未來發(fā)展趨勢及與其它學科的關系
- 樓梯及其它鋼筋計算
- 貨物技術要求及其它
- 貨物技術要求及其它
- 貨物技術要求及其它
- 博客10年及其它
- 采購內容及其它要求
- 采購內容及其它要求
- 學科創(chuàng)新能力及其發(fā)展策略研究.pdf
- 63599.中學美術與其它學科知識的交融性研究
- 會議紀要及其它表格
- 消費文化的建筑美景——麥當勞及其它.pdf
- 消聲器技術要求及其它
- iptv全屏顯示設置及其它故障
- 鳳凰大講堂-數學對其它學科和高科技的影響
- 母親節(jié)原諒、感恩及其它
- 一個數論函數及其均值
- 淺談管理信息系統(tǒng)及其學科發(fā)展
- 盤點流程以及其它相關流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