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949年以來,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為中國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國際環(huán)境 為世界和平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①維護中國主權獨立、領土完整、民族尊嚴②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積極推動國際政治新秩序③尊重世界多樣性 實行多變外交 維護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3年12月31日周恩來總理會見印度代表團時提出1957年毛澤東在莫斯科向世界宣告198
2、2年寫進中國憲法內容:三、和諧外交2005年4月,胡錦濤參加 雅加達亞非峰會時提出,建國初期:①“另起爐灶”:②“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③1949年12月,簽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蘇聯(lián) 第一個建交④1953年12月 印度 “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⑤1955年 4月參加亞非會議 同亞非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進一步發(fā)展⑥20世界50-60年代,亞非拉國家 緬甸、尼泊爾、蒙古、阿富汗解決邊界問題
3、 西歐 瑞士、瑞典、丹麥 關系融洽 1964年1月27日 法國 (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⑦1974年2月 毛澤東(非洲) “三個世界”理論第一世界:美國、蘇聯(lián); 第二世界:日本、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 第三世界:發(fā)展中國家,廢除舊中國的外交關系,不承認國民黨政府與各國的外交關系。,清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影響,清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再建交。,⑧中美關系正?;褐忻来笫拐勁小⑵古彝饨?、
4、基辛格秘密訪華 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1978年12月發(fā)表聯(lián)合公報 1979年1月正式建交⑨1971年10月,恢復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1984年9月中英 香港問題 1997年7月1日恢復行使主權1986年6月葡萄牙 澳門問題 1999年12月20日恢復行使主權目前,全方位、多領域,與世界169個國家建交,一、同周邊國家的關系(“與鄰為善,與鄰為伴”)①1991年9月,與文萊建交 所有東南亞國家中國外交
5、部長每年出席東盟會議(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東盟(ASEAN)。成員國有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文萊、越南、老撾、緬甸和柬埔寨。 )②南亞:印度 巴基斯坦 尼泊爾 孟加拉國 斯里蘭卡 不丹③2001年6月 上海合作組織: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④南沙群島問題(“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發(fā)展
6、”),,二、同發(fā)展中國家的關系(亞、非、拉)①政治上,南北對話:指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之間圍繞改革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加強南北雙方的經濟合作等問題所進行的談判和斗爭。因發(fā)展中國家多在南半球,習稱“南方”,發(fā)達國家多在北半球,習稱“北方”,故名南北對話。②經濟上,提供援助,擴大互利合作。③中國政府首腦進行多次國事訪問。,三、同世界大國的關系(重視合作,談話、磋商解決問題) (一)中美關系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中美聯(lián)合公
7、報》(上海公報)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聯(lián)合公報》(同臺灣斷交、撤出軍隊和設施、廢除美蔣條約)1979年1月1日 正式建交1982年年8月17日《中美聯(lián)合公報》(“八一七公報”) (二)中俄關系1949年10月2日,中國 蘇聯(lián) 建交 1991年12月27日,《會談紀要》兩國關系繼承2005年6月,胡錦濤國事訪問 《中俄關于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lián)合聲明》 2006年在中國舉辦“俄羅斯年”2007年在俄
8、羅斯舉辦“中國年”,三、同世界大國的關系(重視合作,談話、磋商解決問題)(三)中國與歐盟的關系1975年5月6日 中國與 歐洲經濟共同體 建立正式關系1998年1月 建立領導人年度會晤機制2001年決定建立全面伙伴關系全方位、多領域、多層次的合作 (四)中日關系(以史為鑒,面向未來)1972年9月25日至30日 田中角榮訪問中國 《中日聯(lián)合聲明》實現(xiàn)正?;?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論石油安全與中國外交政策選擇.pdf
- 學習《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體會
- 傳媒和輿論對中國外交政策的影響
- 冷戰(zhàn)后中亞格局演變與中國外交政策.pdf
- 淺談中國外交政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 《中國外交史》題庫
- 當代中國外交思想概述
- 中國外交改變國際權力格局
- 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
- 冷戰(zhàn)后德國外交政策探微.pdf
- 公眾輿論與美國外交政策.pdf
- 和諧世界-中國外交理念轉型
- 晚清中國外交的近代化
- 當前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
-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外交
- 美國外交政策同質性研究——布什和奧巴馬政府外交政策為例.pdf
- 憲法視野中的新中國外交.pdf
- 04當代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
- 統(tǒng)一之后的德國外交政策分析.pdf
- 春秋時期齊國外交政策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