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通過對團體心理治療患者進行臨床回顧性研究,通過統(tǒng)計分析方法,評價團體心理治療對人格異常患者的療效,探究其療效的影響因素,對團體心理治療改善人格異常的療效進行驗證,并為心身疾病的病因學治療提供心理治療角度的新思路。并初步探求參與團體治療患者的異常人格與所患心身疾病的關系,及中醫(yī)體質與人格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人格與疾病關系模型的假設,從而通過心理學理論角度對軀體疾病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做出解釋,為疾病的預測與預防提供新的方法和
2、依據。
方法:
選取在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間,在廣東省中醫(yī)院心理睡眠科接受門診治療的患者,將接受團體心理治療的患者設置為團體心理治療組,將同期在門診接受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及物理治療的患者設置為對照組。搜集每位患者的個人信息及完整門診病歷資料,治療前及治療后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試(MMPI)及癥狀自評量表(SCL-90)等心理量表的測評結果。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軟件,將上述資料錄入軟件
3、中建立患者信息數據庫。將數據信息進行規(guī)范化處理,采用SPSS Statistics19.0和SPSS Modeler14.1為數據分析平臺,評價團體心理治療對調整人格偏差、改善心理學癥狀的療效,探索療效的影響因素,并進行數據評述,探索“人口學特征—人格特質—中醫(yī)體質—心身疾病”之間的相互關系,得出人格特征與心身疾病之間的關聯規(guī)則。
結果:
一、團體心理治療組的相關評價
(一)患者人口學資料分析
在
4、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間,參與團體治療的病人總數為309人。符合納入標準患者共計284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200例,年齡最大64歲,最小17歲,平均年齡34歲。
1.性別分布
參與團體治療的男性人數為84,占29.50%,女性200人,占70.20%,女性與男性人數比例為2.4∶1。
2.年齡分布情況
參加團體治療的患者以25-34歲年齡段人群居多,此年齡段內的人群占總人數的43.2
5、0%。
3.文化程度分布
參與團體治療的患者以大專、本科學歷者居多。分別占總參與人數的28.2%、39.4%。
4.婚姻狀況構成
參與團體治療的患者以已婚人士為最多,占54.60%。
?。ǘ┗颊進MPI與全國常模的比較
參與團體心理治療的患者,其MMP1量表分在Hs、D、Hy、Pd、Mf、Pa、Pt、Sc、Si維度上與全國常模相比有顯著差異,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6、。
(三)患者心身疾病譜構成
參加團體心理治療的患者中,有74.65%合并精神和行為障礙,有40.49%合并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36.97%合并神經系統(tǒng)疾病,33.80%合并消化系統(tǒng)疾病。
(四)人口學特征與人格特征關系的分析評價
1.性別與MMPI量表分數的關系
男性和女性僅在Mf(男性化-女性化)量表得分上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其余量表得分上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7、r> 2.教育程度與MMPI量表分數的關系
不同教育程度分組間的MMPI量表得分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婚姻狀況與MMPI量表分數的關系
未婚和已婚組別Pt(P=0.00)、Sc(P=0.00)、Mf(P=0.01)量表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年齡與MMPI量表分數的關系
D、Pd、Pa、Pt、Sc、Ma、Si量表分與年齡呈負相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8、01)。即年齡越大的患者,D、Pd、Pa、Pt、Sc、Ma、Si量表分越低。
?。ㄎ澹﹫F體心理治療療效相關評價
1.團體治療前后患者MMPI各量表分的變化情況
除Mf量表分前后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外,其余量表分的檢驗結果均顯示P<0.01,其前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治療后的MMPI分數除Mf維度之外都有顯著的改善。
2.團體治療前后患者SCL-90各因子分的變化情況
SCL-90各量表
9、分在治療前后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治療后患者的軀體癥狀有顯著的改善。
(六)團體心理治療療效影響因素的相關評價
1.人口學特征與MMPI改善程度的關系
Hs(P=0.02)、D(P=0.017)、Hy(P=0.04)、Pt(P=0.03)、Sc(P=0.02)、Ma(P=0.02)量表的改善程度與教育程度呈顯著相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未婚和已婚組別患者Si維度的減分值差異
10、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人口學特征與SCL-90改善程度的關系
SCL-90各量表分的改善程度與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無顯著相關性。
男性與女性在強迫癥狀(P=0.04)、抑郁(P=0.03)兩個維度減分值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男性女性比在這兩個維度的改善程度更高。
?。ㄆ撸?0次治療時程與20次治療時程的團體間MMPI量表分改變程度的關系
10次治療時程與20次治療時程的
11、團體間,各量表分的減分值不具有顯著差異。
(八)團體治療患者人格與父母、婚姻關系的相關評價
1.團體治療患者父母養(yǎng)育方式情況
父親-因子Ⅰ、Ⅱ、Ⅲ、Ⅴ、Ⅵ和母親-因子Ⅰ、Ⅱ、Ⅲ、Ⅳ與常模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參與團體治療的患者,其原生家庭中,父親采取情感溫暖、理解(1),過分干涉(Ⅲ),過度保護(Ⅵ)的養(yǎng)育方式較少;而采取懲罰、嚴厲(Ⅱ),拒絕、否認(Ⅴ)的養(yǎng)育方式較多;母親采取情感溫暖
12、、理解(Ⅰ),過干涉、過保護(Ⅱ)的養(yǎng)育方式較少;采取拒絕、否認(Ⅲ),懲罰、嚴厲(Ⅳ)的養(yǎng)育方式較多。
2.團體治療患者人格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關系
父親采取情感溫暖、理解(Ⅰ)的養(yǎng)育方式,與Hs、D、Pd呈負相關。父親采取懲罰、嚴厲(Ⅱ)的養(yǎng)育方式,與Pd、Sc呈正相關,其相關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父親采取偏愛被試(Ⅳ)的養(yǎng)育方式,與Mf呈正相關。父親采取拒絕、否認(Ⅴ)的養(yǎng)育方式,與Pd、Pt、Sc、Ma呈正相關。父親
13、采取過度保護(Ⅵ)的養(yǎng)育方式,與Pd、Pt、Sc呈正相關。
母親采取情感溫暖、理解(Ⅰ)的養(yǎng)育方式,與D、Pd、Pa、Pt、Sc、Si呈負相關。母親采取過干涉、過保護(Ⅱ)的養(yǎng)育方式,與Pd、Pt、Sc、Ma呈正相關,而與Hy呈負相關。母親采取拒絕、否認(Ⅲ)的養(yǎng)育方式,與Pd、Pa、Pt、Sc、Ma呈正相關。母親采取懲罰、嚴厲(Ⅳ)的養(yǎng)育方式,與Pd、Pa、Pt、Sc、Ma呈正相關。
3.團體治療患者婚姻質量情況<
14、br> 參與團體治療的患者,在“夫妻交流”、“經濟安排”、“業(yè)余活動”、“性生活”、“親友關系”、“角色平等性”、“解決沖突方式”、“性格相容性”、“子女與婚姻”維度上與優(yōu)于常模,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團體治療患者人格與婚姻關系的關系
Hy量表分與“親友關系”呈正相關(P=0.03); Pd量表分與“過分理想化”(P=0.04)、“解決沖突方式”(P=0.04)、“業(yè)余活動”(P=0.00)呈
15、負相關;Mf量表分與“過分理想化”(P=0.00)、“子女與婚姻”(P=0.04)呈正相關;Pa量表分與“過分理想化”(P=0.02)、“婚姻滿意度”(P=0.03)、“業(yè)余活動”(P=0.00)呈負相關;Pt量表分與“業(yè)余活動”(P=0.03)呈負相關;Sc量表分與“性格相容性”(P=0.04)、“解決沖突方式”(P=0.02)、“業(yè)余活動”(P=0.01)呈負相關;Ma量表分與“婚姻滿意度”(P=0.04)、“解決沖突方式”呈負相關
16、(P=0.04)。
?。ň牛┤烁裉刭|及中醫(yī)體質類型關系的分析評價
1.團體心理治療患者中醫(yī)體質類型
中醫(yī)體質比例最大的是氣郁質(65.35%)。其次,濕熱質(8.33%),痰濕質(5.70%),陰虛質(5.70%),陽虛質(5.70%)亦占有一定的比例。
2.團體心理治療患者中醫(yī)體質類型及人格特征的關聯分析
由上表可知,具有氣郁質體質特點的患者,其Hy、D、Pt維度同時出現異常的比例亦分別
17、有72.97%、69.60%、60.81%。
二、對照組對人格和癥狀改善程度的分析評價
在對照組治療前后,Hs、D、Pa、Pt、Sc量表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團體治療組對MMPI的減分值總體優(yōu)于對照組,在Pd、Pt維度上MMPI的改善程度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除心理治療外,中西醫(yī)結合藥物及物理治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格偏差。
三、拒絕參與團體治療患者的分析評價
?。ㄒ唬?/p>
18、對拒絕參與團體治療原因的調查
共計有61名患者拒絕參與治療,其中33名患者失訪,失訪原因包括:手機停機,手機關機,接通后掛斷電話等。28名患者接受了電話訪問,其中11名患者拒絕接受團體心理治療的原因是“時間不合適”,無法長期安排時間參與團體治療。7名患者因“居住外地”,路途遙遠,而放棄參與。5名患者認為自己“不需要接受治療”,自覺沒有心理方面的問題。2名患者認為“等候時間過長”,因等候參與團體治療的排期太長,放棄等待。2名患者
19、對團體治療存在不正確的認識,而拒絕參與,其中有的患者認為“團體當中的患者負能量太大,參與治療不會獲益”;有的患者認為“團體治療沒有效果”。1名患者直言“不愿回答原因”,拒絕接受電話訪問。
?。ǘ┚芙^參與團體治療患者人格特征的分析評價
拒絕參與團體治療的患者其MMPI結果中的Hs、D、Hy、Pd、Mf、Pa、Pt、Sc量表都與常模顯著高于常模,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ㄈ┚芙^參與團體治療患者
20、與參與團體治療患者人格的對比
拒絕團體治療的患者與參與團體治療的患者MMPI結果未見顯著差異。
四、人格特質與心身疾病關系的分析評價
MMPI各量表分與心身疾病之間的關聯規(guī)則如下:Ma、Sc、Hs=>消化系統(tǒng)疾病(支持度11.2%,置信度60.714%),Ma、Hs=>消化系統(tǒng)疾?。ㄖС侄?4.8%,置信度59.459%),Ma、Pt、Hy=>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支持度11.2%,置信度57.143%)。
21、r> 結論:
1.患者人口學資料分析
參與團體心理治療的患者以25-35歲年齡范圍、未婚、女性、大?;虮究平逃潭鹊娜巳壕佣?。
2.患者MMPI與全國常模的比較
參與團體心理治療的患者,其MMPI量表分在L、Hs、D、Hy、Pd、Mf、Pa、Pt、Sc、Si維度上顯著高于全國常模。
3.患者心身疾病譜構成
參加團體心理治療的患者,40.49%曾合并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33.80
22、%曾合并消化系統(tǒng)疾病。
4.人口學特征與人格特征關系的分析評價
MMPI分數的高低與患者的性別、教育程度未見明顯關聯,而隨著年齡增長,多個量表分降低。
5.團體心理治療療效相關評價
團體治療前后患者MMPI、SCL-90得分皆有顯著的改善。團體心理治療呵有效調整人格偏差、改善心理學癥狀。
6.團體心理治療療效影響因素的相關評價、
MMPI各量表分的改善程度與年齡、性別無顯著相關
23、性。教育程度越高,接受團體心理治療后人格偏差的調整程度越高。已婚的患者與其他未婚、離異患者相比,在社會內向維度改善程度更高。女性比男性在強迫、抑郁癥狀維度的改善程度更高。
7.10次治療時程與20次治療時程的團體間MMPI量表分改變程度的關系
在不同治療時程的團體,MMPI各量表分減分值的不具有顯著差異。
8.團體治療患者人格與父母、婚姻關系的相關評價
團體治療患者原生家庭的父母養(yǎng)育方式普遍不理想
24、,父親采取情感溫暖、理解,過分干涉,過度保護的養(yǎng)育方式較少;而采取懲罰、嚴厲,拒絕、否認的養(yǎng)育方式較多;母親采取情感溫暖、理解,過干涉、過保護的養(yǎng)育方式較少;采取拒絕、否認,懲罰、嚴厲的養(yǎng)育方式較多。
多數團體治療患者反應夫妻關系不理想,而團體治療患者的婚姻質量得分均顯著優(yōu)于國外常模。
9.人格特質及中醫(yī)體質類型關系的分析評價
團體心理治療患者中醫(yī)體質類型以氣郁質為主,氣郁質與Hy、D、Pt維度人格特征相關
25、。
10.對照組對人格偏差改善程度的分析評價
團體心理治療調整人格偏差的療效整體優(yōu)于對照組,中西醫(yī)結合藥物治療及物理治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格偏差。
11.拒絕參與團體治療患者的分析評價
多數患者因受限于時間、地點而拒絕參與團體心理治療,部分患者因否認自身存在心理問題而拒絕治療。拒絕參與團體治療的患者其MMPI結果中的Hs、D、Hy、Pd、Mf、Pa、Pt、Sc量表分數顯著高于常模,但與參與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