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1教師資格考試復習資料 教師資格考試復習資料1.當人們對客觀事物作出判斷時,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內部的參照,不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和干 擾,這種人屬于( )。 A.場依存型 B.場獨立型 C.沉思型 D.輻合型2.下大雨的時候,小王被雨淋到,他迅速跑回家,發(fā)現自己并沒有淋得很濕,以后,每當下雨 小王都跑得很快,這是( )。 A.條件反射 B.逃避條件作用 C.回避條件作用 D.頓悟 3.韋納認為,學習動機中“穩(wěn)定的內部因素
2、”是指( )。 A.努力 B.能力 C.任務難度 D.運氣4.“那個人長什么樣我不記得了,但是在見面時我能認得出來”,這種能力屬于( )。A.回憶 B.再認 C.想象 D.聯(lián)想5.卓別林每天從事擰螺絲的工作,時間久了后,他學習別的操作都很不麻利,這種現象是因( ) 的作用導致的。 A.橫向遷移 B.縱向遷移 C.正遷移 D.負遷移6.下面屬于斷續(xù)性操作技能的是( )。 A.游泳
3、 B.滑雪 C.開車 D.射箭7.布魯納認為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的最好方法是( )A.建構法 B.發(fā)現法 C.頓悟法 D.接受8.教學工作在整個學校教育體系中居于( )。 A.主導地位 B.中心地位 C.一般地位 D.次要地位9.以下比較準確地體現了啟發(fā)性教學原則的是( )。A.學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溫故知新 D.開而弗達10.以下( )學習動機屬于內部動機。A.“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B.“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
4、金屋”C.讀書是一種樂趣 D“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BBBBD DBBDC1.下面( )是徒手型操作技能。A.芭蕾舞 B.騎自行車 C.擊劍 D.溜冰2.“認知地圖”的概念是由( )提出來的。A.皮亞杰 B.考夫卡 C.班杜拉 D.托爾曼3.加涅認為學習的最初階段是( )。A.習得階段 B.領會階段 C.保持階段 D.動機階段4.社會建構主義的代表人物是(
5、 )。A.斯特菲 B.馮.格拉塞斯菲爾德 C.鮑爾斯菲爾德 D.維果斯基5.要使信息從短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必須經過( )。A.編碼 B.檢索 C.復述 D.提取6.把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分為“高成就動機”和“避免失敗”的理論是( )。A.自我價值理論 B.期望一價值理論 C.成敗歸因理論 D.自我效能感理論7.在研究前人成果及結合實踐基礎上提出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階段說的是( )。A.潘菽 B.加里
6、培林 C.瑟斯頓 D.馮忠良8.教育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是( )。A.華生 B.桑代克 C.布魯納 D.加涅 9.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 )提出了“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A.烏申斯基 B.贊科夫 C.維果斯基 D.柯爾伯格10.運用“道德兩難”故事研究出道德發(fā)展階段論的心理學家是( )。A.德國的赫爾巴特 B.美國的埃里克森 C.美國的柯爾伯格 D.德國的柯爾伯格ADDDC BDBCC1.“
7、活到老學到老”是現代教育( )特點的要求。A.大眾性 B.公平性 C.終身性 D.未來性2.教育是年輕一代成長和社會延續(xù)與發(fā)展不可缺少的條件,為一切社會所必需,與人類社會共 始終。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具有( )。A.生物性 B.永恒性 C.歷史性 D.階級性3.道德和品德的區(qū)別是( )。A.道德是社會現象,品德是個體現象 B.品德是社會現象,道德足個體現象C.道德是自然現象,品德是生物現象 D.道德是生物現象,品德是自然現
8、象4.“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這體現了( )。A.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相結合原則 B.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C.正面引導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 D.“平行教育”原則5.1924 年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6.根據柯爾伯格的理論,兒童道德發(fā)展的“好孩子取向”階段屬于( )。A.前習俗水平 B.習俗水平
9、 C.后習俗水平 D.好孩子水平7.原本乘坐巴士會暈車的人,后來乘船、乘火車等也有類似的反應,這是( )。A.條件反射的消退 B.條件反射的泛化C.條件反射的分化 D.條件反射的習得8.古時候對“戴罪立功”的犯人一般會“從輕發(fā)落,這種“從輕發(fā)落”是( )。A.消退 B.懲罰 C.強化 D.分化9.根據韋納的歸因理論,如果學生把成功歸因為自己的能力,學生會感到( )。A.驚喜和感激 B.滿意和自豪
10、 C.內疚和無助 D.學習沒有積極性 10.程序性知識的運用是指( )。中公教育提供A.解決“是什么”的問題 B.解決“怎么辦”的問題C.解決“怎么樣”的問題 D.以上都對CBAAD BBCBB1.包括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在內的古代教育的顯著特點是( )。A.原始性 B.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 C.階級性、等級性 D.普及性2.斯巴達的教育重視( )。A.智力訓練 B.軍事體育訓練 C
11、.藝術訓練 D.文法修辭訓練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說明教師的工作具有( )的特點。A.教育性 B.長期性 C.示范性 D.創(chuàng)造性 4.我國頒布的第一個近代學制是( )。中公教育提供33A.游泳 B.田徑 C.武術 D.球類7.素質教育是以( )為重點的教育。A.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實踐能力 B.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操作能力C.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D.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8.在
12、教育中,( )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聯(lián)系互動的紐帶,是開展教育活動的內容和方式。A.教育內容 B.教育活動 C.教育方法 D.教育中介系統(tǒng)9.“時間就是生命”這一命題所表達的觀念,在知識分類體系中屬于( )。A.陳述性知識 B.程序性知識 C.策略性知識 D.條件性知識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所強調的影響學習的因素是 ( )。A.知識和興趣 B.興趣和
13、努力 C.興趣和情感 D.情感和努力CAAAB BDDAC1.學校教育一般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三個要素。A.教學方法 B.教學手段 C.教育影響 D.教育內容2.我國的孔子的“六經”以及古希臘智者派所建立的“三藝”課程屬于( )。A.學科課程 B.綜合課程 C.活動課程 D.核心課程 3.我國南北朝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劉晝認為:“若心不在學而強諷誦,雖入于耳而不諦于心。” 這句話道出了學習過程中( )的重
14、要性。中公教育提供A.志向遠大 B.注意集中 C.興趣穩(wěn)定 D.意志堅強4.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以及蘇格拉發(fā)的“產婆術”體現了( )教學原則。A.啟發(fā)式 B.循序漸進 C.因材施教 D.以人為本5.主張通過強化或模仿來形成、改變學生的學習行為,這是( )心理學的學習理論。A.行為主義 B.認知主義 C.人本主義 D.建構主義6.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蘇聯(lián)教育理論著作是( )。A.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 B.凱洛夫的《教育
15、學》 C.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 D.加里寧的《論共產主義教育》7.下列關于小學生身份和法律地位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小學生是正在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B.小學生是國家和社會未成年的公民C.小學生是擁有受教育權和人身權的未成年公民 D.小學生是人格尊嚴尚未成熟的未成年公民8.被視為“現代課程理論的奠基石”的是( )。A.博比特的《課程》 B.泰勒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C.杜威的《兒童與課程》 D.赫爾巴特的
16、《課程原理》9.根據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規(guī)則解決問題,這種思維叫( )。A.輻合思維 B.散發(fā)思維 C.形象思維 D.邏輯思維10.“教育即學會關心?!边@是( )理論的道德教育觀。A.認知發(fā)展 B.發(fā)散思維 C.體諒關心 D.社會學習CABAA BDBAC1.學校德育內容的核心是(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法制教育2.“性也者,與生俱生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導
17、而上下也;下焉者,惡焉而已矣”體現的是( )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A.教育 B.遺傳 C.環(huán)境 D.活動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首要基本特征是( )。A.實踐性 B.多樣性 C.綜合性 D.獨特性4.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fā),以學生的活動經驗為中心設置的課程屬于( )。A.校本課程 B.研究型課程 C.拓展型課程 D.活動課程5.“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边@一思想出自( )。A.陶行知 B.胡適 C.陳鶴琴 D.梁啟超 6.下列不屬于發(fā)
18、現法特征的是( )。中公教育提供A.強調學習過程 B.強調直覺思維 C.強調內在動機 D.強調考核評價7.下列不屬于認知策略的是( )A.復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元認知策略 D.組織策略8.世界上第一心理學實驗室是( )建立的。A.馮特 B.霍爾 C.高爾頓 D.艾賓浩斯9.發(fā)生認識的奠基者是( )。A.華生 B.巴普洛夫 C.斯金納 D.皮亞杰10.“學為文士”是( )的教育目標。A.古希臘 B.古羅馬 C.古印度 D.古埃及C
19、BADC DCADD1.個體遇到挫折時,表現出與年齡,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為,這種心理防御機制稱為( )。A.否認 B.壓抑 C.轉移 D.退行2.《愛彌兒》是一部世界文學名著,又是一部教育經典名著,其作者是( )。A.盧梭 B.洛克 C.夸美紐斯 D.杜威3.“活到老,學到老”反應了學習具有( )。A. 未知性 B.終身性 C.大眾性 D.長期性4.盲人的聽覺比一般人的敏感很多,這說明個體的身心發(fā)展具有( )。A.個別差異性 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