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名詞解釋1.Capsule莢膜:某些細菌代謝過程中分泌在細胞壁外的一層粘液性物質,能牢固地與細胞壁結合,厚度≥0.2μm,邊緣明顯。2.Flagella鞭毛:某些細菌表面附著的細長呈波狀彎曲的絲狀物。自細胞膜長出,游離于細胞外,由基礎小體;鉤狀體;絲狀體組成。是細菌的運動器官,具有抗原性、致病性。3.fungus真菌:是一類有典型的細胞核和完善的細胞器,不含葉綠素,無根、莖、葉的真核細胞型微生物。4.Virus病毒:病毒是一類比細菌更
2、低等,體積更小、結構更簡單的,超級寄生的,具感染性的非細胞型微生物。它能侵犯植物、動物和細菌、真菌等微生物。5.Opptunisticpathogen機會致病菌:正常菌群與宿主間的生態(tài)平衡在某些情況下被打破形成生態(tài)失調而導致疾病這種在一定條件下能引起機體疾病的正常菌群稱為機會致病菌或條件致病(conditionedpathogen)。6.Hizontaltransmission水平傳播:是指病毒在人群個體之間的傳播,病毒進入途徑:呼吸道
3、、消化道、皮膚、粘膜和血液等。7.Verticaltransmission垂直傳播:是指病毒從母體經過胎盤或產道傳染給胎兒的傳播。8.infection感染:細菌侵入宿主機體后與宿主防御功能相互作用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過程,稱為細菌的感染。9.Lysogenicconversion溶原性轉換:當溫和噬菌體感染宿主菌使之溶原化時,由于噬菌體基因整合于宿主菌染色體上,而使宿主菌獲得新的遺傳性狀的現(xiàn)象,稱之為溶原性轉換。10.Plas質粒:是細
4、菌染色體以外能進行自主復制的遺傳物質,為閉合環(huán)狀的雙鏈DNA分子,存在于胞質中,決定細菌的某些生物學性狀,但不為細菌生長繁殖所必須。11.Toxemia毒血癥:病原菌在侵入的局部組織中生長繁殖后,只有其產生的外毒素進入血循環(huán),病菌不入血。外毒素經血到達易感的組織和細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癥狀。例如白喉、破傷風等。12.Bacteremia菌血癥: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長繁殖,只是短暫的通過血循環(huán)途徑到達體內適宜部位后再進行繁殖
5、而致病。例如傷寒早期有菌血癥期。13.Septicemia敗血癥:病原茵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生長繁殖,產生毒性代謝產物引起嚴重的全身性中毒癥狀,例如高熱、皮膚和粘膜瘀斑、肝脾腫大等。鼠疫桿菌、炭疽桿菌等可引起敗血癥。14.Abtiveinfection頓挫感染:病毒進入宿主細胞,若細胞缺乏病毒增殖所需的酶、能量及必要的成分,則病毒不能合成本身成分;或雖合成部分或全部成分,但不能裝配和釋放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這樣的病毒感染稱為頓挫感染。
6、構成頓挫感染的細胞被稱為非容納性細胞。15.Defectivevirus缺陷病毒:是指因病毒基因組不完整或者因基因某一點改變而不能進行正常增殖的病毒。缺陷病毒不能復制,但卻能干擾同種成熟病毒體進入易感細胞,故又稱為缺陷干擾顆粒(defectiveinterferingparticlesDIP)16.Widaltestreaction肥達試驗反應:用已知傷寒沙門菌O、H和甲型副沙寒沙門菌和肖氏沙門菌H抗原與病人血清做定量凝集試驗,用以輔助
7、診斷腸熱癥17.tuberculintest結核菌素試驗:(OT試驗)是應用結核菌素進行皮膚試驗來測定機體對結核桿菌是否有超敏反應的一種試驗,用以檢測機體對結核桿菌的免疫狀況或34.cytopathiceffectCPE細胞病變效應細胞病變作用:在體外試驗中,通過細胞培養(yǎng)和接種殺細胞性病毒,經一定時間后,可用顯微鏡觀察到細胞變圓、壞死,從瓶壁脫落的現(xiàn)象。35.LfmofbacteriumL型細菌細菌細胞壁缺陷型:細菌細胞壁的肽聚糖結構受
8、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壞或合成被抑制,這種細胞壁受損的細菌在高滲壞境下仍可存活者。36.phagebacteriophage噬菌體:是感染細菌、真菌、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病毒。37.nmalfla正常菌群:正常人的體表和同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腔、腸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都存在著不同種類和數(shù)量的微生物。是為人體的正常微生物群,通稱正常菌群。38.AntistreptolysinOtest,ASOtest抗鏈球菌溶素O實驗抗O實驗39
9、.BCG卡介苗:將有毒的牛分枝桿菌培養(yǎng)于含膽汁、甘油、馬鈴薯的培養(yǎng)基中經230次傳代,歷時13年,使其毒力發(fā)生變異,成為對人無致病性,而仍保持良好免疫原性的疫苗。40.interferonIFN干擾素:是病毒或其他干擾素誘生劑刺激人或動物細胞所產生的一種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腫瘤和免疫調節(jié)等多種生物學活性。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但只能抑制病毒而無殺滅病毒的作用。41.provirus前病毒:也叫原病毒。存在于宿主染色體內的,潛在的病毒染色
10、體組??梢詮囊淮拗骷毎D移到另一代細胞中而不使宿主破裂。42.neutralizingantibody中和抗體:指針對病毒某些表面抗原的抗體,此類抗體能與細胞外游離的病毒結合從而消除病毒的感染能力,但不能直接滅活病毒。二簡答題1.簡述細菌的基本結構和特殊結構種類及各自的功能基本結構:(1)細胞壁:保護細菌和維持細菌形態(tài),物質交換,與致病性有關,與耐藥性有關,與靜電性有關,與血清型分類有關等(2)細胞膜:物質轉運,呼吸和分泌,生物合成,
11、參與細菌分裂等(3)細胞質:生命活動進行的場所(4)核質:細菌的遺傳物質特殊結構:(1)莢膜: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質的損傷作用(2)鞭毛:為細菌的運動器官,有些細菌鞭毛與致病性有關,鑒定細菌和進行細菌分類(3)菌毛:細菌的粘附結構(普通菌毛),傳遞細菌的致育性、毒力、耐藥性等癥狀(性菌毛)(4)芽孢:分類鑒定、保存菌種2.簡述細菌標本采集的基本原則以及標本檢驗程序(1)采集與運送原則:早期采集,無菌采集,采集適當標本,采集雙份
12、血清,盡快送檢(2)標本檢驗程序:標本分離、菌種鑒定、藥敏試驗3.簡述外毒素和內毒素的主要區(qū)別(1)來源:外毒素來至G菌及部分G菌;內毒素來自G菌。(2)存在部位:外毒素,活菌分泌或細菌溶解后釋出;內毒素,細胞壁成分、細菌溶解后釋出。(3)化學成分:外毒素為蛋白質;內毒素為脂多糖。(4)穩(wěn)定性:外毒素,差,60~80度30分鐘破壞;內毒素,好,160度2~4小時破壞。(5)毒性作用:外毒素,強,對機體組織器官有選擇性毒性作用,引起特殊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