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應學生用書P68)知識梳理一、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1.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小,物質運輸效率就越低。2.細胞核與細胞體積的關系: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其中的DNA不會隨著細胞體積擴大而增加。,問題探究1:細胞越小,細胞相對表面積就越大,物質運輸效率就越高,那么細胞是不是越小越好?提示:不是。細胞的大小受細胞核的控制,細胞內有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所必不可少的結構,這必須占有一定的空間,因此,細胞
2、不是越小越好。,,,,,,,(2)動物細胞有絲分裂與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不同點表現(xiàn)在:①間期:中心體復制導致中心粒倍增,成為兩組。②前期:中心粒發(fā)生星射線形成紡錘體。③末期:細胞膜由中部向內凹陷,把細胞縊裂成兩部分。(3)有絲分裂的意義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在親代和子代之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性,對于生物的遺傳具有重要意義。,問題探究2:在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中,DNA和染色體的規(guī)律性變化有何區(qū)別?
3、提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與DNA數量的變化是不同步的;如DNA加強發(fā)生在有絲分裂的間期,而染色體加倍發(fā)生在有絲分裂的后期。,三、無絲分裂1.特點:沒有出現(xiàn)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2.實例:蛙的紅細胞的分裂。問題探究3: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的有絲分裂實驗中,通過對分生組織的細胞進行解離和固定,細胞已死亡(即固定在細胞周期的某一時期),那么我們如何通過實驗了解細胞周期的全過程?提示:由于不同細胞處于細胞周期的不同時期,我
4、們可以通過不同細胞的靜態(tài)特征來理解和認識同一細胞的動態(tài)特征。,,,,,問題探究4:無絲分裂過程中是否發(fā)生DNA的復制和DNA的平均分配?提示:雖然無絲分裂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但DNA也需復制并平均分配。,自主檢測一、判斷題1.細胞核占細胞體積的相對比值也是限制細胞長大的因素。( )【答案】 √2.細胞都有細胞周期。( )【答案】 ×3.從上一次的分裂前期到下一次的分裂前期所持續(xù)的時間是一個細胞
5、周期所持續(xù)的時間。( )【答案】 √,4.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復制發(fā)生在前期。( )【解析】 在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復制發(fā)生在間期?!敬鸢浮俊?#215;5.在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加倍發(fā)生在間期。( )【解析】 染色體復制發(fā)生在間期,當染色體復制完成后,兩條染色含有兩條染色單體,連在一個著絲點上,而染色體數目是以著絲點的數目計數的。因此,間期雖然發(fā)生了染色體的復制,但染色體數目不變。只有在有絲分裂后期,隨
6、著著絲點的分裂,染色單體成為染色體,染色體數目才加倍。所以,染色體加倍發(fā)生在有絲分裂的后期。【答案】 ×,6.在有絲分裂的分裂期,染色體DNA不能復制和轉錄。( )【解析】 染色體在有絲分裂的分裂期,DNA高度螺旋化,DNA不能解旋,因此不能進行復制和轉錄?!敬鸢浮俊 ?二、選擇題7.(2011·長春調研)在人體體細胞增殖的一個細胞周期中,在紡錘體形成時,一個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為N、DNA含量為m;則當該細胞
7、中染色單體消失時,此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和DNA含量分別是( )A.2N和m B.N/2和m/2C.2N和m/2 D.N和m【解析】 紡錘體形成發(fā)生在細胞有絲分裂前期,染色單體消失發(fā)生在細胞有絲分裂后期。有絲分裂后期由于著絲點分裂使染色體數加倍,但DNA含量不變?!敬鸢浮俊,8.(2010·天津高考)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以下操作和結論正確的是( )A.剪取5 c
8、m根尖,用酒精和吡羅紅混合液解離染色B.如圖是高倍顯微鏡下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看到的視野C.持續(xù)觀察,視野中的K細胞將分裂成兩個子細胞D.視野中,N細胞的染色體數目是M細胞的一半,【解析】 解離用酒精和HCl混合液,染色用龍膽紫或醋酸洋紅;高倍鏡觀察用細準焦螺旋調焦;視野中的細胞已是死細胞不能繼續(xù)分裂,視野中N細胞染色體數為M細胞的2倍(分別為中期和后期)。故選B?!敬鸢浮俊,,【解析】 細胞分裂間期較長,BC、DE為分裂間期,CD
9、和EF為分裂期。DNA復制和有關蛋白質合成、DNA含量加倍都發(fā)生在間期,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發(fā)生在分裂期。【答案】 C,10.下圖為某學生進行某實驗的基本操作步驟,下列相關表述錯誤的是( )A.該實驗的目的是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B.該同學的操作步驟中錯誤的是解離后就染色C. f步驟在臨時裝片上再加一塊載玻片的目的是防止蓋玻片滑動D.換成高倍顯微鏡觀察時首先應找出分裂中期的細胞【解析】 題圖為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
10、操作圖,其中解離后應先漂洗,再染色;f步驟在臨時裝片上再加一塊載玻片的目的是用拇指按壓使細胞分散時,避免壓破蓋玻片?!敬鸢浮俊,三、非選擇題11.(2010·江蘇高考)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分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圖標注了甲動物(體細胞染色體數為12)腸上皮細胞的細胞周期各階段的時長及DNA含量。請回答下列問題:(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復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養(yǎng)甲動物腸上皮細胞
11、后,處于S期的細胞都會被標記。洗脫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換用無放射性的新鮮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定期檢測。預計最快約________h后會檢測到被標記的M期細胞。,(2)從被標記的M期細胞開始出現(xiàn)到其所占M期細胞總數的比例達到最大值時,所經歷的時間為________期的時間,處于該期的一個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3)若向甲動物腸上皮細胞培養(yǎng)液中加入過量胸苷,處于S期的細胞立刻被抑制,而處于其他時期的細胞不受影響。預計加入
12、過量胸苷約________h后,細胞都將停留在S期。(4)乙動物腸上皮細胞的細胞周期時長為24 h,M期時長為1.9 h。若要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形態(tài)的變化,選用________(填“甲”或“乙”)動物腸上皮細胞更合適。(5)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同處于分裂末期的動物腸上皮細胞與洋蔥根尖細胞,形態(tài)上最主要的區(qū)別是________。,【解析】 (1)圖示為有絲分裂的一個細胞周期,由圖中可知,S期結束后還需經2.2 h進
13、入M期。(2)被標記的M期細胞開始出現(xiàn),表示開始進入M期(分裂期);被標記的M期細胞占M期細胞總數的比例達最大值時,表示標記的細胞全部進入了M期,故其中經歷的時間為M期的時間。在整個M期(分裂期),一個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為12→24(后期)→12。(3)要使原來處于G2、M、G1期的細胞都停留在S期,所需的時間為2.2+1.8+3.4=7.4(h)。(4)欲觀察有絲分裂中染色體的形態(tài)變化,最好選用細胞周期較短、M期在細胞周期中所占時
14、間比例相對較大的細胞,故選用甲動物腸上皮細胞更為合適。(5)在有絲分裂的末期,動物細胞的細胞膜從中部向內凹陷,縊裂為兩個細胞;而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在細胞中部出現(xiàn)細胞板,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答案】 (1)2.2 (2)M 12→24→12(3)7.4 (4)甲(5)動物腸上皮細胞膜凹陷,細胞縊裂;洋蔥根尖細胞形成細胞板,,,,B組DNA含量在2C到4C之間,說明細胞正處于DNA復制時期;C組細胞中DNA已經加倍說明細胞
15、處在分裂期。,典例1 (2011·濟南模擬)細胞增殖過程中DNA含量會發(fā)生變化。通過測定一定數量細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細胞周期。根據細胞DNA含量不同,將某種連續(xù)增殖的細胞株細胞分為三組,每組的細胞數如圖。從圖中所示結果分析其細胞周期,不正確的是( )A.乙組細胞正在進行DNA復制B.細胞分裂間期的時間比分裂期長C.丙組中只有部分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加倍D.將周期阻斷在DNA復制前會導致甲組細胞數減少,【解析
16、】 (1)細胞周期的不同時期細胞中的DNA含量不同。(2)細胞不同時期所占時間的長短與處于該時期的細胞數呈正相關?!敬鸢浮俊,1.只有連續(xù)分裂的細胞才有細胞周期,如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成熟細胞不分裂,沒有細胞周期;減數分裂沒有細胞周期。2.影響因素(1)內部因素:不同種類的細胞,細胞周期持續(xù)的時間不同。間期與分裂期所占比例也不同。(2)外部因素:主要有溫度、pH、射線、生理和病理狀況等,這些因素通過影響酶的活性影響細胞周期。因為D
17、NA復制、有關蛋白質合成、能量供給等生理過程都需要酶的參與。,舉一反三1.(2011·啟東模擬)細胞周期的運轉是十分有序的,是基因有序表達的結果?;虻挠行虮磉_,使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按G1→S→G2→M時期的順序周而復始地進行。下圖為細胞周期中的某種生理變化的發(fā)生與其對應時期的關系,其中表示正確的是( ),【解析】 細胞體積的增大發(fā)生在細胞分裂的間期、DNA的復制發(fā)生在細胞分裂間期的S期。染色體著絲點分裂和染色單體的分離發(fā)
18、生在分裂期。一個細胞周期應從上一次分裂完成開始,到下一次分裂結束為止?!敬鸢浮俊,2.(2011·瀏陽模擬)如圖表示某動物體細胞(含4條染色體)有絲分裂的細胞周期,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f的變化方向有兩種可能,一種如圖所示,另一種將形成高度分化的細胞B.細胞中含有4條染色體的時期是a、b、dC.細胞周期的長短主要受溫度影響D.從b到b是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解析】 細胞f可以繼續(xù)分裂,也可以分化
19、;a、b、d細胞中分別含有4、4、8條染色體;細胞周期的長短是內外因綜合作用的結果;細胞周期為上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止,故選A?!敬鸢浮俊,3.(2011·金華模擬)A圖表示某種哺乳動物細胞在正常培養(yǎng)時所測得的細胞中DNA含量與細胞數的變化。用某種化合物處理培養(yǎng)著的細胞,結果DNA含量與細胞數的變化如B圖所示,該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A.促進細胞分裂 B.抑制DNA的復制C.抑制紡錘體的形成 D.促
20、進DNA的高度螺旋化【解析】 由于DNA含量加倍的細胞數目增多,故該化合物使細胞染色體加倍,故選C?!敬鸢浮俊,考點2 有絲分裂的過程及分析1.分裂間期細胞(占細胞周期的90%~95%)主要變化:染色體復制(DNA復制,有關蛋白質合成)。(1)DNA合成前期(G1期):此期為DNA復制作準備。細胞較快地生長,體積隨著細胞內物質的增多而增大。(2)DNA合成期(S期):此期特點是DNA復制,使DNA含量增加一倍;另外還合成
21、一些蛋白質,供組成新的染色質所利用。(3)DNA合成后期(G2期):此期特點是DNA合成終止,此期還合成一些蛋白質,形成微管蛋白和細胞膜上的蛋白質,為細胞分裂期作準備。,,,3.有絲分裂過程中變化規(guī)律(1)規(guī)律注:正常體細胞核內染色體數為2N。,,說明:在有絲分裂過程中,DNA和染色體數目都有一個加倍過程,但加倍的時期不同。DNA是在分裂間期加倍,而染色體是在分裂后期加倍,這樣在形成的兩個子細胞中,DNA和染色
22、體數目都保持不變,從而保證了細胞的親代和子代遺傳物質的穩(wěn)定性。,(3)染色體、染色單體、DNA的數量關系(4)染色體結構與變化①染色體計數以著絲點數目為依據。②染色體著絲點的位置及染色體的形態(tài)、大小是判斷同源染色體的依據。③細胞分裂間期染色體復制,形成了染色單體,此時的兩條染色單體由一個著絲點相連,稱為一條染色體,此時,染色體:染色單體:DNA=1:2:2。④具有兩條染色單體的染色體,著絲點分裂后染色單體消失,成為兩條子染
23、色體,此時,染色體:染色單體:DNA=1:0:1。,典例2 (2011·廣州模擬)圖甲為細胞周期中每條染色體DNA含量的變化圖,圖乙為某二倍體生物細胞分裂的模式圖,下列選項不正確的是( )A.在de段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減半B.圖乙有8個DNA分子、8條染色體C.圖乙細胞在圖甲的對應位置是ef段D.圖乙細胞可能在圖甲細胞的bc段發(fā)生了突變,【解析】 坐標曲線圖的縱坐標表示每條染色體中DNA含量的變化,曲線既可
24、代表有絲分裂也可代表減數分裂。ac段代表有絲分裂間期或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cd段表示每條染色體含有2個DNA分子,可表示有絲分裂的前期、中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各時期及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de段表示姐妹染色單體分離,為有絲分裂后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加倍;圖乙表示有絲分裂的后期,染色體加倍,ef段表示每條染色體上含有1個DNA分子,與圖乙對應;基因突變主要發(fā)生在間期?!敬鸢浮俊,1.高等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比較
25、,,3.分裂過程中細胞器的分配細胞分裂成兩個子細胞時,不僅獲得了成套染色體,也獲得了細胞中的各種細胞器。除中心體處,細胞器在子細胞中的分配不是平均的。4.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差異的成因細胞結構的差異是造成上述不同的原因。動物細胞中心體發(fā)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植物細胞中的高爾基體在其分裂末期能合成并分泌纖維素,從而在赤道板處形成細胞板,進而形成細胞壁。,舉一反三1.(2011·合肥檢測)與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相比,下列敘
26、述中不是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顯著特點的是( )A.染色體經過復制后精確均分到兩個子細胞中B.中心體周圍發(fā)射出星射線C.在細胞分裂末期,細胞縊裂成兩部分D.在細胞分裂初期,兩組中心粒分別移向細胞兩極【解析】 高等植物細胞中沒有中心體,動物細胞中有中心體,在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前期,兩組中心粒分別移向細胞兩極,并發(fā)射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末期縊裂形成兩個子細胞;不論是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還是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都會將復制后的染色體精確均分到
27、兩個子細胞中?!敬鸢浮俊,2.(2011·長春模擬)用3H標記的胸苷和3H標記的尿苷(它們分別是合成DNA和RNA的原料),分別處理活的洋蔥根尖,一段時間后檢測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結果是( )A.前者部分細胞能檢測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細胞都能檢測到放射性B.前者所有細胞都能檢測到放射性,后者只有局部區(qū)域細胞能檢測到放射性C.兩者所有細胞都能檢測到放射性D.兩者所有細胞都不能檢測到放射性,【解析】 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
28、胞能夠分裂,用3H標記的胸苷在細胞分裂間期的DNA復制過程中被利用,因此一段時間后分生區(qū)部分細胞能檢測到3H;洋蔥根尖所有活細胞都能進行基因的表達,其中包括DNA的轉錄即合成RNA的過程,用3H標記的尿苷處理所有細胞都能檢測到放射性?!敬鸢浮俊,3.(2011·福州質檢)右圖是某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某一分裂時期示意圖。據圖推斷正確的是( )A.該時期細胞核糖體功能最為活躍B.此時細胞中存在四個中心粒C.該圖
29、反映細胞進行基因重組D.只要不發(fā)生基因突變,就可判斷4上相應位置的基因是B【解析】 由圖看出,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核糖體功能在間期最為活躍,2個中心粒在間期各自產生一個新的中心粒,故此時細胞中有四個中心粒;4上與B基因相應位置的基因可能是B或b;基因重組僅發(fā)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答案】 B,考點3 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的有絲分裂1.實驗原理(1)高等植物的分生組織有絲分裂較旺盛。(2)細胞有絲分裂各個時期染色體的形成和行為
30、變化不同,可用高倍顯微鏡根據各個時期內染色體的變化情況,識別該細胞處于哪個時期。(3)細胞核內的染色體易被堿性染料(如龍膽紫)染成紫色。,,典例3 (2011·中山模擬)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有絲分裂過程,如果僅從細胞分裂周期來看,圖中哪種植物作為實驗材料最合適( )【解析】 觀察有絲分裂時應選擇分裂期所占比例大的,這樣易于觀察到分裂期。在四種材料中,D項分裂期所占比例最大?!敬鸢浮俊,1.實驗成功的關鍵
31、(1)剪取生長旺盛、帶有分生區(qū)的根尖,同時注意剪取的時間,一般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左右,此時分生區(qū)細胞分裂旺盛。(2)解離充分,使細胞分散開,是實驗成功的必備條件。(3)染色液的濃度和染色時間必須掌握好,應注意染色不能過深,否則鏡下一片紫色,無法觀察。(4)壓片時用力必須恰當,過重會將組織壓爛,過輕則細胞未分散,二者都將影響觀察。,2.實驗應注意事項(1)解離完一定要漂洗,目的是洗去多余的鹽酸,防止解離過度和影響染色。(2)
32、將染色質和染色體染色,時間不要太長,3~5 min即可。(3)加蓋玻片時,注意防止產生氣泡。(4)用顯微鏡觀察裝片時,要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則。(5)觀察時應先找到呈正方形的分生區(qū)細胞,在一個視野里觀察時,要注意邊觀察邊移動裝片,觀察有絲分裂各個時期。(6)顯微鏡下觀察的都是死細胞,不能看到細胞分裂動態(tài)變化,若視野中找不到某一時期的細胞,可通過移動裝片從鄰近的區(qū)域中找。(7)在觀察裝片時,裝片的移動方向與物像的移動方向相反。
33、(8)在顯微鏡下觀察到間期細胞數目最多,原因是間期歷時最長。,,舉一反三1.有1位同學做根尖有絲分裂實驗,在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圖像如圖所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①取材位置不合適?、谌〔臅r間不合適?、壑破瑫r壓片力量不合適?、芙怆x時間不合適 ⑤視野選擇不合適A.②③ B.②⑤C.①②⑤ D.①③④,【解析】 由題干細胞圖像可知:細胞無重疊現(xiàn)象,說明材料解離時間及制片時壓片力量均合適。圖像中細胞未出現(xiàn)染色
34、體結構,可能原因有取材位置、取材時間或視野選擇不合適?!敬鸢浮俊,2.在完成了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有絲分裂實驗后,教師給學生提供了2份資料。資料一:一份“實驗報告”的部分內容(一)解離:剪取洋蔥根尖5 cm,放入盛有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混合液(體積比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溫下解離3~5 min。(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0.01 g/mL龍膽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三)漂洗:將根
35、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約10 min。(四)制片:將根尖放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鑷子把根尖弄碎,蓋上載玻片,用拇指輕輕按壓載玻片……資料二:全班20個實驗小組的實驗數據匯總表(注:各小組計數50個細胞,實驗條件與觀察計數方法相同),,(1)請改正“資料一”中的3處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已知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細胞周期為12.0 h,請根據“資料二”,計算細胞周期中各時期所占的時間
36、。間期________、前期________、中期________、后期和末期________。(3)有些因素會影響細胞周期各時期的長短,實驗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誤差。因而對整個實驗結果可能產生影響的有________。①取材時間 ②根尖培養(yǎng)溫度?、劢怆x時間長短 ④載玻片厚度?、萦嫈档募毎欠駥儆诜稚鷧^(qū)細胞?、藜毎芷诟鲿r期區(qū)分是否準確,【解析】 該題綜合考查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第(1)小題考查裝片制作的過程,制作流程
37、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正確的操作為:①解離:剪取洋蔥根尖2~3 mm,立即放入盛有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溫下解離3~5 min。②漂洗:用鑷子取出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約10 min。③染色:把根尖放進盛有0.01 g/mL的龍膽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④制片:用鑷子將根尖取出,放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鑷子尖把根尖弄碎,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上再加一片
38、載玻片。然后,用拇指輕輕地按壓載玻片。第(2)小題考查細胞周期不同時期的時間長短的計算。,以間期為例,細胞的總數為1000個,其中間期880個,一個細胞周期12 h,間期所占的時間為12 h×880/1000=10.6 h。同理可求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所占時間。第(3)小題考查影響細胞周期各時期長短的原因。洋蔥根尖的分生區(qū)部位分裂旺盛,便于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各時期,其他部位不分裂或分裂弱不便觀察。上午10時至下午2時,洋蔥
39、根尖分生區(qū)細胞處于分裂期的較多。溫度會影響細胞分裂中酶的活性進而影響分裂的進行。解離時間短,細胞重疊在一起,影響計數。各時期區(qū)分得是否準確,也是產生誤差原因之一,而載玻片的厚度并不影響計數。,【答案】 (1)將“5 cm”改成“2~3 mm”,實驗操作步驟應改為先漂洗后染色;將“蓋上載玻片”改成“蓋上蓋玻片后,再加一片載玻片”(2)10.6 h 0.8 h 0.2 h 0.4 h(3)①②③⑤⑥,3.(2011·長沙模擬)
40、圖甲表示洋蔥根尖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各階段細胞中的DNA和mRNA的含量變化。圖乙A、B、C、D表示某雄性哺乳動物在有性生殖過程中不同時期的細胞,a、b、c、d表示某四種結構或物質在不同時期的數量變化。試據圖回答有關問題:,(1)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研究中,為了分析DNA的變化規(guī)律,最好選擇標記的物質是________(中文表示)。(2)處于細胞分裂d時期的細胞中mRNA含量較低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3)依據圖甲所示、細胞中核
41、糖體活動旺盛的時期可能是________(從a~e中選填)。(4)根據圖乙中a、b、c、d在不同時期的數量變化規(guī)律,判斷a、b、c、d分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題考查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DNA、mRNA、染色體、染色單體的數量變化及有關時期的分裂特點。DNA特有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RNA特有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研究DNA的變化規(guī)律時,通常標記
42、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研究RNA時通常標記尿嘧啶核糖核苷酸。進入分裂期后,染色質高度螺旋化變?yōu)槿旧w,DNA存在其中,不能解旋轉錄成mRNA,且原有mRNA被逐漸水解,故mRNA含量較低。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由甲圖可知其活動旺盛的時期是a、c。由乙圖中某些時期不存在d可知d表示染色單體;當d的相對數量為4(最大量)時,細胞應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此時DNA的數量也最大,即b表示DNA分子,由B時期c含量
43、為d含量的一半,可判斷c為染色體,a為細胞。,【答案】 (1)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 (2)細胞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體中,不能轉錄形成mRNA;原有mRNA逐漸被水解 (3)a、c (4)細胞 DNA分子 染色體 染色單體,(對應學生用書P74)易錯點1:對有絲分裂的過程理解不全面不深入典例1 下圖是同一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圖像,據圖分析可作出的判斷是( )A.圖①②③④表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B.若按分裂的先后順序
44、排列,應為①→④→③→②C.該種生物的葉肉細胞中共含有6個DNA分子D.圖③過程發(fā)生了基因重組,【錯因分析】 錯選A是由于細胞周期的概念不清;錯選C是因為忽略了細胞質中的DNA?!菊_解答】?、佗冖邰芊謩e為有絲分裂的前期、末期、后期和中期,沒有間期細胞,該生物體細胞核中共有6條染色體,有絲分裂不發(fā)生基因重組。故選B。,(2010·海南生物)有關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板在細胞有絲分裂末期形成B
45、.同源染色體配對通常發(fā)生在分裂前期C.在分裂末期,細胞膜內陷形成兩個子細胞D.在分裂中期,兩個中心粒復制形成兩組中心?!窘馕觥俊”绢}考查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特點。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末期才有細胞板形成細胞壁的過程;細胞減數分裂前期才有同源染色體配對現(xiàn)象;動物細胞分裂間期兩個中心粒復制形成兩組中心粒;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細胞分成兩部分的方式為細胞膜向內凹陷形成兩個子細胞。【答案】 C,易錯點2:對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的有絲分裂實驗過程記憶
46、不準確,理解不到位典例2 某學校的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了“探究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日周期性”的課題研究,以確定洋蔥根尖取材的最佳時間。細胞分裂指數是衡量洋蔥根尖細胞分裂狀況的指標之一,分裂指數=觀察視野中分裂期細胞的平均數/總細胞平均數×100%。實驗操作步驟如下:第一步:取多個已經培養(yǎng)好的洋蔥鱗莖(根長約為5 cm左右)作為實驗材料。第二步:在某一天的8~18點時間段內每隔1小時,取3根洋蔥根尖分別制成臨時裝片
47、。制作臨時裝片的方法如下:,①解離:剪取洋蔥根尖2 mm~3mm,立即放入盛有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混合液(體積比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溫下解離15 min。②染色:把根尖放進盛有質量濃度為0.01 g/mL龍膽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 min~5 min。③漂洗:將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約10 min。④制片:將根尖放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鑷子把根尖弄碎,蓋上載玻片,用拇指輕輕按壓載玻片。
48、第三步:觀察、計數并將結果記錄在表格中。,請回答下列問題:(1)請改正臨時裝片制作步驟中的3處錯誤。(2)每次應利用顯微鏡觀察計數3個裝片適宜視野中的________,并計算細胞分裂指數。請幫助他們設計一個表格,用于觀察項目的記錄和結果的統(tǒng)計。,【錯因分析】 錯填的原因主要是:,【正確解答】 (1)將“解離15 min”改成“3 min~5 min”;實驗操作步驟應改為先漂洗后染色;將“蓋上載玻片”改成“蓋上蓋玻片后,再加一片載玻
49、片”。(2)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數和細胞總數表格如下:,,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1~3組同學在剪取洋蔥根尖后立即進行的操作步驟如下表,請據表回答:注:“+”表示已操作,“-”表示未進行該操作。,1~3組同學觀察到的實驗結果分別是________。A.染色體未染上顏色,無法看清B.細胞重疊,看不到染色體C.染色體染上顏色,清晰可見D.染色體著色很淺,模糊不清【解析】 第1組同學制作裝片時未解離,細胞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2017年高中生物生物的進化課件
- 人教版2017年高中生物神經調節(jié)課件
- 人教版2017年高中生物神經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的關系課件
- 2017年高中生物新課標(學科核心素養(yǎng))
- 人教版2017年高中生物人體的器官移植選修2課件
- 2015年高中生物會考實驗講解課件
- 人教版2017年高中生物生物技術藥物與疫苗選修2課件
- 2017高中生物會考模擬試卷人教版
- 2024年高中生物模范教案
- 2024年高中生物教案優(yōu)秀
- 2017高中生物課件1-3
-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課件(人教版 新課標)
-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全套課件1
-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目錄
- 高中生物單元試題細胞
- 2024年高中生物教案合集篇
- 2024年高中生物教案精選篇
- 2024年高中生物教案(通用篇)
- 2016年高中生物全套筆記(高中生物高頻考點、知識點總結)
- 高中生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