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專注于朱宗元這一個案,考察其生平與著述,著重將其對原罪的解釋置于當時中西文化交鋒的語境中進行思想與語源的追溯,以厘定朱宗元對原罪的解釋與來華耶穌會士的解釋脈絡之間的關系,并就其對天主教教義的理解力進行一定的探討。 本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對朱宗元的生平與著述進行了重新的考證。朱宗元1616或1617年生。1638年在杭州經利類思施洗。同年與張能信合著《破迷論》。可能在1639年受業(yè)于陽瑪諾整整一年。1640~1645年間主
2、要在協(xié)助孟儒望寧波傳教。1659年邀請多明我會的黎玉范(JLlan Bautista de Morales)到寧波。1660年去世。其著作有:《破迷論》、《答客問》和《拯世略說》三書,《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一文,《天主圣教十誡直詮·十誡序》、《辨敬錄朱序》和《訂正總牘序》三序。 第二部分主要考察朱宗元對原罪的解釋與來華耶穌會士所帶入的解釋脈絡之間的關系。本文認為利瑪竇第一次在中國提出“原罪”概念,其去世后,龐迪我開其始,艾儒略
3、繼其后,在朱宗元信教之時,在華耶穌會士已經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對原罪的解釋脈絡。本文經過分析朱宗元對原罪言說的五種方式——救贖論中的原罪、潛在地言說一偶論、追問現世惡的來源、恩與逆的悖立、正義與愛的協(xié)調——認為:盡管朱宗元帶入了一定的中國文化因素,但這些解釋方式主要是承接了以龐迪我、艾儒略和陽瑪諾為核心的在華耶穌會士所帶入的中世紀對原罪的解釋脈絡。這在分析其解釋的語言來源后,得到進一步的確證。這種特征同時也出現在對原罪解釋全面展開的時代入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