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團簇作為物理,化學,材料的一門交叉學科,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熱門的研究領域,硅作為一種良好的半導體材料,其團簇的研究必然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鈰作為稀土金屬中最為典型的一種輕稀土金屬,其與純硅團簇的摻雜,在一定程度上很大的改變了其結構與性質(zhì)。本論文旨在結合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運用密度泛函理論研究中的B3LYP方法結合凍結外層28個電子的小核贗勢ECP28MWB基組,考慮不同電子多重度和不同初始構型的基礎上,系統(tǒng)的對稀土金屬鈰摻雜硅團簇 CeSin
2、(0,-1)(n=1~10)經(jīng)行了研究,獲取他們的基態(tài)結構,計算基態(tài)結構的平均結合能,二階能量差分,解離能分析其穩(wěn)定性,并計算基態(tài)團簇的電子親和能,自然電荷分布,磁矩等一系列性質(zhì)。
在B3LYP/ECP28MWB水平上,計算出的其基態(tài)構型,分別為:中性分子,C∞v(5Π)、C2v(3B1)、C2v(3B1)、Cs(3A′)、Cs(3A′′)、Cs(3A′)、C1(3A)、C2v(3B1)、Cs(3A′)、C1(3A);陰離子,
3、C∞v(2Π)、C2v(2A2)、C1(4A)、Cs(2A′′)、Cs(2A′′)、Cs(2A′)、Cs(2A)、C1(2A)、C2v(2B1)、C1(2A),并分析鈰硅團簇的生長規(guī)律。在獲得的基態(tài)的基礎上,計算其平均結合能,二階能量差分,解離能來分析鈰硅團簇的穩(wěn)定性。結果表明,摻雜Ce原子后,提高了鈰硅團簇的穩(wěn)定性,且CeSi2,CeSi5和CeSi8團簇的穩(wěn)定性較其他基態(tài)要更好。此外,還計算了CeSin(n=1~10)團簇的絕熱電子
4、親和能,分別為:0.81eV(CeSi1),0.48eV(CeSi2),1.23eV(CeSi3),1.39eV(CeSi4),1.74eV(CeSi5),1.89eV(CeSi6),2.28eV(CeSi7),2.20eV(CeSi8),2.64eV(CeSi9),2.36eV(CeSi10)。最后,用自然布局分析(NPA)方法計算了中性分子,陰離子團簇的基態(tài)結構中原子的電荷和偶極矩,以及中性分子團簇的磁矩等性質(zhì)。結果表明:除 CeS
5、i-之外,電荷始終是從Ce遷移到Sin團簇的,Ce原子扮演了電子供體的角色。對于計算的偶極矩,偶極矩最大為12.22D(CeSi9-),偶極矩較小的為4.13D(CeSi),4.68D(CeSi-)。對于計算的中性分子基態(tài)CeSin團簇的磁矩,除了CeSi的總磁矩為4μB之外,其它團簇的總磁矩均為2μB;從Ce原子的局域磁矩可知,CeSin團簇的總磁矩主要是由摻雜的Ce原子所提供。這也說明,摻雜 Ce原子是使無磁性的純 Sin團簇在摻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ccCA方法研究鉻摻雜硅團簇的結構與性質(zhì).pdf
- 鎳團簇和摻雜鋁團簇的結構與性質(zhì).pdf
- 表面支撐的鉭摻雜硅團簇幾何和電子結構性質(zhì)研究.pdf
- 堿金屬摻雜硅簇結構和性質(zhì)的研究.pdf
- 鉭硅混合團簇和純銥團簇的幾何及電子結構性質(zhì)的理論研究.pdf
- 過渡金屬摻雜Sn和Pb團簇結構和性質(zhì)的理論研究.pdf
- 摻雜鋁團簇吸附碳氮原子性質(zhì)的研究.pdf
- 硅團簇結構硅團簇結構、形變以及相應力學特性的分子動力學模擬.pdf
- 過渡金屬雙原子摻雜硅團簇的理論研究.pdf
- 硫族化汞團簇結構與電子性質(zhì)的研究.pdf
- 銠硅混合團簇幾何構型及電子結構性質(zhì)的理論研究.pdf
- 過渡金屬摻雜硅團簇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pdf
- 鎳、鈀、鉑團簇的結構與電子性質(zhì).pdf
- 硅與鋅混合團簇幾何構型及電子結構的研究.pdf
- 碳硫小團簇結構與性質(zhì)的理論研究.pdf
- 過渡金屬原子摻雜硅團簇的第一性原理研究.pdf
- 鐵鈷鎳團簇的氮摻雜效應和金團簇結構演化的理論研究.pdf
- Ni團簇與Ni納米線的結構和性質(zhì)研究.pdf
- 摻雜In團簇和(TiO2)n團簇的理論研究.pdf
- 2228.錳原子摻雜對小型硼團簇結構及電子性質(zhì)的影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