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云山簡介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縉云山簡介:縉云山簡介:縉云山,雄峙重慶市北碚區(qū)嘉陵江溫塘峽畔,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山間白云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郁積,氣象萬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云山??N云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并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qū)。縉云山總占地面積76平方公里,海拔350米—951米,山間早霞晚云,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觀云霧之奇,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云山

2、。景區(qū)古木參天,翠竹成林,環(huán)境清幽,景色優(yōu)美,素有“小峨眉”之稱,是觀日出、覽云海、夏避暑、冬賞霧,飽覽自然風光的最佳去處。景區(qū)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樹木蔥蘢,森林面積達13平方公里,植物資源豐富。共有植物246科,922屬,1966種,其中有桫欏、水杉、銀杏、紅豆杉、伯樂樹、無刺冠梨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45種;有縉云槭、縉云四照花、縉云黃芩等特色植物38種,是長江中上游地區(qū)具有代表性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林區(qū)和植物

3、物種基因庫。山上竹林茂密,品種多達十余種。有節(jié)肢動物2綱,20目,147科,1264種;陸生野生脊椎動物共4綱,21目,51科,189種。先后被國家有關(guān)部門授予“中國中小學綠色教育行動野外實習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重慶市環(huán)保教育基地”、“重慶市綠色教育基地”等稱號。縉云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爐峰、獅子峰、聚云峰、猿嘯峰、蓮花峰、寶塔峰、玉尖峰和夕照峰等九峰。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峰最險峻壯觀,其余各峰亦各具

4、風姿。縉云山系全國自然保護區(qū)。該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森林1300余公頃,生長著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云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珍稀植物。山中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此樹是1.6億萬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種。素有“小峨嵋”之稱的縉云山,堪稱觀日出,覽云海,夏避暑,冬賞霧,以及觀賞常綠闊葉林自然景觀的絕佳去處??N云山又是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佛教勝地。山中縉云寺,始建于南朝劉宋景平

5、元年(423年),后曾稱“相思寺”、“崇勝寺”、“崇教寺”,曾受到歷代帝王封賜。寺中自古辦學,名為“縉云書院”。寺內(nèi)現(xiàn)存有宋太宗誦讀過的24部梵經(jīng)。寺外石照壁上“豬化龍”浮雕,為六朝文物。另有出土的石刻天王半身殘像,據(jù)傳是梁或北周作品。縉云勝境縉云勝境縉云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爐峰、獅子峰、聚云峰、猿嘯峰、蓮花峰、寶塔峰、玉尖峰、夕照峰9峰橫亙,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景區(qū)有佛光巖、相思巖、舍身崖、黛湖、白云竹海等眾多優(yōu)美的自然

6、景觀??N云山人文資源十分豐富,有縉云寺、溫泉寺、白云觀、紹龍觀、復興寺、石華寺等8大古剎和晚唐石照壁、明代石牌坊、宋代石刻等名勝古跡。有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1932年)遺址和獅子峰寨、青龍寨等古寨遺跡;白云竹海位于縉云山東南坡,因白云觀居在其中而得名。面積約五千畝,以慈竹、楠竹為主,并有少量苦竹、平竹、斑竹等夾在共間,從三花石上縉云山公路在楊家店分道可直達白云觀,從縉云寺步行1公里到白云竹海大門白云竹海是縉云山以自然風貌見長的一大景區(qū)

7、。古道曲徑幽深深,萬桿翠竹草青青,三五農(nóng)舍入仙境,喝酒何須杏花村。主要景點有白云寺、高觀音、千年古松,竹海幽徑,有石筍、石船,有魚兒石、牛心石、羅漢石,真是一步一景,景隨步移,是休閑度假的極好去處。太虛臺太虛臺位于獅子峰頂,系1938年,漢藏教理院的師生為紀念中國佛教會會長,漢藏教理院院長太虛大師五十壽辰而建。為方形石臺,四方都有圓形拱門。臺內(nèi)嵌有太虛石碑,刻有《太虛臺記》,雖多年風雨沖刷,字跡仍較清楚。臺正面刻有“太虛臺”嶺逶迤,山間

8、林海墨綠蒼翠,真是美不勝收。原有“太虛臺”石碑已經(jīng)斷裂毀壞,現(xiàn)有“太虛臺”三字是西師鄧福林手書,工匠趙忠益所刻,于1998年換上的。虛塔虛塔在接官司亭背面,建于1958年,塔高7.0米,塔基為邊長4.0米的正方體;塔外有石欄,1966年被炸毀?,F(xiàn)在原破空塔西側(cè)新建的太虛塔為1988年所建,基座為2.2米的正方形,塔高5.5米,塔身全部用漢白玉貼面。用漢白玉雕塑的太虛大師像高1.10米,站立其上。整個建筑氣勢宏偉,十分壯觀。塔身正面所刻“

9、太虛大師之塔”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趙樸初先生所書,塔基碑文記敘了太虛生平事跡。石牌坊石牌坊位于縉云寺山門前。坊高6米,寬5米,由青石砌成。其上雕有鳥獸等圖案加以修飾,頂部有浮雕青石裝點。坊正面上層嵌有“圣旨”二字,落款為:“大明二年十月二十九日”;下層為“迦葉道場”的四字額匾,于“明萬歷三十年(即公元1602年)正月九日化主穩(wěn)通俊書”。坊背面上層嵌有“敕渝”二字,下層為“縉云勝境”,落款為明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十月十五日。坊上題字蒼

10、勁有力,氣勢豪邁。坊前有一對石雕青獅,高1.70米,兩旁分列,虎視眈眈。石照壁石照壁位于縉云寺前,洛陽橋旁,為青石浮雕,高4.0米,寬4.0米。整個圖案古樸雅致。據(jù)有關(guān)專家認定為中古時期遺跡。石照壁正中為芭蕉麒麟圖,左右各有菱花圖案,其下面為青獅、自象浮雕。為縉云山重點保護文物之一。1984年,在石照壁外建有亭子,使其免遭風雨洗刷。正果法師塔正果法師塔在破空塔東側(cè),與太虛塔相對。正果為太虛之弟子,故塔身青石作成,規(guī)格亦比太虛塔低,塔基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