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導游職業(yè)教育網靖江王陵導游講解詞從桂林市往東五公里,沿著一條田園山野間的石鋪公路,我們的旅游車到達一座在桂林市區(qū)首屈一指、山勢綿亙雄偉的大山腳下,此山名日堯山,它與城北漓江對岸的虞山遙遙相望,相傳秦時山上曾建堯帝廟,故而得名。在這座海拔909米的大山腳下,有一片總占地約100平方公里的王室墓群――靖江王陵。今天,我將與各位一同步入這莊嚴肅穆的陵園,和大家一道呼吸這滄桑歷史的凝重氣息。“嶺南第一陵”――靖江王陵象一個孩子,舒適地橫臥在
2、堯山母親的溫暖懷抱里。整個陵區(qū)沿山體西南麓展開,在南北15公里,東西6公里的范圍內,共有靖江五名代藩王陵墓11座,厚葬次妃墓3座,以及將軍、中尉宗室墓320多座。靖江王是明太祖侄孫朱守謙的封號,傳十一代十四位藩王,從1370年到明朝最后敗退到南明永歷帝朱由榔時期的1650年,共280年風雨伴隨度過。靖江的名稱冠之于桂林,最早是在唐代及五代的“靜江節(jié)度使”之職;其后在宋代,元代,朝廷又先后在這里設置了靜江府臺和靜江路,其轄區(qū)面積也相當于如
3、今之桂林。為了維護明王朝的統(tǒng)治,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年(1369年)定封建諸五制,以屏衛(wèi)中央王朝;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其侄孫朱守謙為靖江王,轄守嶺南夷越之地。但守謙并不守五制,他“好比群小”,引來“粵人咨怨”,最終也引來了朱元璋給他的懲罰。守謙先被遷到云南改過,后無效時又被廢為庶人,強制為京師牧馬,洪武二十七年,守謙死于南京,葬于鐘山之陽。其后,朱元璋又封守謙子朱贊儀到桂為王,贊儀在永樂元年(1403年)“靖難之役”后到桂就藩。除了首代靖
4、江王與末代兩藩王(分別死于福建和戰(zhàn)亂之中)之外,其余11位王均葬于堯山腳下。今天我們要造訪的是第三代靖江王――莊簡王朱佐敬的陵園。朱佐敬襲位于永樂九年(1411年),死于成化五年(1469年),在位58載,享年87歲,是靖藩14代王中最長壽者。和妃子沈氏在一道長眠的朱佐敬已經在這里休息了五百二十多年,八十七畝的陵園會向我們訴說些什么,展示些什么呢?談到朱佐敬,讓我們首先了解一下他的謚封――“莊簡”“莊”有很多意思,但做為“書法、書莊”的
5、特殊字義之存在,也許很少有人知道。朱佐敬好讀書,也寫得一手好字,這一大特點也最后送了他一個“莊”的贈謚。佐敬在位雖久,卻空活百歲,整日貪淫酒色,一生都無政績,所以貶之日“簡”。作為藩王,朱佐敬不可能也不也象帝王那樣修筑規(guī)模如秦始皇陵或明十三陵一樣的大型陵墓,但他卻能在這塊被古人稱為“蠻荒之地”的嶺南一隅擁有這八十七畝的方寸之地,這是因為我國古代的帝王公候們都提倡厚葬,他們往往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修建規(guī)模巨大的陵墓以及用來供奉、祭祀、朝拜的
6、建筑,依據(jù)被封建歷朝統(tǒng)治者奉為國之經典的儒家學派觀點,人們應該“厚葬以明孝”而只有“孝宗”才能“忠君”,所以,喪葬隆重與否是孝與不孝、忠與不忠的重要標志。雖然莊簡王陵只屬于一位藩王,但是它的規(guī)模、它的各種建筑及附屬物的安排與布置,仍然嚴謹?shù)匾勒罩袊糯始医ㄖ牟季址绞?,依然令人矚目。按陵墓前“前陵后寢”的布局結構來看,莊簡王陵的盲陵就是外園、內園,后寢就是地宮,陵園由外及里,層層深入,其追求縱深效果和含蘊特色的東方建筑風格也恰恰體現(xiàn)了
7、我們民族的哲學思想和審美心理――一種追求端莊感、穩(wěn)重感,并孕千變萬化于其間的獨特心理。游覽王陵由外及里,首先是——1、左右朝房:在王陵主體建筑之外,有兩列分列于東西的閣房,它們均為單檐硬山式建筑,等級較低。它是祭祀時祭祀者沐浴更衣、備辦瓜果茶點之處。古時每逢一年中的清明、中元、冬至為三大祭之時,屆時,藩王自己必須親自首往陵園祭祖;而逢生日、忌辰、歲暮、正旦為四小祭之時,在這時,藩王就可以不必親自駕臨,只需由各陵守陵郎中自行祭之。中國導游
8、職業(yè)教育網“過橋去病”,過了此橋,病災盡除,各位是否想探足一試呢?玉帶橋歷經500年風雨,仍然靜臥安睡,它另有一個別名,叫金水橋。因為橋下的溪水由西北方流來,按易經八封方位,西北為乾方,屬金,而五行中金又能生水,所以這條由西北流來的溪水被稱為“金水”,北京故宮中的金水橋也得名于此因。此橋為重建的,但其中一塊橋欄板顏色泛紅,與眾不同。它是石橋初建時的遺物,看看誰能首先找到它。6、狴犴:這又是一位龍子:它在兄弟中排行老四,名叫狴犴。它性情好
9、斗好訟,好打抱不平,并專懲腐惡。在古代,高官貴人們出巡時,開路隊伍里會有差役打幾塊漆牌,牌上所繪之虎頭即為狴犴之像。請注意,狴犴長有豬鼻子,因為它要扮豬吃老虎。長得像虎卻要吃老虎,典型的專吃窩邊草!7、麒麟:中國古代傳說中有“四靈”,它們是龍、鳳、龜、麟。其中龍掌管調風順雨,鳳掌婚姻家庭、龜主壽命、麒麟主吉祥,也送貴子。據(jù)說麒麟是一種形似鹿,牛尾馬蹄,獨角,全身披鱗甲,不履生草不食活物的仁獸,也稱“四不象”,也許它最象鹿,故其名以鹿為傍
10、。在古代,官府衙閣被稱為“麒麟閣”,麒麟是送子送福的吉神。傳孔子出生時,有麒麟含玉出現(xiàn)在其家院中,故古人將貴子稱為“麟兒”。哪位團友想要貴子的,可拜麒麟。8、武士控馬:廣西多山,能適應這種地形的交通工具在幾百年前的明代,只有廣西德保出產的一種矮馬。矮馬成為了當年莊簡王等歷代靖江王們出巡游獵的代步工具。莊簡王為了在死后也能享受到在世之福,也為了表示他所管之地位于南方,便在陵園中安排了這樣一個石像,形為一個武士手執(zhí)韁繩,垂手立于一匹身形矮小
11、的矮馬身邊。據(jù)說這位武士便是王的女婿,只有用自家人牽馬,才是最安全的。難怪人們把皇與王的女婿叫“駙馬”。現(xiàn)在請大家猜猜這匹馬的名字――千里馬?不對;御馬?不對。它叫逍遙馬。9、大象:靖江王當年的封地包括兩廣、云貴以及老撾、越南北部的叢林地區(qū),在這里的熱帶、亞熱帶森林中,出沒著一種身體龐大、性格溫順的動物:大象。把大象的石像放在陵園里,這表明帝王們“廣有順民”,而且也從另一個方面表明王侯轄地之廣。如果仔細觀察莊簡王陵中的石像,你會發(fā)現(xiàn)它長
12、了一雙鳳眼,而且是雙眼皮,還有眉毛,大象已被擬人化了。這是因為古代禮制規(guī)定,父親死后,做兒子的要守靈三年,但作為王侯,他有國家大事,朝廷重機要他去處理,內外不能分身,故而刻了人像于此替其守陵,一只眼睛對外看護陵園,另一只眼睛看內,時刻守靈。此外,大象還寓意國泰民安,萬象更新。10、翁仲:這是外園中的最后一對石作儀仗。說起它的淵源,一直可以上溯到2000年以前的秦代。這個石像原名翁仲,他本是秦始皇時期的一位出色武將,姓阮,身材高大,武藝高
13、強,秦王朝建立之后,秦始皇派他鎮(zhèn)守臨洮,以防范匈奴。翁仲在臨洮曾多次打敗來犯的敵人,使匈奴人聞之喪膽。翁仲死后,秦始皇為了紀念他,鑄其銅像于咸陽宮的司馬門外,后來匈奴入侵,遠遠見到這尊銅像,猶以為生,懼而退,從而流傳下“銅像退兵”的典故。自秦開始就紛紛在陵前設置翁仲象,只不過銅像逐漸變成了石像?,F(xiàn)在,人們已習慣于把陵前所有的石人稱“翁仲”。11、棱恩門棱恩門形同三券陵門,也分三門,中間之門名為“神門”,當年莊簡王的棺槨便是從此門抬進陵去
14、的。請各位留意那鐵門上的一排排銅釘,大家可曾注意它的數(shù)目?對,銅釘排列為縱九橫七之數(shù)――在中國古代,數(shù)目使用的多寡也寓示著等級的高低。這里,橫七豎九便意味著門內主人身份是親王,那么皇帝又是多少呢?是橫九豎九。而郡王則應該是橫七豎七。在古代,縱九橫九表示“九九歸一,一統(tǒng)天下”,九作為從一到九的基數(shù)中最大的極數(shù),不但被古人們賦予了一層神秘而至尊的面具,而且也被中國歷代旁王們借用為權力、神力的象征,他們竭力把自己同天數(shù)之極“九”聯(lián)系在一起。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