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經驗對面孔身份與表情識別的影響.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以往的面孔識別訓練中(Hussain。Sekuler&Bennett,2009;Chiller-Glaus.,2009;Dolzycka et al.,2014),訓練方法涉及到對正立和倒立面孔、面孔前視圖和不同角度視圖的學習和辨別,還有對肖像畫課程的學習,這些訓練方法可能開啟了被試對面孔結構特征信息的空間關系加工能力。陳杰(2012)的研究表明音樂訓練有助于面孔識別,作者認為五線譜上蘊含著豐富的空間關系信息,長期的音樂訓練在鍛煉音樂專

2、家驚人的五線譜識別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空間關系加工能力或者整體加工的能力,這可能也會促進對面孔的識別。面孔的識別依賴于五官之間的空間關系(張宇,游旭群,2008)。
  繪畫與面孔識別都是一種視覺加工,兩者都與空間關系加工能力緊密關聯,兩者的共同特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繪畫涉及線條、色彩、造型和構圖的使用,這一過程蘊含著豐富的空間關系信息。經過長期的繪畫訓練,個體將擁有更好的空間關系加工能力,而空間關系加工能力也可以預測繪

3、畫水平。面孔加工是一種構形加工,面孔的空間布局關系,以及面孔各器官之間的空間距離關系,在面孔識別中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繪畫訓練在提高空間關系加工能力的同時,可能也會促進對面孔的識別。其次,面孔加工的腦區(qū)主要位于大腦顳葉梭狀回,而專家化的視覺經驗會引起梭狀回面孔加工腦區(qū)功能性變化。因此,長期繪畫訓練對廣泛大腦皮層的可塑性影響,可能也會影響到面孔識別相關區(qū)域的結構或功能的變化,從而影響面孔識別能力。繪畫作為美育的重要途徑,能培養(yǎng)個體

4、的空間關系加工能力,這是否會影響對面孔的識別值得探討。
  在本研究中,我們結合繪畫認知與面孔識別兩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繪畫經驗促進面孔身份與表情識別的假設,通過層層遞進的五個研究,檢驗繪畫經驗對面孔身份與表情識別的促進效應,并初步探索了其內在的加工基礎,得出空間關系加工能力可能是面孔識別的核心關鍵。
  研究一通過心理旋轉任務考察了繪畫經驗豐富的美術專業(yè)被試和繪畫經驗貧乏的非美術專業(yè)被試的空間關系加工能力,記錄了兩者在心理旋

5、轉任務中的正確率和反應時。結果發(fā)現繪畫經驗豐富的美術專業(yè)被試心理旋轉任務的正確率顯著高于繪畫經驗貧乏的非美術專業(yè)被試(t=2.190。p=0.032。d=0.570)。在反應時上,兩者沒有顯著差異。
  研究二采用視覺匹配任務考察了繪畫經驗豐富的美術專業(yè)被試和繪畫經驗貧乏的非美術專業(yè)被試在加工面孔、音符、動物簡筆畫的正確率和反應時。結果發(fā)現繪畫經驗豐富的美術專業(yè)被試對面孔、音符和動物簡筆畫識別的正確率顯著高于繪畫經驗貧乏的非美術專

6、業(yè)被試[F(1,58)=5.578。p=0.022,η2p=0.088],但在反應時上,兩者沒有顯著差異。
  即便如此,對面孔和動物簡筆畫加工的難度顯著小于音符加工的難度,因此,對面孔圖片的加工反應時之所以在兩組被試間沒有顯著差異,可能是因為任務難度太小,出現天花板效應導致的。因此,在研究三中,提高了任務的難度,將中性表情面孔替換成六種基本的表情面孔,進一步考察繪畫經驗對面孔表情識別的促進作用。結果發(fā)現,繪畫經驗豐富的美術專業(yè)被

7、試和繪畫經驗貧乏的非美術專業(yè)被試對面孔表情識別的正確率和反應時不存在顯著差異。
  研究四對研究二的實驗范式進行了改進,控制了視覺工作記憶對實驗效應的影響。把學習圖片和測試圖片同時呈現,在排除視覺工作記憶影響的情況下考察繪畫經驗對面孔身份識別的促進作用。研究結果與研究二一致,繪畫經驗豐富的美術專業(yè)被試對面孔身份、音符、動物輪廓、椅子的識別正確率都顯著高于繪畫經驗貧乏的非美術專業(yè)被試[F(1,59)=9.371。p=0.003,η2

8、p=0.137],在反應時上,兩者沒有顯著差異。這個證據有力的反映了繪畫經驗對面孔身份識別的促進效應。
  排除了視覺工作記憶對視覺匹配任務的影響,在對面孔表情識別的研究五中,結果發(fā)現繪畫經驗豐富的美術專業(yè)被試對面孔表情識別的正確率顯著高于繪畫經驗貧乏的非美術專業(yè)被試(t=2.271,p=0.027。d=0.596),但在反應時上,兩者沒有顯著差異。繪畫經驗豐富的美術專業(yè)被試表現出面孔表情的識別優(yōu)勢。也就是說,對于面孔表情的記憶存

9、在難度,當不需要進行記憶時,純粹的空間關系加工過程中,繪畫經驗豐富的美術專業(yè)被試的空間關系加工能力優(yōu)勢得以顯現。
  綜上所述,本研究考察了繪畫經驗對面孔身份與表情識別的促進作用,同時通過相關分析,也初步確定了繪畫經驗中空間關系加工能力對面孔身份與表情識別促進效應的重要作用。本研究論證了繪畫作為美育培養(yǎng)途徑的重要功能,繪畫可以促進空間關系加工能力、整體加工能力的發(fā)展,同時積累了豐富的視覺經驗,為個體的多元化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本研究具

10、有重要的理論及實際意義:(1)進一步加深我們對繪畫功效的了解,為當前的繪畫教育提供科學依據;(2)豐富面孔識別領域的研究,加深我們對面孔識別內部機制的理解;(3)從大腦可塑性角度,為繪畫對大腦潛能的開發(fā)以及面孔識別障礙等視覺疾病的治療與康復提供新的思考和途徑。
  研究結果表明:第一,繪畫經驗促進空間關系加工能力的提高;第二,繪畫經驗促進面孔身份的識別,還促進了蘊含空間關系的其它一般視覺客體(包括音符、動物簡筆畫、動物輪廓、椅子)

11、的識別;第三,排除了視覺工作記憶的影響,繪畫經驗促進面孔表情的識別。也就是說,當不需要進行記憶時,在純粹的空間關系加工過程中,繪畫經驗豐富的美術專業(yè)被試的空間關系加工能力優(yōu)勢得以顯現。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在于:第一,對美育心理現象及其心理規(guī)律的研究大多屬于經驗的論證而缺乏科學的實驗。繪畫練習會形成知覺的差異,但這是出于經驗的論證,沒有進行過實證研究。若能通過實驗論證這一經驗的正確性,揭示其內在邏輯規(guī)律,將其關鍵要點遷移到日常的觀察練

12、習,將會給受訓者提供很多方便。
  第二,繪畫經驗影響空間關系加工能力的發(fā)展,但以往的研究并沒有進行實證探討,多屬于經驗的論證。文章通過實證研究探討:繪畫經驗是否影響空間關系加工水平的發(fā)展。
  第三,盡管已有研究說明了空間關系加工能力和面孔識別緊密相關(DeGutis et al.,2007;Grüter。Grüter&Carbon,2008;Russell et al.,2009),但直接證明兩者關系的實證研究還比較缺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