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骨轉移疼痛是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的常見癥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骨轉移疼痛由于經常伴有爆發(fā)性疼痛,臨床上較為難治。目前對骨轉移疼痛的治療方法主要為非甾體抗炎藥、環(huán)氧化酶-2抑制劑、化療、放療、含氮的雙膦酸鹽類藥物以及阿片類藥物的單藥或多藥聯(lián)合治療。當患者經過上述治療后,如果仍然存在疼痛,甚至疼痛程度加重時,需要鑒別未控制疼痛的原因是由于腫瘤進展還是患者對治療藥物或方法無反應或劑量不夠。而判斷骨轉移病變及
2、范圍的常規(guī)的影像學或放射性核素顯像無法精確定量骨損傷的量及速度。因此,需要一種簡單的并且能快速和敏感的發(fā)現(xiàn)骨骼改變的評估方法,以至于能連續(xù)的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進展和評估藥物治療反應。
近年來,骨膠原代謝產物——I型膠原交聯(lián)氨基末端肽(NTx)以及I型膠原交聯(lián)碳端肽(CTx)逐步被人們所關注。I型膠原是骨組織中唯一的膠原,占骨基質的90%。研究顯示,NTx單獨起源于I型膠原,并在骨吸收階段被破骨細胞激活而產生成一個新的表位,具有較高
3、特異性,是破骨細胞溶骨性改變的直接產物,并不會繼續(xù)代謝。通過采集血清或尿液標本均可分析NTx水平,其中尿液檢測無創(chuàng)且易于收集,能反復多次進行,有利于對患者的骨病變進展和疼痛治療反應進行連續(xù)監(jiān)測。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尋大鼠尿NTx及NTx的增長速度是否與骨轉移疼痛及程度相關。并進一步探討NTx與大鼠骨轉移瘤的化療、雙膦酸鹽治療的關系,從而判斷尿NTx是否能成為早期發(fā)現(xiàn)骨病變進展和評估藥物疼痛治療反應的標記物。
在開始上
4、述研究前,我們首先對目前在骨轉移疼痛的分子和病理機制以及治療藥物的基礎研究中使用的多種動物模型進行總結。并與臨床患者情況進行了擬合,以探尋目前常用的動物模型(小鼠和大鼠)與臨床骨轉移疼痛在疾病類型、骨轉移部位、骨轉移疼痛部位以及疼痛特點方面是否相符。試圖篩選出最貼近臨床特點的動物模型開展實驗研究,并嘗試對篩選出的動物模型進一步優(yōu)化操作,以發(fā)現(xiàn)最貼近臨床患者特點、最易于操作、損傷較小的新的骨轉移疼痛動物模型。
二、研究方法
5、> ?、宀煌前┩磩游锬P蛿M合臨床特征的研究
在Pubmed數(shù)據(jù)庫中檢索從1999年到2012年5月的骨腫瘤疼痛動物模型的研究文獻進行歸納總結。并采用回顧性研究,納入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yī)院腫瘤科住院的骨腫瘤患者以及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該院就診的原發(fā)骨腫瘤患者,對患者一般資料、原發(fā)腫瘤部位、骨轉移部位和骨疼痛相關信息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婀寝D移疼痛新的大鼠模型:在大鼠股骨第三轉
6、子處種植大鼠乳腺癌細胞
在我們新建立的大鼠模型中,除了具備第一部分最佳擬合臨床的動物模型特點之外,進一步簡化操作,減少手術損傷,在大鼠股骨第三轉子處注射Walker256細胞。此處的解剖結構相對簡單,并且注射鉆孔可以垂直進針,僅需破壞皮質骨1-2mm深度,而不損傷遠端股骨。在種植術后觀察大鼠的疼痛行為和腫瘤生長21天,并進一步研究此模型中神經化學改變。
㈢骨代謝標記物NTx與大鼠骨轉移疼痛的關系研究
1.在
7、新建立的骨轉移疼痛大鼠模型基礎上,采用隨機對照研究,對大鼠股骨種植不同濃度(104個、105個或106個/10μl)腫瘤細胞以造成不同程度腫瘤進展,在種植術前和術后第7天、14天和21天分別測每組大鼠的機械性痛覺過敏縮爪閾值和尿NTx值。
2.再對注射相同濃度腫瘤細胞大鼠在種植術后第10天進行唑來膦酸、紫杉醇藥物治療干預和對照研究,在種植術前和術后第7天、14天和21天分別測每組大鼠的機械性痛覺過敏縮爪閾值和尿NTx值。
8、> 3.并對術后第14天各組大鼠的種植肢行骨切片H&E染色和破骨細胞染色,觀察腫瘤侵犯和破骨細胞活性,再進一步檢測大鼠脊髓或脊髓背根神經元內c-fos、TRPV1和ASCI3的表達情況,探討疼痛與NTx關聯(lián)的潛在機制。
三、研究結果
?、宀煌前┩磩游锬P蛿M合臨床特征的研究
1.共分析骨腫瘤疼痛動物研究文獻26篇,歸納總結成7種不同骨轉移疼痛動物模型。
2.對骨腫瘤患者的臨床分析結果顯示,95.3
9、%的骨腫瘤患者為骨轉移患者。骨轉移疼痛與原發(fā)骨腫瘤疼痛在發(fā)病年齡、疼痛是否為首發(fā)癥狀以及疼痛類型上均有顯著差異。四肢近端骨轉移較遠端骨更為常見。
3.注射轉移性腫瘤細胞造模、股骨為成瘤點、測量方法中包含爆發(fā)痛測量的動物模型相對能夠較好模擬骨轉移疼痛臨床情況。
?、婀寝D移疼痛新的大鼠模型:在大鼠股骨第三轉子處種植大鼠乳腺癌細胞
1.負瘤大鼠在種植術后第14天出現(xiàn)肢體使用評分明顯下降,第7天出現(xiàn)自發(fā)性縮爪和防衛(wèi)時
10、間的明顯上升,以及在第6天出現(xiàn)機械刺激縮爪閾值的明顯下降。
2.磁共振成像(MRI)結果顯示腫瘤隨時間推移而侵犯程度加重,并進一步由骨免疫組化證實了骨轉移。
3.負瘤大鼠中c-fos和TRPV1陽性神經元數(shù)量較對照組明顯增加,而P物質(SP)的表達則在兩組間無明顯差異,提示此腫瘤模型中神經元被激活。
?、绻谴x標記物NTx與大鼠骨轉移疼痛的關系研究
1.大鼠骨轉移疼痛與尿NTx水平相關(r=0.87
11、3,p<0.001),而與尿NTx增長速率無關(r=0.265,p=0.181),并且大鼠尿NTx值與唑來膦酸和紫杉醇治療骨轉移疼痛的治療反應呈正相關(r=0.619,p<0.001)。
2.大鼠骨組織切片顯示,腫瘤侵犯的范圍在各治療組和腫瘤對照組均無明顯區(qū)別,但在唑來膦酸治療組病變內殘存骨小梁結構較多,唑來膦酸組的破骨細胞活性明顯較腫瘤對照組降低。
3.唑來膦酸組的脊髓c-fos和脊髓背根神經節(jié)ASCI3的mRNA
12、表達在治療早期(治療后第4天)即較腫瘤對照組明顯降低,而紫杉醇組的c-fos和脊髓背根神經節(jié)ASCI3的mRNA表達較腫瘤對照組降低的差異出現(xiàn)得較晚(治療后第11天),而各治療組脊髓TRPV1mRNA表達較腫瘤對照組無明顯區(qū)別。
三、結論
㈠注射轉移性腫瘤細胞、股骨為成瘤點、測量方法中包含爆發(fā)痛測量的動物模型相對能夠較好模擬骨轉移疼痛臨床情況,其研究結果能較為有效的為臨床研究和治療提供參考。
?、嬖诖笫蠊晒堑?/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骨轉移瘤患者血清骨轉換標志物的研究.pdf
- 骨代謝標志物N-MID、β-CTx在腫瘤骨轉移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pdf
- 骨溶解生物標志物應用于骨轉移癌的臨床研究.pdf
- 血清腫瘤標志物和骨代謝指標在非小細胞肺癌骨轉移預后評估中的臨床價值.pdf
- 骨代謝標志物的臨床檢測及應用
- 骨標志物與骨質疏松
- 非小細胞肺癌腦、骨轉移與腫瘤標志物的相關性研究.pdf
- 血清骨形成標志物與骨骼縱向生長關系的研究.pdf
- 骨轉換標志物課件
- 絕經后骨質疏松癥中醫(yī)辨證分型與骨代謝標志物關系的研究.pdf
- SPECT骨顯像與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在診斷非小細胞肺癌骨轉移中的應用價值.pdf
- 嬰幼兒骨代謝生化標志物變化規(guī)律的初步探討.pdf
- 全身骨顯像聯(lián)合腫瘤標志物檢測對乳腺癌骨轉移放療療效的評估及臨床意義.pdf
- 兒童血清25羥維生素D、甲狀旁腺素及骨代謝標志物的關系.pdf
-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礦物質和骨代謝標志物與C-反應蛋白的關系.pdf
- 骨轉換生化標志物的研究進展.pdf
- 脊柱結核病骨代謝標志物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研究.pdf
- 急性電離輻射早期損傷大鼠尿液代謝標志物篩選的研究.pdf
- 結核易感標志物和血清標志物的研究.pdf
- 基于代謝組學尋找食管癌生物標志物以及肺癌的耐藥生物標志物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