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學復習提綱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兒科學復習提綱1.體重計算公式出生1—6個月:出生體重月齡0.7(Kg);7—12個月:6月齡0.25(Kg);1歲—12歲:年齡(歲)2﹢8Kg2.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點A、營養(yǎng)豐富,適合嬰兒需要,宏量營養(yǎng)素產能比例適宜。人乳含酪蛋白:清蛋白為4:1,易消化吸收,很少過敏,而牛乳中酪蛋白:清蛋白1:4。人乳中乙型乳糖(B雙糖),含量豐富。利于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生長,腸道合成B族維生素。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占總能量4%~5%,初乳中更高含膽固醇

2、高有利于腦發(fā)育。脂肪酶使脂肪顆粒易于吸收,以長鏈脂肪酸為主,胃刺激少適于嬰兒腎功能發(fā)育。人乳中電解質濃度低、蛋白質分子小,適宜嬰兒不成熟的腎發(fā)育水平。Ca吸收好、Zn利用率高、Fe吸收率高(人乳與牛乳鐵含量一樣,但吸收率高得多)。B、生物作用(1)含不可替代的免疫成分(營養(yǎng)性被動免疫):豐富的SIgA、乳鐵蛋白。(2)緩沖力小、生長調節(jié)因子:激素樣蛋白、?;撬帷還有經濟、方便、溫度適宜、有利嬰兒心理健康的優(yōu)點。減少乳腺炎,避免乳腺癌發(fā)

3、生。母親哺乳可加快乳母產后子宮復原,減少再受孕機會。3.小兒需要8%糖牛乳100110毫升千克.天,總液量150毫升千克.天。4.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發(fā)病機制長期嚴重維生素D缺乏造成腸道吸收鈣磷減少和低鈣血癥,以致甲狀旁腺功能代償性亢進。5.佝僂病的鑒別診斷1)與佝僂病的體征的鑒別:A粘多糖病,粘多糖代謝異常,常多器官受累,可出現(xiàn)多發(fā)性骨發(fā)育不全。如頭大、頭型異常、脊柱畸形、胸廓扁平等。主要依據(jù)骨骼的X線改變和尿中粘多糖的測定診斷。B軟

4、骨營養(yǎng)不良,為遺傳性軟骨發(fā)育障礙。出生時即可見四肢短、頭大、前額突出、腰椎前突和臀部后凸。據(jù)特殊的體態(tài)及短肢型矮小及骨骼X線作出診斷。C腦積水,生后數(shù)月起病,頭尾和前囟進行性增大。因顱內壓增高,可見前囟飽滿緊張,嚴重時兩眼向下呈落日狀。2)與佝僂病體征相同但病因不同的鑒別。A低血磷抗維素D佝僂病。是由于腎小管重吸收磷和腸道吸收磷的原發(fā)性障礙所致。血鈣正常,血磷明顯減低,尿磷增加。對用一般維生素D治療無效時應于本病鑒別B遠端腎小管性酸中毒

5、。腎小管分泌氫不足,從尿中大量丟失鈉、鉀、鈣,繼發(fā)甲狀旁腺亢進?;純汗趋阑物@著,身材矮小,有代謝性酸中毒,多尿,堿性尿,除低血鈣、血磷外,還有血鉀低,血氨增高。C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分兩型。均有嚴重的佝僂病體征,低鈣血癥、低磷血癥。堿性磷酸酶明顯升高,繼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1型患兒可有高氨基酸尿癥;2型患兒有脫發(fā)特征。D腎性佝僂病。多于幼兒后期癥狀明顯,形成侏儒狀態(tài)。慢性腎功能障礙導致鈣磷代謝紊亂,血鈣第、血磷高,甲狀旁腺繼發(fā)性功

6、能亢進,骨骼呈佝僂病改變。E肝性佝僂病。肝功能不良使25(OH)D3生成障礙。循環(huán)中25(OH)D3可明顯降低,出現(xiàn)低血鈣、抽搐和佝僂病體征。6.維生素D佝僂病目的控制活動期,防止骨骼畸形。治療原則應以口服為主,一般劑量每日50100ug,或1,25(OH)2D30.52.0ug。1個月后改預防劑量400IUL.大劑量維生素D與治療效果無正比例關系。當嚴重佝僂病有并發(fā)癥或無法口服者可大劑量肌內注射維生素D20萬30萬IU一次,3個月后改

7、成預防劑量。除采用維生素D治療外,還注意加強營養(yǎng),保證足夠奶量,及時添加輔食。7.A、足月兒:37周≤GA(胎齡)<42周。B、早產兒:GA<37周;C、過期兒:GA≥42周GA<37周。8.出生體重兒(LBW):<2500g的新生兒。其中:極低出生體重兒(VLBW):<1500g的新生兒。超低出生體重兒(ELBW):<1000g的新生兒。正常出生體重(NBW):2500g≤BW≤4000g的新生兒。(3)、巨大兒:BW>4000g.9

8、.阿普加評分內容包括皮膚顏色、心率、肌張力、呼吸和對刺激的反應。810分正常,47分為輕度窒息,03分重度窒息。10阿普加評分標準體征評分012皮膚顏色青紫和蒼白身體紅、四肢青紫全身紅心率(次分)無100彈足底或插鼻管發(fā)應無反應有些動作,如:皺眉哭,噴嚏肌張力松弛四肢略屈曲四肢活動呼吸無慢、不規(guī)則正常,哭聲響11.新生兒敗血癥的早期癥狀缺乏典型性和異型性,表現(xiàn)為5個不,即反應差,嗜睡、體溫不升、不吃、不哭、體重不增。12.過敏性紫癜的皮

9、疹特點是反復出現(xiàn)皮膚紫癜為本病特征。多見于四肢臀部,對稱分布,分批出現(xiàn)。大小不一,高出皮面,壓之不褪色。13.麻疹病程一)、典型麻疹1、潛伏期一般為6~18天(平均10天),此期可有輕度體溫上升和全身不適。2、前驅期(出疹前期)指從發(fā)熱至出疹一般為3~4天,主要表現(xiàn):發(fā)熱(中度以上)、上呼吸道炎癥、眼結合膜炎、麻疹黏膜斑。麻疹粘膜斑:麻疹早期最具特征性的體征。時間:發(fā)疹前12天出現(xiàn)。位置:開始見于下磨牙相對的頰黏膜上,以后累及整個頰部并

10、蔓延至唇部黏膜。形態(tài):直徑約0.5~1mm的灰白色小點,外有紅暈。3、出疹期發(fā)熱3~4天后出現(xiàn)皮疹伴全身癥狀加重。出疹順序:耳后、發(fā)際→額、面部→頸→軀干→四肢達手掌、足底。皮疹性質:紅色斑丘疹,疹間皮膚正常,不伴癢感。4、恢復期出疹3~4天后全身癥狀好轉,皮疹按出疹先后順序消退,伴有糠麩樣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一般7~10天痊愈。麻疹患者隔離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至出疹后10天,對接觸麻19.在出生46天后和46歲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

11、胞比例相等。20.出生后,尤其在嬰幼兒期,當發(fā)生感染性貧血或溶血性貧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時,肝脾和淋巴結可隨時適應需要,恢復到胎兒時造血狀態(tài),出現(xiàn)肝脾,淋巴結腫大。同時外周血中科出現(xiàn)有核紅細胞和或幼稚中性粒細胞。這是小兒造血器官的一種特殊反應,叫骨髓外造血。21.缺鐵性貧血的三個階段才發(fā)生貧血A鐵減少期。此階段體內儲存鐵已經減少,但供紅細胞合成血紅蛋白的貼尚未減少。B紅細胞生成缺鐵期。此期儲存鐵進一步耗竭,紅細胞生成所需的鐵也不足。但循環(huán)中

12、血紅蛋白量尚未減少。C缺鐵性貧血期。此期出現(xiàn)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22.缺鐵性貧血的實驗室檢查A血清鐵蛋白SF,是缺鐵ID期敏感指標。低于12ugL,提示缺鐵。B紅細胞游離原卟啉即FEP。當FEP大于0.9umolL即提示細胞內缺鐵。C血清鐵SI、總鐵結合力TIBC、轉鐵蛋白飽和度TS。這三項指標反映血漿中鐵含量,通常在IDA期才出現(xiàn)異常。及SI和TS降低,TIBC升高。D骨髓可染鐵。如小于15%提示儲存鐵減少。23.缺鐵性貧血的治療主要

13、原則是去除病因和補充鐵劑。A一般治療,加強護理,保證充足睡眠,有感染者積極抗感染,重度貧血注意保護心臟功能。B去除病因。對飲食不當者,應糾正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和實物組成,有偏食習慣應予糾正。如有慢性失血性疾病,如鉤蟲病、腸道畸形,應予以及時治療。C鐵劑治療1)口服鐵劑,鐵劑治療缺鐵性貧血的特效藥,常用的口服鐵劑有硫酸亞鐵和富馬酸亞鐵,以兩餐之間口服為宜,同時服用維生素C,可增加鐵的吸收。牛奶、茶、咖啡及抗酸藥可抑制鐵的吸收。2)注射鐵劑。

14、注射鐵劑易產生不良反應,甚至可發(fā)生過敏休克。常用的注射鐵劑有山梨醇枸櫞酸鐵復合物,專供肌內注射。D輸紅細胞,適應癥貧血嚴重、合并感染者和急需外科手術者。24.金葡菌肺炎腺病毒性肺炎毛細支氣管肺炎支原體肺炎病因金葡菌腺病毒1.7RSV腺病毒肺炎支原體好發(fā)年齡新生兒及小嬰兒6月2歲小于2歲,26月年長兒起病急劇,發(fā)展迅速急急較緩慢全身中毒癥狀重,皮疹重,早輕不重發(fā)熱弛張熱稽留熱可不發(fā)熱熱型不穩(wěn)定,持續(xù)12周呼吸道癥狀肺部體征類似支氣管肺炎,

15、易發(fā)生胸腔并發(fā)癥癥狀早,體征晚,可有胸腔積液呼吸性呼吸困難,彌漫嘯鳴音咳嗽劇烈,體征不明顯X線表現(xiàn)早期斑點、片染。短時間內出現(xiàn)肺膿腫25.顱內感染腦脊液改變壓力外觀Py試驗白細胞蛋白gL糖mmolL氯化物正常0.691.96清亮透明0100.20.42.84.5117127化膿性腦膜炎不同程度的增高米湯樣渾濁——數(shù)百至數(shù)千,以單核為主增高或明顯增高明顯降低多數(shù)降低涂片染色和培養(yǎng)可發(fā)現(xiàn)致病菌結核性腦膜炎不同程度的增高微混,毛玻璃——數(shù)十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