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內層含槽Al/Al疊層材料,是基于三明治泡沫金屬夾芯板材的結構設計的一種具有空間結構的疊層材料,即擁有三明治泡沫金屬夾芯板材的阻尼、輕量、隔音等性能,又具有優(yōu)良的界面結合強度和材料力學性能,還具有冷卻、布線等內層槽孔獨有的功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文采用有限元模擬法研究了Al/Al疊層材料的內層槽孔及結合界面的變形行為。并通過正交實驗研究了軋制壓下量、軋制溫度、銅管厚度、銅管外徑/鋁板厚度和內部填充物粒徑對槽孔尺寸的影響,
2、并對工藝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另外,還探討了內層含槽Al/Al疊層材料的結合強度和拉伸性能的冷熱軋對比及其影響因素。研究表明:
Al/Al疊層材料內層的槽孔有效高度隨軋制壓下量的減小,軋制溫度的升高,銅管壁厚的減薄和銅管外徑/鋁板厚度的比值的提高而增加。由于槽孔的存在,內層含槽Al/Al疊層材料在軋制過程中會存在三個不同的變形區(qū)域:中間變形區(qū)、槽孔變形區(qū)、邊緣變形區(qū)。槽孔在變形過程中,內側要先外側,且其變形的程度更劇烈。
內
3、層含槽疊層板材的復合界面應變小于不含槽疊層板材,且其應變分布更不均勻。另外,熱軋復合的Al/Al界面應變要遠高于冷軋復合的Al/Al界面,且熱軋應變分布的不均勻性要高于冷軋復合。復合界面應變的大小及其分布情況也導致了含槽板與不含槽板臨界壓下量之間的差異。實驗表明,熱軋法制備的內層含槽疊層復合材料所需的臨界壓下量在40%左右,冷軋板的臨界壓下量則在50%左右,均高于不含槽疊層復合材料的臨界壓下量,與有限元模擬的應變分布情況相吻合。
4、 相比冷軋內層含槽疊層板,熱軋疊層板可以獲得更高的結合強度(近90MPa),通過對顯微界面的觀察也發(fā)現(xiàn),冷軋結合界面的復合作用主要是機械嚙合,而熱軋結合界面的主要作用的是冶金結合。冷軋復合獲得的內層含槽疊層板的結合強度受軋制壓下量影響較大,兩者之間呈線性關系;而熱軋復合獲得的結合強度受軋制溫度影響較大。通過實驗方案的優(yōu)化,獲得最優(yōu)復合界面結合強度的軋制溫度和軋制壓下量分別為450℃和55%。
熱軋復合法制備的內層含槽疊層板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Al-Mg-Al疊層復合材料軋制復合工藝研究.pdf
- 仿貝殼珍珠層結構疊層Al-Al2O3復合材料制備及性能測試.pdf
- Al-Al基復合材料半固態(tài)模鍛連接成形研究.pdf
- 熱噴涂制備Al-Al2O3疊層結構及其性能研究.pdf
- 軋制Al--3Fe合金組織及性能研究.pdf
- Al2O3-復合材料多疊層材料的力學性能研究.pdf
- Al箔增強Mg-Li基疊層復合材料制備與性能研究.pdf
- AL1050-AZ31-AL1050軋制復合生產工藝的研究.pdf
- Ti-Al(N)微疊層材料的制備與表征.pdf
- SiC-Al2O3-Al復合材料的制備工藝及性能研究.pdf
- 鋁鎂疊層復合材料力學性能計算與軋制復合工藝.pdf
- Al2O3-Al-Si系材料的燒結及性能研究.pdf
- Al-Ni和Al-Ti納米含能薄膜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pdf
- SiCp-Al復合材料的制備工藝及性能研究.pdf
- 復合軋制工藝對Al-Mg復合板冶金結合層成分、組織和性能的影響.pdf
- 復合軋制及累積疊軋Mg-Li-Al復合板的顯微組織與力學性能.pdf
- Al-Cu-Mg-Ag-Ti軋制復合界面及Al-Cu-Mg-Ag合金攪拌摩擦焊工藝研究.pdf
- Al-Ni疊層箔的EBPVD制備與表征.pdf
- Al-CuO納米線復合含能材料的制備表征及性能研究.pdf
- Al2O3-TiC微疊層復合陶瓷刀具的研制及切削性能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