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蘆醇分子印跡復合膜及其電化學傳感器的制備與選擇性能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分子印跡技術和膜分離技術相結合制成的分子印跡聚合物膜,兼具分子印跡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的特點。與普通分離膜相比,具有對特定分子選擇性高的特點,與傳統(tǒng)印跡聚合物相比,具有無需粉碎研磨過程、印跡孔穴保留率高、分子識別性能強的特點,是功能化分離膜的研究熱點。而電化學傳感器具有設計制造簡單、靈敏度高、價格低廉、容易微型化等優(yōu)點,將分子印跡聚合物用作識別元件構建新一代的電化學傳感器敏感元件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研究,并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本論文的目

2、的在于將分子印跡這種新型的親和分離技術應用于天然產(chǎn)物活性成分分離純化和分析檢測,成功制備了白藜蘆醇分子印跡復合膜和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具體工作如下: 1.采用反式白藜蘆醇為模板分子,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濾膜為支撐膜,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為交聯(lián)劑,用熱引發(fā)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備了白藜蘆醇的分子印跡復合膜。研究了分子印跡膜對白藜蘆醇及其結構類似物2-萘酚、白藜蘆醇甙和雙酚A的結合和透過選擇性,并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對膜

3、形貌進行了觀察。結果表明,印跡復合膜對模板分子白藜蘆醇的吸附量遠遠大于其它結構類似物,其飽和吸附量達1.72μmol/g,為非印跡膜的3倍。滲透選擇性實驗結果表明尺寸比模板分子小的2-萘酚最先透過,與尺寸接近或大于模板分子的雙酚A或白藜蘆醇甙相比,白藜蘆醇分子優(yōu)先透過。模板分子在印跡膜上的透過量大于非印跡膜。 2.以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銦錫氧化物(ITO)為電極,結合分子印跡技術和基于白藜蘆醇不可逆氧化還原反應的性質(zhì),制備了白藜蘆醇

4、的電化學傳感器??紤]到聚合物在電極上的穩(wěn)定性,我們通過化學鍵合作用及自由基共聚反應將分子印跡聚合物涂漬到ITO電極表面,防止了聚合物的脫落。采用微分脈沖伏安法(DPV)在緩沖溶液中洗脫模板分子白藜蘆醇,得到白藜蘆醇的分子印跡復合膜自組裝電極,可對混合物中的白藜蘆醇進行快速檢測和分析。微分脈沖伏安法結果表明,當白藜蘆醇濃度在2.0×10-6到2.0×10-5 mol/L范圍內(nèi),相對電流變化和濃度呈現(xiàn)出線性關系,檢測下限為0.8μmol/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