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學理論教程 1 第一編 導論 第一章、文學理論的性質和形態(tài) 第一章、文學理論的性質和形態(tài) 文藝學,是一門以文學為對象,以揭示文學基本規(guī)律,介紹相關知識為目的的學科,包括文學理論、文學理論史、文學批評、文學批評史和文學史。文藝學包括廣義的文藝學和狹義的文藝學,上面所說的是廣義的文藝學,狹義的文藝學主要就是指文藝理論 第一節(jié) 文學理論的性質 一、文學理論的學科歸屬 1、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學的學科都叫“詩學”、“詩論”。 2
2、、 一般 文學理論 ↑ 文學理論史 共時← ————— ————————→歷時 文學批評 ↓ 文學批評史 特殊 文學史 文學理論是文藝學的分支學科之一。它與其他四個分支關系密切,它通過橫向的審視,側重研究文學中帶有一般性的普遍規(guī)律,它指導和制約著文學批評和文學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須建立在對特殊的具體的作品、作家、文學現(xiàn)象的研究基礎上。 二、文學理論的對象和任務
3、1、對象 以文學的普遍的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具體地說,是以文學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疇以及相關的科學方法為研究對象。2、任務 四個方面:文學本質論,文學創(chuàng)作論,作品構成論和文學接受論。 ★ 美國當代文藝學家 M. H. 艾布拉姆斯在 《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tǒng)》一書中提出文學四要素:世界 讀者 作家 作品 三、、文學理論應有品格 1、文學理論的實踐性 來源于文學活動實踐; 為文學活動實踐所檢驗; 2、文學理論的價值取向 一種
4、意識形態(tài); 民主、科學、現(xiàn)代的取向; 第二節(jié) 文學理論的形態(tài) 一、 文學理論形態(tài)多樣化的依據(jù) 1、文學理論認識的客體:文學活動的整體 2、文學活動有兩個流動系統(tǒng): 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文學接受 文學生產—作品價值生成—文學消費 二、文學理論的幾種基本形態(tài) 1、文學哲學 作家與世界的關系:反映論 2、 文學心理學 中國古代文論: “比興”說 孔穎達《毛詩正義》 :“比者,比方于物。興者,托事于物?!戎谂d,雖同是附托外物,比顯而興隱
5、,故比居興先也?!?鐘嶸《詩品序》 :“文已盡而意有余,興也;因物喻志,比也;直言其事,寓言寫物,賦也?!?劉勰《文心雕龍》 :“故比者,附也;興者,起也。” 朱熹《詩集傳》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北仁敲饔?,興其實是暗喻。 “虛靜”說 老子《道德經》里最早提出“虛靜”: “致虛極,守靜篤” 莊子 《莊子· 大宗師》 :“墮肢體, 黜聰明, 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鼻f子的“
6、坐忘”就是 “虛靜”。莊子認為只有達到虛靜, 才能自由地進行審美觀照。劉勰《文心雕龍· 神思》 :“陶鈞文思,貴在虛靜。 “神思”說 陸機《文賦》 :“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其致也,情瞳昽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劉勰《文心雕龍· 神思》 :“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為妙,神與物游。”
7、 “滋味”說 鐘嶸最早以 “滋味”論詩:“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理過其辭,淡乎寡味”。 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 :“文之難,而詩之難尤難。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詩也。江嶺之南,凡足資于適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鹺,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華之人以充饑而遽輟者, 知其咸酸之外, 醇美者有所乏耳。 ” “物感”說 《毛詩大序》 :“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禮記
8、183; 樂記》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陸機《文賦》 :“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文學理論教程 3 柏拉圖: 宇宙間的三類事物:理式;感覺世界中的各種事物;鏡子、藝術等 藝術與理念世界隔了三層,是“影子的影子”“摹仿的摹仿” 亞里士多德: 藝術模仿的世界可以達到真理。 《詩學》 : “詩人的職責不在于描述已發(fā)生了的事, 而在于描述可能發(fā)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發(fā)生的事”
9、中國傳統(tǒng): 《周易?系辭下》“觀物取象”: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荊浩:五代大畫家荊浩說:“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葉燮: 《原詩》 中說: “文章者, 所以表天地萬物之情狀也。 ” 二、作者 作者通過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以表達他的感受并試圖以此喚起讀者相應的感受。 1、中國傳統(tǒng) “詩言志”說 《尚書· 堯典》中的“
10、詩言志” 《毛詩序》中的“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 《荀子· 樂論》中的“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白居易 《與元九書》 :詩可“補察時政”,“泄導人情” “感傷詩”是“有事物牽于外,情理動于內,隨感遇而形于嘆詠者。” 2、 西方傳統(tǒng) ★表現(xiàn)說:認為文學是作者心靈的表現(xiàn)。華茲華斯:“詩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現(xiàn)論與模仿論的區(qū)別 模仿論認定文學是世界的反映, 表現(xiàn)論則認定文學是作者心靈的表現(xiàn) 表現(xiàn)
11、論強調作者對作品意義的生成作用, 模仿論更強調了解作品所描寫的世界和寫作背景 表現(xiàn)論將文學創(chuàng)作同科學研究等活動對立起來, 模仿論強調文學創(chuàng)作應遵循的客觀規(guī)律 文學表現(xiàn)與日常表現(xiàn)的區(qū)別:文學表現(xiàn)要經過深思熟慮 蘇珊· 朗格:“一個藝術家表現(xiàn)的是情感,但并不是像一個大發(fā)牢騷的政治家或是像一個正在大哭或大笑的兒童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藝術家將那些正常人看來混亂不整和隱蔽的現(xiàn)實變成了可見的形式,這就是將主觀領域客觀化的過程。” 三、作品
12、作品與現(xiàn)實的差異:藝術描寫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態(tài),去創(chuàng)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層的意蘊。 ★形式主義文論 1.俄國形式主義 文學的本質在于文學的形式,文學研究的對象是 “文學性” “陌生化”效果 強調作品的形式之于作者的意義 2、英美新批評 蘭塞姆創(chuàng)造了一個術語:文學本體論 文學本體論: 文學活動的本體在于文學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3、結構主義 對作品進行整體的模式研究,追蹤作品的“深層結構” 注重二元對立的分析方法 共時與
13、歷時/橫組合關系與縱組合關系/ 語言與言語/代碼與信息/能指與所指/秩序與序列等 四、讀者 讀者之于作品:再創(chuàng)造 ★接受美學和讀者反應批評 20世紀60年代興起; 代表人物: 姚斯《走向接受美學》: “一部文學作品并不是一個自身獨立、向每一時代的每一讀者均提供同樣的觀點的客體。它不是一尊紀念碑,形而上學地展示其超時代的本質。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樂譜,在其演奏中不斷獲得讀者新的反響,使文本從詞的物質形態(tài)中解放出來,成為一種當代的存在。”
14、 伊瑟爾: 提出“隱含的讀者” , 開啟由接受研究向效應研究的內在轉變 作家在從事創(chuàng)作的時候,都已設定了閱讀對象,這些對象需要用作品中的空白結構去召喚 五、文學活動是一個交往結構(對文學活動的整體觀照)文學活動四要素的交往性: 馬克思:“每一方表現(xiàn)為對方的手段;以對方為中介;這表現(xiàn)為它們的相互依存;這是一個運動, 它們通過這個運動彼此發(fā)生關系,表現(xiàn)為互不可缺?!?哈貝馬斯:“任何兩個具有言語和行為能力的主體都可以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學理論-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完整筆記
- 文學理論-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完整筆記
- 文學概論題庫-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完整筆記
- 文學概論題庫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完整筆記
- 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完整筆記&題庫
- 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筆記
- [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
- 2015考研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完整筆記及經典題型全匯總
- 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課程標準
- 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課后習題答案
- 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期末復習整理
- 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版)課后題答案
- 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課后練習答案
- 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版課后題答案
- 《文學理論教程》重點復習整理___童慶炳版
- 童慶炳《文學理論》18章答案
- 《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課件第三章
- 文學理論名詞解釋(童慶炳版)
- 考研題目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習題與答案
- 文學理論試題庫童慶炳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