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西部地區(qū)兒童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正常參考值建立及基因型檢測.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1ectin,MBL)是一種肝臟合成的C型凝集素,是重要的先天免疫分子。ⅧL分子單鏈分子量為32一l①包括N.末端,膠原樣區(qū),螺旋頸區(qū)和糖識別域。每3條單鏈分子聚合成一個亞基,人血清中MBL一般為六亞基組成的六聚體。MBL識別、結合病原體表面特定糖結構,介導吞噬作用,并激活MASP通過凝集素途徑激活補體。 MBL基因多態(tài)性影響其血清水平:結構基因第一外顯子點突變導致蛋白質膠原

2、區(qū)結構破壞使之易于被降解,ⅧL血清水平低下;啟動子區(qū)多態(tài)性調控轉錄,在轉錄水平影響ⅧL合成從而影響其血清水平。ⅧL基因缺陷所致MBL血清水平異常與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關系密切。血清ⅧL水平個體差異大,不同人群報道正常值各有不同。ⅧL基因多態(tài)性具有地區(qū)和種族差異。目前尚缺乏不同地區(qū)兒童血清MBL正常值及漢族、維吾爾族人群基因型分布特點相關報道。目的:測定中國中西部地區(qū)重慶、武漢、烏魯木齊三地健康新生兒臍帶血、重慶地區(qū)O一6歲健康兒童血

3、清MBL水平,以了解不同地區(qū)兒童MBL水平是否存在差異、并建立地區(qū)兒童血清MBL正常參考值范圍。 通過對漢族、維吾爾族普通人群及低MBL血癥人群MBL血清水平和基因型檢測以了解在漢族、維吾爾族人普通人群中MBL基因多態(tài)性分布;基因多態(tài)性與血清MBL蛋白表達水平的關系;低MBL血癥人群的主要基因突變類型。 方法:隨機選取重慶、武漢、烏魯木齊三地足月順產健康新生兒396例;重慶市健康兒童共470例;健康成人獻血員87例作對照

4、。EUSA法檢測血清MBL水平。隨機選取重慶市漢族兒童120例,烏魯木齊市維吾爾族兒童119例;低MBL水平樣本9例,應用PCR—RFLP法、PCR。SSP法檢測ⅧL基因多態(tài)性。 結果: 1、重慶、武漢、烏魯木齊三地足月順產新生兒血清MBL水平無顯著性差異(P>O.05)。 2、重慶市O一6歲正常兒童血清MBL水平中位數為2536ng/ml,95%可信區(qū)間為161—5070ng/ml。O一5月、6月一2歲、3—6

5、歲各組兒童和成人組MBL水平組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不同性別組MBL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P>O.05)。 3、臍血組MBL水平較兒童組、成人組均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O.05)。 4、低MBL樣本組54密碼子突變率和LxP單體型頻率高于普通人群(P<0.05)。 5、漢族人和烏魯木齊維吾爾族54密碼子突變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4)。重慶漢族人、烏魯木齊維吾爾族人中均未檢出57密碼子突變樣本。 6、漢

6、族人X基因頻率(0.21)較維吾爾族(O.13)高(P<0.05),Q基因頻率較維吾爾族低(P<O.01)。HYPA為漢族、維族最常見的單體型(頻率分別為0.48、O.47)。漢族吖QA型頻率低于維吾爾族(P<0.05),LX隊型頻率高于維吾爾族(P<0.05)。 7、漢族、維族不同基因型均以54密碼子的AA、仙、BB基因型分別對應高、中、極低血清MBL水平,三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01)。啟動子.550位點的HH、HL

7、、LL基因型分別對應高、中、低血清ⅧL水平三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01)。啟動子一22l位點的YY、XX基因型分別對應高、中、低血清MBL水平三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啟動子+4位點即、PQ、QQ基因型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O.389)。 8、HyP單體型攜帶者ⅧL水平(中位數=2057n咖1)較LxP基因攜帶者(中位數=345n/m1)和54密碼子突變組(中位數=216n/m1)高。 9、MBL

8、基因.550、一22l及54密碼子位點SNP對MBL水平影響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H、Y等位基因對應高MBL水平,B、L、X等位基因對應低ⅧL水平;+4SNP位點多態(tài)性對MBL水平影響無統(tǒng)計學差異。 結論: l、建議將16l一5070ng/ml作為兒童血清MBL水平正常參考值。 2、重慶、武漢、烏魯木齊三地漢族、維吾爾族新生兒血清MBL 水平無地區(qū)及民族差異。 3、出生時MBL水平偏低

9、,出生后很快可達到成人水平,說明MBL重要先天免疫分子,可能在兒童免疫脆弱期發(fā)揮重要的非特異性抗感染免疫作用。 4、漢族人和維吾爾族普通人群MBL結構基因第一外顯子突變以54密碼子突變?yōu)橹?,未檢出57密碼子突變。漢族具有較高x基因及LXPA單體型頻率,維吾爾族具有較高Q基因及吖QA單體型頻率。5、漢族、維吾爾族ⅧL基因型分布均以HYP/HYP最高,LYQ/LYQ,LYQ幾XP最低。 6、漢族低mL人群MBL主要基因型為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