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浙江省選考一輪復習哲學第1課和第2課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 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第一課 美好生活的向?qū)?2、人類的兩項基本活動: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1、哲學上講的世界,,物質(zhì)世界(客觀世界),精神世界(主觀世界),,自然界,人類社會,,了解考點 明確方向,區(qū)別與聯(lián)系,區(qū)別與聯(lián)系,,,哲學是使人聰明,給人智慧的學問,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 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哲學是對具體科學

2、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個別與一般、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哲學是什么,哲學的內(nèi)涵,哲學的產(chǎn)生,(1)哲學的智慧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2)哲學源于人們在實踐中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思考:有了實踐活動,就會產(chǎn)生哲學嗎?,(3)哲學 是指導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哲學的任務,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解題指導:正確理解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的關系,(1)哲學與世界觀,(2)世界觀與方法論,提醒 (1)哲學不等于世界觀,世界觀能否成為

3、哲學,主要看它是否系統(tǒng)化、理論化、體系化。(2)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都有科學、非科學之分。,典例 1 (2014?江蘇高考)下圖漫畫“好大的手筆!”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條件的?、谑澜缬^和方法論是統(tǒng)一的③事物發(fā)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軆r值觀對認識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判斷:(1)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統(tǒng)(

4、 ) (2)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科學( )(3)人人都有世界觀,人人都是哲學家( )(4)世界觀是不科學的,哲學是科學的( )(5)哲學自覺建立的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世界觀是自發(fā)形成的缺乏理論論證的零散的觀點( )(6)哲學能指導實踐,世界觀對實踐不起作用( ),,,,,,√,,哲學與世界觀

5、和方法論(1)世界觀和方法論是__________ 的兩個方面。人們關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樣的根本觀點是世界觀,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2)一般說來,世界觀______ 方法論,方法論______ 著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不存在脫離世界觀的方法論,也不存在脫離方法論的世界觀。(3)哲學是________ 和________ 的統(tǒng)一。,同一問題,決定,體現(xiàn),世界觀,方法論,漫畫表明(

6、  ),①世界觀決定并體現(xiàn)著方法論②世界觀與方法論既有區(qū)別也有聯(lián)系③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xiàn)世界觀 ④人們的活動受世界觀的支配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D,某人得了重病,大家勸他去醫(yī)院檢查,可他說:“這都是命啊,是由天注定的,我何必與天命作對呢?”結果,這個人的病情進一步加重。由此可見(  )①世界觀決定方法論 ②自發(fā)的世界觀不利于更好地生

7、活?、凵钚枰茖W世界觀的指導 ④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C,解題指導:正確理解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提醒 哲學與具體科學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不是多數(shù)與少數(shù)、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判斷:(1)哲學和具體科學都以整個世界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 (2)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正確概括( )(3)哲學是關于一切事

8、物和現(xiàn)象的根本觀點( )(4)哲學研究世界最一般的本質(zhì)和最普遍的規(guī)律( )(5)哲學是對個別規(guī)律和特性的概括和抽象( )(6)哲學的進步推動具體科學的發(fā)展( )(7)具體科學理論是哲學的組成部分( ),,,,√,√,,,,判斷:(8)科學家的研究活動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某種哲學的指導下進行的。(

9、 ) (9)科學家的研究活動都是自覺地在某種世界觀的指導下進行的。 ( )(10)科學家的研究活動可以離開哲學的指導。( )(11)科學家的研究活動可以離開世界觀的指導。 ( )(12)離開哲學,具體科學知識就會干涸和枯萎。( )(13)缺乏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科學家就可能在自己的研究活動中偏離正確方向,走彎路,甚至陷入

10、混亂和失敗。( ),,,√,,,,,典例 (2012?上海高考)對哲學是“科學之科學”這一說法理解正確的是(  )A.哲學是包羅萬象的、凌駕于一切科學之上的科學B.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fā)展最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C.哲學是研究特定領域問題并揭示其特殊本質(zhì)和規(guī)律的科學D.哲學是從某方面反映人們對客觀世界和人生價值認知的 科學,答案 B,1. (2013?江蘇高考)轉(zhuǎn)基因食品今天已經(jīng)非常普遍,支持者認為

11、它可以為人類提供豐富的食物;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和民間組織對此持激烈的反對態(tài)度,他們認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則,人為地改變生物的基因?qū)o人類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從中可見(  )①哲學對具體科學具有指導作用 ②世界觀是人們思想和行動的指導?、蹆r值判斷與人認識事物的角度有關?、苷J識運動是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 C,2.博士學位的英文是Ph.D.,即Doctor of Ph

12、ilosophy,也就是“哲學博士”,表示任何一門專業(yè)的學科,學到最后所抵達的境界都是哲學的層次。這表明(  )①哲學博士是各門具體科學的導師?、谡軐W思維寓于各門具體科學之中 ③哲學是對各種具體知識的高度概括④各門具體科學的學習都應以哲學為基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3.一個科學家,他首先必須有一個科學的人生觀、宇宙觀,必須掌握一個研究科學的科學方法!

13、這樣,他才能在任何時候都不致迷失道路;這樣,他在科學研究上的一切辛勤勞動,才不會白費,才能真正對人類、對自己的祖國做出有益的貢獻。”錢學森這段話告訴我們(  )A.哲學是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B.科學家的研究活動都是自覺接受哲學指導的C.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D.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fā)展,答案 C,4.回顧上個世紀,物理學在半導體、集成電路、激光、磁性、超導等方面的發(fā)現(xiàn)是信息革命的科學基礎,為生物、醫(yī)療、

14、地學、農(nóng)業(yè)提供了強大的探測手段和研究方法,促進了化學、天文、材料、能源、信息等學科的發(fā)展,同時它又極大地推動了哲學的發(fā)展。上述材料說明( )A.各門具體科學隨哲學的發(fā)展而發(fā)展B.各門具體科學是哲學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C.哲學為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方法論指導D.各門具體科學與哲學研究對象相同,答案 B,[直面高考]1.有什么樣的方法論就有什么樣的世界觀。(  )(2015·海南單科,21②)2.以哲學指導實

15、踐就不會犯錯誤。(  )(2014·廣東文綜,33D)3.哲學源于對世界的驚異。(  ) (2013·天津文綜,7D)4.世界觀揭示了事物本質(zhì)和最普遍的規(guī)律。(  )(2013·廣東文綜,33D)5.哲學是包羅萬象、凌駕于一切科學之上的科學。(  )(2012·上海單科,17A),第一單元 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了解考點 明確方向,

16、,,核心考點一 哲學的基本問題,1.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內(nèi)容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意識和物質(zhì)的關系問題,它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1)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2)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學上的可知論與不可知論。,【提示】1、注意搭配,如不能說“思維和物質(zhì)的關系”。2、物質(zhì)和意識的關系≠

17、物質(zhì)和意識的辯證關系。,物質(zhì)和意識的關系問題不等于物質(zhì)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 物質(zhì)和意識的關系問題包括物質(zhì)和意識誰是本原、誰決定誰及物質(zhì)和意識有無同一性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而物質(zhì)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屬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范疇,它的基本內(nèi)容是物質(zhì)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zhì)具有能動作用,它是對物質(zhì)和意識關系問題的科學回答。,解題指導:正確理解哲學的基本問題1.哲學基本問題兩方面的關系(1)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是緊密聯(lián)系、相互滲透、

18、相互影響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第二方面是從屬的。(2)第一方面的內(nèi)容在哲學上稱為本體論,第二方面的內(nèi)容在哲學上稱為認識論。認識論必須以本體論為前提和出發(fā)點,認識論中總是貫穿和滲透著本體論。,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從哲學產(chǎn)生以來就有,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是(  )A.對哲學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B(yǎng).對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的不同回答C.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D.對思維和存在二者有無同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C,下列

19、說法中能體現(xiàn)唯物主義根本觀點的是(  )A.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B.兵無常勢,水無常形C.我在故我思D.造燭為照明,求知為運用,解析 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是物質(zhì)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zhì)決定意識,C符合題意。A體現(xiàn)的是意識反作用于物質(zhì);B強調(diào)物質(zhì)的運動屬性;D反映的是實踐決定認識。,C,典例 (2013·天津高考)近年來,人類對物質(zhì)世界的探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2012年3月,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宣布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

20、中微子振蕩,有助于破解反物質(zhì)消失之謎。2013年3月,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聯(lián)合宣布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量子反?;魻栃蛔u為“一個諾貝爾獎級別的發(fā)現(xiàn)”??茖W家的這些新發(fā)現(xiàn)再次證明(  )A.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D.哲學源于對世界的驚異,答案 A,,1.《莊子》中惠子認為,“子(指莊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從哲學基本問題角度看,惠子的觀點(  )A.認為思維與存在不具有同一性B.體現(xiàn)了

21、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分歧C.表明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D.屬于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對點訓練,答案 A,2.觀點一:美學中的“移情”說法——人們高興的時候,就覺得太陽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兒在點頭;悲傷的時候,又覺得雨如淚,風如煙。觀點二: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陳設,總之,構成大宇宙的一切物體,在心靈之外都沒有任何存在;它們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這兩種觀點分屬于不同的哲學派別,劃分它們的標準是(  )A.對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的

22、不同回答B(yǎng).對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C.對世界是什么、怎么樣的根本觀點的不同理解D.對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答案 D,考點突破·深度剖析,核心考點二 哲學的基本派別,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物質(zhì)和意識誰是世界的本原。2.唯物主義及其形態(tài)(1)根本觀點:物質(zhì)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zhì)后有意識,物質(zhì)決定意識。,(2)基本形態(tài),3.唯心主義及其形態(tài)(1)根本觀點:意識是本原的,物

23、質(zhì)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zhì)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zhì)。(2)基本形態(tài),命題點1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qū)別解題指導:如何判斷唯物主義派別和唯心主義派別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問題,認為存在決定思維的是唯物主義,認為思維決定存在的是唯心主義。,典例 (2010·山東高考)有一首英語兒歌這樣唱道:“告訴我為什么星辰閃耀,告訴我為什么常春藤纏繞……因為上帝創(chuàng)造星辰閃耀,因為上帝創(chuàng)造常春藤纏繞……”美國一位著名科普作家這

24、樣改動了歌詞:“核聚變讓星辰閃耀,向性運動讓常春藤纏繞……”這一改動反映了(  )①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qū)別?、谥苯勇?lián)系與間接聯(lián)系的區(qū)別 ③科學精神與宗教精神的區(qū)別?、芸芍撆c不可知論的區(qū)別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 A,命題點2 唯物主義的基本形態(tài)解題指導:如何判斷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tài)凡認為金、木、水、火、土等一種或幾種為世界本原的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凡認為原子等為世界本原的是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25、凡認為物質(zhì)是本原,物質(zhì)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zhì)具有能動作用的是辯證唯物主義。,提示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經(jīng)典觀點:①五行說:生成萬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②陰陽說: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荀子)。③形神說: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王充)。④氣理說:氣者,理之依也(王夫之)。⑤水原說: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沒有水就沒有萬物。(泰勒斯)⑥活火說: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⑦“原子說”:不可再

26、分的物質(zhì)微?!雍吞摽帐鞘澜绲谋驹?。(德謨克里特)(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經(jīng)典觀點:①狄德羅:自然界由數(shù)目無窮、性質(zhì)不同的異質(zhì)元素構成。②培根:萬物的基礎是原始物質(zhì),是基本元素。,典例5 (2013·福建高考)下列選項能夠正確反映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tài)演進順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機器,思想是人腦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芪镔|(zhì)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A.③→④→② B.②→③→④

27、C.③→②→④ D.②→①→③,答案 C,(2015·浙江文綜,27,4分)中國的先哲認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構成。到了19世紀,人們認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上100個左右的元素?,F(xiàn)在人們認為最基本的是夸克、電子等。由此可見(  ) ①唯物主義的觀念由來已久?、诰唧w認識會在發(fā)展中不斷被超越 ③真理的價值要到實踐中才能實現(xiàn)?、苷J識的目的歸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B.③④

28、 C.①③ D.②④,答案 A,命題點3 唯心主義的基本形態(tài)解題指導:如何判斷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tài)凡認為人的主觀意識是世界的本原的是主觀唯心主義;凡強調(diào)客觀精神(如上帝、理論、絕對精神等)為世界的主宰和本原的是客觀唯心主義。,,提示 (1)主觀唯心主義的經(jīng)典觀點:孟子:萬物皆備于我。王守仁:心外無物?;勰埽盒纳N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陸九淵: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笛卡兒:

29、我思故我在。康德: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貝克萊: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休謨:我們的知覺是我們的唯一對象。費希特:世界是自我創(chuàng)造的非我。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叔本華:萬物是我們的表象。杜威:世界是我的觀念,我的活動,我的經(jīng)驗。,(2)客觀唯心主義的經(jīng)典觀點:中外“神創(chuàng)論”(盤古開天辟地、上帝創(chuàng)世記)。柏拉圖:理念論。黑格爾:絕對觀念論??鬃樱核郎忻毁F在天。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30、朱熹:理在事先。,【擴展】生活中的客觀唯心主義(神秘主義) “8”就是發(fā),喜鵲報喜,慧星出現(xiàn)乃不祥之兆,指紋、手相、星座、生肖、風水決定人的命運,典例 (2014·山東高考)宋代的朱熹與陸九淵曾經(jīng)進行過多次辯論。朱熹認為,事物不在人的主觀意識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據(jù)。陸九淵則認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離不開心的。此處所示的“朱陸之爭”實質(zhì)上屬于(  )A.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B.唯物主義和唯心主

31、義的對立C.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分歧D.樸素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分歧,答案 C,,1.中國古代哲學家楊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氣也。水土之氣,升而為天?!毕铝信c之相一致的觀點是(  )A.觀念的產(chǎn)生,并無必要假設外物的存在B.夫形于天地之間者,物也C.氣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終為主D.物質(zhì)是按一定次序結合的、不可分、不可滅的原子的總和,對點訓練,答案 B,2.“未有此氣,已有此理”是南宋著名哲

32、學家朱熹的經(jīng)典論述,“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是明代著名哲學家王陽明的代表論斷。如果讓王陽明穿越時空與朱熹對話,他們可能達成的共識應該是(  )A.物質(zhì)是本原,意識是派生的B.物質(zhì)第一性,意識第二性C.意識第一性,物質(zhì)第二性D.先有物質(zhì)后有意識,物質(zhì)決定意義,答案 C,3.下列觀點與漫畫中的人所堅持的哲學基本立場相同的是(  )A.天地合而萬物生B.未有此氣,先有此理C.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D.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答

33、案 C,4.從遠古開始,人們就把“天”作為人類智慧追索的對象,詩人屈原提出172個“天問”。下列關于“天問”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是(  ) ①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②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③天地萬物都是“絕對精神”的產(chǎn)物  ④“天為陽,地為陰”、“天圓地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劭陀^唯心主義傾

34、向。④不涉及世界本原和物質(zhì)與意識何者為本原的問題,因而既不屬于唯物主義,也不屬于唯心主義。,A,1、存在就是被感知。 2、物是觀念的集合。3、氣者,理之依也。4、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5、世界是一團永不停息的火。6、未有此物,先有此理。 7、心外無物。8、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9、人病則憂懼,憂懼則見鬼出。10、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11、謀事在人、成事在天。12、舍天地則無以

35、為道。13、子不語力亂鬼神。 14、人的理性為自然立法,判斷并歸類,唯物主義:3、4、5、9、10、12、13唯心主義:1、2、6、7、8、11、14,哪些是唯物主義的觀點?哪些是唯心主義的觀點?,判斷:(1)“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這一觀點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 (2)認為現(xiàn)實的物質(zhì)世界只是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xiàn),這是唯物主義的觀點。 ( )

36、(3) “認識是從物體流溢出來的物質(zhì)經(jīng)過感官 道引起的” ,這一觀點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確的。( ) (4) “萬一山河大地都陷了,畢竟理卻只在這里?!边@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 ),,√,√,,4.哲學上的“兩個對子”,提醒 科學把握哲學派別的理論界限(1)是否承認物質(zhì)是世界的本原,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2)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是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分

37、歧。(教材P83),圖示 哲學上“兩個對子”的關系,哲學史上存在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兩個對子”,下列選項中與上述“兩個對子”相對應的是(  )①指鹿為馬,樂極生悲?、谛沃x神滅,理生萬物?、勖と嗣?,削足適履 ④滄海桑田,斷章取義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解析 ②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觀點的對立,④為聯(lián)系觀點(辯證法)與孤立觀點(形而上學)的對立,C符合題意。①中分別體現(xiàn)唯心主義和矛盾觀點,

38、③中都體現(xiàn)形而上學思想,與題意不符。,C,,錯題診斷 消除盲點,易錯點1 錯誤理解哲學的內(nèi)涵提醒 從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看,哲學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從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看,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從哲學與方法論的關系看,哲學既是世界觀的學說,又是方法論的學說,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矯正訓練1 (2012?江蘇高考)在快節(jié)奏生活的時代,人們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該理念,并

39、加入到“慢餐飲”“慢旅游”“慢運動”等行列。這反映了(  )A.世界觀決定方法論B.哲學來源于人們形成的世界觀C.方法論影響世界觀D.哲學是對具體生活的概括和升華,答案 A,易錯點2 錯誤理解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提醒 世界觀是人們自發(fā)形成的,是樸素的、零散的,人人都有;哲學是哲學家研究的結果,是自覺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哲學是把不自覺的、不系統(tǒng)的世界觀加以系統(tǒng)化、理論化而形成的思想體系。,矯正訓練2 (2010?江蘇高考)為了推

40、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中宣部、中組部等11個部門聯(lián)合組織了“雙百”人物的評選活動。2009年9月10日,評選出了“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雙百”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社會理想、堅定的道德信念、忠誠的愛國之心和忘我的奉獻精神。這表明(  )A.理想信念對“雙百”人物的成長起決定作用B.世界觀是人們自覺形成的哲學理論體系C.世界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導作

41、用D.培養(yǎng)道德模范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答案 C,易錯點3 錯誤理解哲學的基本問題提醒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zhì)和意識的關系問題,不等于物質(zhì)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前者是一般哲學都會遇到的問題,后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特有的問題。,矯正訓練 3 哲學基本問題在人們的現(xiàn)實活動中表現(xiàn)為(  )A.人與人的關系 B.社會與自然的關系C.人與世界的關系 D.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在現(xiàn)實社會

42、中就表現(xiàn)為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問題。,D,易錯點4 混淆哲學的基本派別提醒 唯物主義在其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三種基本形態(tài),即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它們在根本觀點上是一致的,都承認物質(zhì)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質(zhì)后有意識,物質(zhì)決定意識。唯心主義把意識視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對意識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兩種基本形態(tài),即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矯正訓練 4 (2011·廣東高考)“道,猶行也;氣化

43、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迸c此哲學觀點相通的是(  )A.自然從來不飛躍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D.動之端乃天地之心也,,答案 C,矯正訓練 5 (2011·上海高考)我國古代哲學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氣,萬物成于天地”的說法,認為“元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本原。這種哲學觀點屬于(  )A.樸素唯物主義 B.主觀主義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辯證唯物主義,答案 A,答案 C,2013

44、年11月,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測量到X射線極亮天體的黑洞質(zhì)量,這一重大突破,增進了人們對黑洞及其周圍極端物理過程的認識,進一步佐證了A.存在就是被感知 B.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C.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fā)展D.實踐能把觀念中的存在變?yōu)楝F(xiàn)實的存在,答案 B,例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在古代社會,自然是人類的主宰,人們把自然神化,對自然頂禮膜拜,認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龍王降雨,遇事求神靈保佑。近代以來,隨

45、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機器轟鳴田野,衛(wèi)星邀游太空、人們認為自然是人類征服的對象,人可以主宰自然。,從哲學基本派別角度看,材料中分別出現(xiàn)了哪些哲學觀點?簡要分析其基本主張。,第一單元主觀題常見考法,答案 (1)遇事求神靈保佑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認為人可以主宰自然的觀點屬于主觀唯心主義,其基本觀點都是認為意識第一性,物質(zhì)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zhì)。(2)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觀點屬于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46、其基本觀點是物質(zhì)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zhì)具有能動作用。,(2017柯橋區(qū)高一期末)36 .人總是按照自己對周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認為命由天定,因而身外困境時消極等待神的恩賜;有人認為人定勝天,因而在困難面前積極奮爭。這一現(xiàn)象說明A.人的思想觀念決定其為人處事的方式方法B.世界觀與方法論相互決定相互依存C.每個人的世界觀各不相同彼此對立D.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tǒng)一,答案 A,(2017柯橋區(qū)高一期末)37.早在1965年

47、,蘇聯(lián)科學家曾預言,天然氣的水合物可能存在海洋底部的地表層中。隨著研究與調(diào)查勘探的進展,“可燃冰”不斷被發(fā)現(xiàn),其形成、性質(zhì)、儲藏等也不斷為世人揭曉。由此可見①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诳茖W發(fā)現(xiàn)使物質(zhì)成了真實存在?、鬯季S是對存在的正確反映 ④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之物A. ②③ B. ①④ C.③④ D. ①②,答案 B,(2017柯橋區(qū)高一期末)38 .“世界的本質(zhì)是獨立存在的‘絕對精神’”,這一觀點

48、A.顛倒了思維與存在的真實關系B.正確回答了哲學的基本問題C.否認了思維能夠正確認識存在D.與心外無物的觀點根本對立,答案 A,(2017柯橋區(qū)高一期末)39.下列選項與“未有此氣,已有此理”觀點相一致的是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B.存在即被感知C.我思故我在D.天地成于元氣,成物成于天地,答案 A,(2017柯橋區(qū)高一期末)40.哲學上的兩個對子是指①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谵q證法和形而上學 ③樸素唯物主

49、義和主觀唯心主義?、芸芍摵筒豢芍揂. ②③ B. ①④ C.③④ D. ①②,答案 D,(2017柯橋區(qū)高一期末)44 .近代哲學家大多精通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與科學家交往也很多,他們非常自覺地從自然科學的新發(fā)現(xiàn)中汲取養(yǎng)料,把科學的需要和科學的成果作為構建哲學理論的動力。但近代哲學家從事哲學,除了追求純粹的智慧,他們還積極謀求經(jīng)世致用的智慧,一個目的是解決學術界、思想界和社會界的重大問題,有一定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