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兒童社會化是兒童在一定社會條件下,逐漸習得各種社會規(guī)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妥善自治,從而取得社會生活適應性的過程,它影響著兒童日后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在兒童早期(尤其是嬰幼兒期)的成長過程中,父親與母親作為孩子的主要養(yǎng)育者,其作用不可忽視,而且他們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同。隨著現(xiàn)代科學育兒理念的日益深入,全社會對父子關系給予極大的關注。研究表明父親是帶領孩子走向外部世界的第一人;父子之間的依戀關系無法替代;在兒童發(fā)展中,父子關系占主導地位,良
2、好的父性意識與父性行為的作用舉足輕重等。目前,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兒童跟媽媽等女性接觸的次數(shù)多于跟爸爸等男性接觸的次數(shù)。調查顯示50%多的父親雖與孩子在一起,但很少教育子女,存在著嚴重的“父親缺位”現(xiàn)象。這種不太和諧的養(yǎng)育方式,不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而且會影響到家庭和睦與社會穩(wěn)定,國內外30年的研究證明:父親缺乏對嬰幼兒常規(guī)的養(yǎng)育,是父親在這方面做得很少,而不是父親沒有能力。因此,政府應該采取一些積極而合理的措施,同時,家庭成員應該
3、幫助孩子的父親轉變教育理念,使其提高教育子女的意識,使父親能更好地履行教育職責。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來探討父性意識、父子關系與兒童社會化之間的關系,并驗證父性意識對父子關系和兒童社會化的調節(jié)效應。在文獻綜述的基礎上,通過開放式調查問卷,編制出父子關系初測問卷,再經(jīng)過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父子關系正式問卷,并對問卷進行信、效度檢驗。以山西省1100名4-7歲的兒童為研究對象,讓孩子的父親來填寫問卷,回收有效問卷770份,其中男孩
4、372人,女孩398人,通過桑標、唐劍編制的父母意識調查表中的《父性意識調查表》、陳會昌編制的《4-7歲兒童社會化量表》以及自編的《父子關系問卷》來進行研究。其中,自編的《父子關系問卷》包括6個維度,分別為:友好型、冷漠型、親密型、關愛型、重視型和信賴型,共38個題目。本研究所得主要結論如下:
(1)自編的《父子關系問卷》內容比較合理,維度與構想維度吻合,樣本也具有代表性。問卷包括友好型、冷漠型、親密型、關愛型、重視型和信賴型
5、六個維度,問卷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493,問卷中各因素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在0.605-0.816之間,X2/df的值為2.3,GFI的值為0.85,AGFI的值為0.81,RMSEA的值為0.058,說明模型的擬合程度良好,問卷的結構效度較好,可以作為父子關系的測量工具。
(2)從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上來看,兒童性別、兒童年齡、居住地、父親的職業(yè)、父親的文化程度在兒童社會化的某些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
(3)從總體上來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遺產》中的父子關系研究_37667.pdf
- 福克納主要作品中的父子關系研究.pdf
- 脫離父子關系協(xié)議書
- ??思{主要作品中的父子關系研究
- 行走在同樣的生命軌道上——遺產中的父子關系研究
- 余華小說父性意識研究
- 論中國當代成長小說中的父子關系模式.pdf
- 從回家中的父子關系看品特的猶太情愫
- 組織社會化策略、組織社會化內容與員工敬業(yè)度的關系研究.pdf
- 工作特征與員工組織社會化關系研究.pdf
- 論《包氏父子》與《紅與黑》中的 父子關系所表現(xiàn)的中西文化差異
- 兒童社會創(chuàng)造性與自我意識的關系.pdf
- 兒童社會創(chuàng)造性與自我意識的關系
- 從《回家》中的父子關系看品特的猶太情愫_41220.pdf
- 技術社會化主體關系問題研究.pdf
- 教師社會化過程與教師角色適應的關系.pdf
- 論社會化媒體與企業(yè)發(fā)展的關系
- 主動性人格、組織社會化策略與新員工主動社會化行為關系研究.pdf
- 3-6歲兒童道德情緒判斷、社會化與心理理論的關系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