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比較看我國稅收超經濟增長現(xiàn)象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CKYJ(2008年第7期)財會研究有適應性和前瞻性?!镀髽I(yè)所得稅法》中引入的資本弱化規(guī)制制度避免了與這些現(xiàn)實的或者潛在的雙邊、多邊貿易投資體系相沖突的可能性具有相當?shù)目茖W性。注釋:①規(guī)制資本弱化制度中的安全港是指立法中事先規(guī)定一個可以容許的債務資本比超過這一比例的超過的利息部分不容許借款人稅前扣除。我國《企業(yè)所得稅法》中也采用了這一立法模式。至于具體采用何種比例何種標準國務院授權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做出具體規(guī)定。參考文獻:〔1〕ECJ.

2、LankhorstHohorstC3240012December2002.〔2〕OtmarThoemmes.ThinCapitalizationandNonDiscriminationPrinciple.INTERTAX.200432(3).〔3〕OlivierRoumelian.TheEndofFrenchThinCapitalizationRulesINTERTAX2003.31(67).〔4〕OECD.IssuesInIntern

3、ationalTaxationThinCapitalization.http:www.oecd.org.〔5〕RobertA.Green.AntilegalisticApproachestesolvingDisputesBetweenGovernments:AComparisonoftheInternationalTaxandTradeRegimes.TheYaleJournalofInternationalLaw199823.◇作者信

4、息: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政法與稅法經濟法◇責任編輯:周海彬◇責任校對:周海彬焦巖摘要:許多人認為近年來我國出現(xiàn)的稅收超經濟增長現(xiàn)象是非正常的并以當前許多西方國家稅收與經濟的協(xié)調發(fā)展來驗證這一觀點。然而在進行國際比較時采用動態(tài)對比而不是簡單的同期對比將更有助于全面認識該現(xiàn)象。關鍵詞:稅收增長宏觀稅負國際比較一、稅收超經濟增長現(xiàn)象具有普便性對稅收超經濟增長的國際比較不易直接進行但可從這一現(xiàn)象與宏

5、觀稅負之間的關系入手實現(xiàn)比較的目的。宏觀稅負是變化的從其變化趨勢能夠體現(xiàn)出稅收增長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宏觀稅負連年上升是以稅收連年超經濟增長為前提的而宏觀稅負逐年下降則意味著該階段內稅收增長速度一直低于經濟增長速度。觀察世界各國在較長歷史時期內的宏觀稅負水平的變化趨勢及幅度可以對其稅收增長與經濟增長的發(fā)展歷程有全面認識。下表筆者選取了OECD中24個高收入國家作為比較樣本這些國家市場經濟發(fā)展成熟稅制也相對完善不規(guī)范性因素少。筆者對這些國家

6、1965年以來幾十年的宏觀稅負水平數(shù)據(jù)進行篩選對其宏觀稅負水平變動較大的時期進行歸納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國家都經歷了宏觀稅負水平迅速上升的過程。下表(表1)具體列示了相關數(shù)據(jù)??v觀各國自1965年至2002年38年的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1)各國宏觀稅負在大多數(shù)年份保持穩(wěn)定然而幾乎所有國家也都經歷了或長或短的稅負持續(xù)上升的增長期。增長期少則三四年多則十幾年大部分國家的增長期持續(xù)6年至10年我國宏觀稅負水平增長期從1997年至今已歷經10余年。(2)增

7、長期所處的階段也不同大多數(shù)國家從六七十年代開始七八十年代結束之后宏觀稅負進入小幅波動的穩(wěn)定期我國宏觀稅負水平增長期自90年代后期開始。(3)從增長幅度來看24個國家中有8個國家在增長期內宏觀稅負上升超過10個百分點14個國家上升幅度在5至10個百分點之間只有美國、冰島宏觀稅負的增長在5%以下我國在10年間宏觀稅負水平上升8.78個百分點。(4)從增長期內宏觀稅負年平均增長從國際比較看我國稅收超經濟增長現(xiàn)象■陳海霞OECD國家增長期階段期

8、初值期末值極差增長期長(年)年增長百分點盧森堡1968197827.245.117.9101.8瑞士1971197722.229.77.561.3挪威1965197329.640.310.781.3日本1975199020.930.910.0150.7美國1965196925.028.33.340.8丹麥1965197129.943.513.662.3冰島1970197527.029.62.650.5瑞典1973197841.250.3

9、9.151.8英國1979198232.238.96.732.2荷蘭1965197532.843.010.2101.0奧地利1970197834.940.25.380.7比利時1965197931.145.013.9141.0芬蘭1969197731.341.910.681.3德國1970197732.938.25.370.8愛爾蘭1965197124.931.06.161.0法國1978198438.644.66.061.0加拿大19

10、65197425.933.77.890.9澳大利亞1966197621.626.95.3100.5意大利1979198326.835.99.142.3西班牙1976198919.534.615.1131.2中國199620069.1717.958.78100.88韓國1973198312.218.15.9100.6葡萄牙1987199227.033.66.651.3希臘1980198724.330.76.470.9新西蘭19651974

11、24.731.36.690.7表1宏觀稅負增長的國際比較———OECD國家(19652002)單位:%數(shù)據(jù)來源:2003editionrevenuestatistics19652002中國數(shù)據(jù)來源于劉新利郎卉《我國稅負到底處于一個什么樣的水平》稅務論壇37CKYJ(2008年第7期)財會研究水平來看3個國家超過2%11個國家在2%1%之間其余10個國家在1%0.5%之間我國自19972006年10年增長期內宏觀稅負水平平均每年上升0.8

12、8個百分點。通過比較可以看出:我國宏觀稅負水平增長狀況除了所處階段與世界各國不同外無論在增長期期長、稅負增幅還是年增長水平都屬于常見范圍。時下許多人之所以對我國宏觀稅負的增長感到不安和疑慮源于進行的是同期的國際比較。由于我國與發(fā)達國家相比處在不同的經濟發(fā)展階段面臨不同的社會發(fā)展目標稅制的成熟度也相差甚遠因而簡單的同期對比妨礙了有價值結論的獲得。通過各國比較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某一特定時期稅收超經濟增長的現(xiàn)象不是個別的而是普遍的。它與各國在

13、特定時期的社會目標及對財政收入的需求有關。隨著現(xiàn)代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政府承擔的提供公共產品的職能經歷了從增加到穩(wěn)定的不同階段政府收入的需要也會經歷由擴張到穩(wěn)定的不同階段相應的宏觀稅負也就表現(xiàn)出從持續(xù)上升的增長期進入小幅波動的穩(wěn)定期。六七十年代許多西歐國家致力于建設高福利社會為實現(xiàn)該目標不得不采取各項措施實現(xiàn)稅收的大幅增長導致宏觀稅負大幅提高。就我國而言1997后我國實施了積極財政政策以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對國內經濟的沖擊財政支出大大增加故對作

14、為財政收入主體的稅收收入的需求大大提高。一方面是經濟下滑的背景另一方面是逆經濟周期調節(jié)的積極財政政策不斷擴大的政府支出對稅收收入的需求大大超越了經濟自然增長所帶來的收入因此稅收超經濟增長成為必然。雖然特定時期稅收超經濟增長是一普遍現(xiàn)象然而不加限制任其發(fā)展必然導致宏觀稅負的直線上升當宏觀稅負超過了國民經濟的承受能力后后果則不堪設想。因此必須對我國當前宏觀稅負水平進行判斷:如果宏觀稅負水平并不高則稅收超經濟增長現(xiàn)象的繼續(xù)無礙如果宏觀稅負水平

15、已處于較高水平則需謹慎從事。故根據(jù)宏觀稅負水平的判斷標準對當前我國宏觀稅負水平加以評價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得出稅收超經濟增長現(xiàn)象是否應繼續(xù)下去的結論。二、我國稅收超經濟增長空間有限通過宏觀稅負水平的國際比較可以深化認識我國當前的宏觀稅負水平但不能直接將我國宏觀稅負水平與它國相比較還要考慮的相關因素主要有三點:一是世界各國的宏觀稅負是包含社會保障稅在內的而我國目前尚未開征社會保障稅這塊收入是以收費的形式納入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的比較時應注意同口

16、徑對比二是世界各國非稅收入比例很低而我國由于政府收入形式不規(guī)范稅外收費比重很大因此要衡量國民經濟的總體負擔還要充分考慮這一塊內容三是我國仍處于稅負水平增長期而同期世界各國卻已處于稅負水平的穩(wěn)定期對我國稅負水平的未來預期因素也應考慮在內。將我國與同期發(fā)展中國家稅負水平相比發(fā)展中國家1990年到2005年不含社會保障稅的平均稅負保持在20.51%~21.26%之間加上社保稅后該數(shù)據(jù)在1990年~2005年間保持在27%~30%的區(qū)間里。我國

17、2006年的宏觀稅負水平是17.95%比發(fā)展中國家平均水平低34個百分點加上社?;鸷蟮暮暧^稅負水平為22.62%比發(fā)展中國家平均水平低48個百分點。如果單從稅收本身來看我國當前宏觀稅負水平與發(fā)展中國家相比還有一定距離稅收超經濟增長并未對經濟造成太大的負擔。然而針對我國獨特的財稅現(xiàn)象宏觀稅負并不能全面反映企業(yè)和國民經濟的總體負擔對稅外收費因素的充分考慮有助于深化對宏觀稅負的認識。由于政府收入形式不規(guī)范除了以稅收為主體的預算內收入外政府收

18、入還包括大量以“費”的形式存在的預算外收入。這些“費”的形式有些具有稅收性質如教育費附加等有些則屬于亂攤派極不合理但都造成了國民經濟負擔。考慮該因素后2006年我國政府收入(包括預算內收入、預算外收入和社會保障基金收入)占GDP比重為25%左右與發(fā)展中國家的差距減為25個百分點。另外我國還存在大量制度外收入制度外收入指在規(guī)范的財政體制之外由各級政府征收并支配的具有財政收入性質的資金相應的數(shù)據(jù)多由典型調查和推算得到。若將該因素也加以考慮我

19、國總體國民經濟負擔還要再上升34個百分點調整后的水平與發(fā)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相差無幾。也就是說我國宏觀稅負水平雖低于同期發(fā)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但從國民經濟總體負擔來講我國已達到發(fā)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目前我國國民經濟總體負擔與發(fā)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相差無幾但在其它發(fā)展中國家宏觀稅負水平早已步入穩(wěn)定階段的同時我國宏觀稅負水平則處于上升期。發(fā)展中國家不含社保稅的宏觀稅負水平2000年只比十年前增加1.43個百分點2000年后變動幅度在0.3個百分點以內

20、。而我國自1997年至2006年10年間宏觀稅負水平年均增長0.88個百分點。在我國宏觀稅負水平持續(xù)上升的趨勢下國民經濟總體負擔必將迅速超越發(fā)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因此雖然當前我國宏觀稅負水平與發(fā)展中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我國非稅收入比重較大的現(xiàn)狀嚴重制約了稅收超經濟增長的空間在稅費改革沒有明顯成效的條件下稅收超經濟增長的空間并不大稅收超經濟增長現(xiàn)象也不宜長期持續(xù)下去。參考文獻:〔1〕OECD.2003EDITIONRENEVUESTAT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