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教學內容第一第一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水滴里的生物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從總體上對微生物進行概述。大體編寫結構是: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尋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顯微鏡觀察微生物——認識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發(fā)展史和概貌。預期學習結果1、能夠運用放大鏡和顯微鏡觀察微生物,并做好觀察記錄。2、知道微生物是個體微小、分布極廣的生命體,絕大多數(shù)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3、了解列文虎克世第一個發(fā)現(xiàn)微生物的人。教學重點難
2、點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教時1課時課時第一課時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放大鏡、顯微鏡、燒杯學生準備:抹布、水樣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活動設計一、觀察水樣引導學生取出水樣,交流水樣的采集地點,肉眼觀察的發(fā)現(xiàn)和想進一步了解的知識。二、用顯微鏡觀察水樣帶領學生認識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并嘗試用顯微鏡觀察水滴里的生物。三、認識微生物,了解列文虎克交流用顯微鏡觀察水滴之后的發(fā)現(xiàn),用語言文字或圖畫的方式記錄所觀察的現(xiàn)象。了解列文虎克的故事。四、拓展
3、了解微生物的分布情況。1、出示水樣,要求學生把采集的水樣由瓶子倒進燒杯,提醒保持桌面整潔。2、請學生觀察水樣。3、教師質疑學生發(fā)現(xiàn):水滴里面除了一些肉眼可以看見的小顆粒外還有有其他的嗎?借助什么來觀察可能會有收獲?4、教師示范用法。強調輕拿輕放。5、教師強調:(1)反光鏡不能直接對著太陽,否則會傷害眼睛;(2)使用時要小心,鏡頭不要碰著玻片;(3)不能用手觸摸目鏡和物鏡。6、教師小結:在一滴水中,生活著許許多多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大多是
4、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它們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顯微鏡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書:微生物)剛才我們看到的那些不動的微生物中,最常見的是水藻,有藍藻、團藻、金藻等。運動的微生物中有鐘形蟲、草履蟲等。此外,水中還有既不屬于動物也不屬于植物的微生物——細菌,細菌一般也是不動的,有球狀的、桿狀的、1、倒水2、學生有序觀察觀察,然后進行交流。3、生按順序進行觀察,并做好記錄。4、小組匯報交流,選取代表進行全班交流。5、學生觀察投影中
5、的的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特點。6、學生讀列文虎克的故事。7、請學生小組為單位課后解3一、品嘗酸奶。二、認識酸奶的制作原理。三、體驗其驚人的繁殖速度。四、認識細菌的功與過。1、請同學們把自己小組做成的酸奶拿出來進行品嘗,選出每小組一名評委。2、教師介紹:細菌體積微?。◣兹f個合起來只有頭發(fā)絲那么粗),有三種基本形態(tài)(桿菌、球菌、螺旋菌),繁殖迅速(幾小時內可以繁殖出幾百萬甚至上億個后代)。3、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并計算出細菌的繁殖數(shù)量。4、酸
6、奶是怎么制成的呢?教師進行小結。5、引導學生討論:今天我們認識了細菌的特點,你能聯(lián)系生活說說生活中細菌有著怎樣的作用?又有哪些危害呢?6、引發(fā)我們生病的細菌我們稱之為病菌,你有哪些好的辦法幫助我們預防它們?1、品嘗酸奶,評選出最好的。2、學生可以就自己對細菌的了解進行介紹。也可以提出自己想知道的?3、學生閱讀資料,學習操作。1-2―4―8―16―32―64―128―256―512-1024-2048-4096-8192-16384-32
7、768-65536(16代)―131072―262144―524288―1048576―2097152(21代)4、學生進行討論交流。7、交流匯報:捂住鼻子打噴嚏、勤洗手、用熱水沖洗筷子等。教學內容第一第一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下的世界3.饅頭發(fā)饅頭發(fā)霉了霉了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按照“觀察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證據――得出結論――拓展延伸”的順序進行編排,主要教學內容有四個部分:一、觀察,認識霉有不同形態(tài)。
8、二、設計并進行控制變量的探究性實驗,研究物體發(fā)霉的條件。三、運用研究成果,探討防止霉變的方法,四、霉的作用,害處,尤其是抗生素。預期教學效果1、能利用顯微鏡觀察物品上的霉。2、能夠設計有控制變量地探究性實驗,研究物體發(fā)霉的條件。3、能夠用圖和文字表示顯微鏡下霉菌的特點。4、指導霉菌也使微生物的一種。5、知道霉菌對人類有正反兩方面地作用。6、知道發(fā)霉的原因,了解防止發(fā)霉的方法。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探究在什么情況下物體容易發(fā)霉。難點:設計有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