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人如何讀歷史:歷史的千年之眼騰迅讀書正文正文第1節(jié):前言節(jié):前言14pxlineheight:24px“前言這本書的素材出自《千百年眼》,而后者又出自明代一個叫張燧的讀書人。相比明代的其他史論家,張燧的名聲并不是很大。不過,他卻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人物。他家哥幾個除了他,大家都去做生意賺錢,唯有他對買賣營生毫不理會,只喜歡讀書,經史子集無所不覽。為此,他還專門養(yǎng)了個伴讀書童,經常跟著他,讀到有意思的地方便讓書童記下來。時間久了,材料越來
2、越多,而他的眼光也越來越獨到,往往有超越前人的觀點?!肚О倌暄邸繁闶沁@么一部史論筆記。在書里,他以一副“火眼金睛“,縱橫上下千年歷史長廊,指摘史實、點評人物,發(fā)千年之隱情、談人生之感悟,的確可說是開卷有益,有振聾發(fā)聵之效。比如道家學派的開創(chuàng)者、《逍遙游》的作者莊周,自古以來便被視為疏放通達的代表人物,但卻被張燧看出了他的兒女情長處;而張燧更是以一個小小的例子,指出號稱有宋一代最仁厚的皇帝宋仁宗也有不那么仁厚的地方;他指出被當成千古高士崇
3、拜的許由,之所以不接受堯帝的禪讓,是因為沒什么好處;而蘇東坡好道術學長生,不過是借他人的酒杯澆自己心中之壘塊,發(fā)泄官場失意的郁悶;他還發(fā)現(xiàn)阮籍這家伙不像大家認為的那么清高;而王羲之除了會寫字,還有經綸世務的另一面;而晉文公牛就牛在能忍;晁錯錯就錯在心急……等等??上攵?,《千百年眼》問世之后,對一味讀死書或者不讀書的俗生腐儒們的沖擊。當然,他的這些觀點也足以引起飽學之士的共鳴。因此,《千百年眼》流傳在文人士大夫之手,學術大家王夫之、阮元
4、等人對之都非常欣賞。而正是因為他的觀點夠新穎,夠大膽,因此,剛進入清朝,這本書便被列為禁書。不過有意思的是,康熙帝卻把它放在床頭,時時把玩,這正足以說明《千百年眼》的魅力?!肚О倌暄邸穬热蓠g雜,天文地理人事政治經濟學術無所不包,對于一般讀者而言,未免有些駁雜;又作者對諸多史實一筆帶過,直接展開議論;這都會給讀者在閱讀上帶來一定的困難。本書精選原書的近兩百個條目,分辯疑、解惑、洞燭、爭議、常識、論道、指點七章,論述史實,旁引側注,發(fā)揮張燧
5、本意,盡求通達明了,讀后必有所感,有所得,有所行;一冊在手,張燧的高見一覽無遺,數(shù)千年往事也一覽無遺矣。古人如何讀歷史:歷史的千年之眼騰迅讀書慎。堯帝對他的表現(xiàn)愈發(fā)滿意,讓他參與政事,接待賓客,管理官員,舜都做得很好。最后,堯覺得舜的能力已經足夠了,便讓他攝行政事,直到二十多年后,臨死前把帝位傳給舜。第3節(jié):瞽叟和象究竟要什么?節(jié):瞽叟和象究竟要什么?(2)14pxlineheight:24px“對于父母弟弟一直想殺舜的史實,一般都認為
6、是象想霸占舜的妻子財產,而張燧對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認為瞽叟、象殺舜主要是想讓象獲得瞽叟的財產繼承權,因為舜是嫡長子而象不是,因此,按照當時的制度,象沒有繼承權。張燧持這種看法的基礎是舜一家的地位。舜乃有虞氏,屬東夷的一支,雖然《史記》說舜是顓頊之后,可惜淹沒民間,已經不存在政治經濟實力。但張燧卻認為有虞氏作為氏族一只,有自己的人民和土地,瞽叟作為首領,雖然能力不強,但還能夠勉力維持。因此,舜和象變成了胄子,舜是嫡長子有繼承權,而象則沒
7、有。因為瞽叟夫婦喜歡小兒子,因此他們便想除掉舜而讓象繼承他們的財產和地位。否則的話,如果瞽叟就是庶民一個,又窮又沒有地位,怎么會單憑愛憎就起殺人的念頭呢?張燧還緊接著解釋了舜做耕稼陶漁這些粗活的原因。他認為,舜既然不得父母的歡心,自然得不到嫡子應有的尊重,或者他本人也不敢自居嫡子,從而主動去做那些粗活。有雜書里邊記錄了孔子的話,說這些本來不應該是舜做的事情,但他去做,主要是為了引導人民。從而看到谷物價格太貴,便親自去負夏販運;看到河濱做
8、出來的陶器很粗糙,便親自動手去做,最終讓人們看到了自己的錯誤,不再敷衍了事。張燧很贊同這種看法,認為雖然不是出于儒家的經典著作,也無法判定是不是孔子本人的看法,但卻是符合孔子本意的。他還批評了《史記》多處記載舜的事跡卻沒有辯白這一問題,而在《孟子》中,弟子萬章問孟子,舜去耕田的時候時常哭泣,他是怨恨父母嗎?孟子回答說,地位、財富、影響、美色等等都不能紓解人的憂慮,只有孝敬父母才可以。一般的人只有在小時候才懂得尊重父母,到大了就追求美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