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兵制變革思想及實踐——從“民兵”到“征兵”.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0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主要論述了晚清兵制(兵役)變革思想轉型及實踐,選擇了傳統(tǒng)“民兵”制在晚清社會的轉變歷程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此說明近代中國軍事轉型過程中,中西因素的交匯影響與流變。
   是否實行“民兵”以及如何實行“民兵”是近代兵制變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晚清而言,“民兵”思想在兵制從傳統(tǒng)向近代的轉變過程中起到匯通中西的作用,新政時期采取“征兵”即是此種思想的表現(xiàn)。而近代西方戰(zhàn)爭由“有限戰(zhàn)爭”向“總體戰(zhàn)”演變的趨勢,也使“以民為兵”成為必然

2、的選擇。
   第一章主要論述清朝傳統(tǒng)兵制(兵役)的特點、歷史地位與弊端。
   就中國王朝兵制的演變歷程而言,清朝兵制繼承了此前“兵民相分”的兵制。但清廷又有所調整,實行的是完全的“養(yǎng)兵制”。此種制度有其“合理性”,符合“歐力東漸”前的社會條件。但這種“合理性”又是有限的,依然無法避免此前王朝兵制難以持久的老問題。而清朝中后期興起的勇營招募制度有代替經制兵制的趨勢,但這種演變依然不脫王朝兵制更替的軌跡。
  

3、第二章著重評述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為解決養(yǎng)兵制弊端所作的努力。
   自兵民相分以來,關于要不要養(yǎng)兵以及如何養(yǎng)兵一直是傳統(tǒng)兵制變革思想爭論的焦點。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三種思路:首先、放棄養(yǎng)兵制度,恢復“三代”兵民合一或者唐代府兵制。其建議大致相當于今天的國家“民兵”制。此種思想雖然自宋明以來一直頗有市場,然而《皇朝經世文編》搜集的各種文章大都認為這種設想是迂腐之談。其次、地方軍事化建議。此種建議又分為兩種,一是要求地方駐軍歸地方官統(tǒng)轄。

4、一是實行官督“民”辦之鄉(xiāng)兵,也可稱為地方民兵制。第三、堅持王朝養(yǎng)兵制度,“以有限之餉練有限之兵”。通過對傳統(tǒng)變革思想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雖然中國社會存在著改善兵制弊端的努力,但都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導致兵制墮落的趨勢。而恢復“民兵”(無論是建立國家民兵還是地方民兵)尚缺乏必備的社會、政治條件,“藥方只販古時丹”面臨的困難是藥方難販古時丹。
   此時期的民兵論的轉型意義在于它構成了中國軍制轉型的內在思想源泉,是隨后“化西”的

5、主要動力。
   第三章主要研究了清人在認識西方兵制(兵役)基礎上提出的各種建議。
   “歐力東漸”是兵制轉型的外部因素。時人認為,西方軍事制度實行的“征兵制”與“預備役制”較清朝兵制的優(yōu)勢在于:全民皆兵,人人知兵;更番入伍,按年退伍,費用少而養(yǎng)兵多。西方兵制的優(yōu)勢恰恰是傳統(tǒng)兵制的弊端,因此,參酌西法成為晚清兵制變革思想的主流。外部因素雖然促進了近代兵制變革思想轉型,但它同時也受制于傳統(tǒng)社會的影響。清人認為西方兵制的特

6、點與古代的“民兵”一致。這種認識的結果是傳統(tǒng)“民兵”思想重新興起,最終導致近代征兵制的建立。不過新政時期確定的“征兵”制度,還不是完全的西式征兵制而是參酌西法,寓征于募(征募本地人當兵)。
   第四章則以江蘇(南京、蘇州)征兵動員為個案研究,探討傳統(tǒng)社會實行“征兵”時出現(xiàn)的問題。
   從南京、蘇州兩地的征兵動員情況來看,清廷最初實行征兵還比較努力。從機構設置到征兵動員過程都比較完善。加之當時江蘇地區(qū)風氣日開,征兵動員

7、比較順利。然而,征兵并不因動員結束而終止,相反,士兵入伍只是開始,它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才能收效。阻礙征兵的因素本文主要從征兵動員、退伍實踐和軍隊生活三方面展開。首先、因為缺乏相應的配套組織,征兵并未達到動員社會成員入伍的目的,而且征兵宗旨的歧誤也導致士兵入伍動機不純。其次、退伍安置的失敗。退伍對于征兵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只有退伍方能實行二次征兵。另一方面,只有對退伍兵的合理安置才能建立充足的后備力量。但是因為退伍安置之難,使兩者都未能實現(xiàn)

8、。最后、軍隊生活不堪忍受,與宣傳時大相徑庭。而軍官多以舊軍人之手段對待士兵,最終使征兵難以繼續(xù)展開。
   結論部分:
   西方軍事轉型對戰(zhàn)爭的影響在于戰(zhàn)爭形式向總體戰(zhàn)轉變,任何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動員自己所有的人力、物力加入戰(zhàn)爭的話,那么就只有滅亡的命運。時代要求實行“以民為兵”。但若達到這一目的,又不僅僅靠軍事自身變革就可以完成,需要政治、社會轉型配合。王朝建軍思想主旨在于維護一家、一姓的統(tǒng)治。王朝政權的私屬性決定了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