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7 課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 All rights reserved,戰(zhàn)國七雄商鞅變法都江堰,————戰(zhàn)國七雄,1、結合課本32頁地圖,完成戰(zhàn)國七雄分布圖; 2、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戰(zhàn)役有哪些?,帶著以下問題閱讀教材P31-32,期待你3分鐘之后精彩的回答。,獨立自學1,秦,齊,楚,晉,燕,吳,,,韓,魏,趙,戰(zhàn)國初年形勢,三 家 分 晉,田 氏 代 齊,,,,,,,,戰(zhàn) 國 七 雄,齊 楚 秦 燕 趙 魏 韓,東

2、南 西 北 到 中 間。,戰(zhàn)國七雄立,各顯神通,問鼎天下!,經過春秋200多年的紛爭,大部分的小諸侯國被兼并,幾個大諸侯國左右著政局,其中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勢力較強,史稱“戰(zhàn)國七雄”。 在戰(zhàn)國時期,強大的諸侯已不再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而是各自為政,擴充軍隊,力圖拓展疆域。七國都擁有強大的軍隊,相互之間展開戰(zhàn)爭。當時的戰(zhàn)爭規(guī)模很大,參戰(zhàn)兵力多,交戰(zhàn)區(qū)域廣,持續(xù)時間長。,與春秋時期政治局面相比較,戰(zhàn)國時期有

3、了哪些新變化?,求 救,,,馬陵,,,,,,,,,,,,,,,,,,,,秦,趙,邯鄲,長平,周,(公元前260年),,,,趙軍進攻路線,秦軍進攻路線,廉頗率軍堅壁固守,40多萬趙軍降秦,河,水,水,水,汾,洛,長 平 之 戰(zhàn),七雄之間的兼并戰(zhàn)爭連綿不斷,越來越激烈。戰(zhàn)國中期以后,各諸侯國的勢力此消彼長,魏國、齊國、趙國、秦國先后崛起,其他幾國逐漸衰落。尤其是地處西部的秦國,逐漸成為勢力最強大的諸侯國,對東方六國構成威脅。,桂陵之戰(zhàn),

4、馬陵之戰(zhàn),長平之戰(zhàn),魏、趙、齊,魏、齊,秦、趙,圍魏救趙,紙上談兵,減灶計,戰(zhàn) 國,戰(zhàn)國時期三次經典戰(zhàn)役,引導探究,(2)商鞅變法的目的、時間?支持者?,(3)說出商鞅變法的內容和影響。,,—商鞅變法,閱讀P33,3分鐘之后回答下列問題:,富國強兵;前356年;秦孝公,,,獨立自學二,(1)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變法的原因有哪些?,鐵制工具和牛耕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2、廢除井田制,允許自由買賣

5、 統(tǒng)一度量衡,3、獎勵耕戰(zhàn),1、建立縣制,由國軍直接派官吏管理 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 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 嚴明法度,禁止私斗,獎勵耕織,,經濟發(fā)展,,國富,獎勵軍功,,軍隊戰(zhàn)斗力增強,,兵強,,商鞅變法內容及影響,結合課本P31-32頁,2分鐘之后回答下列問題:,右圖是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它位于哪里?是誰修建的?它主要有什么作用?,獨立自學三,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中國古代建

6、設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勝地。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冰父子塑像,地點:修建者:作用:,,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四川 岷江中游,李冰(秦國),防洪灌溉,使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始

7、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引導探究,,都江堰,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網兩大系統(tǒng)工程構成。 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為魚嘴、寶瓶口和飛沙堰三個主體工程。 魚嘴是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壩,形似大魚臥于江中。將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內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 寶瓶口是在內江下游人工鑿山開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網狀的渠道,灌溉農田。 飛沙堰是是分水堤壩與寶瓶口之間長120米的滾水壩,在洪水期用于泄洪,并減少泥

8、沙淤積。,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這在世界水利史上絕無僅有,充分反映出我國人民的智慧。2000年11月29日,在聯合國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都江堰,“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 《史記》,都江堰是一座綜合性的水利樞紐,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一個系統(tǒng),發(fā)揮出防洪、灌溉、水運

9、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今天的都江堰還在為四川8個市、42個縣的3000多萬人提供著生活、生產和生態(tài)用水,灌溉面積達1010萬畝。,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德國地理學家李?;舴?Richthofen 1833-1905)來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贊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無與倫比。曾于1872年在《李?;舴夷芯魰啞分性O專章介紹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詳細介紹給世界的

10、第一人。,1.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發(fā)生社會大變革的根本原因是 ( )A.諸侯爭霸B.百家爭鳴C.商鞅變法D.鐵器與牛耕 2.戰(zhàn)國時期,使秦國能夠最終兼并六國,統(tǒng)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的事件是( )A.商鞅變法 B.李悝變法 C.管仲改革 D.秦孝公改制,課后檢測,D,A,3.改革是興利除弊、振興國家的重要手段。商鞅變法的措施中,對后世

11、地方行政制度影響最深遠的是( )A.獎勵耕戰(zhàn) B.承認土地私有 C.廢除舊貴族特權 D.建立縣制4.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國古代建設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勝地。通常認為,該水利工程修筑于( )A.春秋時期秦國 B.春秋時期楚國 C.戰(zhàn)國時期秦國 D.戰(zhàn)國時期楚國,D,C,判斷一場變革的成功

12、或失敗的標準,不在于實施變法的人的生與死,而在于變法的目的是否達到。商鞅被處死,說明了守舊勢力的猖狂和統(tǒng)治者的昏庸。但商鞅雖死,變法還是獲得了成功,因為經過變法,秦的經濟得到發(fā)展,軍隊戰(zhàn)斗力不斷增強,發(fā)展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史記》記載,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舊的貴族誣告商鞅“謀反”,結果商鞅 被處死。請大家議一議,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為什么?,戰(zhàn)國時期的鐵農具,商鞅變法背景,山西戰(zhàn)國墓葬中發(fā)掘出來的“牛尊”,商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