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以水稻白葉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小麥赤霉菌和蘋果炭疽菌等為供試菌種,篩選、評價了30種竹葉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采用液液萃取、柱層析技術,對孝順竹竹葉提取物進行了初步分離,測定了分離流份的抑菌活性。主要結果如下:
1.以水稻白葉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供試菌種,采用抑菌圈法,篩選了30種竹葉提取物抗細菌活性,結果表明,在0.02g(竹葉)/紙碟的劑量下,紅竹和月月竹對水稻白葉枯菌抑制效果最明顯,24h抑菌圈直徑分別為21.8
2、1mm和19.84mm;桂竹、金鑲玉竹和紅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明顯,24h抑菌圈直徑分別為18.33mm、18.27mm和18.02mm。
以小麥赤霉菌、蘋果炭疽菌為供試菌種,采用生長速率法,測定了30種竹葉提取物的抗真菌活性,結果表明,在40g(竹葉)/L的濃度下,長葉苦竹、鐵竹、桂竹、孝順竹、毛竹和苦竹等6種竹葉對小麥赤霉菌的抑制效果最明顯,48h菌絲抑制率都在70%以上,長葉苦竹、鐵竹、孝順竹和毛竹等4種竹葉
3、對蘋果炭疽菌的抑制效果最明顯,48h菌絲抑制率都在75%以上。
2.選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對孝順竹竹葉提取物的水溶液進行萃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相4個萃取組分,分別用2種細菌和3種真菌對其進行抑菌活性測定,結果表明,乙酸乙酯相對5種供試菌種抑制效果最好,在0.0005g(提取物)/紙碟的劑量下,對水稻白葉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24h抑菌圈直徑分別為18.13mm、13.98mm;對小麥赤霉菌、蘋果炭疽菌
4、、番茄枯萎菌的48hEC50分別為1.5499g/L(0.6617g/L-3.5842g/L)、2.3719g/L(2.1102g/L-2.6410g/L)、1.7709g/L(0.9610g/L-3.2252g/L)。正丁醇相次之,石油醚相和水相抑菌效果最弱。
3.孝順竹竹葉提取物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經聚酰胺柱層析分離,以氯仿和甲醇為淋洗劑,經梯度洗脫,分別得到12和16個流份。孝順竹竹葉提取物正丁醇相和水相經AB-8大
5、孔樹脂柱層析分離,以水和乙醇為淋洗劑,經梯度洗脫,分別得到6和5個流份。抑菌活性測定結果表明,乙酸乙酯相的F2-4、F2-5、F3-2、F8流份和正丁醇相的F5流份對5種供試菌種抑制效果較好,其中乙酸乙酯相的F3-2流份活性最高,在0.00025g(提取物)/紙碟的劑量下,對水稻白葉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24h抑菌圈直徑分別為20.30mm、13.43mm;對小麥赤霉菌、蘋果炭疽菌、番茄枯萎菌的48hEC50分別為0.9594g/L(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毛竹提取物抑菌活性成分研究.pdf
- 核桃青皮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pdf
- 竹屑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竹屑的水解酶解研究.pdf
- 多種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pdf
- 阿魏提取物殺蟲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pdf
- 大蔥提取物抑菌活性及作用機制研究.pdf
- 菊芋葉片提取物殺蟲抑菌活性的研究.pdf
- 黃帚橐吾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pdf
- 竹葉提取物和杜仲提取物體外抗癌活性研究.pdf
- 荷葉中不同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開題報告】
- 油茶粕粗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pdf
- 荷葉中不同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論文核桃青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 冷杉針葉提取物促生長作用及抑菌活性研究.pdf
- 旋覆花提取物抑菌活性評價與分析.pdf
- 迷迭香提取物抑菌效果的研究.pdf
- 毛竹葉中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分析.pdf
- 蜂膠黃酮的提取及提取物的抑菌、抗氧化活性研究.pdf
- 苦參等植物提取物對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研究.pdf
- 石榴果皮提取物對食品腐敗菌的抑菌活性及機理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