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式換熱器的設計計算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4列管換熱器設計示例列管換熱器設計示例某生產過程中,需將6000kgh的油從140℃冷卻至40℃,壓力為0.3MPa;冷卻介質采用循環(huán)水,循環(huán)冷卻水的壓力為0.4MPa,循環(huán)水入口溫度30℃,出口溫度為40℃。試設計一臺列管式換熱器,完成該生產任務。1確定設計方案確定設計方案(1)選擇換熱器的類型兩流體溫度變化情況:熱流體進口溫度140℃,出口溫度40℃冷流體(循環(huán)水)進口溫度30℃,出口溫度40℃。該換熱器用循環(huán)冷卻水冷卻,冬季操

2、作時進口溫度會降低,考慮到這一因素,估計該換熱器的管壁溫和殼體壁溫之差較大,因此初步確定選用帶膨脹節(jié)的固定管板式式換熱器。(2)流動空間及流速的確定由于循環(huán)冷卻水較易結垢,為便于水垢清洗,應使循環(huán)水走管程,油品走殼程。選用ф252.5的碳鋼管,管內流速取ui=0.5ms。2確定物性數據確定物性數據定性溫度:可取流體進口溫度的平均值。殼程油的定性溫度為(℃)管程流體的定性溫度為(℃)根據定性溫度,分別查取殼程和管程流體的有關物性數據。油在

3、90℃下的有關物性數據如下:密度ρo=825kgm3定壓比熱容cpo=2.22kJ(kg℃)導熱系數λo=0.140W(m℃)粘度μo=0.000715Pas循環(huán)冷卻水在35℃下的物性數據:密度ρi=994kgm3定壓比熱容cpi=4.08kJ(kg℃)導熱系數λi=0.626W(m℃)粘度μi=0.000725Pas3計算總傳熱系數計算總傳熱系數(1)熱流量Qo=WocpoΔto=60002.22(14040)=1.32106kJh=

4、366.7(kW)(2)平均傳熱溫差(℃)(3)冷卻水用量(kgh)(3)平均傳熱溫差校正及殼程數平均傳熱溫差校正系數第2章?lián)Q熱器設計換熱器設計按單殼程,雙管程結構,溫差校正系數應查有關圖表。但R=10的點在圖上難以讀出,因而相應以1R代替R,PR代替P,查同一圖線,可得φΔt=0.82平均傳熱溫差Δtm=φΔtΔ′tm=0.8239=32(℃)(4)傳熱管排列和分程方法采用組合排列法,即每程內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兩側采用正方形排列。

5、取管心距t=1.25d0,則t=1.2525=31.25≈32(mm)橫過管束中心線的管數(根)(5)殼體內徑采用多管程結構,取管板利用率η=0.7,則殼體內徑為(mm)圓整可取D=450mm(6)折流板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圓缺高度為殼體內徑的25%,則切去的圓缺高度為h=0.25450=112.5(mm),故可取h=110mm。取折流板間距B=0.3D,則B=0.3450=135(mm),可取B為150。折流板數NB=傳熱管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