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業(yè)植物病理學-精品課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歡迎各位同學來學習,1,農(nóng)業(yè)植物病理學,主講:范懷峰 產(chǎn)品中心,普病部分,2,緒論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癥狀第二章 植物病原學第三章 病原物的侵染過程和病害循環(huán)第四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和預測第五章 植物病害的診斷和防治,緒論,一、植物病理學發(fā)展簡史二、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植物病、蟲、雜草造成的農(nóng)產(chǎn)品損失約占總產(chǎn)量的30%;植物病害還會使產(chǎn)品品質變劣;,3,三、植物病理學的性質和任務,植物病理學是研究植物病害發(fā)

2、生、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防治原理和方法的科學;主要研究:植物病害發(fā)生的原因、病菌和寄主的互作關系、病害流行的時空變化規(guī)律、病害的預測預報、防治策略和措施。,4,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癥狀,第一節(jié) 植物病害的定義第二節(jié) 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第三節(jié) 植物病害的癥狀,5,第一節(jié) 植物病害的定義,一、植物病害的定義: 植物由于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作用,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擾,生長和發(fā)育受到影響,因而在

3、生理或組織結構上出現(xiàn)多種病理變化,甚至死亡,造成經(jīng)濟損失,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植物病害。,6,寄主植物 (Host)病原 (Cause)環(huán)境 (Environment)病害三角病害四面體,7,,,,,,,,,,,寄主,環(huán)境,病原物,人類,病害三角,病害四面體,二、發(fā)病三角和四角的關系:,三 植物病害對人類的危害,降低產(chǎn)量降低品質食用中毒,8,1845-1846年愛爾蘭因馬鈴薯晚疫病大流行造成近百萬人饑餓死亡,迫使200

4、萬人逃離家園。這就是有名的1845-1846年的愛爾蘭饑饉(Irish famine)。,1942年孟加拉邦因水稻胡麻葉斑病大流行,大面積水稻失收,引起饑荒,到1943年有200多萬人饑餓死亡[歷史上稱為孟加拉饑荒(Bengal famine)]。,英國曾因用發(fā)生黃曲霉(黃曲霉產(chǎn)生的黃曲霉毒素是一種致癌物質)的花生作火雞飼料,導致死亡火雞一萬只。,1950年我國小麥銹病大流行,減產(chǎn)120億斤。,水稻發(fā)生稻瘟病使碎米率增加;甜菜得褐斑病后

5、,含糖量大大減少;小麥患銹病后而面筋減少。,馬鈴薯晚疫,1945-1946:愛爾蘭大饑荒 餓死幾十萬人, 150萬逃荒到北美洲,,葡萄霜霉病,1880: 法國波爾多地區(qū)爆發(fā)葡萄霜霉病, 釀酒業(yè)瀕臨破產(chǎn)。,水稻胡麻斑病,1943年:印度孟加拉邦水稻胡麻斑病大流行,餓死200萬人,數(shù)百萬人逃荒。,玉米小斑病,1970年:美國玉米小斑病流行,直接損失10億美元。,小麥條銹病,1950年:中國小麥條銹病大流行,小麥減

6、產(chǎn)60億斤。,第二節(jié) 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一.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稱為侵染性病害,也稱傳染性病害;引起植物病害的生物因素稱病原pathogen病原物的種類主要有:真菌、細菌(維管束寄生的難培養(yǎng)細菌、菌原體)、病毒(包括類病毒)、線蟲和寄生性種子植物;,14,15,二.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即不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而 引起的植物病害稱為非侵染性病害,也稱非傳染性病害或生理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的發(fā)病原因可歸

7、納為4條:,氣候條件:低溫或高溫、水份過多或過少、日照過弱或過強;土肥因素:肥料過盛或不足、微量元素缺乏、產(chǎn)生有毒氣體;環(huán)境因素:工廠廢水廢氣污染水源、大氣和土壤?;瘜W藥劑使用不當:化學肥料、除草劑、殺蟲殺菌劑使用不當;,16,三、侵染和非侵染性病害之間的關系:,1、二病之間的關系:會互相加重; 2、二病的主要區(qū)別:,17,第三節(jié) 植物病害的癥狀,一、植物病害的癥狀:1、植物病害的癥狀: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后,在組織內(nèi)部或外表

8、顯露出來的異常狀態(tài),稱為癥狀;是病癥和病狀的統(tǒng)稱。2、病癥:指病原生物在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的它自己的營養(yǎng)和繁殖體;3、病狀:指發(fā)病植物體本身所表現(xiàn)出的不正常狀態(tài)。,18,19,二、病狀類型:1、變色discolor:黃化、花葉、紅葉2、壞死necrosis:植物細胞和組織死亡, 表現(xiàn)出各種斑點。在葉片上:角斑、梭斑、條斑、園斑、輪紋斑。在莖干上表現(xiàn)出:瘡痂、潰瘍;病斑聯(lián)合可造成:葉枯、枝枯、莖枯、穗枯等;,3、腐爛rot:植物

9、細胞和組織發(fā)生大面積的消解和破壞,稱為腐爛,包括干腐、濕腐、軟腐;立枯和猝倒:幼苗的根或莖腐爛,導致地上部分迅速死亡,常稱立枯和猝倒。4、萎蔫wilt:植株出現(xiàn)的凋萎現(xiàn)象,如黃萎、枯萎、青枯等;5、畸形malformation:由于組織細胞生長受阻或過度增生而造成形態(tài)異常稱為畸形,如徒長、矮縮、瘤腫、叢枝、發(fā)根、卷葉等;,20,21,22,三、病癥類型,霉狀物:病部形成各種毛絨狀的霉層,如霜霉、綿霉、青、綠、黑、灰、赤霉等粉狀物:

10、以孢子為主,如白粉、黑粉、紅粉;銹狀物:病部形成銹色小皰斑,破裂后散出銹粉粒狀物:病部產(chǎn)生大小、形狀、著生狀各異顆粒狀物,如針尖大小的子囊果、較大的有菌核、線蟲的胞囊;,23,索狀物:病植物的根表產(chǎn)生的深色菌絲索;膿狀物:細菌病害部表面形成黃褐色菌膿、菌膠;菌蕈:木材腐爛菌在病組織上形成大的子實體本章重點:植物病害、病癥、病狀、癥狀類型、侵染病害和非侵染病害的主要區(qū)別。,24,玉米矮花葉病,MDMV,稻曲病,緒論第一節(jié) 植

11、物病原真菌 第二節(ji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第三節(jié) 植物病原病毒 第四節(jié) 物病原線蟲 第五節(jié) 寄生性種子植物,37,第二章 植物病原學,,緒論 一、自然界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共生 共棲 頡頏 寄生,38,二、寄生性和致病性:1、寄生性、寄生物、寄主:一種生物從其它活的生物中獲取養(yǎng)分的能力稱為寄生性,這種生物稱為寄生物parasite,而被寄生的生物稱為寄主host2、腐生性、腐生物:一

12、種生物從死的生物或有機質中獲取養(yǎng)分的能力稱為腐生性,這種生物稱腐生物saprophyte 3、專性寄生、兼性腐生、兼性寄生、專性腐生:,39,4、活體營養(yǎng)生物和死體營養(yǎng)生物:,活體營養(yǎng)生物:指在自然界只能從寄主的活細胞和組織中獲取養(yǎng)份的生物; 死體營養(yǎng)生物:指在自然界可以從死的寄主組織或有機質中獲取養(yǎng)分的生物;,40,死體營養(yǎng)生物根據(jù)寄生力又分兩類:能侵染活的細胞和組織,寄主死后,也能繼續(xù)生長繁殖,許多引起葉斑病的真菌屬此類;

13、對活的寄主首先分泌酶或毒素殺死細胞,然后進入其中腐生,如絲核菌即如此;,41,5、致病性:一種生物具有引致植物發(fā)生病害的能力,稱為致病性 pathogenicity,這種生物稱病原物pathgen;,42,6、寄生性和致病性的關系:,寄生性與致病性一般呈負相關性;寄生物不一定是致病物,有些致病物也不一定是寄生物;例如土壤根際中的某些微生物的分泌物可使植物根系扭曲,植株矮化,稱體外致病物,感病的植株稱感病體。,43,三、病原的鑒定

14、:,柯赫氏法則: 病原物必須伴隨植物病害而存在;該病原物能從寄主上分離并獲得純培養(yǎng);純培養(yǎng)的病原物接種到與原發(fā)病相同的植物體上,能導致與原發(fā)病植株相同的病害癥狀;從接種發(fā)病的植株上,可再次分離到這種病原物;,44,第一節(jié) 植物病原真菌,一、真菌的一般性狀真菌(fungus)是一類營養(yǎng)體為絲狀體、有細胞壁、以吸收為營養(yǎng)方式的、以產(chǎn)孢子進行繁殖的真核生物;(一)營養(yǎng)體:指真菌營養(yǎng)生長階段的結構;,45,,1、真菌營養(yǎng)體的狀態(tài):

15、極少數(shù)是無壁的原質團或有壁的單細胞,多數(shù)是可分枝的絲狀體;菌絲、菌絲體、菌落;菌絲類型有二種:無隔菌絲、有隔菌絲;(配圖),46,47,2、真菌營養(yǎng)體的功能:從外界吸收營養(yǎng); 吸器、假根;生長擴展功能;形成產(chǎn)生孢子的機構,如子實體、子座;抵御不良環(huán)境條件:菌核、菌索、厚壁孢子;,48,49,50,51,(二)真菌的繁殖體:當營養(yǎng)生長的進行到一定時期時,真菌就轉入繁殖階段,形成各種子實體fruiting body;

16、 1、無性繁殖 asexual reproduction :指營養(yǎng)體不經(jīng)過核配和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后代的繁殖方式。,52,游動孢子囊和游動孢子,(1)游動孢子zoospore: 由菌絲或孢囊梗頂端膨大形成孢子囊,其內(nèi)產(chǎn)生游動孢子;游動孢子無細胞壁,有鞭毛;――是鞭毛菌亞門的無性孢子;,53,接合菌亞門/根霉菌,(2)孢囊孢子 sporangiospore:由孢囊梗的頂端膨大,其內(nèi)形成孢囊孢子;孢囊孢子有細胞壁,無鞭毛;――接合菌亞門的無性

17、孢子。,54,水稻稻瘟病菌,(3)分生孢子conidium:產(chǎn)生于由菌絲分化而成的分生孢子梗上; 有頂生、側生、串生;形狀、大小、色彩各異;,55,棉花黑果病菌,有些真菌的分生孢子產(chǎn)生在分生孢子果內(nèi)。孢子果主要有兩種:球形具孔口,稱分生孢子器pycnidium;,56,棉花炭疽病菌,分生孢子器呈杯狀或盤狀,稱分生孢子盤acervulus。,57,2、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真菌生長發(fā)育到一定時期(后期

18、),就進行有性生殖;(每種胞子配圖),58,有性生殖的過程: 多數(shù)真菌由菌絲分化產(chǎn)生性器官,即配子囊 gametangium,通過雌、雄配子囊結合,產(chǎn)生有性孢子,其過程可分為質配、核配和減數(shù)分裂三個階段;,59,,真菌的有性孢子類型:,①休眠孢子囊resting sporangium: 由兩游動配子結合形成合子,再形成休 眠孢子囊;萌發(fā)時減數(shù)分裂,釋放出單倍體的游動孢子;,60,卵菌的有性孢子,②卵孢子oospore: 由兩

19、異型配子囊――雄器和藏卵器結合,雄器的細胞質和細胞核進入藏卵器,與卵球核配,形成厚壁的雙倍體的卵孢子。,61,接合菌亞門有性孢子,③接合孢子Zygospore :由兩個同型配子囊結合,經(jīng)質配、核配后形一個厚壁的孢子。,62,63,④子囊孢子ascospore:子囊菌的有性孢子,由兩異型配子囊(雄器和產(chǎn)囊體)相結合,經(jīng)質配、核配和減數(shù)分裂而形成的單倍體孢子;子囊孢子著生在子囊內(nèi),子囊孢子通常4~8個;,子囊通常產(chǎn)生在子囊果內(nèi);子囊

20、果:一般為四種型態(tài):閉囊殼:球型無孔;子囊殼:瓶狀或球狀,有孔;子囊腔:由子座溶解而成,無真正子囊殼壁和固定孔口;子囊盤:子囊果為杯狀或盤狀;,64,65,66,67,⑤擔孢子basidiospore:通常直接由正、負菌絲結合形成雙核菌絲,雙核菌絲頂端膨大成棒狀擔子,在擔子內(nèi)雙核進行核配和減數(shù)分裂,最后在擔子上產(chǎn)生4個外生的單倍體的擔孢子(擔子菌亞門的有性孢子);,68,69,(三)真菌的生活史lifecycle:指從一種孢

21、子萌發(fā)開始,經(jīng)過一定的營養(yǎng)生長和繁殖階段,最后又產(chǎn)生同一種孢子的過程。真菌的完整的生活史包括無性和有性兩個階段。,70,真菌生活史分五大類:無性型——半知菌單倍體型——接合菌、壺菌單倍體~雙核型——擔子菌單倍體~二倍體型——異水霉菌二倍體型——卵菌,,,,,,,孢囊孢子,,,,,甘薯軟腐病,,細菌,玉米矮花葉病,關于生物分類,早期的分類:動物界和植物界,真菌被歸入植物界的藻菌植物門(Thallophyta)。1969年Wh

22、ittaker提出將生物分為五界: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植物界 真菌界 動物界Cavalier-Smith(1981,1988)提出將細胞生物分為八界: 原核總界(或細菌總界):古細菌界 真細菌界 真核總界:原始動物界 原生動物界 色菌界 真菌界 植物界 動物界,91,五界系統(tǒng) 八界系統(tǒng),92,原核生物界,,2、

23、真菌分類——Ainsworth分類系統(tǒng): 真菌界: 粘菌門Myxomycota 真菌門Eumycota,93,①粘菌門:營養(yǎng)體是無細胞壁的變形體 形成子實體 進行核配和分裂 形成有細胞壁的休眠孢子 萌發(fā)后產(chǎn)生游動孢子 發(fā)展成變形體 形成子實體 產(chǎn)生休眠孢子,94,②真菌門Eumycota: 分五個亞門

24、; 五個亞門真菌的主要特征,95,(一) 鞭毛菌亞門,1、根腫菌綱:十字花科根腫菌(蕓苔根腫菌):(配蕓苔根腫病害圖)營養(yǎng)體為無細胞壁的單倍體原質團→無性繁殖產(chǎn)生游動孢子囊和游動孢子;有性生殖時產(chǎn)生游動配子,兩配子配合形成合子→萌發(fā)形成二倍體原質團→形成厚壁的休眠孢子→萌發(fā)產(chǎn)生單倍體游動孢子;(有人主張把它放到原生動物界),96,97,2、壺菌綱:玉蜀黍節(jié)壺菌(玉米褐斑病菌):營養(yǎng)體為多核有壁的單細胞→無性繁殖產(chǎn)生游

25、動孢子囊和游動孢子→配子→休眠孢子囊→萌發(fā)時釋放游動孢子;,98,99,3、卵菌綱: 營養(yǎng)體為發(fā)達的二倍體無隔菌絲,無性繁殖形成游動孢子囊和游動孢子;有性生殖為卵配生殖,卵球萌發(fā)→游動孢子或雙倍體菌絲;(有人提出卵菌應屬于藻物界:因為它的營養(yǎng)體是二倍體,細胞壁主要成分是纖維素,而其他的真菌是幾丁質,它的有性生殖為卵配生殖;),100,4、卵菌綱的主要病原菌:水霉目綿霉屬Achlya――稻綿腐菌(水稻爛秧)霜霉目腐霉屬Pyth

26、ium――幼苗猝倒病疫霉屬Phytophthora―馬鈴薯晚疫病菌霜霉屬Peronospora――十字花科霜霉菌白銹屬Albugo――十字花科白銹病菌,101,102,103,(二)接合菌亞門:毛菌綱:多為昆蟲寄生菌;接合菌綱:毛霉目-根霉屬Rhizopus:紅薯軟腐病菌;接合菌綱生活史(根霉屬):營養(yǎng)體為無隔菌絲,無性繁殖形成孢子囊和孢囊孢子;有性生殖由兩個同型對生配子囊結合形成接合孢子→萌發(fā)形成菌絲,104,105,10

27、6,107,(三)子囊菌亞門:半子囊菌綱、不整囊菌綱、核菌綱、腔菌綱、盤菌綱等5個綱與植病有關;,108,109,子囊結構和孢子形成過程,1、半子囊菌綱( 外囊菌屬:桃縮葉病菌Taphrina deformans):(插此病害圖)營養(yǎng)體為為單細胞或不發(fā)達的菌絲,無性繁殖為裂殖或芽殖子囊長橢圓形、裸生,平行排列在寄主表面,無子囊果,子囊孢子芽殖,產(chǎn)生芽孢子;引起葉片、枝梢、果實畸形;,110,111,2、不整囊菌綱(青霉菌屬:柑

28、橘青霉病菌 Penicillium digitatum)子囊果為閉囊果,子囊壁早期消解,子囊散生,無性階段產(chǎn)生大量的分生孢子;,112,113,3、核菌綱:⑴ 布氏白粉屬:禾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閉囊殼上附屬絲不發(fā)達,閉囊殼內(nèi)含多個子囊;,114,115,⑵ 長喙殼屬:紅薯黑疤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子囊果具長頸,子囊壁早期消解,子囊散生;,116,117,⑶ 赤霉屬:玉蜀黍赤霉菌

29、(麥類赤霉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子囊殼單生或群生于子座上,子囊孢子梭形有2-3個隔膜;,118,4、腔菌綱:子囊果為子囊腔,即子囊著生在子座消解形成的腔中,因而子囊果壁是子座性質的,而且子囊壁為雙囊壁,其它的子囊菌是單囊壁;痂囊腔菌屬-葡萄黑豆病菌Elsinoe ampelina ; 黑星病菌-蘋果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119,120,121,5、盤菌綱:盤菌屬(核盤菌-油菜

30、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子囊果為子囊盤,呈盤或杯狀,子囊棒狀,與側絲相間,在子囊盤上排列成整齊的子實層;缺無性繁殖階段;,122,123,124,(四)擔子菌亞門:營養(yǎng)體為雙核菌絲,一般缺無性繁殖,有性生殖由雙核菌絲體的細胞直接產(chǎn)生擔子和擔孢子;層菌綱、腹菌綱:為高等擔子菌,有發(fā)達的擔子果,如香菇、木耳等;冬孢菌綱 :低等擔子菌,無發(fā)達的擔子果,125,126,鎖狀聯(lián)合和擔孢子的形成,冬孢菌綱 :

31、1、黑粉菌目:雙核菌絲在寄主細胞間寄生→菌絲細胞壁加厚,形成冬孢子堆→萌發(fā)時細胞核核配→產(chǎn)生擔子,在其中減數(shù)分裂→形成外生的擔孢子→萌發(fā)成單核菌絲→接合成雙核菌絲;,127,(1)黑粉菌屬Ustilago:小麥散黑粉菌(小麥散黑粉病、大麥堅黑粉?。?;冬孢子萌發(fā)產(chǎn)生有橫隔的擔子,擔孢子側生或頂生;,128,(2) 腥黑粉菌屬Tilletia:小麥腥黑粉菌??;冬孢子萌發(fā)產(chǎn)生無橫隔的擔子,擔孢子成束頂生;,129,130,2、銹菌

32、目:營養(yǎng)體有單核和雙核菌絲,有些銹菌兩種菌絲在一種植物上寄生,稱單主寄生,在兩種分類不同的植物上寄生,稱轉主寄生;其冬孢子由雙核菌絲的頂端細胞形成→擔孢子著生在先菌絲產(chǎn)生的小梗上;銹菌生活史中最多可產(chǎn)生5種孢子:性孢子、銹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擔孢子;,131,⑴ 柄銹菌屬Puccinia : 禾谷類銹?。ㄐ←湼射P、葉銹、條銹?。憾咦与p細胞,單主或轉主寄生;性孢子器球形;銹孢子器筒狀,銹孢子單細胞、球或橢圓形;夏孢子單細

33、胞、球形、單生、有柄;,132,133,(2) 膠銹菌屬Gymnosporangium:亞洲膠銹菌(梨銹病): 冬孢子雙細胞,轉主寄生;銹孢子器長管狀,銹孢子串生、球形;無夏孢子;,134,(五)半知菌亞門:營養(yǎng)體為發(fā)達的有隔菌絲體,無性繁殖產(chǎn)生大量的各種類型的分生孢子,有性生殖沒有或沒有發(fā)現(xiàn),一旦發(fā)現(xiàn)多為子囊菌,少數(shù)為擔子菌;,135,1、半知菌的分類依據(jù): ⑴ 載孢體類型:有無孢子果(分生孢子器或分生孢子盤);分生孢子

34、梗著生狀態(tài)(散生或束生); ⑵ 分生孢子的生成方式:體生式:整個營養(yǎng)細胞作為產(chǎn)孢細胞,以斷裂方式形成分生孢子;芽生式:指產(chǎn)孢細胞以芽殖方式產(chǎn)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形成過程僅涉及產(chǎn)孢細胞的一部分 ⑶ 分子孢子的形狀、顏色、細胞數(shù);,136,137,2、半知菌的主要類群:芽孢綱:包括酵母及類酵母菌;絲孢綱:不形成孢子果;腔孢綱:形成孢子果;,138,絲孢綱:①絲孢目:分生孢子梗散生梨孢屬Pyricularia:稻瘟病

35、菌(灰梨孢)大麗輪枝孢屬Verticillium:棉花黃萎病菌兩極蠕孢屬Bipolaris:玉米大、小斑病菌②瘤座孢目:分生孢子梗著生在分生孢子座上鐮刀菌屬Fusarium:棉花枯萎病菌③無孢菌目:不產(chǎn)分生孢子;絲核菌屬Rhizoctonia:稻紋枯病菌、棉立枯病菌。,139,140,141,142,腔孢綱: ①球殼孢目:分生孢子著生在分生孢子器中;色二孢屬Diplodia:棉花黑果病菌②黑盤孢目:分生孢子著生在分生孢

36、子盤中;炭疽菌屬Colletotrichum:棉花炭疽病菌,143,144,食用菌(香菇),,藥用菌(蟲草),毒菌(毒鵝膏),真菌的營養(yǎng)體,真菌吸器的主要類型,假根與匍匐絲,,,,,附著枝,,,,,真菌的菌組織,擬薄壁組織,疏絲組織,1、菌核2、子座3、菌索,1,2,3,真菌無性繁殖方式,斷裂,裂殖,芽殖,真菌的無性孢子,游動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真菌的有性孢子,休眠孢子囊 卵孢子 接

37、合孢子 子囊孢子 擔孢子,,高等真菌的子實體,根腫病,猝倒病,疫病,霜霉病,,(游動孢子)鞭毛的類型: 1、尾鞭 2、茸鞭,,,1、孢子囊2、泡囊3、游動孢子4、5、6 藏卵器、 雄器 卵孢子,,,,根腫菌屬與白菜根腫病,節(jié)壺菌屬與玉米褐斑病,休眠孢子囊,,,,1、多卵球(卵孢子) 2、層出現(xiàn)象 3、兩游現(xiàn)象,,,,,內(nèi)層出,外層出,水霉屬,綿霉屬,,綿霉屬與水稻爛秧病,腐霉屬與西葫蘆

38、綿腐病,疫霉屬與馬鈴薯晚疫病 1、為害狀 2、孢子囊 3、雄器 4、藏卵器 5、卵孢子,1,霜疫霉屬與荔枝霜霉病,霜霉科重要屬,1、霜霉屬2、假霜霉屬3、單軸霉屬4、盤梗霉屬5、指梗霉屬,1 2 3,4 5,屬名索引,寄生霜霉與小白菜

39、霜霉病,屬名索引,禾指梗霉與谷子白發(fā)病,白銹屬與空心菜白銹病,根霉屬與甘薯軟腐病,毛霉屬,屬名索引,犁頭霉屬,笄霉屬,燒土火絲菌的有性生殖過程,閉囊殼,子囊座,子囊殼,子囊盤,外囊菌屬與桃縮葉病,散囊菌目的閉囊殼,白粉菌屬 布氏白粉菌屬 單絲殼屬,叉絲單囊殼屬 叉絲殼屬 鉤絲殼屬 球針殼屬,白粉菌主要屬,禾布氏白粉菌與麥類白粉病,小麥,大麥,甘薯長喙殼,長喙殼屬與甘薯黑斑病,赤霉屬與小

40、麥赤霉病,黑腐皮殼屬與蘋果腐爛病,Valsa,痂囊腔菌與葡萄黑豆病,球腔菌屬與花生葉斑病,Mycosphaerella,褐斑病,黑斑病,球座菌屬與葡萄黑腐病,Guignardia,屬名索引,黑星菌屬與梨黑星病,黑星菌屬,卵,黑星菌屬,黑星菌屬與蘋果黑星病,核盤菌屬與油菜菌核病,菌核,,,,,鎖狀聯(lián)合過程,擔子和擔孢子的形成過程,后擔子(上擔子),原擔子(下?lián)樱?,,擔孢子,,,先菌絲,,柵銹菌屬,層銹菌屬,柄銹菌屬與小麥稈銹病,屬名索

41、引,膠銹菌屬與梨銹病1. 銹孢子器(左)和性孢子器(右)2. 檜柏上的冬孢子角,1,2,1、黑粉菌屬2、小麥散黑粉病3、玉米瘤黑粉病,1,2,3,腥黑粉菌屬與小麥腥黑粉病,軸黑粉菌屬,隔擔耳屬與桑樹和茶樹膏藥病,桑樹,茶樹,外擔菌屬與茶餅病,產(chǎn)孢場所(載孢體)類型,分生孢子梗,孢梗束和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盤,分生孢子器,菌絲型(體生式)分生孢子的形成過程,芽殖型(式)分生孢子的產(chǎn)生方式,絲核菌屬與水稻紋枯病,絲核菌屬,絲核菌

42、屬與黍立枯病,梨孢屬與稻瘟病,曲霉屬,柑桔青霉病,柑桔綠霉病,青霉屬,,蠕孢菌3個屬比較,內(nèi)臍蠕孢屬,平臍蠕孢屬,突臍蠕孢屬,平臍蠕孢屬與玉米小斑病,鐮孢屬 (鐮刀菌屬)與香蕉枯萎病,鐮孢屬(有性態(tài):赤霉屬屬)與水稻惡苗?。ㄍ介L?。?鐮孢屬(鐮刀菌屬)與棉花枯萎病,鐮孢屬(鐮刀菌屬)與小麥鐮刀菌根腐病,桃果褐腐病(僵果),炭疽菌屬與柑桔炭疽病,炭疽菌子座,莖點霉屬與甜菜蛇眼病,擬莖點霉屬與茄子褐紋病病,(六)、真菌病害的特點及診斷

43、:,1、鞭毛菌亞門病原多在春、秋引致作物病害,低溫、寒潮、多雨有利病害流行,引起組織腐爛、壞死、幼苗猝倒,病癥為霉狀物、霜狀物、白色泡斑等;以卵孢子或休眠孢子在土壤病殘中越夏,種子一般不帶病原菌;用銅制劑防治有效;,220,2、結合菌引起病害較少,弱寄生,常引起果實腐爛,病部長出繁茂的菌絲和孢子;,221,3、子囊菌和半知菌在葉、莖、果上形成明顯的病斑;在病部產(chǎn)生各種顏色的霉、粉或小顆粒狀病癥;多數(shù)既能寄生、也能腐生;無性繁

44、殖發(fā)達,子囊菌一般在寄主生育后期,形成有性孢子越冬,成為下一季的初侵染來源;,222,4、擔子菌亞門黑粉菌和銹菌都是活體營養(yǎng)生物;黑粉病菌通常導致系統(tǒng)侵染:即病菌從種芽入侵引起全身性發(fā)病,但在局部組織表現(xiàn)病癥(如大、小麥黑穗?。瑑H少數(shù)能從寄主各組織侵入,造成局部病害(如玉米瘤黑粉菌);由土壤、種子、肥料帶菌;銹病菌是局部侵染性病原,可通過氣流傳播病原,種子不帶病菌。,223,5、真菌病害的診斷:通過顯微鏡觀察病原孢子形態(tài);如

45、果在寄主體表無明顯病癥,可通過保濕培養(yǎng),2~4天左右可看到從病部長出的病原物;死亡病組織常布滿腐生性真菌,要確定病原物的致病性,應分離病原,按柯赫氏法則進行鑒定。,224,第二節(ji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概述原核生物procaryote是指一類由細胞膜和細胞壁或只有細胞膜包圍細胞質、無固定細胞核的單細胞生物;它的遺傳物質DNA分散在細胞質內(nèi),沒有內(nèi)質網(wǎng),線粒體和葉綠體等細胞器。原核生物包括細菌、菌原體等;引起水稻白葉枯、茄科植

46、物青枯、十字花科軟腐、馬鈴薯環(huán)腐、桑萎縮等重要病害。,225,,一、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狀:,(一)形態(tài)和結構1、植物病原細菌的形態(tài)和結構 細菌有球、桿、螺旋狀,植物病細菌大多為桿狀; 多數(shù)有鞭毛,鞭毛是從細胞原生質膜下粒狀鞭毛基上產(chǎn)生的;(極鞭、周鞭) 多為革蘭氏染色陰性,少數(shù)陽性;,226,227,228,小麥赤霉病(Gibberella zeae),(Gaeumannomyces graminis),甘薯黑斑病(Ce

47、ratocystis fimbriata),Valsa mali,,(Erysiphe graminis),小麥白粉病,,(Erysiphe graminis),(Podosphaera leucotricha),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核萌發(fā)成子囊盤,,大豆銹病(Uromyces pisi),,小麥銹病,,條銹?。≒uccinia striformis)葉銹(P.recondi

48、ta)稈銹(P.graminis),玉米瘤黑粉病(Ustilago maydis),玉米絲黑穗病(Sphacelotheca reiliana),,小麥腥黑穗病(Tilletia caries),,小麥散黑穗?。║stilago tritici),小麥矮腥黑粉?。═.contraversa),,(Pyricularia oryzae),,玉米小斑?。℉elminthosporium maydis),玉米大斑病(H.tu

49、rcicum),,棉花枯萎病,(Fusarium oxyporum),,棉花黃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棉花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ossypii),,小麥穎枯病(Septoria nodorum),,,小麥紋枯?。≧hizactonia cerealis),棉苗立枯?。≧.solani),,(Rhizoctonia solani),,細菌,水稻白葉枯病Xanthomonas oryz

50、ae,,水稻細菌性褐條病,X.oryzae pv.oryzicola,花生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2、植物菌原體形態(tài)和結構:沒有細胞壁,菌體外緣為三層結構的單位膜;包括:植原體 phytoplasma:園、橢圓、梨形螺原體 spiroplasma:線狀或螺旋形;,254,(二)繁殖、遺傳和變異:,1.繁殖:細菌為裂殖;植原體除裂殖外,還可芽生;2.遺傳: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核

51、區(qū)內(nèi)的DNA上,但有些細菌還有獨立于DNA之外的遺傳物質,如質粒,常編碼抗藥性、致病性和育性;,255,3.變異:原核生物在形態(tài)、生理、致病性等方面常發(fā)生變異,變異的原因: 自然突變:十萬分之一; 結合:兩菌性結合; 轉化:一個細菌細胞獲取了其他溶解細的部分遺傳物質的現(xiàn)象; 轉導:由噬菌體攜帶遺傳物質在細菌 間轉移的現(xiàn)象;,256,(三)植物病原細菌的生理特性:,不同的細菌在細胞壁結構上、鞭毛有無和著生部位及

52、數(shù)量上、對氧、C、N素的要求等方面有差別,是用作原核生物分類的重要依據(jù);多數(shù)植物病原細菌是死體營養(yǎng)生物、好氣、可在培養(yǎng)基上生長,培養(yǎng)基的酸堿度中性偏堿、培養(yǎng)溫度26-30℃,形成一定形態(tài)、色彩的菌落;在33-40℃停止生長,50℃10分鐘死亡;,257,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類群:,(一)原核生物分類的綱要伯杰氏細菌鑒定手冊(1994,第九版)列舉了原核生物分類的綱要,將原核生物界分為4個門,7個綱,36個組群。,258,1、薄

53、壁菌門 Phylum Gracilicutes:細胞壁薄,革蘭氏染色反應陰性;包括無養(yǎng)光細菌綱、產(chǎn)養(yǎng)光細菌綱、暗細菌綱;在暗細菌綱中包括下列重要植物病原細菌:土壤桿菌屬、歐文氏菌屬、假單胞菌屬、黃單胞菌屬、木質菌屬;,259,2、厚壁菌門 Phylum Firmicutes:細胞壁厚,革蘭氏染色反應陽性;包括厚壁菌綱、放線菌綱;重要植物病原細菌:棍狀桿菌屬、鏈霉菌屬;,260,3、軟壁菌門Phylum Tenericutes

54、:菌體沒有細胞壁,只有由3層單位膜組成的原生質膜包圍在菌體周圍;營養(yǎng)要求苛刻,對4環(huán)素敏感;只有1個綱-柔膜菌綱;重要植物病原細菌:螺原體屬、植原體屬;,261,4、疵壁菌門 Phylum Mendosicutes:古細菌綱;是一類沒進化的古細菌;不侵染植物;,262,(二)、常見植病細菌類群及其主要性狀:,263,,264,265,1、植物細菌病害概況:,引起植物發(fā)生細菌病害的細菌約有300多種,我國已報導了80多種,細菌

55、病害分布廣泛,幾乎每種作物都有一種或幾種細菌病害。其中對生產(chǎn)為害最大的有由黃單胞桿菌屬引起的水稻白葉枯病、細條病、勞爾氏菌(Ralstonia)屬引起的茄科青枯病、由棍狀桿菌屬引起的馬鈴薯環(huán)腐病、由歐文氏菌屬引起的十字花科軟腐病、由土壤桿菌屬引起的果樹根癌病等。,266,267,268,269,2、 細菌病害的特點及診斷:,(1)細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癥狀:典型病狀:壞死、腐爛、萎蔫、瘤腫、腐爛組織有臭味;典型病癥:在潮濕條件,病都有

56、黃褐色或乳白色的菌膿、菌膜或菌膠;病組織切片置少量水滴中,會從切口噴出細菌——噴菌現(xiàn)象; 青枯病株的莖桿置清水試管中,由于噴菌,會使清水變成乳白色的渾濁液;,270,2)細菌對植物的侵染、傳播和越冬。菌的侵入及蔓延:細菌從自然孔口或傷口入侵 在植物細胞間繁殖 進入細胞 產(chǎn)生壞死腐爛; 進入維管束 產(chǎn)生萎蔫; 進入薄壁細胞,產(chǎn)生植物激素

57、 ,形成腫瘤、發(fā)根;,271,傳播:農(nóng)事操作、雨水和流水、種子、 苗木和無性繁殖材料傳播;越冬: 在無性繁殖材料、病種、病 殘、病土壤和田間寄主上越冬;,272,(三)難培養(yǎng)的植物病原原核生物,類菌原體(Mycoplasma-Like Oranism MLO,現(xiàn)稱為植原體 Phytoplasma)類螺原(Spiroplasma-like Organism SLO)韌皮部難養(yǎng)細菌(Fastidiou

58、s Phloem Bacteria FPB)木質部難養(yǎng)細菌(Fastidious Xylem Bacteria FXB) 可把這幾類病原物統(tǒng)稱為難培養(yǎng)的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菌原體為植原體和螺原體的統(tǒng)稱,歸屬于軟壁菌門。,273,274,1、難培養(yǎng)的植物病原原核生物,難培養(yǎng)的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共同特點:都存在于植物寄主的輸導組織中;都是細胞內(nèi)寄主;都很難用人工培養(yǎng),有的雖已人工培養(yǎng),但所用的培養(yǎng)基成份、培養(yǎng)條件比一般微

59、生物復雜的多,而寄生于篩管中的細菌和植原體至今尚未獲得人工培養(yǎng)。,275,2、難培養(yǎng)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性狀比較和病例:,276,,277,278,279,3、防治:抗病育種殺蟲防?。▊鞫窘轶w)化學防治四環(huán)素(浸根、土壤處理、葉面噴霧)激動素對某些菌原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熱處理 通過繁殖體傳病者,將繁殖體侵入50℃熱水中6—7分鐘,或48℃熱水中16分鐘,有一定的防效。,280,第三節(jié) 植物病原病毒,早在17世紀,就

60、有對郁金香雜色花的記載,當時不知道是由病毒的侵染造成的,而誤認為是發(fā)現(xiàn)了新的珍貴品種。這種誤解一直持續(xù)到19世紀,通過對煙草花葉病毒病的研究,才逐步揭開了植物病毒的面紗。,281,,到目前為止,已發(fā)現(xiàn)700多種病毒,植物病毒引起的病害數(shù)量和危害性僅次于真菌,大田作物、果樹、蔬菜、花卉上都有病毒病害如水稻黃矮病、普矮病、條紋葉枯?。淮?、小麥土傳花葉病、黃矮??;大豆花葉?。挥筒瞬《静?;番茄病毒??;煙草花葉病等;,282,(一)形態(tài)、結構和

61、組分:,1、病毒形態(tài):病毒是由粒體(particle)組成的,多數(shù)粒體為球狀、桿狀、線狀,少數(shù)為彈狀、桿狀、雙聯(lián)體狀:線狀:11-13nm×750nm,細長可彎曲;桿狀 彈狀:剛直不易彎曲,兩端為截面,稱桿狀;雙端鈍園,稱彈狀;球狀和雙聯(lián)體狀:球狀病毒也稱多面體 病毒,直徑多為20-35nm,少數(shù)可達70-80nm;若病毒由兩個球狀病毒粒體聯(lián)合一起,稱雙聯(lián)病毒;,283,2、病毒結構:絕大多數(shù)病毒粒體是由核酸和蛋白

62、質衣殼組成;植物彈狀病毒粒體外有囊膜包被;桿狀或線狀病毒粒體中間是螺旋體核酸鏈,外面是由許多蛋白質亞基組成的衣殼;球狀病毒結構復雜,表面由二十個正三角形組成,稱20面體,還有60面體;,284,285,286,3、病毒組分:(1)植物病毒的化學成份:核酸(彈狀病毒1.0%;線、桿病毒5-6%;球狀病毒15-45%)、蛋白質、水分、少量的礦物元素、類脂和聚胺類物質;,287,(2)植物病毒的主要核酸類型:多數(shù)病毒為單鏈RNA(

63、ssRNA);少數(shù)雙鏈RNA(dsRNA),單鏈DNA(ssDNA)或雙鏈DNA(dsDNA);,288,(3)植物病毒蛋白質類型:結構蛋白質:包被在病毒核酸外部的衣 殼蛋白(coat protein,CP);非結構蛋白:包括病毒復制所需的酶以 及傳播、運動所需的功能蛋白;,289,4、幾種特殊結構病毒:,(1)類病毒Viroid:該病毒只有單鏈環(huán)狀RNA(小分子量1×105u),沒有蛋白質衣殼。,290,(

64、2)多分體病毒:這種病毒的遺傳信息存在于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核酸鏈上,包被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顆粒中,必須一組粒體同時侵染,才能表現(xiàn)該病毒的全部性狀;如煙草脆裂病,由兩種粒體組成;黃瓜花葉病毒由三種粒體組成;苜蓿花葉病毒由五種粒體成組);,291,(3)衛(wèi)星病毒及衛(wèi)星RNA:衛(wèi)星病毒:RNA病毒伴隨有低分子量的小粒體病毒,這種小粒體病毒,稱衛(wèi)星病毒,而此RNA病毒稱輔助病毒;衛(wèi)星病毒,依耐輔助病毒侵染和增殖,能抑制輔助病毒的復制,影響

65、其濃度和致病力;衛(wèi)星RNA:與衛(wèi)星病毒的主要區(qū)別是它與輔助病毒包被在同一蛋白質衣殼內(nèi),其它性狀與衛(wèi)星病相似。,292,(二)復制與增殖:病毒侵染寄主后,分兩步在活細胞中增殖:,病毒本身提供模板核酸和專化的聚合酶(復制酶)核酸信息表達:按mRNA的序列,合成病毒的?;鞍踪|(即病毒的衣殼蛋白和復制酶); 有些產(chǎn)物與病毒的核酸及寄主細胞成份形成內(nèi)含體:有細胞核內(nèi)含體、細胞質內(nèi)含體,可用于某些病毒的鑒定;,293,病毒增殖擴散程序:

66、 病毒從微傷口進入寄主活細胞→脫殼釋放核酸→核酸復制、轉錄、表達→新核酸與蛋白質衣殼進行組裝→病毒粒體→寄主胞間聯(lián)絲進行擴散轉移;,294,(三)傳播方式:,介體傳播:即依附在其它生物體上進行 傳播和侵染(如昆蟲傳播);非介體傳播:不依靠介體傳播;,295,1、非介體傳播:接觸傳染(機械傳播):指病株汁液通過與健株表面的機構磨擦造成的微傷口進行傳??;大多數(shù)花葉型的病毒都可接觸傳染;花粉及種子傳染:有些病毒可以由病株帶毒的

67、花粉傳到健株,授粉后病毒進入子房,最后造成種子傳毒,種子傳毒也可由帶毒植株本身造成,但僅少數(shù)植物病毒,由種子傳染,例如大豆花葉病毒;無性繁殖材料和嫁接傳播,296,2、生物介體:自然界能傳播植物病毒的生物介體有昆蟲、螨蟲、線蟲和真菌等,其中,剌吸氏口器的昆蟲特別是蚜蟲、葉蟬、飛虱等最為重要。媒介昆蟲傳病的特性可分為三類,根據(jù)昆蟲傳毒的特性,植物病毒也相應分為三類:,297,① 口針型style-borne:病毒只存在于昆蟲口針的

68、前端,昆蟲在病株上吸食幾分鐘后,即能傳毒,但當口針中的病毒排完后,就不再起傳毒的作用了,因此稱非持久性傳毒屬于此類的病毒一般都可以通汁液接觸傳染;傳毒蟲媒主要是蚜蟲;引起的癥狀多為花葉型,這類病毒也稱非持久性病毒,如蕪菁花葉病毒;,298,② 循回型circulative: 昆蟲在病株上取食較長的時間才能獲毒,病毒需在昆蟲體內(nèi)經(jīng)過幾小時至幾天的循回期,即病毒從口針 經(jīng)中腸 經(jīng)血淋巴到唾液腺 再經(jīng)唾液的分泌才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