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金匱玉函經二注書名:金匱玉函經二注作者:周揚俊朝代:清年份:公元1687年葉序屬性:自來學醫(yī)者。多講求傷寒。而雜病則略之。蓋傷寒分經論證。蹊徑了然。非若雜病之門類繁賾。博綜為難也。不思仲景氏祖經方而集其大成。傷寒論中一百十三方。皆自雜病方中檢入。故無不可以治雜病。其專治雜病之方。則惟金匱要略一書。神而明之。足以推闡無余。顧傷寒論。自成無己、韓和、龐安時以來。注釋論辨。代不乏人。厥后吾吳周君禹載。匯為三注。學人益有所鉆仰尚已。金匱有國朝徐
2、彬論注。雖云明顯。要未若宋趙以德之明且詳也。乃周禹載又為之補其未備。暢其欲言。名曰補注。合衍義而成書。為金匱玉函經二注。嘉惠后學可謂仲圣之功臣。惜其書風行未廣。原版旋毀于火。致使學人不能家置一編。良足慨矣。今春余友春泉。見余案頭葉氏醫(yī)案存真。及馬元儀方案。慫恿付梓。因論及此。為嘆息者久之。訪購抄本。苦多魯魚之訛。復為遍求初印原本。相與昕夕校讎。醵資重刊。公諸當世。醫(yī)林不朽之業(yè)也。功豈在周氏下哉。既已藥觀厥成。而積思頓釋。故志其簡端如此。
3、x道光十二年壬辰仲冬既望長洲葉萬青。x陳序屬性:漢、張仲景醫(yī)理最精。以傷寒一門。為病中最要。既為傷寒論以明治法。復為金匱玉函經以為治雜癥之矩。岐伯、秦越人后一人而已。后之注者。以宋趙君以德衍義為最精。國朝周揚后又為之補注于本書。益加融貫仲景之書。如四子六經。而兩君之注。則高密之訓詁。紫陽之集義也??滴醵?。楚撫丁思孔。梓于楚南。迄今百四十余年。世鮮傳本。吳門李君清俊。名醫(yī)也。于古人載籍。無所不窺。治癥神效。即得此本。思以公諸當世。因
4、為重付諸剞劂。余之識君也。在嘉慶丙子。適病后左足短二寸。不能著地。君治之兩月而痊。至今將二十年。步履如少壯。道光戊子。余扶病重至漢上。邀君同行。君為人施診。應手立愈。為余制藥施人。亦皆靈驗。漢上人至今稱之。蓋君之造詣淵微。立心誠篤所致。今刊此書。猶前志也。昔余弟鴻慶。亦深于醫(yī)。與君最契。重刊傷寒活人書。未竟而殂。君議為竟之。俾與此書并行于朋友之際。所云篤矣。余素不習醫(yī)。近以學道。從事三尼。醫(yī)世功訣。讀金碧龍虎靈寶畢法諸書。稍知養(yǎng)生之理。
5、因兼讀素問難經傷寒論及是書以相印證。知醫(yī)家之要。盡此四書之中。君嘗謂是書醫(yī)可通仙。并謂余因學仙而通醫(yī)理。余謂醫(yī)與仙皆非余所及。其理則固能言之矣。趙君不著里籍。金匱要略又云明人。君因欲去序中宋字。余謂舊本不宜輕改。且其文筆醇濃。語多非近儒明人所及。樸學之士。潛德隱曜。不必以史乘失載為疑也。若夫道家之書。如心印經云。上藥三品。神與氣精。胎息經云。若欲長生。神氣相注。南華經云。無視無聽。抱神以靜。神將守形。乃可以長生。黃庭經云。寸田尺宅可治生
6、。閉子精門可長活。皆身心性命之圭旨。茍能守而行之。風濕寒暑。皆不能侵。留形住世不難。又何雜病之足慮乎。以質李君。知余言之不誣也。x道光癸巳八月錢塘陳文述序于吳門妙香天室x自序屬性:嘗思事不師古。其法不立。師古而不師圣人。其理不精。圣人每于禮樂教養(yǎng)之外。凡可以愛護施民者。無所不至。視人疾痛。如在乃身。故仲景既著傷寒論垂萬世法。而復出其心思。著金匱玉函經為雜證矩范。使天下后世有志此者。于此啟悟。以拯濟斯人。固圣人無已之心。不易之學也。后之學
7、人。若東垣之脾胃。河間之溫熱。丹溪之濕熱。王安道之統(tǒng)論。易思蘭之發(fā)明。薛立齋之虛弱。莫不各擅其長。要皆得力于此。今之學人。能稱述諸家。而不知朔流窮源。上稽圣訓。積數(shù)十年之敏悟。為百尺竿頭之進步。終為淺寡而已矣。然則要略為雜病方圓之至也。為方不多。立論殊少。其間推測病由。如六淫之氣。七情之感。腑臟之傷。及湯丸之補泄。氣味之緩急。罔不畢備。有志之士。茍得其二三。已足名世。及觀從來注釋諸家。未能久讀其書。豈能心知其意。又何從闡發(fā)其理。邇者程公
8、云來、徐公忠可。各有疏注食不節(jié)。房欲過度。金刃蟲獸。傷其氣血。盡足以虛之??蜌庵徽?。由氣運興衰。八風不常。盡足以虛之。客氣傷人。或謂風寒濕熱燥火。但有德化。政令行于時。和則化。乖則變。變則眚。豈獨風能生能害于物哉。今仲景止言風而不及五氣。何也。曰陰陽在天地間。有是氣。則有是理。人秉是氣。即以為命。受是理。即以為性。若仁者乃風木之理。風木乃仁之氣。先儒且言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兼統(tǒng)五常之性。其風木者。亦天地生物號令之首。必兼統(tǒng)五常之氣。
9、五氣莫不待其鼓動以行變化。故內經曰。之化之變。風之來也。大抵醫(yī)之獨言風。猶儒之專言仁也。內經又曰。八風發(fā)邪以為經風。觸五臟。靈樞曰。虛邪不能獨傷人。必因身形之虛而后客之。又云。風寒傷人。自經絡傳入經脈肌肉筋骨。內經五內。仲景所謂人能慎養(yǎng)。不令邪中。為內外所因者。蓋取諸此以分表里者也。非后世分三因之內因也。語同而理異。三因之內因。由七情房室。虛其元真。以致經絡臟腑之氣。自相克伐者也?!惭a注〕此條首言元真通暢。人即安和。末言病則無由入其腠理
10、。蓋重陽氣以固其陰也。問曰。病患有氣色見于面部。愿聞其說。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嗬湔咚馈#ㄒ辉聘怪欣淇嗤凑咚溃┍穷^色微黑者。有金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其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痙不治。又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惭芰x〕青者。肝之色。肝苦急。急則痛。苦冷者。是厥陰挾其腎水為寒。寒極則陽亡。陽亡則死。微黑者腎之色也。腎屬水。水停則色微黑而不照。若照者是水勝火而血死。黃者脾之色。脾主土。
11、輸谷氣于上焦。以化榮衛(wèi)。今胸中有寒。谷氣不化。郁為胃熱。顯出其黃色。黃為中焦蓄熱。今不謂中焦熱。而為胸中有寒者。乃指其致病之本而言也。白者肺之色。肺主上焦。以行榮衛(wèi)。榮之色充則面華。不充則面白。知其亡血也。赤為火色。若非火令之時。加于白色之上。是火重來克金也。故死。目通于肝。眼皮屬之脾。其肺金不能制木。風木得以自盛。反勝脾肺。是故風急則眼皮斂澀。目為之正圓。甚則筋強肉重而成痙。痙由木賊土敗。故亦不治。雖然。色不可一例取。則又云青為痛者。
12、與正文義同。黑為勞者。房勞也。入房太盛。竭精無度。情火熾而腎水乏。則又與水氣之黑異矣。此屬之火也。火之色雖赤。然是火發(fā)于腎水之中。故不赤而反黑。其黑必枯燥。不似水氣之黑。黑而光澤者也。赤為風者。由熱生風。子令母實故也。黃為便難者。以中焦熱燥其液。腸胃不潤。是以便難。然是黃色必枯而不澤。所以又謂若鮮明者為留飲。留飲以津液不行。滯其谷氣?;療嶂曼S也。雖然。同此論也。及考夫內經。其五色又有從觀于面。察于目。謂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
13、目黑。皆不死。又謂青如翠羽。赤如雞冠。黃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烏羽者。是生色也。青如草滋。赤如血。黃如枳實。黑如煤。白如枯骨。是死色也。又有從五臟分部顏頰鼻頤者。如刺熱篇謂赤色是也。由是推之。五臟善惡之色。更必有隨其氣。顯露其色。各于其所司目唇鼻竅之內外者。蓋仲景欲明望色知病之道。故舉此略耳。師曰。病患語聲寂然。喜驚呼者。骨節(jié)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惭芰x〕此條舉聽五行之病聲而言。所謂寂然者。欲語
14、而默默處也。夫陰靜而陽躁。此病在厥陰。故好寂然也。厥陰在志為驚。在聲為呼。在體為筋。筋束關節(jié)。所以厥陰之病善驚。在聲為呼。則知其病在骨節(jié)也。喑喑然不徹者。聲出不揚也。蓋肺主氣。膈乃肺之部。宗氣行呼吸入出升降于是焉。語聲之不徹。則知其氣不得升。是心膈之有病也。啾啾者。聲小啾唧也。細而長者。其氣起自下焦從陰則細。道遠則長。蓋是巨陽主氣。少陰與之為表里。巨陽有邪。則少陰上從而逆于巔。腎在聲為呻。陽主躁。故呻吟之聲。從陽變而為啾唧細長也。巨陽脈
15、在頭。是頭中病。亦仲景特發(fā)聽聲察病之一法耳。若更推而廣之。則五音之宮、商、角征、羽。五聲之歌、哭、笑、呻、吟之變。皆可求五臟表里虛實之病。五氣之邪。尤醫(yī)者之當要也。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沫?!惭芰x〕息者。呼氣出粗。類微喘而有聲也。呼出心與肺。今火乘肺。故呼氣奔促而為息也。搖肩者。肩隨息氣搖動。以火主動故也。其心之經脈掣引也。因心中有堅實之邪。不得和于經脈。故經脈抽掣搖動。息引胸中上氣咳者。胸中。
16、脈所主也。宗氣之所在?;鹧子诜巍t肺收降之令不行。反就燥而為固澀堅勁。氣道不利。所以上氣出于胸中者則咳也。息張口短氣。肺痿唾沫。此又火炎于肺之甚者。收降清肅之氣亡。惟從火出。故張口不合也。宗氣亦衰而息短矣。津液不布。從火而為沫唾矣。此仲景因呼息以為察病之法。與后條吸對言以舉端耳。然息病屬于內外者。豈止此而已。動搖與息相應者。又寧獨在肩而已。豈無陰虛以火動者焉。如內經謂乳子中風熱。喘鳴息肩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是又在脈別者也。師曰
17、。吸而微數(shù)。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即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惭芰x〕谷之精氣。乃分三隧。清者化榮。濁者化衛(wèi)。其一為宗氣。留胸中以行呼吸焉。呼吸固資于宗氣。然必自陰陽合辟而為之機。于是呼出者。心肺主之。吸入者。腎肝主之。心肺陽也。腎肝陰也。若中焦有邪實。則阻其升降。宗氣因之不盛于上。吸氣因之不達于下。中道即還。宗氣不盛則吸微。中道即還則往來速。速則數(shù)。故吸而微數(shù)。瀉中焦實。則升降行而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醫(yī)資料)金匱玉函經
- (中醫(yī)資料)502-金匱玉函要略述義
- (中醫(yī)資料)511-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 (中醫(yī)資料)皇漢醫(yī)學叢書07金匱玉函要略述義
- (中醫(yī)資料)515-高注金匱要略
- 《金匱玉函經》在《傷寒論》研究中的學術價值.pdf
- (中醫(yī)資料)600-辨癥玉函
- (中醫(yī)資料)金匱翼
- (中醫(yī)資料)564-金匱鉤玄
- (中醫(yī)資料)205-金匱翼
- (中醫(yī)資料)金匱要略簡釋
- (中醫(yī)資料)金匱要略淺註
- (中醫(yī)資料)金匱要略方論
- (中醫(yī)資料)傷寒金匱方證類解
- (中醫(yī)資料)婦科玉尺
- (中醫(yī)資料)095-金匱方歌括
- (中醫(yī)資料)傷寒金匱匯證詮解
- (中醫(yī)資料)金匱要略方論2
- (中醫(yī)資料)甲乙經
- (中醫(yī)資料)陳修園金匱方歌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