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oycarditis,VMC)是臨床多發(fā)病,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療藥物和措施,嚴重的威脅人們的健康。腸道病毒中的柯薩奇病毒B組3型(Coxsackie B virus 3,CVB3)是誘發(fā)VMC的主要病原體,可直接導致心肌細胞病變和死亡,并激活內源性阿片系統(tǒng),引起循環(huán)中β-內啡肽(β-endogenous opioid peptide,β-EP)水平升高及心肌細胞膜上β-EP受體結合容量改變[1],通過神經(jīng)內分泌
2、-免疫網(wǎng)絡,激活核轉錄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CVB3還可通過Toll樣受體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激活TLR4-NF-κB信號轉導途徑,激活NF-κB,引起一系列的炎癥應答,造成心肌細胞進一步損傷,使VMC進一步發(fā)展或出現(xiàn)充血性心力衰竭。因此,研究藥物抑制CVB3在體內的復制、降低β-EP水平、抑制TLR4-NF-κB信號轉導途徑引起的炎癥反應對VMC的治療作
3、用,不僅對闡明VMC的病理轉歸具有重要意義,而且為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抗VMC的有效治療藥物提供新的治療思路。桂皮醛(Cinnamaldehyde,CA)是樟科植物肉桂(Cinamonum cassia Presl)的干皮及樹皮經(jīng)水蒸餾得到的揮發(fā)油——肉桂油(Cinnamaon oil,OC)的主要成分,藥典規(guī)定其含量大于75%[3]。已有的藥理學研究表明,CA具有抗真菌、抗病毒、抗腫瘤等作用[4-6],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central nervo
4、us system ,CNC)以及免疫系統(tǒng)有一定的影響[7-8]。K. Hayashi.等[9](2007)研究證實在體內、外對流感A/PR/8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到2008年Youn HS等[10]進一步證實CA對體外LPS誘發(fā)TLR4-NF-κB信號轉導途徑具有顯著抑制作用。我們前期的研究證實[11]OC和CA對CVB3誘發(fā)性小鼠VMC具有明顯治療作用,其治療效果優(yōu)于黃芪注射液和病毒唑;并證明OC中抗VMC的藥理活性成分是CA。但是,
5、CA對CVB3誘發(fā)性VMC的作用機制尚不清楚;由于CA的化學性質不穩(wěn)定,其在體內可迅速被氧化為肉桂酸(Cinnamic acid,CD),其血漿半衰期為9min ,那么CA是通過其本身還是體內代謝產物即CD對VMC發(fā)揮治療作用的也不明確。對此,本課題就以CD為對照組,從體內外兩方面展開研究。
研究目的:
首先探討CA、CD體內、外抗CVB3的作用與作用機制;其次觀察CA、CD對CVB3誘發(fā)性VMC小鼠心肌細кOR水平
6、以及TLR4-NF-κB信號轉導途徑等指標的影響,評價CA治療VMC的作用機制。
研究內容:
第一部分:體外實驗
1、CA和CD的細胞毒性實驗
1.1方法培養(yǎng)原代心肌細胞,心肌細胞以1×105/孔接種于24孔板培養(yǎng)。待細胞生長成片后,加入0-1000μM含有CA、CD的培養(yǎng)液孵育72h。同時設置空白對照組,比較各組細胞病變效應(cytopathiceffect,CPE)、MTT法檢測細胞存活率(n
7、=3)。
1.2結果CA對心肌細胞的LogIC50為-4.125。0.1-1000μMCA呈劑量依賴性抑制心肌細胞的活性,0.1,1,10,100μMCA對心肌細胞存活率分別為70%,54%,13%和0%。而1000μMCD對心肌細胞未見CPE,該劑量組的心肌細胞存活率為97%。0.1-1000μMCD的心肌細胞存活率明顯高于CA各組(P<0.01)。
1.3結論CA對心肌細胞的LogIC50為-4.125。大于0.
8、1μM的CA對心肌細胞具有毒性;CD在0.01-1000μM的濃度范圍未見細胞毒性。提示CA對心肌細胞具有顯著毒性,分析其毒性可能與其醛基相關。
2、CA和CD體外抗CVB3的作用研究
2.1方法心肌細胞以1×105/孔接種于24孔板培養(yǎng)。待細胞生長成片后,接種CVB3,孵育后1h給予0.001、0.01、0.1、1、10、100、1000μMCA和CD,72h后觀察CPE,在HeLa細胞上測定病毒滴度,設立CVB3
9、病毒和空白對照組(n=3),確定量效關系。
2.2結果10-1000μMCD各組呈劑量依賴性抑制心肌細胞中的病毒滴度(P<0.01),細胞存活率高于CA各組和CVB組(P<0.01)。100-1000μMCA組病毒滴度低于CVB組(P<0.01),而細胞存活率與CVB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1)。
2.3結論10-1000μMCD可降低感染CVB3心肌細胞的病毒滴度,對心肌細胞具有保護作用;100-1000μMCA
10、在體外具有抗CVB3病毒的作用,但同時對宿主細胞也產生明顯毒性。
3、CA和CD體外抗CVB3的作用機制研究
3.1方法心肌細胞以1×105/孔接種于24孔板培養(yǎng)。細胞生長成片后,分別于接種CVB3前1h(-1h)、接種同時(0h)和接種后1h(1h)給予100μMCA、100μMCD各100μL,同時設CVB3及空白對照組;孵育72h,觀察CPE,MTT測定細胞存活率,并進行病毒中和抗體、免疫熒光實驗和電鏡觀察,探
11、討各試藥的抗病毒作用機制。
3.2結果接種CVB3-1h、0h和1h分別給予100μMCD100μL,其病毒滴度顯著低于CVB組(P<0.01),細胞存活率高于CA組和CVB組(P<0.01),三組不同接種時間CVB3的CD組之間,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提示CD對CVB3感染無預防性保護作用,電鏡和免疫熒光實驗顯示CD對CVB3有直接滅活和抑制病毒在細胞內的復制作用。接種CVB301h給予CA,其病毒滴度低于CV
12、B組(P<0.01),但細胞存活率與CVB組無顯著性差異(P>0.01)。
3.3結論CA在體外可直接滅活CVB3,但對心肌細胞具有明顯毒性;CD可直接殺滅CVB3和抑制CVB3在細胞內的復制,但對CVB3感染無預防作用。
第二部分:體內實驗部分
1、VMC小鼠心肌組織中кORmRNA和蛋白表達的變化
1.1方法50只BALB/c小鼠以10-5.09IU/mLCVB3i.p100μL誘導小鼠VMC
13、模型,在隔離實驗室飼養(yǎng)。另取15只BALB/c小鼠同法接種100μL不含病毒的Eagle液。分別在病毒感染后第5、7、14、21、28天,隨機取3只小鼠,處死,留取心肌組織。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術檢測CVB3感染后各時間點小鼠心肌組織中κORmRNA和蛋白質的表達水平。
1.2結果CVB3感染后第5、7、14、21天,κORmRNA表達量顯著高于正常組(P<0.01);而κOR蛋白質的表達量在CVB3感染
14、后第7、14、21天明顯高于正常組(P<0.05)。
1.3結論首次發(fā)現(xiàn)CVB3誘導性VMC小鼠心肌細胞的κOR基因和蛋白質水平明顯上調,提示κOR參與了VMC的病理過程。
2、探討CA治療VMC小鼠的作用機制
2.1方法150只BALB/c小鼠分為5組(n=30),100μL10-5.09IU/mLCVB3i.p誘導小鼠VMC模型,在隔離實驗室飼養(yǎng)。另取16只BALB/c小鼠作為對照組,接種100μL不含
15、病毒的Eagle液。于接種病毒后72h各組分別給藥,對照組i.p2500mg/kgNS;CVB3組i.p2500mg/kgNS;納絡酮(NXL)組i.p2mg/kg;U50,488H組i.p30mg/kg;CA組i.p30mg/kg;CD組i.p30mg/kg,連續(xù)給藥至21天。病毒感染后第10天(n=8)和21天、各組隨機取小鼠稱體重,摘眼球取血后處死,取心臟,計算心臟重量/體重比;心臟一分為二,一半用作κORmRNA、CVB3mRN
16、A、TLR4mRNA的RT-PCR檢測和WESTERNBLOT技術檢測κOR和TLR4蛋白質的表達水平;另一半作石蠟切片,HE染色和制片作NF-κB免疫組化染色;以ELASA試劑盒檢測血漿中β-EP水平;整個實驗期間觀察紀錄小鼠累積死亡數(shù)及存活時間。
2.2結果與CVB3組比較,CA組與U50,488H組可顯著延長VMC小鼠中位生存時間,降低心臟指數(shù);對CVB3感染后第10、21天的病理評分,κORmRNA、TLR4mRNA和
17、蛋白質的表達水平均呈現(xiàn)抑制作用(P<0.05-0.01);對感染21天血漿中β-EP水平亦呈抑制作用。NXL組可延長VMC小鼠中位生存時間,降低感染后第10、21天血漿中β-EP水平和第21天小鼠心肌病理病變(P<0.05)。CD組對感染后第21天小鼠心肌病理病變較CVB3組明顯降低(P<0.05)。CA組和CD組可顯著降低病毒感染后第10、21天CVB3mRNA表達(P<0.01),且感染第14天CA組的病理評分輕于CD組;這提示C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桂皮醛衍生物對CVB3誘發(fā)的病毒性心肌炎作用研究.pdf
- Sema7A在CVB3誘導的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及其機制.pdf
- IL-33在CVB3誘導的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及其機制.pdf
- 煙堿對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作用及機制的研究.pdf
- 病毒性心肌炎新
- 病毒性心肌炎的護理
- 新型M細胞靶向性DNA疫苗的制備及其對CVB3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保護作用.pdf
- 端粒酶及TERT對實驗性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及黃芪甲甙干預研究.pdf
- 大黃素治療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分子機制研究.pdf
- 病毒性心肌炎演示分析
- 病毒性心肌炎臨床路徑
- 病毒性心肌炎鹽衛(wèi)
- 病毒性心肌炎ppt課件
- 穿心蓮內酯對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pdf
- 羚桂龍牡顆粒對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銀翹薏米湯對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治療作用機制的實驗研究.pdf
- CD40Ig融合蛋白對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與機制.pdf
- 小鼠巨細胞病毒性心肌炎免疫發(fā)病機制研究.pdf
- CTLA4-Ig融合蛋白對小鼠病毒性心肌炎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pdf
- 肉桂油治療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實驗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