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葉綠體基因組序列的小麥族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普通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是全球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小麥種質(zhì)資源的更新是培育小麥品種的重要保障。研究小麥族的系統(tǒng)發(fā)育關系,對豐富小麥種質(zhì)資源、揭示親緣關系、利用優(yōu)異基因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葉綠體作為植物細胞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光合作用的場所,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研究小麥族葉綠體基因組結(jié)構(gòu)和序列的信息在揭示物種起源、進化演變以及物種之間的親緣關系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本研究完成了8個葉綠體DNA提取、測

2、序、拼接組裝,并對8個葉綠體基因組進行了基因注釋、物理圖譜構(gòu)建、SSR標記和重復序列檢測。另外,利用8個拼接組裝的葉綠體基因組序列和26個已完成測序的葉綠體基因組序列,進行了差異熱點區(qū)檢測、比較基因組分析、系統(tǒng)發(fā)育樹構(gòu)建和分化時間計算。具體結(jié)果如下:
 ?。?)通過對栽培二粒小麥(Triticum dicoccum)等8個小麥族物種葉綠體基因組進行解析發(fā)現(xiàn),拼接組裝后的葉綠體基因組大小在113449 bp和136041 bp之間,

3、最小為尾狀山羊草(Aegilops caudata),最大為阿拉拉特小麥(Triticum araraticum);注釋基因數(shù)目最少為西藏半野生小麥(Triticum aestivum ssp. tibetanum Shao)包括138個基因,最多為旱麥草(Eremopyrum triticeum)包括191個基因;檢測到的SSR標記數(shù)為144~173個,最少為簇毛麥(Haynaldia villosa),最多為茹科夫斯基小麥(Trit

4、icumzhukovskyi);查找到的重復序列為29~42個,最少為旱麥草(Eremopyrum triticeum)和簇毛麥(Haynaldia villosa),最多為老芒麥(Elymus sibiricus)。
 ?。?)以水稻(Oryza sativa, NC_031333)葉綠體基因組為參考序列,通過多序列比對及可視化處理,最終發(fā)現(xiàn)了matK~trnK-UUU~rps16,trnQ-UUG~psbK,psbE~trnf

5、M-CAU等19個序列差異熱點區(qū),這些差異熱點區(qū)可作為重建小麥族系統(tǒng)發(fā)育的潛在標記。以普通小麥(Triticum aestivum, KJ614396)葉綠體基因組序列為參考序列,對31個小麥族物種葉綠體基因組進行比較基因組分析,發(fā)現(xiàn)在小麥族葉綠體基因組中頻繁發(fā)生基因或片段倒置現(xiàn)象。根據(jù)發(fā)生倒置現(xiàn)象的區(qū)域、葉綠體基因組結(jié)構(gòu)的不同,將31個小麥族物種分為四大類,分別包括16、11、2和2個小麥族物種。
 ?。?)經(jīng)多序列比對、保守序

6、列提取、飽和度檢測、核苷酸替代模型選擇和系統(tǒng)發(fā)育樹構(gòu)建,得到了以水稻(Oryza sativa)和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為外群的小麥族系統(tǒng)發(fā)育樹。相對于S基因組,A基因組與D基因組親緣關系較近;提莫菲維小麥(Triticum timopheevii)與擬斯卑爾脫山羊草(Aegilops speltoides)親緣關系較近;與卵穗山羊草(Aegilops geniculata)相比,柱穗山羊草(Aeg

7、ilops cylindrica)與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親緣關系較近;黑麥(Secale cereale)與小麥-山羊草復合群體(Triticum-Aegilops complex)親緣關系較近;大麥(Hordeum vulgare)與野生大麥FT462(Hordeum vulgare subsp. Spontaneum FT462)親緣關系較近。
 ?。?)以水稻(Oryza sativa)、二穗短柄草

8、(Brachypodium distachyon)與小麥(Triticum aestivum)的分化時間為基本錨點,選用SMC和RMC兩種分子鐘方式來計算分化時間,計算出了小麥族各物種基于葉綠體基因組的分化時間。本研究將大麥(Hordeum vulgare)與普通小麥(Triticum aestivum)的分化時間從6~15 MYA縮小到大約9.13~9.43 MYA。黑麥(Secale cereale)與普通小麥(Triticum a

9、estivum)大約在3.03~5.96 MYA發(fā)生分化;旱麥草(Eremopyrum triticeum)與老芒麥(Elymus sibiricus)的分化時間大約為4.11~4.19 MYA;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與柱穗山羊草(Aegilops cylindrica)和卵穗山羊草(Aegilops geniculata)的分化時間分別大約為0.24~0.71 MYA和1.23~3.13 MYA;野生大麥(H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