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于形態(tài)結構觀察和分子序列分析(UPA基因、rbcL基因和COI基因)對采自海南省陵水赤嶺的擬石花屬的Gelidopsis scoparia進行了研究,結果如下:(1)藻體暗紫紅色,線形,革質,高約3-4cm;(2)主枝由亞圓柱狀枝組成,不規(guī)則叉狀分枝或二叉分枝,互生;(3)藻體的橫切面觀和縱切面觀,藻體由皮層和髓部構成,外圍細胞稍大,卵圓形,中央髓部細胞由不規(guī)則帶角的卵圓形或長卵形細胞組成。皮層由2-4層細胞組成,直徑約為10-20μ
2、m,髓部細胞直徑約為5-9μm;(4)四分孢子囊生長在枝頂端膨大處,十字形分裂,埋藏于皮層細胞中;(5)UPA基因分析:Gelidopsis scoparia的四個樣本之間無堿基差異,和產自美國夏威夷的Gelidopsis scoparia的堿基差異數(shù)為1bp,遺傳距離相差0.3%,并聚在一個分支上,都聚在大的紅皮藻目的分支中;(6)rbcL序列分析結果顯示:Gelidopsis scoparia的四個樣本之間無堿基差異,并聚在大的紅皮
3、藻目分支中,和環(huán)節(jié)藻科的物種親緣最近;(7)COI基因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的四個樣本Gelidopsis scoparia和產自夏威夷的Gelidopsis scoparia有3bp堿基差異,遺傳距離是0.5%;(8)通過形態(tài)觀察和基因序列分析的結果表明與產自夏威夷的Gelidopsis scoparia為同一物種,確定為中國新記錄種——Gelidopsis scoparia,同時發(fā)現(xiàn)了擬石花屬(Gelidopsis)隸屬于紅皮藻目(R
4、hodymeniales)環(huán)節(jié)藻科(Champiaceae)。
基于形態(tài)結構觀察和rbcL序列分析對采自浙江省南麂島的蜈蚣藻屬(Grateloupia)的Grateloupia nanjiensis進行了詳細研究,結果如下:(1)藻體紫紅色,直立,黏滑,高約15-25cm;(2)無明顯主枝,分枝扁平狀,枝頂端呈叉狀;(3)果胞枝生殖枝叢和輔助細胞生殖枝叢均為Grateloupia型;(4)四分孢子囊呈十字形分裂;(5)用于rb
5、cL序列分析表明三個樣本之間無堿基差異,與親緣關系最近的Grateloupia subpectinata堿基差異為26bp(2.3%),與外群種Carpopeltis phyllophora堿基差異為134bp(12.7%);(6)在ML系統(tǒng)發(fā)育樹上形成一個單獨的分化支,并聚在蜈蚣藻屬這個大的分化支中,屬于小的Grateloupia subpectinata-clade中;(7)根據(jù)形態(tài)觀察結合rbcL序列分析結果,確定其為蜈蚣藻屬(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蜈蚣藻屬(Grateloupia)一新種和擬石花屬(Gelidopsis)一中國新記錄種的研究——基于形態(tài)觀察和分子分析.pdf
- 8484.新屬星舌屬的建立與屬內種間關系的研究
- 中國針屬線蟲分類和致病性研究及半卡盧斯屬新種描述.pdf
- 蜈蚣藻屬(grateloupiac.agardh)三個新種基于形態(tài)學觀察和分子系統(tǒng)分析
- 大別山樹蛙屬(Rhacophorus)——新種鑒定及樹蛙屬譜系地理學研究.pdf
- 28549.中國蜈蚣藻屬紅藻的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
- 遼寧沿海海膜科蜈蚣藻屬的初步研究.pdf
- 黃檀屬和紫檀屬6種紅木化學特性的研究.pdf
- 致病桿菌屬三潛在新種的鑒定與描述.pdf
- 中國地種蠅屬分類學研究(雙翅目:花蠅科).pdf
- 黃桿菌屬等三株新種的分離和多相分類研究.pdf
- 中國植種蠅屬分類學研究(雙翅目:花蠅科).pdf
- 侵染梨的一種新的Emaravirus屬病毒鑒定及特性研究.pdf
- 擬異小桿屬新種RG081015及其共生菌DR186和R187的分類鑒定.pdf
- 野鯪亞科一新屬一新種的建立及其群體遺傳學研究.pdf
- 27636.姜科植物種間和種內傳粉生物學的比較研究——以距藥姜屬和姜花屬代表種為例
- 帶形蜈蚣藻(Grateloupia turuturu Yamada)對N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的研究.pdf
- 石蒜屬種間關系和雜交起源的研究.pdf
- 蘿卜屬和蕓薹屬中的種傳雙鏈RNA病毒的研究.pdf
- 致病桿菌屬的系統(tǒng)進化及其兩個新種的描述.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