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MLVA對中國人群幽門螺桿菌的基因分型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是一種螺旋狀、微需氧、革蘭陰性桿菌,定植于人胃黏膜表面。全球約有50%的人口感染H. Pylori,尤其在發(fā)展中國家,其感染率達50%~70%。
   人類是H. Pylori 唯一的天然宿主,大量研究表明H. Pylori 感染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黏膜相關組織淋巴瘤(MALT)的發(fā)生密切相關。人類對H. Pylori 普遍易感,

2、但感染后的癥狀輕重緩急各不相同,表現(xiàn)出明顯的致病性差異,輕者可無癥狀長期攜帶,重者可引起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腫瘤。其原因不僅與宿主的遺傳易感性相關可能更與菌株的毒力強弱相關。
   H. Pylori 有其獨特的遺傳變異性和種內多樣性,等位基因的序列多態(tài)性遠遠高于其它細菌。目前對H. Pylori 進行的基因分型主要依據(jù)幾種與其感染密切相關的蛋白質或管家基因的多態(tài)性,然而這些傳統(tǒng)分型方法都存在著各自的局限性,目前對于H.

3、Pylori的分型方法還沒有一個公認的金標準。
   利用基因組中特定位點上可變數(shù)目串聯(lián)重復序列(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sequence,VNTR)進行基因分型是生物中常用的方法。VNTR位點是細菌基因組中的串聯(lián)重復序列,重復序列在不同菌株間重復次數(shù)不同,而重復序列的大小及兩側的序列高度保守。因此可通過比較VNTR位點重復次數(shù)的數(shù)目來區(qū)分不同的菌株。多個VNTR位點的基因分型稱為多位點串聯(lián)重復

4、單元基因分型方法即Multi-VNTR (Multi-locusvariable-number tandem-repeats analysis, MLVA)。
   MLVA 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既可用于流行病學研究,也可用于分子進化學研究,已廣泛應用于多種細菌的基因分型研究中,然而尚未在H. Pylori中得到應用。本研究首先分離培養(yǎng)中國主要地區(qū)與民族的H. Pylori,然后采用MLVA對不同來源的幽門螺桿菌菌株進行基因型檢

5、測與分析,研究MLVA在幽門螺桿菌基因分型中的應用和MLVA基因型與菌株分離來源的地區(qū)、民族、疾病等之間的相關性。
   方法:
   1.對H. Pylori的常規(guī)分離培養(yǎng)方法根據(jù)高原地區(qū)高海拔、低氣壓、低氧含量等環(huán)境特點(西藏拉薩)進行改進,并將改進的分離培養(yǎng)方法(減量法:打開一袋產(chǎn)氣袋(約18克)去除7克后置37℃微需氧環(huán)境進行培養(yǎng);加氧法:向培養(yǎng)盒內加入0.224升氧氣以補足高原缺氧量,然后,置37℃微需氧環(huán)境進

6、行培養(yǎng);加壓加氧法:加氧法操作后,將盒蓋頂端的充氣閥與1.01×105KPa的氮氣閥相聯(lián),氣流穩(wěn)定后關閉氣閥,置37℃微需氧環(huán)境進行培養(yǎng)。)與常規(guī)法(將接種過的培養(yǎng)基放入2.5L培養(yǎng)盒內,打開一袋微需氧產(chǎn)氣袋立即放入盒內,置37℃微需氧環(huán)境培養(yǎng)2~5天。)進行比較。探討適合高原環(huán)境特點的H. Pylori分離培養(yǎng)方法,收集高原地區(qū)的菌株。同時用常規(guī)法收集其它7個不同地區(qū)(北京、重慶、上海、內蒙、杭州、石家莊、廣州等)、不同病種(胃癌、消

7、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和無癥狀攜帶者)及主要民族(藏族、蒙族、和漢族)的H.Pylori菌株。
   2.參照其它細菌如結核分枝桿菌、鼠疫耶爾森氏菌、布魯氏桿菌等MLVA基因分型的選點原則及H. Pylori基因組自身的特點制定了選點原則如下:①重復序列的重復片段≥10bp; ②連續(xù)兩個重復片段的堿基突變率≤5%; ③每個重復位點在三株參照株之間(26695, H. pyloriAG1, J99)至少存在兩個等位基因。按照此選點原則

8、篩選VNTR位點并設計引物,對不同地區(qū)來源的20株H. Pylori進行基因擴增,電泳圖譜分析,觀察擴增條帶是否存在差異以及差異程度的大小,進一步篩選具有較好分辨力的VNTR位點。
   3.應用篩選的VNTR 位點對不同地區(qū)、不同消化系疾病、不同民族來源的202株H. Pylori菌株進行基因擴增、電泳,應用UVB-紫外凝膠分析儀或Bio-Numerics 5.1分析軟件,讀出各個擴增片段的大小,根據(jù)設計引物時兩端保守序列的大

9、小,每個重復單元的長度計算出各個重復片段的重復次數(shù)。應用Bio-Numberics 軟件對重復次數(shù)數(shù)據(jù)進行聚類分析和最小生成樹分析,研究MLVA基因型與菌株來源的地區(qū)、民族、疾病之間的相關性。
   結果:
   1.建立了適合高海拔、低氣壓、低氧含量等環(huán)境特點的H. Pylori分離培養(yǎng)方法,收集了35株高原地區(qū)(西藏)的H. Pylori菌株。應用H. Pylori的常規(guī)分離培養(yǎng)方法收集了廣東和石家莊地區(qū)H. Pyl

10、ori菌株各12株,北京菌株10株,杭州菌株26株,上海菌株10株,內蒙菌株43株。與日本東京大學交換了15株日本H. Pylori菌株,共計實驗菌株202株。
   2.根據(jù)制定的選點原則篩選出了20個VNTR位點,通過預實驗進一步鑒定出12個多態(tài)性較好的位點,分別為VNTR-180,VNTR-263,VNTR-614,VNTR-557,VNTR-607,VNTR-1801,VNTR-2181,VNTR-2457,VNTR-2

11、576,VNTR-5062,VNTR-5282,VNTR-5581。
   3.應用12個VNTR位點對202株H. Pylori臨床分離株進行了基因分型,取得了較好的分型效果,202株菌株可以完全被鑒別。應用Bio-Numberics軟件對重復次數(shù)數(shù)據(jù)進行聚類分析和最小生成樹分析,聚類分析結果顯示,202株菌株聚集成5個基因亞型,同一個地區(qū)來源的菌株表現(xiàn)出了相同或相似的基因型,并聚類在一起,表明了來自同一個地區(qū)的菌株具有明顯的

12、地區(qū)聚集性。對118株4個不同民族(藏族、蒙族、漢族、大和民族)菌株的VNTR位點數(shù)據(jù)進行了最小生成樹分析,結果表明,不同來源的菌株在民族間具有明顯的聚集趨勢,四個民族來源的菌株主要聚集成了4個亞群,每個民族主要聚集于一個亞群。
   4.在202株H.pylori臨床菌株中,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癌菌株分別占14.9%, 55.9%, 25.2%和4.0%,在基因型與疾病的相關性研究中,未發(fā)現(xiàn)與疾病的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