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銹赤霉病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何可佳,植物病理學,1,小麥銹病,小麥銹病包括條銹、葉銹與桿銹三種。70年代以前我省桿銹嚴重,由于抗銹品種推廣,目前條銹和葉銹發(fā)生較多,但不嚴重。一、癥狀特點(夏孢子、冬孢子堆) 條銹成行葉銹亂 桿銹是個大紅斑,何可佳,植物病理學,2,一、癥狀特點,三種小麥銹病的癥狀區(qū)別 銹病種類 條銹 葉銹 桿銹 發(fā)生部位

2、 葉片/葉鞘 莖桿 葉片/葉鞘 莖桿 莖桿 葉鞘/葉夏 大小及形狀 最小,長橢圓形 中等大,圓/橢圓形 最大 橢圓-長方形孢 顏 色 鮮 黃 桔 紅 深 褐 色子 排 列 成株排列成行, 散亂、無規(guī)則

3、 散亂 無規(guī)則堆 虛線狀,幼葉 成輪狀排列 表皮開裂程度 開裂不明顯 開裂一圈 大片開裂,并向外

4、 翻卷,,,,,,,,,,何可佳,植物病理學,3,一、癥狀特點,三種小麥銹病的癥狀區(qū)別 銹病種類 條銹 葉銹 桿銹 發(fā)生部位 葉鞘/葉片背面 葉片背面 葉鞘/莖桿為主冬 大小形狀 小、狹長形 小、圓/長橢圓形

5、大、長橢圓形孢 至狹長形子 顏 色 黑褐色 黑褐色 黑褐色推 排 列 基本上成行 散生、葉鞘上成行

6、 散亂、無規(guī)則 表皮開裂程度 不破裂 不破裂 破裂、表皮卷起,,,,,,,,,,何可佳,植物病理學,4,一、癥狀特點-條銹,,條銹成行,何可佳,植物病理學,5,一、癥狀特點-葉銹,,葉銹亂,何可佳,植物病理學,6,一、癥狀特點-桿銹,,桿銹是個大紅斑,何可佳,植物病理學,7,二、病原,三種銹病都由雙胞銹屬(Puccinia)的不同種引起。

7、小麥條銹(P. striiformis) 葉銹(P.recondita f.sp. tritici) 桿銹(P. gramins f.sp. Frifici),何可佳,植物病理學,8,二、病原,條銹菌:短生活史,缺性孢子與銹孢子,單主寄生。葉銹菌:長生活史,轉主寄主為小鳥頭、唐松草。桿銹菌:長生活史,轉主寄主為小檗與十大功勞。,何可佳,植物病理學,9,二、病原,三種銹菌形態(tài)、生態(tài)要求 銹菌種類 條

8、銹 葉銹 桿銹 形態(tài)大小 球形或卵圓形, 圓形或橢圓形, 卵圓形或長圓形,夏 淡黃色。 桔紅色。 紅褐色。 形成最適溫度 20-25℃

9、 10-15℃孢 發(fā)芽溫度 溫度范圍1-29℃ 溫度范圍2-32℃ 溫度范圍3-31℃ 最適9-13℃ 最適15-20℃ 最適18-22℃子 潛育溫度 最適13-16℃ 最適18-22℃ 最適20-25℃ 潛育期

10、10-12D 6-7D 8-10D,,,,,,,,,,何可佳,植物病理學,10,二、病原,三種銹菌形態(tài)、生態(tài)要求 銹菌種類 條銹 葉銹 桿銹冬形態(tài)大小 梭形或棒形 頂 橢圓 棍棒形 頂端 橢圓或長棒 頂孢 端壁厚3-5微米 壁厚

11、3-5微米 端壁厚5-11微米子發(fā)芽適溫 10-15℃ 5-9℃ 20℃,,,,,,,,,,何可佳,植物病理學,11,三、侵染循環(huán),小麥銹菌夏孢子能隨氣流作遠距離傳播。遠程氣流傳播所需條件是:①菌源基地產生大量的孢子:②有適當上升氣流,水平風力和降雨等一系列天氣形勢的配合,以滿足夏孢子上升,平移和下降的動力條件;③孢子降落地

12、區(qū)有感病麥田。 當孢子量與風力很大時,強大氣流可將大量孢子攜帶到1500---4000米高空。,何可佳,植物病理學,12,三、侵染循環(huán),1、條銹病越夏:條銹菌喜涼怕熱,在平原麥區(qū)夏季高溫高濕,不能越夏,主要在甘肅隴南、隴東、青海東部和四川東北部等自生麥苗及晚熟冬麥和春麥上越夏,這些地區(qū)夏季最熱月份旬均溫度不超過20℃。越冬:越夏條銹菌夏孢子傳播平原麥區(qū),導致秋苗感染,以菌絲在麥葉組織中越冬。越冬最冷月份溫度不低于-6——-7℃

13、。,何可佳,植物病理學,13,三、侵染循環(huán),1、條銹病越冬后菌絲產生孢子,形成發(fā)病中心,再擴展到全田。條銹菌在我省不能越夏,秋苗上也基本不發(fā)病,春季發(fā)病的菌源可能來自北方平原麥區(qū)或西南冬麥區(qū)。,何可佳,植物病理學,14,三、侵染循環(huán),小麥葉銹病侵染循環(huán),高山自生苗或晚熟冬春麥上越夏,侵染平源冬麥苗,葉組織中以菌絲越冬,多次再侵染造成春季病害流行,氣流遠距離傳播,,,,,何可佳,植物病理學,15,三、侵染循環(huán),2、葉銹病對溫度適

14、應范圍廣,一般在華北平原和南方山區(qū)的自生苗上越夏,在冬麥上越冬,與條銹病相比只是越夏的場所不同。我省葉銹菌來源與條銹相同,也可能不來自東南沿海及南方溫暖地區(qū)。,何可佳,植物病理學,16,三、侵染循環(huán),3、桿銹病其夏孢子在閩、粵東南沿海和云南南部越冬,其越冬溫度在10℃以上,越冬夏孢子隨氣流逐漸向北推移,經長江流域、華北平原到達東北、西北、內蒙古春麥區(qū),在西北、西南等高寒地區(qū)晚熟春小麥和自生麥苗上越夏為主,另外在山東膠東、江蘇淮北自生

15、苗上也可越夏。我省桿銹菌菌源可能來自廣東、云南等地。,何可佳,植物病理學,17,三、侵染循環(huán),小麥桿銹病侵染循環(huán),廣東、福建、云南南部越冬,長江流域 華北冬麥,東北、西北、內蒙春麥,西北、西南晚熟春麥及自生苗越夏,隨氣流逐漸北移,,,,,何可佳,植物病理學,18,四、發(fā)生流行條件,1、品種抗病性小麥品種對銹病的抗性差異十分明顯,一類為垂直抗性,表現(xiàn)為過敏性壞死反應,因小種而異可達到免疫和高抗,另一類為一般抗性,表現(xiàn)為發(fā)病數(shù)量少,

16、流行速度慢(慢銹)和流行延遲(遲銹),與品種組織結構與生理生化特性關。,何可佳,植物病理學,19,四、發(fā)生流行條件,1、品種抗病性目前利用多為垂直抗性,具有這類抗性品種往往由于 生理小種改變而導致病害流行。如我國20世紀50、60年代三次品種抗性喪失就是由于條銹病菌的生理小種發(fā)生了改變,損失慘重。,何可佳,植物病理學,20,四、發(fā)生流行條件,2、菌源小麥銹菌為專性寄生菌,存在著明顯的生理小種,迄今全世界已鑒定的生理小種桿銹已超過32

17、5個,條銹菌接近100個,我國在條銹菌方面鑒定條中1號、玉29號等29個小種,桿銹菌鑒定主要為桿21、21C2、21C3、34等。我國條銹病幾次大流行都是因為小種變化,造成抗病品種抗性喪失而引起的。,何可佳,植物病理學,21,四、發(fā)生流行條件,2、菌源 我國條銹菌小種變化情況 年份 小種 喪失抗病品種 1955 條中1號 碧馬1號、西北54、農大1

18、83等 1960 條中8、10號 玉皮、甘肅96、西北612等 1964 條中12、13號 南大2419、阿勃、北京8號等,,,,,,,,何可佳,植物病理學,22,四、發(fā)生流行條件,3、氣候3種銹菌對溫度要求不同,因此發(fā)病時期有所不同,我省條銹病發(fā)生最早,3月/上旬,葉銹次之,3月/中旬,桿銹最遲,4月/上旬。3種銹菌夏孢子萌發(fā)需要葉面有水滴或水膜或飽和的相對濕度,因此霧露重,下雨多,有利病害發(fā)生。,何可

19、佳,植物病理學,23,四、發(fā)生流行條件,3、氣候我省銹病發(fā)生在品種不抗病和存在菌源前提下,主要決定于3-5月份降雨,3月份雨多,有利條、葉銹流行,4月份雨水則對桿銹發(fā)生有利。4、栽培管理地勢低洼、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氮肥過多過遲有利發(fā)病。,何可佳,植物病理學,24,五、防治,1、選用高產抗病品種,密切注意品種抗病性變化,在抗性開始喪失時,及時更換新品種。同時注意抗病品種合理布局,不同抗性基因品種輪流種或多個抗病品種按不同比例在一地

20、區(qū)混合種植,以處長抗病品種的壽命。2、加強栽培管理:注意春季開溝排水,勿偏 施N肥。,何可佳,植物病理學,25,五、防治,3、藥劑防治施藥適期: 條、葉銹病葉率5%,桿銹病病桿率5-10%開始噴藥。一般噴1-3次。藥劑種類:20%粉銹寧600-800倍。,何可佳,植物病理學,26,麥類赤霉病,是小麥和大麥生產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遍及全國。我省發(fā)生普遍,發(fā)生嚴重時,可減產2-3成,甚至5成以上。受害麥粒含有毒素,人吃后會引

21、起四肢無力、頭暈、腹脹、腹瀉、腹疼和嘔吐等中毒癥狀。家畜吃了病麥后,會引起食欲減退、腹瀉、早產等中毒癥狀。,何可佳,植物病理學,27,一、癥狀,自苗期至穗期都可為害,產生苗枯、基腐、稈腐和穗腐等癥狀,但我省苗枯、基腐和稈腐很少發(fā)生,以穗腐發(fā)生嚴重。苗枯、莖腐、稈腐發(fā)生時,被害部分變褐色,節(jié)上產生粉紅色霉狀物,嚴重時全株枯死。,何可佳,植物病理學,28,一、癥狀,穗腐:在麥子抽穗開花以后發(fā)生。發(fā)病初期在穎殼上呈現(xiàn)淡褐色水漬狀斑,后蔓延

22、至整個小穗變成黃褐色或枯黃色。濕度大時,在穎殼的合縫處或小穗基部生出粉紅色霉狀物(因而叫赤霉病)。 到麥穗臘熟期以后,病穗上可陸續(xù)產生黑色小粒點。受害輕的僅幾個小穗發(fā)病,重的全穗發(fā)病。病穗中的麥粒細小,皺縮、空癟以至喪失發(fā)芽能力。,何可佳,植物病理學,29,一、癥狀,,何可佳,植物病理學,30,二、病原,引起小麥赤霉病的病原菌有多種,在我國長江流域和我省是最主要的病原菌有性世代為玉蜀黍赤霉菌(Gibberella zeae),無性世

23、代為禾谷類鐮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1、形態(tài)子囊殼生于病組織表面或略包于病組織表面的子座中。紫紅、紫藍至紫黑色,卵圓形,有孔口。子囊無色,棍棒狀,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無色,紡錘形,具3個隔膜。,何可佳,植物病理學,31,二、病原,禾谷鐮刀菌:有兩種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3-7個分隔,多數(shù)為5個。單個孢子無色,聚集在一起時呈粉紅色粘稠狀。小型分生孢子為單細胞,橢圓形或卵圓形,一般很少產生。,何

24、可佳,植物病理學,32,二、病原,,何可佳,植物病理學,33,二、病原,2、生理生長需高溫的條件。菌絲發(fā)育T: 22-28℃ 35℃ /——▲——/ 3℃子囊殼產生T: 25-30℃ 35℃

25、 /——▲——/ (2-3天形成) 5℃,何可佳,植物病理學,34,二、病原,子囊及子囊孢子產生: 25-28℃ 30℃

26、 /———▲ ———/ 13℃ (4-10天形成)子囊和分生孢子萌發(fā): 25-30℃ 35℃ /———▲ —

27、——/ 4℃ (經4-8小時90%以上)在有水滴及飽和濕度下萌發(fā)良好。,何可佳,植物病理學,35,三、病原,3、寄主范圍 赤霉菌寄主范圍較廣,包括多種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在我國發(fā)現(xiàn)的寄主植物約有60多種,主要有小麥、大麥、燕麥、黑麥、水稻、玉米、高梁、甘蔗、甜菜、茄、番茄等作物及狗尾草、稗草等雜草。,何可佳,植物病理學,36,三、侵染循環(huán)-麥類

28、赤霉病,以菌絲體在稻樁、玉米、高梁桿、油菜上越冬,2-3月產生子囊孢子,隨風雨傳播,穗部,,,,再侵染,,產生分生孢子,產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何可佳,植物病理學,37,四、發(fā)病條件,病害發(fā)生流行與氣候、越冬菌量和寄主生育期密切相關。1、氣候當寄主處于感病生育期和有充足的菌源之后,抽穗開花-灌漿期:高溫(25℃)多雨是病害流行的決定因素。小麥抽穗后30天的雨日、雨量和相對濕度與病害流行呈顯著正相關。,何可佳,植物病理學,38,四、

29、發(fā)病條件-氣候,大流行年份(發(fā)病率>50%):雨日占這時期的70%以上,雨量在270mm以上,RH>85%;中度流行年份(發(fā)病率30-40%):雨日占50-70%,雨量170-270mm,RH=80-85%;輕病年(<20%):雨日在50%以下,雨量少于170mm,RH<80%。,何可佳,植物病理學,39,四、發(fā)病條件,2、品種抗病性目前無免疫品種,但品種間抗病性存在顯著差異??共∑贩N主要是抗擴展的能力強,

30、病菌侵入后往往局限在受侵染的小穗或其附近發(fā)病。抽穗開花整齊、花期短、殘留花藥少,耐濕性強的品種抗病。地方品種比改良品種抗病。同一品種前期抗后期感病,以開花期最感病,田間發(fā)病盛期多在花后10-15D。,何可佳,植物病理學,40,四、發(fā)病條件,3、菌量稻樁帶菌是主要的初侵染來源,在大小麥穗開花期,稻樁帶菌率可高達52-61%,能提供大量的菌源。但菌量的多少對流行不起決定性作用。4、栽培條件不適時播種,地勢低洼,土質粘重,排水不良

31、的麥田發(fā)病嚴重;施肥不合理,偏施N肥,造植株貪青倒伏,生育期不齊發(fā)病重。,何可佳,植物病理學,41,五、防治,由于赤霉病初侵染來源廣泛,環(huán)境條件對其影響很大,因此,在防治上必須采取以農業(yè)防治為基礎,適時藥劑保護為輔助的綜合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品種目前較抗病的品種有:蘇麥3號、湘麥1號、揚麥2號、鄂麥6麥,新中長等。,何可佳,植物病理學,42,五、防治,2、減少初侵染來源在收割晚稻時齊泥割稻,冬耕時深埋稻樁、玉米、高粱的殘體,結合

32、冬春積肥將麥田周圍的雜草、稻草等清除干凈,對減少初侵染源有一定的作用。3、加強栽培管理開溝排水、三溝(圍、壟、腰)配套,溝溝相連,降低地下水位。施足基肥、重施臘肥、早施追肥、多施P、K肥。,何可佳,植物病理學,43,五、防治,4、藥劑保護重點保穗。用藥防治的關鍵時期是抽穗開花——灌漿階段。在始花——盛花期遇雨就需開始打藥,連噴2-3次,隔5-7天一次。藥劑:50%多菌靈8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倍、40%滅病威 6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