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旱半夏種植技術旱半夏種植技術旱半夏為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全株高1530厘米,藥用地下球形莖,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原野生于山坡或陰濕的草叢及林下。一、整地:以沙質或半沙質土壤為主,其它土壤次之,要有良好的排水條件和澆水條件。過沙貨過粘的土地不宜種植。在實地操作中,畦要按1.5米的寬度,不能過寬,“五一節(jié)”前后在畦埂上種成雙行玉米以利半夏遮蔭,畦的去向以東西畦為好,在林下種植除果樹地以外都可以,并生長良好,不論春播或秋種事先要整好地,
2、施足底肥,耕地不要過深,因為這個品種深度不過57厘米,采收容易。二、播種:按行距15-20厘米,開34厘米深的小溝,將種球均勻地撒在溝內,株距26厘米(小的密些,大的稀些),復土1-2厘米后摟平,天旱可澆水,溫度1820度,一般1215天相續(xù)出苗。三、田間管理:半夏一年有2次或3次的出苗與倒苗現象,倒苗后過幾天還重新長出新苗來,這是正常的繁殖現象。倒苗期間如有草盡量拔除,不要用鋤除草,以免傷苗。倒苗后若地旱可及時澆水,利于出苗。苗正常時
3、追施氮磷鉀肥,畝用2025kg,注意不要沾在葉面上。田埂上的玉米按常規(guī)管理,林木也按常規(guī)管理,對半夏造不成危害。雨水過多時要注意排水,畦內不要長時間的積水。有花葶時可剪除,使養(yǎng)分集中在地下塊莖,有利增產。除草劑,在半夏倒苗后可以用:氟樂靈或克闊樂,用量比說明再少些,過幾天再噴一次,在下午傍晚前噴施,這樣效果好。四、采收加工:根據當地條件,秋末或春初刨出,去掉泥土,洗凈外皮,曬干即為藥材。注意:半夏有毒,切不可誤食。觸摸或加工完后用肥皂洗
4、手即可。方。移栽地則耕地、荒坡、荒灘都可選用。整地前先施底肥,以有機肥為主,每公頃施腐熟廄肥1.5萬~4.5萬公斤、磷酸二銨或過磷酸鈣300~450公斤,然后深耕約25厘米,再根據地形整細整平。育苗地最好整成平畦,以便于灌水。二、繁殖移栽二、繁殖移栽甘草用種子繁殖,但種皮堅硬、不透水,發(fā)芽很困難,因此播種前必須先進行處理。用碾米機碾撞的方法處理效果最好,一般碾一遍發(fā)芽率可達95%。檢驗處理是否合格的方法是把碾過的種子用少量水浸泡2~4小
5、時,如果多數種子已泡漲,說明處理合格,如不合格可再碾第二遍,如種皮已破,說明已碾過度,種子將不能發(fā)芽。此外,采收嫩的飽滿種子,其發(fā)芽率可達95%,應在果莢為青綠略帶紫紅色時采收,晾干脫粒后簸去雜質和癟籽,留下淺褐色的飽滿種子即可播種。4月下旬至8月中旬均可播種,但以5月為佳,無灌溉條件的地方應在雨季播種。播種時應按行距20~25厘米開溝條播,每公頃用種量為30~38公斤。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可淺播約1厘米,無灌溉條件的干旱地區(qū)可深播約2~3
6、厘米。播后及時澆水,出苗前保持表土濕潤,出苗后隨著幼苗的生長逐漸減少澆水次數。苗期要經常中耕除草。當幼苗長到10~15厘米時追施一次氮肥,如尿素或硝酸銨等,每公頃可施120~150公斤。一般第二年春即可移栽,秋后播的第三年春移栽。移栽期一般在早春地表解凍后到出苗前。移栽時先將根苗挖起,把種根切去,根梢留40~50厘米長,粗細分開,分別栽植。移栽時按行距40~50厘米挖10~15厘米深的溝,按株距15~20厘米錯開擺放于溝內。三、田間管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十二經脈養(yǎng)生法
- 十二經脈與十二時辰
- 十二經脈養(yǎng)生法資料
- 記憶十二經脈循行的秘訣記憶十二經脈循行的秘訣
- 記憶十二經脈循行的秘訣記憶十二經脈循行的秘訣
- 十二時辰及十二經脈養(yǎng)生
- 中醫(yī)經脈學——十二經脈一般規(guī)律
- 中醫(yī)基礎理論經絡十二經脈
- (13)--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
- 十二經脈的循行走向規(guī)律是
- (8)--3.11十二經脈概述中醫(yī)基礎理論
- 經絡學說的形成;十二經脈的循行部位
- 十二經脈五腧穴命名及其文化內涵研究.pdf
- 2023年下半年海南省中西醫(yī)結合助理醫(yī)師十二經脈的分布針灸學考試試卷
- 2023年下半年海南省中西醫(yī)結合助理醫(yī)師十二經脈的分布針灸學考試試卷
- 從上肢經脈感傳及經脈拉伸探討經脈依附的組織.pdf
- 從下肢經脈感傳及經脈拉伸探討經脈依附的組織.pdf
- 人體背部經脈穴位
- 淺談中醫(yī)經脈
- 《靈樞經脈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