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癡呆不同中醫(yī)證型的靜態(tài)功能磁共振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采用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rs-fMRI)探討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中常見證候——痰瘀阻絡證及腎精虧虛證兩種中醫(yī)證候同病異證的腦功能連接區(qū)別,同時采用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常見證型——腎精虧虛證作為對照,從異病同證的角度探討兩種癡呆疾病腦網絡連接的差異。

2、
  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從神經內科住院部及門診選取。經過臨床及影像學要求的嚴格篩選,剔除不符合案例后,最終共采集VD痰瘀阻絡證患者23例,VD腎精虧虛證患者17例,AD腎精虧虛證患者13例,正常對照組患者13例,一共66例。先對四組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等基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證實基線一致。其后,對所收集被試的fMRI資料進行分析。按照既往的研究解剖先驗結果,予選定雙側扣帶后回(posterior cingul

3、ate gyrus,PCC)腦區(qū)為感興趣區(qū)(region of interest,ROI),對選定的ROI內所有序列進行平均以取得平均序列,然后與全腦所有序列進行相關性分析研究。為方便分析,先將所有fMRI圖像經過平滑、濾波等預處理以得到標準統(tǒng)一的圖像。其后為了使圖像數(shù)據(jù)正態(tài)化,對預處理后圖像進行Fisher轉換,獲取Z值后數(shù)據(jù)。利用圖像處理軟件對正態(tài)化轉換后的數(shù)據(jù)進行運算和分析,按影像學資料的分組分別進行組內平均以獲得各組的靜態(tài)網絡特

4、點,再予行組間兩兩比較以獲取兩組之間功能連接的差異。經過alphasim校正,獲得腦網絡激活圖以及相應的解剖體素信息,最終得到同病異證及異病同證的結果。
  結果:
  1、同病異證的結果:與VD腎精虧虛組相比,VD痰瘀阻絡組雙側PCC與左側枕上回、枕中回功能連接呈增強趨勢,而與右側小腦/小腦腳、右側舌回、右側枕下回/枕中回、右側梭狀回、右側中央后回、右側頂下小葉(不包括角回)、雙側旁中央小葉以及雙側楔前葉呈減弱趨勢。2、異

5、病同證結果:①與AD腎精虧虛組相比,VD腎精虧虛組與PCC腦功能連接增強部位位于左側顳下回、左側顳中回、左側海馬;而在左側顳上回、左側顳橫回、左側羅蘭多殼蓋、左側胼胝體連接則呈減低趨勢。②AD、VD三組與正常組相比,AD組腦功能激活圖呈現(xiàn)彌漫性、對稱性的減低或增強,有差異的內部解剖區(qū)域較小;而VD兩組與正常組相比,其功能激活圖多呈不對稱性改變,且其差異解剖區(qū)域多較大。
  結論:
  不同中醫(yī)辨證類型的VD患者其腦網絡激活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