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三會考知識點梳理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歷史必修三會考知識點歷史必修三會考知識點3.1.13.1.1諸子百家及其主要代表人物諸子百家及其主要代表人物A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老子,莊子;墨家:墨子;法家:韓非子3.1.23.1.2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及其歷史意義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及其歷史意義B形成: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法道墨等闡述批判各家。實質:學術交流,思想解放。意義: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fā)展史上的重要階段,

2、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fā)展的基礎。3.1.33.1.3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B孔子思想: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政;克己復禮;有教無類;戰(zhàn)國孟子:性善論;仁政;民貴君輕荀子:性惡論;仁義;君舟民水3.1.43.1.4漢朝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的史實漢朝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的史實B背景: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不再適應時代的需要,諸侯國勢力膨脹,土地兼并,匈奴威脅,因此,需要新的理論適應鞏固中央集權的需要。經過: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

3、儒術”;春秋大一統(tǒng);君權神授;天人感應;三綱五常實質:以思想的統(tǒng)一鞏固政治的統(tǒng)一作用:有利于鞏固中央集權;有利于國家統(tǒng)一;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思想,阻礙社會進步。3.1.53.1.5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和對儒學的發(fā)展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和對儒學的發(fā)展A程朱理學:程顥、程頤、朱熹。主張:理是萬物的本原。朱熹強調“存天理,滅人欲”。格物致知。陸王心學:陸九淵、王陽明。陸九淵主張:理是萬物本原,但里在內心,不在外界?!?/p>

4、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探究理的方法是反省內心。王守仁主張:理是萬物本原,里在心中;致良知——通過內心的反省,發(fā)揮內心固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為。3.1.63.1.6明清時期思想家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思想明清時期思想家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思想B李贄:(1)指責儒家經典是永恒不變的經典(2)否定孔子是天生的圣人黃宗羲:(1)反對君主專制,主張民主(2)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3)主張工商皆本

5、顧炎武:(1)反對君主專制,主張限制君主權力(2)經世致用著作:《天下郡國利病書》王夫之:(1)世界是物質的(2)物質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3)主觀認識來自于對客觀世界的考察3.2.13.2.1古代中國四大發(fā)明;中國科技發(fā)明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貢獻古代中國四大發(fā)明;中國科技發(fā)明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貢獻B造紙:西漢前期造紙術產生。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稱為“蔡侯紙”,造紙術的發(fā)明與改進,是書寫材料的革命。對世界文明的貢獻: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發(fā)展。印刷:①

6、隋唐出現雕版印刷術②北宋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是書寫過程的革新。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火藥:唐末用于軍事;宋廣泛使用對世界文明的貢獻:促進新航路開辟和對外擴張;軍事武器的進步;歐洲騎士階級的衰落指南針:戰(zhàn)國—司南北宋—指南針,用于航海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傳入西歐,促進地理大發(fā)現,推動歐洲資本主義代替封建制度。3.2.23.2.2古代中國的天文、數學、醫(yī)學和農學等科技成就古代中國的天文、數學、醫(yī)學和

7、農學等科技成就A天文學:戰(zhàn)國《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的星表東漢張衡發(fā)明了渾儀,元代郭守敬制成簡儀元代郭守敬《授時歷》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歷法數學:東漢《九章算術》記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運算方法,標志中國古代以計算為中心的數學體系的形成。醫(yī)學:西漢《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yī)理論的基礎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yī)臨床的理論基礎,被后世譽為“萬世寶典”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國古代藥物學的最高成就,“東方藥物學巨著”。農學:南北朝時賈思勰著《齊

8、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的最早、最完整、最系統(tǒng)的古代農業(yè)科學著作。3.2.33.2.3漢字、繪畫的起源和演變過程;中國書畫的基本特征漢字、繪畫的起源和演變過程;中國書畫的基本特征和發(fā)展脈絡和發(fā)展脈絡A3《庶民的勝利》等文章,在中國第一次舉起了社會主義大旗。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李大釗發(fā)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第一次較為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2、影響:①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和愛國運動的深入發(fā)展②中國出現了以

9、陳獨秀、毛澤東、周恩來等為代表的第一批馬克思主義者③以馬列主義為指導,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開展新民主主義革命。3.4.13.4.1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及其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推動作用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及其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推動作用C舊三民主義內容:“民族主義”即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隱含著反帝;“民權主義”即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民生主義”即核定天下地價。新三民主義內容:“民族主義”反對帝國主義,民族一律平等?!懊駲嘀髁x

10、”普遍民權?!懊裆髁x”節(jié)制資本,實行“耕者有其田”。推動作用:①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它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愿望,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發(fā)展。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政府,制定頒發(fā)了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②新三民主義是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是國民大革命的旗幟,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促成了國共第一次合作,

11、掀起國民革命運動高潮。3.4.23.4.2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及其對近現代中國的深遠影響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及其對近現代中國的深遠影響C1、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fā)展:(1)萌芽:國民革命時期。他撰寫《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闡明無產階級領導權思想、農民問題的重要地位和無產階級領導農民斗爭的極端重要性(2)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時期。(國共十年對峙)創(chuàng)造性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和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為中國

12、革命指明了方向,標志著毛澤東思想初步形成。(3)走向成熟:抗日戰(zhàn)爭時期。1940年,毛澤東發(fā)表《新民主主義論》,標志毛澤東思想的發(fā)展和成熟;1945年在中共七大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4)豐富發(fā)展:解放戰(zhàn)爭、社會主義改造、建設時期。新中國成立后,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中國八大提出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2、基本特點:①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②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③思

13、想精髓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3、影響:①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勝利的理論武器。②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③是社會主義中國立國建國的思想基礎,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淵源和指導,是民族復興的精神支柱。3.4.33.4.3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B1、主要內容: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開,系統(tǒng)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確定黨

14、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中國共產黨“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2、意義:①回答了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指明了方向。②鄧小平理論為我們堅持社會主義基本路線提供了理論武器。③鄧小平理論形成了新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體系。3.4.43.4.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內容及其對加強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的重要指導意義“三個代表

15、”重要思想的基本內容及其對加強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的重要指導意義B1、基本內容: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對黨的建設的指導意義:①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勝利的根本要求。②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原則,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黨的問題。3、對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的指導意義:①“三個代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