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科學技術史,主講:孟慶偉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電話:86413136E-mail:mengqw@public.hr.hl.cn,緒 論,這是一門什么樣的課程?(研究對象、學科性質及研究的內容)。what為什么要學習這門課程?(意義).why如何學好這門課程?(學習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how,一、什么是科學技術史?(對象、性質、內容 ),“科學技術史是關于科學技術產生發(fā)展的歷史科學?!?關鍵詞:科學技
2、術;產生發(fā)展; 歷史,1、研究對象,“科學技術” 什么是科學技術?,“自然如不能被目證那就不能被征服”,最初,人們嘗試用魔咒來使大地豐產,來使家禽牲畜不受摧殘,來使幼小者降生時平平安安。接著,他們又祈求反復無常的天神,不要降下大火與洪水的災難;他們的煙火繚繞的祭品,在鮮血染紅的祭壇上焚燃。,,后來又有大膽的哲人和圣賢,制定了一套固定不變的方案,想用思維或神圣的書卷來證明大自然應
3、該如此這般。但是大自然在微笑—史芬克斯式的笑臉。注視著好景不長的哲人和圣賢,她耐心的等了一會——他們的方案就煙消云散。,,接著就來了一批熱心人,地位比較卑賤,他們并沒有什么完整的方案,滿足于扮演跑龍?zhí)椎慕巧皇怯^察,幻想和檢驗。從此,在混沌一團中,字謎化的碎片就漸次展現(xiàn);人們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氣,服從大自然,又能控制大自然。,,變化不已的圖案在遠方閃光;但它的景象不斷變換,卻沒有揭示出碎片的底細,更沒有揭
4、示出字謎化的意義。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沒有供出她內心的秘密;它不可思議地保護著猜不透的斯芬克斯之謎。 丹皮爾,問題:,我們應該怎樣看待人與自然關系的歷史?主宰這部歷史的東西到底是什么?這個歷史是沿著一條什么樣 的道路發(fā)展過來的?它又將我們引向何方?,核心: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心線索”,人———————————自然界 ↓ ↓
5、 ↓ 認識實踐 中介 (天然、人化、人工) (科學技術)由此可以看出科學技術在協(xié)調人和自然關系中的地位。,什么是科學技術?,認識科學的三個視角:--作為知識的科學--作為認識活動的科學--作為社會建制的科學,作為知識的科學:,事實、規(guī)律、反映。特征:深刻性、系統(tǒng)性,作為認識活動的科學,知識生產,科學精神,,作為社會建制的科學
6、:,組織化社會化,認識技術的幾個側面:,歷史范疇:古代的“工匠”、近代的“工具”、現(xiàn)代的“綜合化”幾個特點:實用性、創(chuàng)造性、受動性、體系性,科學和技術的關系:,聯(lián)系: 能動(反映、認識)區(qū)別: --任務目標 --研究過程 --成果性質,2、學科內容,橫向:三條基本線索: —科學和技術的主要成果,“從牛頓到愛 因斯坦”?!盎顒拥哪康摹?—科學技術如何推動社會進步
7、,以及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社會條件。“活動的舞臺”。 —作為科學認識主體的認識和實踐活動本 身。“活動的行為特征”,三大部分基本內容:,科學發(fā)現(xiàn)和技術發(fā)明史科學技術社會史科學技術思想史,①科學發(fā)現(xiàn)和技術發(fā)明史,歷史:古希臘,算術史、幾何學史、天文學史18世紀,數(shù)學史、天文學史(??剖罚?9世紀,惠威爾,歸納科學史(第一部綜合史,通史),20世紀,確立為學科。薩頓(1912,伊薩斯),細分:,科學史:包括學科史,物理、
8、化學、數(shù)學、等等技術史:包括門類史,機械、電氣、能源、等等,②科學技術社會史,外史。是科學技術放入社會大系統(tǒng)中,著重探討兩者相互的作用影響由內到外,第二次轉折。,歷史:,19世紀后期,斯普拉特,皇家學會史,科學的組織機構1931,黑森,牛頓原理的社會經濟根源,(第二屆會)1939,貝爾納,科學的社會功能,1938,默頓,17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由此形成社會史的兩個傳統(tǒng),,細分:,科學社會史和技術社會史。國別史:美國
9、、英國、日本、中國,等等。地域史:西方、東方、歐洲、阿拉伯,等等。,③科學技術思想史,“思想學派”1939,柯瓦雷,伽利略研究1949,巴特費爾德,近代科學的起源 —反對無生命“編年表”,,“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是如何在當代思想的邊緣上工作,是如何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綜合,或者是如何完善了一個業(yè)已開始的進展”
10、 巴特費爾德,細分:,學派史、學說史,等等。按地域劃分,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文化聯(lián)系起來,如中國科學思想史。通史:以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史為主干的,縱向(斷代,歷史分期),古代(遠古—15世紀末、16世紀初): 原始(遠古)、奴隸(四大古國、古希臘羅馬)、 封建(中國、歐洲、阿拉伯)近代(15世紀末、16世紀初—19世紀
11、末 ): —產生:15世紀末、16世紀初—18世紀中葉 —全面發(fā)展:18世紀中葉—19世紀末 從哥白尼到愛因斯坦現(xiàn)代(20世紀后— ): 處于蓬勃發(fā)展階段,3、學科性質,“史”史,文科;科技,理工。 “具有交叉性質的歷史學科”,二、學習和研究科學技術史 的意義,,一般的角度。適用于所有人群。,發(fā)現(xiàn)發(fā)明史:“探索掌握客觀規(guī)律,
12、增強自覺性,提高分析、選擇、判斷能力。”社會史:“了解把握關系及其歷史演進,適應、響應社會需求,創(chuàng)造利用社會條件?!彼枷胧罚骸敖梃b經驗教訓,汲取教訓,受到啟迪,提高素養(yǎng)。”,特殊的角度。針對大學生、研究生而言。,世界觀方法論。哲學的基礎??茖W觀、技術論。理解、貫徹、執(zhí)行方針政策。開闊視野、改善知識結構。熱愛祖國,振興中華。,從思維(認識)的角度:,科學的超常性。理性和邏輯起重要作用。(超越經驗、伽利略)理論高于
13、經驗。(“神靈”,目前的反對偽科學)對于科學,從“知道”到“理解”;從“熟知”到“真知”,從而取得對科學的更深刻的認識。,,一門科學的歷史是那門科學最寶貴的一部分,科學只能給我們知識,而歷史卻能給我們智慧。(傅鷹) 一個人不了解他出生以前的事,那他始終只是個孩子。(古羅馬,西塞羅),三、學習科學技術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八大關系”: 史論關系;古今關系; 內外關系;虛實關系;
14、東西關系;科技關系; 專通關系;事人關系;,1、史論關系,史實派: 蘭克(德):“歷史學家一定不要對事實做任何判斷,他只應該說事實是什么?!薄安皇俏以谡f話,而是歷史在借我的口說話?!蔽氖放桑?柯林武德(英):“思想史,并且因此一切歷史,都是在歷史學家自己的心靈中重演過去的思想?!?史論的結合:,如實反映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史料要真實,不能虛構,指鹿為馬。史料本身需要挖掘、整理、解釋、評價,
15、歷史結構是人的建構?!皻v史再現(xiàn)與理論建構的統(tǒng)一。”,2、古今關系,真理原則:主觀認識和客觀歷史相符合(不用現(xiàn)代人的觀點去苛求古人)。價值原則:從主觀需要出發(fā),使歷史研究為我們創(chuàng)造價值(同一歷史,不同時期、不同人,評價也不一樣)。,“厚今薄古”:,“古為今用”—找到古今的一致性?!俺姓J發(fā)展”—是指數(shù)發(fā)展規(guī)律所使然。“注重借鑒意義”—離我們越近的借鑒意義越強。,3、內外關系,20世紀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向“內”。20世紀后,開
16、始向外。原蘇聯(lián),《牛頓》;貝爾納,《功能》。課程的主干是“內”,但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向“外”擴展。,4、虛實關系,實:發(fā)現(xiàn)發(fā)明史;科技社會史?!坝布碧摚嚎茖W技術思想和方法史。“軟件”,“實”研究起來相對容易;“虛”則較難掌握。這是因為:,科學家一般只公布成果,卻不介紹成果是怎樣獲得的。有時自己也說不清楚??茖W和哲學的分離,不注意做這方面的總結。非常容易以訛傳訛。(如“蘋果落地”)但從“為今”而言,總結經驗、教訓,找到可借鑒
17、的東西更重要。,5、東西關系,正確認識中國在世界科學技術史中的地位,反對“西方中心論”。(李約瑟)對東方的成果也不能過分夸大。要做歷史的比較性的研究(如中國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仍然側重西方。,6、科技關系,科學與技術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從歷史角度看,兩者的傳統(tǒng)也完全不同。“學者”傳統(tǒng)與“工匠”傳統(tǒng)。但在20世紀后,科學的技術化和技術的科學化,一體化。在講述時分開,同時必須看到兩者間的內在
18、聯(lián)系。,7、專通關系,專史:學科、門類、國別、地域、學派、學說,等等。通史: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總體圖景。三條線索的合流(但不是專史的拼盤,湊合,不求全面完整,但要有自己的完備的體系)。我們將要學習的,通史。注意:通史既然是總體圖景,對于細節(jié)問題就不做過高要求,對自然科學基礎的要求可以稍微低些。但在思想方法上則要求更高。,8、事人關系,事成于人: “化學史就是化學家們的歷史”。(凱庫勒)人成于事: “科學成果就象植物花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