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心血管系統(tǒng)-解剖,尚健慧,2,循環(huán)系統(tǒng),血液循環(huán)淋巴循環(huán),心動脈毛細血管靜脈,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組織,血液在其中循環(huán),淋巴液沿淋巴管道向心流動,,,,第一節(jié) 概述,3,心血管系統(tǒng),心動脈毛細血管靜脈,,體循環(huán),肺循環(huán),4,血液循環(huán)的功能,輸送: 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 組織 新陳代謝 代謝產(chǎn)物(CO2、尿素)
2、肺、腎和皮膚 運輸激素 靶器官、細胞 維持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其他,,,,5,淋巴循環(huán)的組成與功能,淋巴管淋巴器官淋巴組織,,6,淋巴循環(huán)的功能,回收蛋白質脂肪吸收的主要途徑防御,7,一、心的位置和外形,第二節(jié) 心,中縱隔內,心尖搏動,左側第五肋間隙鎖骨中線內側1~2cm,8,圓錐形一尖:心尖一底:心底兩面:胸肋面 膈面三緣:左緣
3、 右緣 下緣四溝:冠狀溝 前室間溝 后室間溝 房間溝,9,圓錐形一尖:心尖一底:心底兩面:胸肋面 膈面三緣:左緣 右緣 下緣四溝:冠狀溝 前室間溝 后室間溝 房間溝,10,(一)右心房,右心房可分
4、前、后二部。 前部 固有心房 右心耳、右房室口后部 腔靜脈竇 上腔靜脈口、下腔靜脈口、冠狀竇口兩者外以界溝、腔內以界嵴為界界溝:位于上下腔靜脈口前緣間界嵴:與界溝對應的腔內縱行肌隆起,橫部起自上腔靜脈口前內方的房間隔,橫行向外至上腔靜脈口前外側面,移行于界嵴垂直部,后者與下腔靜脈瓣相連續(xù),11,(一)右心房,房間隔:較薄,卵圓窩處最??;卵圓窩:房間隔右側面中下部一卵圓形凹
5、陷,是胚胎期卵圓孔閉合后的遺跡,此處薄弱,是房間隔缺損的好發(fā)部位,也是從右心房進入左心房心導管穿刺的理想部位;主動脈隆凸:房間隔前上部的右心房內側壁,由主動脈竇向右心房突起形成,為心導管術的重要標志;Koch 三角:冠狀竇口前內緣、三尖瓣隔側尖附著緣、Todaro腱之間的三角區(qū);其前部心內膜深面為房室結,其尖對著膜性室間隔;Todaro腱:為下腔靜脈口前方心內膜下的一個腱性結構,向前經(jīng)房間隔附著于中心纖維體(右纖維三角),向后與下
6、腔靜脈瓣相延續(xù);,12,(一)右心房,13,(二)右心室,室上嵴:室壁上的弓形隆起,位于右房室口與肺動脈口之間。以室上嵴為界,可將右心室分為右下方的流入道(竇部)和左上方的流出道(漏斗部)兩部分,14,右室流入道,又稱固有心腔(竇部)室壁有許多縱橫交錯的肌性隆起,稱為肉柱;基部附著于室壁,尖端突入心室腔的錐體形肌隆起稱為乳頭?。ㄇ?、后、隔側3群乳頭?。?;前乳頭肌根部有1條肌束橫過室腔至室間隔的下部稱隔緣肉柱(節(jié)制索),形成右室
7、流入道的下界,有防止心室過度擴張的功能。右束支及供應前乳頭肌的血管可通過隔緣肉柱達前乳頭肌,在右心室手術時,要防止損傷隔緣肉柱,以免發(fā)生右束支傳導阻滯;右室流入道入口為右房室口,其周圍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的三尖瓣環(huán)圍繞,三尖瓣基底部附著于該環(huán)上,瓣膜游離緣垂入室腔;三尖瓣:前尖、后尖、隔側尖;三尖瓣復合體:三尖瓣環(huán)、三尖瓣、腱索、乳頭肌組成;,15,右室流出道,又稱動脈圓錐、漏斗部,位于右心室前上方;內壁光滑無肉柱,呈圓錐狀,上端
8、借肺動脈口通肺動脈干;肺動脈瓣下界為室上嵴,前壁為右心室前壁,內側壁為室間隔;,16,,,,,,,,,,,,,主動脈,上腔靜脈,右心耳,腱索,下腔靜脈,乳頭肌,肺動脈干,肺動脈瓣,前室間溝,左心室,隔緣肉柱,肉柱,,室上嵴,,,前尖,后尖,,隔側尖,17,左心耳左心房竇:固有心房,肺靜脈(左上、左下、右上、右 下)流入;四入口: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肺靜脈口;一出口:左房室
9、口;,(三)左心房,18,,,,,,,,,,,,,,主動脈,肺動脈干,主動脈瓣,室間隔膜部,室間隔肌部,乳頭肌,左心耳,被剪去的二尖瓣,肺靜脈,固有心房,冠狀竇,下腔靜脈,19,(四)左心室,被二尖瓣前尖分為左后方的左室流入道和右前方的左室流出道;左室流入道:左心室竇部;入口為左房室口,口周的致密結締組織環(huán)-二尖瓣環(huán);二尖瓣復合體:二尖瓣環(huán)、二尖瓣、腱索、乳頭??;左室流出道:主動脈前庭、主動脈圓錐、主動脈下竇;主動脈口、主動脈
10、瓣-半月瓣(右、左、后、);主動脈竇:半月瓣與主動脈壁之間的間隙(左、右、后);,20,(四)左心室,,,,,,,,,,,,,,,,,,主動脈弓,肺動脈干,左心耳,前尖,后尖,,二尖瓣,,,后乳頭肌,腱索,前乳頭肌,左右肺動脈,肺靜脈(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左心房(固有心房),冠狀竇,下腔靜脈,21,,,,,,,,,,,,,,主動脈,肺動脈干,主動脈瓣,室間隔膜部,室間隔肌部,乳頭肌,左心耳,被剪去的二尖瓣,肺靜脈,固有心房
11、,冠狀靜脈,下腔靜脈,22,三、心纖維性支架:包括左、右纖維三角、4個瓣纖維環(huán)、圓錐韌帶、室間隔膜部和瓣膜間隔等,右纖維三角(中心纖維體):位于二尖瓣環(huán)、三尖瓣環(huán)、主動脈后瓣環(huán)間;下附著于室間隔肌部,前與室間隔膜部相延續(xù),后發(fā)出一結締組織束(Todaro腱);房室束穿過中心纖維體的右上面,行向下,在室間隔膜部和肌部交界處離開中心纖維體;,左纖維三角:位于主動脈左瓣環(huán)、二尖瓣環(huán)之間,二尖瓣前外連合之前;前與主動脈左瓣環(huán)相連,向后發(fā)出纖
12、維帶,與右纖維三角發(fā)出的纖維帶共同形成二尖瓣環(huán),外側與LCX相鄰近,是二尖瓣手術的重要標志,也是易于損傷冠脈的部位;,23,瓣膜間隔:主動脈左瓣、后瓣之間的三角形致密結締組織板,向下與二尖瓣前瓣相連續(xù),向左延伸連接左纖維三角,向右與右纖維三角相連;,二、三尖瓣環(huán)、主動脈瓣環(huán)彼此靠近,肺動脈瓣位于較高平面借圓錐韌帶(又稱漏斗腱)與主動脈瓣環(huán)相連;,,,,,,,,,瓣膜間隔,LM,右纖維三角:位于二、三、主動脈后瓣環(huán)間;下附著于
13、室間隔肌部,前與室間隔膜部相延續(xù),后發(fā)出Todaro腱,房室束穿過中心纖維體的右上面,行向下,在室間隔膜部和肌部交界處離開中心纖維體,左纖維三角:位于主動脈左瓣環(huán)、二尖瓣環(huán)之間,二尖瓣前外連合之前;前與主動脈左瓣環(huán)相連,向后發(fā)出纖維帶,與右纖維三角發(fā)出的纖維帶共同形成二尖瓣環(huán),外側與LCX相鄰近,,,LCX,,RCA,24,25,心內膜:為被覆于心腔內面的一層滑潤的膜,由內皮和內皮下層構成。內皮與大血管的內皮相延續(xù),心瓣膜
14、由心內膜向心腔折疊而成;內皮下層由結締組織構成,外層較厚,靠近心肌層,又稱心內膜下層,為較疏松的結締組織,含小血管、淋巴管、神經(jīng)、心傳導系分支。,(四)心壁:心內膜、心肌層、心外膜組成,分別與血管的三層結構對應。,心肌層: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兩者附著于心纖維骨架,被其分開而不延續(xù);心肌層由心肌纖維和心肌間質組成,新近間質包括心肌膠原纖維、彈性纖維、血管、淋巴管、神經(jīng)纖維及一些非心肌細胞成分等,充填于心肌纖維之間;心房肌具有分泌
15、心鈉素的功能;,心外膜:包裹在心肌的表面;,26,(五)心間隔:房間隔、室間隔、房室隔,房間隔:前與升主動脈后面相適應,后緣鄰近心表面的后房間溝;右側面中下 部有卵圓窩,為房間隔最薄弱處;,室間隔:中部凸向右心室,凹向左心室,分為肌部和膜部; 肌部:左側面心內膜深面有左束支及其分支通過,右側有右束支及 分支通過;
16、 膜部:位于心房與心室交界部位,上界為主動脈右瓣和后瓣下緣, 前緣和下緣為室間隔肌部,后緣為右心房壁; 膜部右側面有三尖瓣隔側尖附著,由此將膜部分為后上部和 前下部;后
17、上部位于右心房與左心室之間,稱為房室部,而 前下部位于左、右心室之間稱為室間部;室間部范圍甚小, 位于室上嵴下方,其后上方以三尖瓣隔側尖附著緣與房室隔 相鄰;下方是肌性室間隔的嵴,前方為漏斗部肌肉,室間隔缺 損多發(fā)生于此部(室間部)。,房室隔
18、:為房間隔、室間隔的過度、重疊區(qū)域; 上界為二尖瓣環(huán),下界為三尖瓣隔側尖附著緣;前界右側為室上嵴, 左側為主動脈右瓣環(huán);后界為冠狀竇口至隔側尖的垂線; 房室隔前部的膜部后下緣處主要有房室束,與隔側瓣尖附著緣相交叉; 在前部后端中心纖維體的右側有房室結;,27,心間隔,房間隔室間隔 肌部 膜部
19、房室隔,28,三、心傳導系,心肌細胞:普通心肌細胞和特殊心肌細胞。前者構成心房壁和心室壁的主要部分,主要功能是收縮;后者具有自律性和傳導性,主要功能是產(chǎn)生和傳導興奮,控制心的節(jié)律性活動;心傳導系由特殊心肌細胞構成,包括竇房結、結間束、房室交界區(qū)、房室束、左右束支和Purkinje纖維網(wǎng),29,(一)竇房結,右心房與上腔靜脈交界處。竇房結內的細胞主要有起搏細胞(P)和過度細胞(T),還有豐富的膠原纖維,形成網(wǎng)狀結構
20、;,自律性高,60~100次/分心臟的起搏點。,30,(二)結間束,前結間束:竇房結頭端發(fā)出左行,至房間隔上緣分為兩束,一束左行分布于左房前壁,稱上房間束(Bachmann束),另一束下行經(jīng)卵圓窩前方的房間隔,下降至房室結的上緣;中結間束:竇房結右上緣發(fā)出,向右、向后繞上腔靜脈后進入房間隔,經(jīng)卵圓窩前緣,下降至房室結上緣,即Wenchebach束;后結間束:竇房結下端發(fā)出,在界嵴內下行,然后轉向下內,經(jīng)下腔靜脈瓣,越冠狀竇口上
21、方至房室結的后緣;行程中發(fā)出纖維至右房壁。Thorel束。,31,,位于房室隔內,范圍基本與Koch三角一致。,(三)房室交界區(qū):房室結區(qū),由房室結、房室結的心房擴展部和房室束近側部組成,各部之間無截然分界;,房室延擱,使房室依次收縮,是最重要的次級起搏點,許多復雜的心律失常在此區(qū)發(fā)生;,房區(qū)、結區(qū)、束區(qū),房室結位于Koch三角的尖端,,中心纖維體,32,房室結功能特點:,2)傳導慢,0.2米/秒,產(chǎn)生房室延擱。,1)自律性較低,
22、40次/分左右,為異位起搏點。,33,,(四)房室束及左、右束支:,房室束:His束,起自房室結前段,穿中心纖維體,行于室間隔肌部與中心纖維體之間,向前下行于室間隔膜部的后下緣,陸續(xù)發(fā)出左右束支;,右束支:發(fā)出分支較晚,主干為圓索狀且較長,故易受局部病灶影響發(fā)生阻滯;,34,于室間隔肌部上、中1/3交界水平分為前、后、間隔組;,左束支,Purkinje纖維網(wǎng),由左右束支分支在心內膜下交織而成,35,四、心的血管,LM-LAD、LC
23、XRCA竇房結動脈 60%源于RCA房室結支93%源于RCA,,竇房結動脈,,RCA,,,,LM,LCX,LAD,36,,,,,,LCX,右旋支,后室間支,RCA,,冠狀竇,房室結支,37,38,五、心包:包裹心和出入心大血管根部的纖維漿膜囊,纖維心包-外層 漿膜心包-內層,漿膜心包:分臟層、壁層;壁層貼于纖維心包的內面;臟層包于心肌的表面,形成心外膜;臟層與壁層間的潛在腔隙-心包腔;心包腔內含少量漿液起
24、潤滑作用;,漿膜心包的臟、壁兩層折返處的間隙-心包竇橫竇:肺A、主A后方與上腔V、LA前壁前方間的間隙;斜竇:LA后壁、肺V、下腔V與心包后壁之間的心包腔;前下竇:位于心包腔的前下部,心包前壁與隔之間的交角處, 由心包前壁移行至下壁所形成; 直立時此竇最低,心包積液常存于此; 是心包穿刺的比較安全的部位; 從劍突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