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周新安2011年3月,大豆產業(yè)技術發(fā)展動態(tài)分析,主要內容,世界大豆產業(yè)概況世界大豆產業(yè)技術發(fā)展趨勢我國大豆生產現狀、問題、潛力及對策,一、世界大豆產業(yè)概況,,60,,51,,89,,16,,10,Source: ABIOVE/ APROSOJA,一、世界大豆產業(yè)概況,一、世界大豆產業(yè)概況,一、世界大豆產業(yè)概況,美國大豆種植區(qū)域分布,,,大豆種植區(qū)域,Source: Conab,阿根廷大豆種植區(qū)域
2、分布,IIASA-LUC GIS Database, 2001,,,,南美等國家把大豆油用作生物質柴油,需求無限,但也會對我國食用油供給造成威脅,二、世界大豆生產技術發(fā)展趨勢,規(guī)?;哼m合大規(guī)模生產的高效技術體系機械化:全程機械作業(yè)信息化:信息化管理和服務節(jié)本化:免耕、免肥、深松專用化:高油或食用轉基因化:抗除草劑轉基因大豆、多樣化,(一)規(guī)?;?美國大豆產區(qū)每個農場的平均大豆種植面積為1386畝阿根廷全國農場的平均規(guī)模在
3、7500 畝以上巴西農場的規(guī)模更大,超過15000畝,Marcelo Duarte Monteiro,2009,巴西大豆農場,阿根廷全國農場平均規(guī)模在500 hm2上下。2002年,布宜諾斯艾利斯省13.6萬個農場的平均規(guī)模為531hm2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地區(qū),歐洲大豆生產,我國黑龍江大豆生產基地,美國機械化生產,(二)機械化,,美國機械化生產,美國大豆機械化收獲,Emerson D. Nafziger,2009,巴西大豆收獲場景
4、,,阿根廷大豆機械化收獲,澳大利亞大豆機械化收獲,James.A.T.,2009,(三)信息化,遙感系統應用,Source: IBGE 2002 / Elab: MB Agro,,,阿根廷土質檢測SHALLOW(60 cm) 9. 2%INTERMEDIATE(100 cm) 48. 3%DEEP(140 cm) 23. 3%VERY DEEP (180 cm) 19. 2%,生產條件監(jiān)測,GU
5、EVARA E. AND S. MEIRAINTA PERGAMINONAT. INST. AGR. TECHNOLOGYARGENTINA,作物模擬模型,(四)節(jié)本化,美國玉米茬大豆田,免耕、免肥、深松,AAPRESID (2005),,阿根廷免耕技術推廣面積變化 (1977-2005),Rodolfo Luis Rossi, 2009,美國大豆的前茬,美國玉米-大豆輪作體系,免耕機具設計,Rodolfo Luis Rossi,
6、2009,,,阿根廷免耕機械化作業(yè),阿根廷農民麥茬種豆,,阿根廷玉米茬免耕種豆,胡國華圖片,,阿根廷麥茬大豆,Rodolfo Luis Rossi, 2009,美國玉米-大豆輪作體系的施肥方案,大豆一般不施肥,主要利用固氮和玉米殘肥。伊利諾伊州Gould農場前茬玉米每公頃施氮、磷純量168kg(氮磷鉀配比為18-46-0),純鉀280kg)(0-0-46)。有時,還要根據情況,為玉米側深施氨氣(含氮量80%),每公頃 224kg。Art
7、 Bunting農場玉米施肥量為每公頃 168kg純氮、224kg純磷、224kg純鉀。,根瘤固氮,以美國1997年農田氮的輸入為例:,,美國深松機械,Emerson D. Nafziger,2009,深松機械(巴西),,,加深1厘米,儲存3毫米降雨,增加蓄水2噸/畝,能量需求資金投入勞動力技術培訓,少 多少 多少
8、 多多 少,免耕 翻耕,,免 耕,(五)專用化,美國每個農場種植的品種可達10-15個,但外觀品質、內在品質基本一致,James.A.T.,2009,,,專用大豆培育,優(yōu)質菜用大豆,,BRS 267,納豆,,BRS 216,粒大?。?1克左右蛋白質:45%油脂:17%異黃酮:260 mg/100g,(六) 轉基
9、因化,抗除草劑:抗除草劑大豆、油菜、棉花、水稻等抗蟲:Bt 棉花、玉米、水稻、大豆等抗?。嚎共《緹煵荨⒖裹S萎病棉花、抗白葉枯病水稻等抗逆:耐鹽、旱、熱等營養(yǎng):高VA水稻(金米)、低亞麻酸、高油酸大豆等其他:延熟水果、抗衰老切花等,(二)成功的轉基因作物的類型,1996-2009年全球不同作物轉基因品種推廣面積的比較 (百萬公頃),1996-2008間全球不同性狀轉基因作物推廣面積的比較(百萬公頃),2009年全球不同作物轉
10、基因品種的比例,2009年全球不同國家作物轉基因品種種植面積,Source: Jefferson Davis,阿根廷轉基因作物發(fā)展情況,轉基因大豆的種植效益,從1996 年到2008 年,轉基因作物帶來了519 億美元的經濟收益一是降低了生產成本(50%);二是1.67 億噸的巨大產量(50%)。如果不利用轉基因作物,則需要6260 萬公頃的額外土地,其他效益:1996-2008 年,殺蟲劑活性成分減少了3.56 億千
11、克,降低了8.4%。(資料來源:Brookes and Barfoot, 2010)。,大豆生產用工的比較,2005年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種植1公頃大豆全部用工為3.7小時,合每畝15分鐘2007年中國僅人工鋤草1公頃用工就達22.05個,每畝超過1個。用工多少已經成為決定農民種植意向的重要因素,Conyza canadensis小飛蓬(美國),(四)種植抗除草劑轉基因大豆出現的問題,Emerson D. Nafziger,20
12、09,抗除草劑轉基因玉米成為大豆田雜草,Emerson D. Nafziger,2009,未來轉基因大豆發(fā)展趨勢,一是高產優(yōu)質。 產量相關基因的發(fā)現與克?。喝缢玖4笮』颉⒎痔Y基因等二是多抗高效。 在抗除草劑、抗蟲的基礎上,培育抗病、耐逆(旱、鹽等)轉基因大豆、新的抗除草劑大豆三是優(yōu)質和多抗相結合。,三、我國大豆生產現狀、問題、潛力及對策,我國大豆消費量不斷增加,已經達到6500萬噸以上,但產量仍只有1
13、500萬噸左右,缺口越來越大。,品種潛力:2009年中黃35在新疆畝產402.5公斤,在新疆148團大面積畝產364.68公斤小面積畝產達402.5公斤創(chuàng)全國大豆單產最高紀錄!,四、我國大豆生產現狀、問題、潛力及對策,我國大豆生產目前采用的主要技術,東北地區(qū)大豆“壟三”栽培技術大豆窄行密植技術黃淮海地區(qū)夏大豆免耕節(jié)本栽培技術南方地區(qū)南方大豆間、套作栽培技術,黑龍江, 2004,大壟密,深窄密,深松,窄行, 密植,大
14、豆壟上三行窄溝密植,保持土壤水分蒸發(fā)富集雨水提高土壤溫度改善根系生長環(huán)境,促進大豆的生長,行間覆膜技術,行間覆膜大豆中期長勢,收獲期長勢,西南地區(qū)“麥玉豆”新三熟間套作模式,“棉花/大豆”間作(湖北),“茶樹/大豆”間作(廣東),“批把/大豆”間作(湖南),“甘蔗/大豆”間作(廣東),大豆間套作模式,四、我國大豆生產現狀、問題、潛力及對策,生產規(guī)模小 氣候條件差 品種不適宜,(二)我國大豆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土壤肥力低 病蟲草
15、害重 技術不到位,,扎蘭屯, 2007,中國降水分布圖,中國積溫分布圖,種植規(guī)模較小,機械化程度相對較低,病蟲害發(fā)生情況,,中國各地大豆高產記錄,(三)中國大豆生產的潛力,改善生產條件,大力提高單產優(yōu)化區(qū)域布局,適度擴大面積擴大生產規(guī)模,提高種植效益增加科技投入,突破技術瓶頸強化農技推廣,改善信息服務加強市場管理,規(guī)避價格風險,(三)我國大豆生產發(fā)展對策,,深松:提高蓄水保墑能力,加深1厘米,儲存3毫米降雨,增加蓄水2噸/畝
16、,優(yōu)化區(qū)域布局,適度擴大面積,鞏固東北 發(fā)展黃淮 開拓南方,,南方間套大豆生產的潛力,南方地區(qū)大豆種植面積發(fā)展?jié)摿?擴大生產規(guī)模,提高種植效益,河南省博愛農場4000畝示范田,黑龍江省綏化450畝核心示范田,,南方間套作大豆生產技術,耐陰抗倒伏多種用途大豆新品種間套種高效種植新模式間套作大豆輕簡高效栽培新技術間套作大豆病蟲草害綜合防控技術間套作肥料高效、綜合利用技術,間套種機械,不抗倒伏品種,病害嚴重,問題:缺少適宜品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春播大豆生產技術-油料所周新安
- 農科院實踐報告
- 鶴壁市農科院
- 農科院儀器設備技術需求書
- 最新農科院實習總結
- 省農科院技術專家組推薦
- 中國農科院作物所趙廣才-小麥立體勻播技術
- 青海農科院科研儀器信息表
- 2015駐馬店農科院決算公開
- 農科院用戶操作手冊
- 琶洲農科院及新厚德地塊
- 廣西農科院老科協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思考
- 省級農科院所人力資源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以江蘇省農科院為例.pdf
- 中國農科院作物所董志強 作物化學調控技術與噸田寶應用
- 福建農科院職工集體戶口管理辦法
- 農科院2015年835植物保護學
- 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科技型企業(yè)轉制方案設計.pdf
- 銳得ppt模板-遼寧省農科院財務網
- 小麥高產優(yōu)質高效栽培關鍵技術(河南省農科院 李向東)
- 2022年湖北省農科院農業(yè)經濟技術研究所招考聘用模擬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