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手工搬舉作業(yè)(Manual Lifting Task,MLT)在工業(yè)生產中比較常見,是導致工人肌肉骨骼疾患的重要原因。歐美發(fā)達國家已制定手工搬舉的衛(wèi)生限值,而我國尚無系統(tǒng)的限值。此次研究以我國工人和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最大力的測定,手工搬舉負荷影響因素的研究以及最大可接受搬舉重量的比較研究,借鑒并修訂美國ACGIH的搬舉閾限值,由此提出符合我國人群的搬舉重量限值。
方法:第一部分以938名工人和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測定其
2、背提力、左手提力、右手提力、手臂提力和肩提力五種靜態(tài)肌力,與歐美人群靜態(tài)肌力進行比較,得出我國人群與歐美人群力量的差距范圍。第二部分以43名男性大學生為研究對象,設計不同的搬舉重量,搬舉垂直高度,搬舉水平距離并模擬搬舉作業(yè),測定和分析第10胸椎水平(T10)和第3腰椎水平(L3)左、右兩側豎脊肌的表面肌電信號,每個搬舉任務結束時,受試者對該任務進行自感用力度評級。第三部分中,10名男性大學生志愿者將一重16kg的木箱由脛骨中點高搬上至指
3、掌關節(jié)高的平臺,再由平臺搬下至原處,如此反復操作,技術人員通過標記區(qū)分搬上和搬下兩種作業(yè),10分鐘內模擬完成搬上、搬下作業(yè)各30次,采集受試者兩側斜方肌和豎脊肌的表面肌電信號,最后對兩種作業(yè)方式進行自感用力度評級。第四部分比較我國人群和歐美人群最大可接受搬舉重量,得到我國人群與歐美人群搬舉能力的差距范圍。
結果:靜態(tài)肌力測定表明男性背提力、左手提力、右手提力、手臂提力和肩提力分別為107.7kg、57.7kg、60.9kg、3
4、1.8kg和46.5kg,而女性則分別為59.7kg、30.7kg、34.1kg、18.2kg和25.2kg。20~29歲年齡組工人和大學生背提力的比較,男性工人的背提力大于大學生,二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女性則是大學生背提力大于工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男性受試者背提力、右手提力和左手提力的平均值最高組均為20~29歲。女性受試者三種力量平均值的最高組分別為30~39歲、40~49歲、40~49歲,20~
5、29歲組的三種力量平均值都最小。不同年齡組之間背提力、右、左手提力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
在相同的搬舉高度下,當搬舉物體的重量分別為3.6kg、7.5kg和11.4kg時,豎脊肌表面肌電幅度依次為36.15、45.63和52.3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當搬舉重量為13.7kg時,左、右側T10處均顯示肌電幅度在“地面至可觸及高”時大于“地面至肩關節(jié)高”(P<0.05),左、右側L3處也均顯示肌電幅度在“地面至可觸及
6、高”時大于“地面至肩關節(jié)高”(P<0.05,P>0.05)。另外,在不同的搬舉重量和不同的水平距離下,肌電幅度顯示7kg/70cm>14kg/50cm>18kg/30cm,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org評分結果與肌電幅度信號的分析結果相似。
搬上和搬下作業(yè)時,受試者斜方肌的平均MVE%分別為25.1和20.9,搬上高于搬下,二者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豎脊肌的MVE%平均分別為39.8和34.9,同
7、樣顯示搬上高與搬下(P<0.01)。Borg評分結果搬下11.0為搬上13.2的83%,兩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結論:中國人靜態(tài)肌力低于歐美國家人群,總體上男性比歐美男性力量低15~23%,女性低15~18%。女性各種力量均比男性小,總體上是男性力量的一半左右。五種等長收縮時的最大力量從大到小依次為:背提力、右手提力、左手提力、肩提力和手臂提力。20歲以上男性的力量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降低,女性中這種趨勢不明顯
8、,20~29歲年齡組力量反而低于30~49年齡組。人體尺寸和最大力在男性受試者中呈現(xiàn)一定的相關性,在女性受試者中相關性不強。搬舉重量,搬舉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離是影響搬舉作業(yè)負荷的重要因素,在搬舉限值制定時需重點考慮。與最大力相比,MAWL更能反映人的搬舉能力,更適合作為對TLV進行修訂的比例依據(jù),并且隨著頻率增加,中國人搬舉能力下降比美國人快,建議將ACGIH搬舉閾限值的三個表中重量限制依次下調21%、25%和28%。雖然搬下時肌肉活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手工搬舉的工效學危險因素與勞動負荷評價.pdf
- 手工搬舉作業(yè)技巧及疲勞恢復的實驗研究.pdf
- 理化分析手工檢測偏差限值說明檔案
- 電氣化鐵道牽引負荷諧波推薦限值的研究.pdf
- 手工操作的工效學評價及提舉重量限值的研究.pdf
- 電氣化鐵道牽引負荷諧波電壓發(fā)送限值的研究.pdf
- 搬調搬罷得拜椿得搬
- 職業(yè)接觸限值及其應用
- 搬過來搬過去教案與反思
- 職業(yè)接觸限值及其應用打印
- 電力負荷建模及其應用的研究.pdf
- 基于局域波的地區(qū)負荷分析及其短期負荷預測研究.pdf
- 搬玉米的學問
- 要搬誰?搬哪去?錢哪來?咋脫貧?
- 搬物機械手及其強度特性分析技術研究.pdf
- 搬口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添置基本公共衛(wèi)生云平臺設備采購項目
- 負荷建模及其無功優(yōu)化算法的研究.pdf
- 新造船舶能效設計指數(shù)及其限值研究.pdf
- 螞蟻搬食物
- 搬太陽作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