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園地原創(chuàng)嚴禁轉載嚴禁轉載第1頁(共8頁)中學歷史教學園地史界朋友精神家園版權所有翻錄必究注:本資料由注:本資料由《中學歷史教學園地中學歷史教學園地》獨家提供。試題精選自獨家提供。試題精選自2007—2013年全國各地年全國各地所有高考試題所有高考試題分解而成,排版工整、合理,歡迎分解而成,排版工整、合理,歡迎各位歷史同行交流使用,因時間有限,如有遺漏和錯誤,望廣大同行指各位歷史同行交流使用,因時間有限,如有遺漏和錯誤,望廣大同行指正、批

2、評。同時園地真誠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園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請正、批評。同時園地真誠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園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請不要把該資料上傳到其它網(wǎng)站,謝謝合作!不要把該資料上傳到其它網(wǎng)站,謝謝合作!中學歷史教學園地中學歷史教學園地《名題精解名題精解》欄目分課匯總(人教版)欄目分課匯總(人教版)整理人:龔哲山整理人:龔哲山陶得洋陶得洋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選擇題一、選擇題2013年題組年題組1(2013廣東文綜

3、12)戰(zhàn)國以前,“百姓”是對貴族的總稱;戰(zhàn)國以后,“百姓”成為民眾的通稱。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強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xiàn)D井田制的推行【考點】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解析】從題意可知,百姓一詞從稱呼貴族到稱呼民眾,從貴族專有到與平民共有,說明貴族地位下降,只有宗法制的衰落符合?!敬鸢浮緽2(2013山東文綜9)《周禮考工記》載:建造王城,九里見方,四周各三門,南北和東西大道各九條,宮城之左為宗廟,右為社稷,前為

4、朝,后為市。它體現(xiàn)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權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權神授【考點】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解析】從材料中提取有效解題信息,建造的王城大小,形狀,門,路和設置都清晰明確,體現(xiàn)中正有序,故選B。中央集權到秦朝才形成,排除A,材料中雖然有宗廟和社稷,但沒有體現(xiàn)“法祖”排除C;材料僅僅是對王城的建造進行描述沒有體現(xiàn)君權神授,明確的提出君權神授是董仲舒。排除D。【答案】B3(2013浙江文綜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圖,它透露出的相關制度

5、信息有()園地原創(chuàng)嚴禁轉載嚴禁轉載第3頁(共8頁)中學歷史教學園地史界朋友精神家園版權所有翻錄必究方國聯(lián)盟也有深刻影響。這表現(xiàn)在()A一夫多妻習俗長期延續(xù)B皇位繼承“立嫡不以長”C諸子平等的財產(chǎn)繼承權D婚姻中的“門當戶對”【考點】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解析】題目要求回答宗法制對后世的影響,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度,我國大部分朝代的皇位繼承采用的是嫡長子繼承制度,故選B。一夫多妻制在宗法制之前就已經(jīng)存在,排除A。宗法制分大宗和小宗,排除

6、C。宗法制是協(xié)調家族內部關系,排除D?!敬鸢浮緽6(2013上海單科5)有學者認為,自中國古代進入文明社會,先后出現(xiàn)了“方國聯(lián)盟”等三種政治統(tǒng)治模式。據(jù)此,與右圖匹配的正確選項是()A郡縣制度、封邦建國B行省制度、封邦建國C行省制度、郡縣制度D封邦建國、郡縣制度【考點】從周王朝到秦帝國的崛起【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fā)展。商王國時期的國家是一種方國與方國的聯(lián)合體,稱為“方國聯(lián)盟”;西周建立后,在保證周王室強大的條件下,將親族和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