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漢字之美魯迅先生曾說過漢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這“三美”統(tǒng)一與漢字。漢字之美在于“三美”的統(tǒng)一與和諧。漢字具有集聲音、形象、辭義于一體的特性,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獨一無二的。音,抒情達意;形,悟義表象;義,依境而生。下面談談我眼中的漢字音形義之間的關系。首先首先,古代漢字的形音關系。漢字的字形與語音發(fā)生直接聯系應該體現在形聲字上,《說文解字》有“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只有形聲字的出現才使?jié)h字
2、的形體和讀音具有了切實的聯系,漢字的形體開始具有了表音的功能。根據形聲造字的原理,可以推知初造出的形聲字,大多同一聲旁的字讀音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在古文字階段去古未遠,形聲字的聲旁也基本能起到表音作用,能夠比較準確地提供字音信息?!墩f文解字》收字9353個,形聲字多達7697個,占了總數的82%還多。許慎均采用“從某,某聲”的解說方式分析字形標注字音,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但是,我們都體會過這種美是一朵“帶刺的玫瑰”因為,它們的關系不是絕對
3、的。比如“莘莘學子”“泥淖”“剎那”因此說,漢字之美,還美在她只對真正愛她、懂她的人撩開自己神秘的面紗。其次,其次,漢字的音義關系。王力《同源字論》里說到:“凡音義皆近,音近義同,或義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這些字都有同一來源。”、“但是同源字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讀音相同或相近,而且必須以先秦古音為依據,因為同源字的形成,絕大多數是上古時代的事了?!币徊糠中温曌值穆暦诒硪舻耐瑫r也有表意的作用。本來形聲字形符表義,聲符表音,分工明
4、確。可是在語言文字的發(fā)展過程中,重視表義的民族思維促使人們給表意不清的字加注意符,造出新的形聲字。因此,一部分聲符的意義和形聲字的字義有聯系,即音符兼表意。例如:蛇:由初文“它”加注意符“蟲”。暮:由初文“莫”加注意符“日”。還有,我們感觸最深的是那些表示聲音的字,你光聽“呼”“啪”“砰”我們仿佛就耳聞著那些不同質感的聲音。再次,再次,就是形跟義之間的關系了。這方面在我看來,是最廣泛普遍的了,比如,象形字,許慎對此的解釋是:“象形者,畫
5、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其中的“畫成其物”不是作畫,是指創(chuàng)造書寫符號。所以,用“象形法”創(chuàng)造漢字,在摹寫客觀事物時,只勾勒其輪廓,注重字形的簡約性和典型性?!叭赵氯恕薄翱诙俊薄芭Q蝤B”見形而知其義。又如,指示法造的字,《說文解字?敘》:“指示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被虺橄螵毩?,如“一二三”;或“虛實結合”如“刃本末”察其形而悟其義。在比如會意字?!皶庹?,比類合誼,以見指,武信是也”我們不但在武信里看到了字義,還看到
6、了,古代對信的重視,人言為信,“人無信不立”,可是,如今,我們的人言之信,失落在哪里?我們“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散落到了哪里?再如“看”字是根據看遠方的時候,手搭在眼睛上的動作而造的;再如“囚”字(囚犯)是指人被圍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而不能行動的意思。再如“安”,“室中有女即為安”女子是如此重要,我們何以妄自菲薄呢?依我看,漢字傳達著其符號含義,同時也承載著千年文化的積淀。古文字階段,部分漢字形體還具有相當直觀的表意性。這種通
7、過自己的形象表意的字符稱為形符。早期漢字象形程度較高,表意字多使用形符。象形字、指事字如“山、魚、鳥、木、本、末”等以形表意,會意字如“寇、即、既、北、得、棄”等合形會意。這種形義關系,可以幫助人們理解語義,并且很多漢字里承載了博大的中華文明。聽之美,也正是因為與“意”緊密結合。北京奧運會徽,上面的筆劃,像字非字,似畫非畫;融字于畫,寓畫于字;筆劃之間,舞姿翩翩;舞韻之中,筆墨縱情;充分顯示了漢字“入畫”的美感。她像一個“人”,又像一個
8、“京”字,還像一個“文”字,預示著我們首都北京將舉辦一個“人文奧運”。我們仿佛看到,一個滿懷熱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一個張開雙臂擁抱一切的奔跑者,一個充滿與朝氣、堅強與超越的運動員,一個龍騰虎躍的中國,正以滿腔熱情歡迎各國喜愛運動、熱愛和平的人們。中國的漢字猶如一條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無盡的向遙遠的未來流去,傳承了五千年文明的漢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后人探索的基石。而我們,作為文學院的一名學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